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生不逢時的戰艦-休伯利安1

Takaru | 2023-06-30 09:39:48 | 巴幣 112 | 人氣 824

760年,同盟軍宇宙艦隊在730年黑手黨的領導下,軍事實力穩步向前邁進,新舊戰艦交替計劃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而仍在服役的厄運纏身級旗艦已經開始顯露出老態,因此新型艦隊旗艦開發計劃也順理成章的提上議程並很快通過。

在論證過程中,設計師們分為了兩派:革新派和保守派。革新派要求新艦不計成本的採用最新技術,而保守派則希望新艦採用成熟的技術以降低成本。兩派又分別得到了時任艦隊司令的賈斯帕和時任聯合作戰司令部主席的方秋林的支持,最終在時任國防部長的沃利克的調解下,矛盾一一得到解決,而艦隊管制能力成了設計師們的最後的分歧。革新派要求研發新型艦隊管制系統,以單艦擁有管制15000艘規模的艦隊,並保留5000艘的冗餘。但目前的技術很難達到這個目標,如果採用這個方案,隨之而來的則是漫長的研發週期和極高的失敗風險。而保守派則希望維持在目前的8000艘規模,只保留2000艘的冗餘。763年,帝國軍開始在伊謝爾倫走廊新建要塞的消息傳到同盟。在做出建造這個要塞會大量消耗帝國軍軍費,這將導致帝國軍無力增加艦隊規模的判斷後,國防部要求採用保守派的設計以降低工期和風險。於是,新艦開始在海尼森船廠建造。


萬惡之源-伊謝爾倫要塞(笑)

770年,第一艘新艦完工,被命名為休伯利安號,這也成為了該級戰艦的代號。建成時全長900米,艦寬70米,艦體大致分為武器艙段、指揮和生活艙和動力艙。武器艙段占到了全艦長度的一半左右,艦首裝備了32門25CM中子光束炮,這是迄今為止同盟軍裝備的最大口徑主砲。相比較荷電粒子炮,中子光束炮威力是前者的3到4倍,目標穿透力更高,且不會受磁場干擾。至760年首先裝備標準戰艦後,這是首次裝備在旗艦級戰艦上,而且通過炮門的聚焦透鏡,使射角達到了30度。在甲板上安裝有主砲觀瞄設備。在主砲模塊後是舷炮陣列,兩舷各裝備了40門15CM荷電粒子炮和4門大口徑軌道炮。
主砲砲口特寫

在設計之初,休伯利安並沒有搭載艦載機,在休伯利安下水的同年,同盟軍剛剛研製成功了新型艦載戰鬥艇-斯巴達尼恩,該艦也馬上進行改裝以搭載斯巴達尼恩,這正好彌補了休伯利安側後方火力覆蓋不足的弱點。初期搭載了42架,但是沒有維護能力。此後在改裝時為了安裝艦載機維護平台將數量縮減至24架。1具八連裝多功能導彈發射器安裝在艦橋下方的斜面處。
休伯利安艦體後部的紅色溝槽是傾斜佈置的艦載機發射口

休伯利安的艦橋一改過去戰艦設計,採用了外露式設計。雖然存在被直接命中的危險,但在當時能有效抗干擾的數據鏈通信系統還未研究成功的情況下,這是有效提高信息獲取效率的手段了。艦橋內部設計由厄運纏身級改進而來,分為2層,上層是指揮平台,艦隊司令與幕僚們就是在這個平台上指揮作戰,下層是戰艦和艦隊監控平台,作戰時的大量情報就是匯集到這裡,經過整理再發送給指揮平台。因為艦橋已經聳立在甲板之上,所以探測器陣列並未安裝在其之上,而是安裝在艦體下方,這就使得本艦呈上下對稱的結構,不過這在同盟軍的戰艦中並不罕見,舊式巡航艦和驅逐艦也是上下對稱的結構。
休伯利安的艦橋結構,可以看出是由
休伯利安的艦體中部特寫,艦橋後部是穿梭機機庫,在艦橋附近也安裝了5門舷炮和大量的激光炮

動力艙段是本艦相較前一代戰艦變化最大的地方,隨著科技的進步,大推力推進器已經成功實現了小型化,原來大到誇張的推進器終於從同盟軍戰艦上消失了。戰艦外形也回歸到了傳統的緊湊式設計,艦體基本呈一個細長形以降低正面投影。因為當時可動式穩定導流板的功能仍不完善,所以休伯利安級選擇在厄運纏身號的亞空間穩定器結構的基礎上延長穩定器的長度,以達到控制推進工質的噴射角度改善機動性。同時,作為推進劑使用的純淨水也採用了外置式水罐設計,雖然總儲量有所降低,但這不會佔用寶貴的艦內空間,而且也能加快補給速度,該設計也成了之後同盟軍戰艦的標準裝備。本艦另一個革新點是正式安裝了巴薩德沖壓發動機,該設備最早安裝在第5艦隊旗艦魯卡伊蘭。巴薩德沖壓發動機能夠在艦體周圍展開數百公里寬度的電磁網,以收集宇宙中的氫原子,供反應堆使用以節省純淨水的消耗。但是這個設備突出於艦體兩側,所以在戰鬥中也是一個危險因素。
馬薩蘇伊特的推進器就是休伯利安級的標準外形
突出艦體的巴薩德沖壓發動機的收集口,這個區域被擊中的話很容易波及到反應堆

休伯利安級在建造過程時的769年,同盟軍對伊謝爾倫要塞發動了第一次攻擊,他們驚訝的發現要塞不僅有一門威力強大的要塞炮,而且駐留艦隊的數量更是達到了15000艘。更糟的是,出擊的單支帝國常備艦隊數量由原來的8000艘增加到了10000艘,到了772年更是達到了12000艘規模。而應對這一問題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同盟軍也必須增加艦隊規模,但是他們尷尬的發現,即使升級了艦隊管制系統後,休伯利安也無法很好的遂行萬艘以上艦隊的管制任務,這就意味著,休伯利安剛服役就落後了。對此後悔不已的同盟軍只得緊急啟動了新一代旗艦的開發計劃,並將艦隊管制能力列為開發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面對帝國軍的入侵,同盟軍不得不增加出擊艦隊的數量,這無形中也加大了軍費的消耗。在服役過程中,休伯利安級也是災難不斷,擔任第5艦隊旗艦的休伯利安級在演習中,導彈發射器故障自爆波及到艦橋,導致司令部成員全滅。在第2次伊謝爾倫要塞攻防戰中,本來已經佔據優勢的同盟軍艦隊因為總旗艦休伯利安號的艦橋被流彈擊中,雖然避免了阿修比式悲劇的第二次重演,但指揮一時間的中斷使同盟軍陷入混亂,被帝國軍抓住機會翻盤,最後同盟軍只得飲恨撤退。至此同盟軍對休伯利安級可以說是惡評如潮。到781年埃阿斯級開始服役後,休伯利安級就陸續退居二線,成為邊境星域警備艦隊的旗艦。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