創作內容

3 GP

中國古代的「神」的觀念

作者:玄都之王│2018-09-26 19:27:24│巴幣:6│人氣:189
  在我國古代典籍中,對「神」概念的解釋大致有以下幾種:



一.天神
  即天地萬物的創造者和主宰者。如:《說文·示部》曰:「神,天神,引出萬物者也。」徐鍇系傳:「天主降氣以感物,故言引出萬物也。」徐灝注箋:「天地生萬物,物有主之者曰神。」[1]《書·微子》云:「今殷民乃攘竊神祗之犧牷牲」陸德明釋文:「天曰神,地曰祗。」[2]《周禮·春官·大司樂》曰:「乃奏黃鐘、歌大呂、舞《雲門》,以把天神。」鄭玄注:「天神,謂五帝及日月星辰也。」[3]在這些注解中,都將「神」解釋為傳說中的天神,即天地萬物的創造者和主宰者。



二.職能神
  在萬能的天神之下,一些神具有特定的職能,掌管特定的領域。在《山海經》中就有大量有關各種職能神的記載:
雷神: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在吳西。[4]
風神:南海渚中,有神。人面,珥兩青蛇,踐兩赤蛇,曰不廷胡余。有神名曰因因乎——南方曰因乎,來風曰乎民——處南極以出入風。[5]
日月星辰之神: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日月山,天樞也。吳姖天門,日月所入。有神,人面無臂,兩足反屬於頭上,名曰噓。顓頊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獻上天,令黎印下地,下地是生噎,處於西極,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6]
水神:朝陽之谷,神曰天吳,是為水伯。其為獸也,八首人面,八足八尾,背青黃。[7]
海神:東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鳥身,珥兩黃蛇,踐兩黃蛇,名曰禺虢。黃帝生禺虢,禺虢生禺京,禺京處北海,禺虢處東海,是為海神。[8]
地方神:夏后啟之臣曰孟塗,是司神於巴,巴人請訟於孟塗之所,其衣有血者乃執之,是請生。[9]
山神:(南山)其神狀皆鳥身而龍首。其祠之禮:毛用一璋玉瘞,糈用稌米,一壁,稻米、白菅為席。[10]
(南次二山)其神狀皆龍身而鳥首。其祠:毛用一璧瘞,糈用稌。[11]
(南次三山)其神皆龍首而人面,其祠皆一白狗祈,糈用稌。[12]

  以上這些神掌管著日月星辰、風雨雷電、山川河流等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自然現象。正因為這些自然現像是人類所無法預測和掌控的,所以人類就幻想有一些無所不能的神掌管著這一切。人們崇拜和祭祀這些神,希望這些神能保佑自己,降福避禍。



三.道教神
  戰國末年,為了適應人間帝王祈求長生不死、尋歡作樂思想需要,神仙家興起了。漢桓帝以後,神仙家與巫術相結合,產生了一種公開的、以神仙方術為其本質的宗教——道教。道徒、方士編造海上有神仙之說,並宣揚凡人經過修生養性、服食丹藥,就可以返老還童、生生不死、飛升成仙。在這一時期「神」和人的關係更近了一步,神再不是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遠古的半人半獸的凶神逐漸變為「天姿掩藹」的仙人,凡人可以通過修煉成仙、仙人也可以通過某種方式而被凡人請下凡間。

  這一時期的小說如《十洲記》、《洞冥記》、《漢武故事》、等,對這一現象都有詳盡的描述。《十洲記》題東方朔撰,記漢武帝聞王母說八方巨海之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長洲、元洲、生洲、鳳麟州、聚窟洲「乃人跡罕至之所,又知東方朔非世常人,是以延之曲室,而親問十洲之所在」[13]其中所有之物名,頗有仿《山海經》之處。《洞冥記》「全書共六十則,皆言神仙道術及遠方怪異之事。」在其中不僅描寫了神奇的仙境,還描寫了各種求仙成仙的手段;《漢武故事》是以漢武帝為中心的神仙故事,記述漢武帝從降生於漪瀾殿到崩葬於茂陵的瑣聞逸事,其中「多神仙怪異之言」[14]

  產生於中國本土的道教,其神仙形象的形成多從遠古信仰的「神」發展轉化而來,如由上古天帝崇拜發展而來的「玉皇大帝」、由上古神話中女神形象發展而來的王母娘娘、九天玄女等。但是這些古神在被道教吸收進來之後,其神格和形象上都較古神有所變化,在此就以西王母為例來體現這一變化:


<1>.西王母形像的變化
  《山海經》中對西王母外貌的描寫有兩處,其一在《大荒西經》中:「有人戴勝,虎齒,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15]其二在《西山經》中:「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狀如人,虎齒豹尾而善嘯,蓬髮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16]

  在這些描述中西王母的形像特徵是「虎齒、豹尾、蓬髮、戴勝」。是一個半人半獸的「神」其身上還帶著許多「怪」的成分。到《漢武故事》、《穆天子傳》中對西王母的描述就已經脫下了獸形的醜陋外衣而轉變成為一位儀態萬方的美麗女神。《漢武故事》記載:
有頃,王母至:乘紫車,玉女夾馭,戴七勝,履玄瓊鳳文之舄,青氣如雲,有二青鳥如烏,夾侍母旁。[17]

  再如《漢武內傳》記載:
到夜二更之後,忽見西南如白雲起,郁然直來,逕趨宮廷,須臾轉近。聞雲中蕭鼓之聲,人馬之響。半食頃,王母至也,縣投殿前,有似鳥集,或架龍虎,或乘白麟,或乘白鶴,或乘軒車,或乘天馬,群仙數千,光耀庭宇。既至,從官不復知所在,唯見王母乘紫雲之輦,駕九色斑龍,別有五十天仙,側近鑾駕,皆長丈餘,同執采旄之節,佩金剛靈璽,戴天真之冠,咸住殿下。王母唯扶二侍女上殿,侍女年可十六七,服青綾之褂,容眸流盼,神姿清發,真美人也。王母上殿,東向坐,著黃金褡襦,文采鮮明,光儀淑穆,帶靈飛大綬,腰佩分景之劍,頭上太華髻,戴太真晨嬰之冠,履玄鳳文之舄,視可年三十許,脩短得中,天姿掩藹,容顏絕世,真靈人也。[18]

  從這些記載可以看出西王母的外形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變成了一位符合後世審美標准的美女。這正是道教為了其自身的發展,賦予古神話中的女神以新的面貌,來適應百姓的審美需要,使西王母的形象更令百姓喜愛。


<2>.西王母神職的變化
①.凶神
  《山海經·西山經》中對西王母神職的描寫是:「西王母其狀如人,虎齒豹尾而善嘯,蓬發戴勝,司天之厲及五殘。」袁柯校注:「主管著天上的災厲和五刑殘殺之氣也」[19]也就是說掌管疾病、瘟疫、死亡和刑殺。朱芳圃認為:「古代四方之神——東勾芒,西葺收,南祝融,北玄冥,為春秋以來天文學發達與五行學說相結合的產物。東方主春而生,西方主秋而殺,既各有專司,又復以西王母司刑殺者,因西王母位在西方,且與葺收同為猛獸,一虎一豹,物類相連,所以也成為主刑殺的凶神。」[20]

②.長生不老之神
  秦漢之時道教興起,道教的基本教義是追求長生不老,以升仙為主題。凡人可以通過修煉而達到的一種長生不老的神仙境界。在道教中,西王母已不再是一個人人敬畏的「凶神」而成為一位令百姓愛戴的象徵長壽的女仙。《太平經》卷38載道教《師策文》云:「樂莫樂乎長安市,使人壽若西王母」[21]可見,西王母在早期道教中就已經被視為長壽的象徵。《易林·需之泰》云:「弱水之西,有西王母,生不知老,與天同保」[22]可見西王母是可以長生不老的。不僅如此西王母還掌管著不死之藥。《淮南子·覽冥篇》記載:「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嫦娥竊以奔月」[23]這一點在當時的小說中也有體現,如《漢武故事》中對西王母有這樣的描述:
下車,上拜迎,延母坐,請不死之藥。母曰:「太上之藥,有中華紫蜜雲山朱蜜玉液金漿,其次有五雲之漿,風實雲子玄霜絳雪,上握蘭園之金精,下摘圓丘之紫柰。帝滯情不遣,欲心尚多,不死之藥,未可致也。」因出桃七枚,母自噉二枚,與帝五枚。帝留核著前。王母問曰:「用此何為?」上曰:「此桃美,欲種之。」母笑曰:「此桃三千年一著子,非下土所植也。」[24]

  漢武帝向西王母請不死之藥,其描寫及其生動,可見在當時西王母可以長生不老,掌管不死之藥的形像已深入人心。

③.送子神
  在古代中國由於生產力、醫療條件、戰爭等原因,人口的平均數量並不高,所以人口的多少也就成為一個家族和國家強盛的標志。古人重視生育和繁衍後代,所以在全國各地都有為送子觀音及廣生娘娘等生育神建廟祭祀的風俗。作為女神代表的西王母也就自然而然的成為眾多送子神之一。「廣州多有祭祀西王母左右有夫人,兩送子者、兩催生者、兩治痘者,凡六位,蓋西王母弟子。相傳西王母為人注壽、注福、注祿,諸弟子亦以保嬰為事,故人民事之惟恐後。壁上多繪畫保嬰之事,名『子孫堂』。」[25]《易林》:「稷為堯使,西見王母,拜請百福,賜我嘉子。」[26]今山西陽城王屋山還有王母祠,河北房山也有王母祠。仍常有人到此保嬰、求子。


  從西王母形像及神職的發展演變可看出,產生於中國本土的道教,其中「神」的形象大多來源於中國古神話或民間傳說。為了適應人們不斷發展的審美及價值評判標准,這些古神的形像、神職也都發生著變化,人們不斷地將更美麗的形像和更強大的法力加在這些「神」的身上,使他們更符合世人心目中所喜歡的崇高、美好的「神」的形象。



四.佛教神
  佛教,發源於古代印度。關於佛教何時傳入中國的問題,歷來眾說紛紜,而其中以漢明帝永平十年,遣使西域求佛一說,最為佛家所公認。據史書載,永平七年,明帝夜夢金人,問之群臣。太史傅毅曰「西方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夢,得無是乎?」明帝乃遣蔡愔等十八人出使西域求佛。永平十年,蔡愔於大月氏國遇沙門迦葉摩騰、竺法蘭二人,得佛像經卷,以白馬載之,還都洛陽。帝建白馬寺以居之。《後漢書·西域傳》記載此事:
世傳明帝夢見金人,長大,項有明光,以問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其名+曰佛。其形長六尺,而金黃色。」帝於是遣使天竺,問佛道法。遂於中國圖畫形像焉。楚王因始信其術,中國因此頗有奉其道者。[27]

  佛教至此傳入中國,之後又受到歷代大多數統治者的推崇與扶植,逐步與中國傳統文化相互影響、融合,最終成為中國三大宗教之一。中國人所信仰的神性系統中又逐漸將佛教諸神納入其中。在佛教諸神中影響最大、地位最高的神無疑就是人們所熟知的佛、菩薩、羅漢。

  佛教宣稱,一個人因為修行的功夫不同,其取得的成果也不同。凡人可以通過修行獲而得不同「果位」:第一為「初果」修得此果在輪迴轉世時就不會墮入地獄,或投生為餓鬼、畜生等;第二為「二果」,得此果位者,輪迴時只轉生一次;第三為「三果」,得此果位者,就可以不再回到「欲界」而能超生到「天界」;第四為「四果」,此是凡人修行的最高境界,修到此界就圓滿了一切功德,熄滅了一切煩惱,永遠無須再受生死輪迴之苦,已成為真正的神。這就是「四果羅漢」,得此果位的人,就叫做「阿羅漢」即羅漢。

  比羅漢更高一級的佛教神是「菩薩」, 菩薩是梵文Bodhisattva的音譯,其意譯為「道眾生」、「覺有情」其地位僅次於佛。釋迦摩尼成佛之前即以菩薩為稱號。佛教逐漸漢化後中國信徒從眾菩薩中選出四位最著名者,稱之為「四大菩薩」 即觀音(表「大悲」)、普賢(表「大行」)、文殊(表「大智」)、地藏(表「大願」)。這四大菩薩以普救眾生為宗旨,他們被認為可以來到人間化度群氓,深受百姓的喜愛。

  佛教的最高神即「佛」。佛是梵文 Buddha音譯「佛陀」的簡稱 ,意譯為「覺者」、「知者」、「覺」。覺有三義:自覺、覺他(使眾生覺悟)、覺行圓滿,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漢傳佛教除指釋迦牟尼外,還泛指一切覺行圓滿者。在眾多佛中,阿彌陀佛(梵文:Amita`bha)為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又作阿彌多佛、阿彌跢佛、阿彌亸佛。略稱彌陀。意譯為無量。

  阿彌陀佛成道之本緣,據《無量壽經》卷上載,過去久遠劫世自在王佛住世時,有一國王發無上道心,舍王位出家,名為法藏比丘,於世自在王佛處修行,熟知諸佛之淨土,歷經五劫之思慮而發殊勝之四十八願。此後,不斷積聚功德,而於距今十劫之前,願行圓滿,成阿彌陀佛,在離此十萬億佛土之西方,報得極樂淨土。迄今仍在彼土說法,即淨土門之教主,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淨土,故又稱接引佛。阿彌陀三尊像通常以觀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為其脅侍,而與此二尊並稱為西方三聖。[28]

  佛教的傳入,擴大了古人「神」的觀念。伴隨著佛教的中國化進程,佛教逐步與中國傳統文化相互影響、融合,佛主、菩薩、羅漢等「神」的名稱,深深印刻在人們的頭腦裡,佛教故事及佛教教義也得以廣泛流傳,中國古代的小說、戲曲甚至詩歌散文等無不受其影響。



[1]黃侃《黃侃文集.說文箋識》 中華書局 第318頁
[2]臧克和《尚書文字校詁》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第204頁
[3]李學勤+《周禮注疏》卷二十二 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第580頁
[4]袁柯校譯《山海經·海內東經》 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241頁
[5]袁柯校譯《山海經·大荒南經》 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259頁
[6]袁柯校譯《山海經·大荒西經》 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271頁
[7]袁柯校譯《山海經·海外東經》 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211頁
[8]袁柯校譯《山海經·大荒南經》 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247頁
[9]袁柯校譯《山海經·海內南經》 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220頁
[10]袁柯校譯《山海經·南山經》 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3頁
[11]袁柯校譯《山海經·南山經》 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6頁
[12]袁柯校譯《山海經·南山經》 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9頁
[13]《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大觀·洞冥記》 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65頁
[14]魯迅+《中國小說史略》 人民文學出版社 第20頁
[15]袁柯校譯《山海經·大荒西經》 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272頁
[16+袁柯校譯《山海經·西山經》 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31頁
[17]《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大觀·漢武故事》 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173頁
[18]《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大觀·漢武內傳》 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141、142頁
[19]袁柯校譯《山海經·西山經》 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31頁
[20]朱芳圃《中國古代神話與史實》 中州書畫社 第160、161頁
[21]嫌德忠《道教史》 上海譯文出版社 第81頁
[22]焦延壽撰 焦林注《易林》 河北人民出版社 第93頁
[23]《諸子集成》 中華書局 第七冊 第98頁
[24]《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大觀·漢武內傳》 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141、142頁
[25]屈大均+《廣東新語·神語》 中華書局 第208頁
[26]焦延壽《易林》 焦林注 河北人民出版社 第96頁
[27]範曄撰 張道勤校點 《後漢書·西域傳》 浙江古籍出版社 卷七十八 第1105頁
[28]以上觀點見 黃懺華著《中國佛教史》 東方出版社 第437~439頁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4143003
Some rights reserved.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2.5 台灣

相關創作

同標籤作品搜尋:中國神話|道教|佛教|神話學

留言共 0 篇留言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3喜歡★z96385274110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萬星宗主、賜福天官及伏魔... 後一篇:中國古代的「怪」的觀念...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d88931122所有巴友
歡迎諸君來參觀老僧的小屋,內含Steam與Google Play遊戲、3D角色模組、Line貼圖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16:18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