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關於銀英戰艦的一點研究-埃阿斯級8

Takaru | 2023-06-29 07:56:36 | 巴幣 110 | 人氣 271

希瓦 舷號:無

服役經歷

779年6月       測試建造總裝能力而建造出的空船殼

780年8月       改建成技術驗證艦

783年10月      成為海尼森宇宙艦隊專業技術學院訓練艦

796年12月      接受改裝,成為工程兵艦隊旗艦

799年4月24日  巴米利恩星域會戰

799年5月5日   成為“活動的謝伍德森林”艦隊旗艦

799年7月16日  雷薩維庫星域搶奪同盟軍戰艦行動

799年12月10日  成為艾爾··法西爾革命預備軍分艦隊旗艦

800年1月2日   第十次伊謝爾倫攻防戰

800年5月15日  在伊謝爾倫走廊之戰被擊沉.

希瓦是4艘改裝型阿咯琉斯型旗艦的一艘,在舊設定並沒有關於本艦的簡介,所以這裡按照新設定並結合動畫的表現來分析這艘造型奇特的旗艦。

埃阿斯級艦隊旗艦,這是同盟軍第一艘千米級戰艦,也是給造船廠的一個挑戰,為了檢驗總裝船廠的建造能力同時也為了優化建造流程,同盟軍特意安排3個總裝廠分別建造3個埃阿斯級空船殼,為後續諸艦的建造積累了經驗。希瓦的前身,就是在海尼森造船廠的船台上建造完成的空船殼。

在船殼還在建造的時候,同盟軍開始探討如何增加單艦的戰鬥力,新型主砲的研發還處於理論階段,受艦體尺寸和反應堆功率的限制,增加主砲數量是行不通的,那麼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增加艦載機數量,但要隨之而來的是指揮管制和維修工作的劇增,所以如何讓二者達成一個平衡就需要同盟軍實際驗證了。因此當船殼建造完成後,同盟軍立刻決定將這個船殼改建成一艘技術驗證艦。

當改建完成的技術驗證艦出現在同盟軍視野時,所有人都大吃一驚,這麼特殊的造型還是第一次出現在同盟軍艦隊中,最引人注目的是30根至艦體延伸出來的巨型圓筒,每一根都有30米寬100米長,共分為3節,每一節都是一個戰鬥艇機庫,裝備了完整的維修保養設備,和其他戰艦一樣,機庫也是半開放式的,在接近戰時,戰鬥艇可以快速出動。艦體兩舷是雙層機庫,共搭載48架艦載機,這樣整艘艦共搭載138架戰鬥艇,為了同時指揮138架斯巴達尼恩,指揮艙段安裝的是根據埃阿斯級使用的艦隊指揮管制系統改裝而來的設備,因為沒有戰鬥需要,本艦沒有安裝主砲模塊,同時為了降低成本,埃阿斯級艦尾的結構複雜的可動式穩定導流板被更換成了休伯利安級的那種結構簡單的式樣。因為奇特的造型,這艘艦被命名為了希瓦。
希瓦獨特的外型很是吸引大眾的眼球,連媒體也不例外
希瓦從服役起外形就沒有太大的改變

經過16個月的測試後,希瓦取得了比預期更好的結果,證明了理論是行之有效的。同時在測試時也暴露出了很多問題,比如那30根怪異的圓筒機庫,不但維護麻煩,而且充滿了不安全因素,在突入亞空間時,因震動過大對人體,尤其是女兵可能會造成不良後果,而同盟軍的技術兵種又有非常多女兵。暴露在外的機庫也很容易被炮火擊中或者受到撞擊而破損,而且使用成本過高,原本可以由幾架斯巴達尼恩共用的維護設備變成了一機專用,所以圓筒機庫的設計並沒有用於之後的戰艦上。此外還有其他一些問題,於是同盟軍轉而下達了新型航母的研製工作。
可以說希瓦催生了拉撒路級艦隊航母

雖然圓筒機庫沒有實戰價值,但在培訓上卻非常便利,可以同時為多組學員提供實地培訓。因此測試工作結束後,希瓦轉入位於海尼森的海尼森宇宙艦隊專業技術學院,成了一艘訓練艦,為同盟軍培訓了大批合格的空勤技術人員。同時在同盟軍內部也出現了一個新名詞-航空戰艦。據說這是由同盟軍軍事學院戰史研究科的某個學員在該艦實習時先叫出來的。
希瓦並未採用結構複雜的艦尾導流板,注意看右上角的戰艦,似乎是一艘高速戰艦

796年的大遠征失敗後,同盟軍損失了大量艦隊旗艦,將希瓦恢復現役的提案提上議程,因為帝國軍首次大規模使用傑夫粒子給同盟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同盟軍需要開發同盟軍自己的指向性傑夫粒子發生器,而且認為在今後的戰爭中工程兵艦隊將會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前線,因此有必要為工程兵艦隊配置一艘旗艦。這艘旗艦的火力必須足夠強大,才能保護脆弱的工程兵艦隊,最終,同盟軍決定將希瓦改裝成工程兵艦隊旗艦。
正面火力十分充沛,因此時是臨戰態勢,所以炮門全開
797年希瓦完成改裝,艦首搭載了多達86門的主砲,雖然其中的80門口徑只是巡洋艦級別的12CM,但中距離一次齊射足以摧毀一艘標準戰艦。 6門25CM主砲應對中遠距離砲戰,4門軌道炮和12具多用途導彈發射器擔負著近距離對敵一擊必殺。希瓦的正面火力大概只有克利甚納可以比肩。艦體的圓筒機庫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24根多用途起重吊臂和6根大型通訊天線。艦體上下甲板安裝了起重吊臂操縱艙。起重吊臂是可以執行拖帶己方戰艦,建設空間站等各種工程保障任務。必要時,起重臂也能充當天線使用,使得希瓦的抗干擾能力比別的旗艦強得多。因為這些起重臂的,阻擋了舷炮的射界,所以希瓦的側面火力會略顯不足。機庫也改回了標準型的單層結構。
起重吊臂特寫,吊臂還可以換成焊槍和熱熔鑽頭,所以還能執行要塞攻略作戰

799年4月,希瓦帶領著工程兵艦隊和楊艦隊合流後,參加了巴米利恩會戰,期間根據楊威利的命令,希瓦指揮工程艦和馬利諾艦隊一起從小行星帶中拖帶大量切削成圓形的隕石來偽裝成大艦隊前行,以欺騙帝國軍前來攔截,當帝國軍發覺這是調虎離山之計時,同盟軍主力已經向著萊因哈特本陣突進了,帝國軍艦隊連忙轉向,這時,背後的馬利諾艦隊開始追擊。工程艦更是將拖帶的隕石甩入帝國軍艦隊陣列,造成了不小的傷害。
巴米利恩會戰時的工程艦都是在希瓦的指揮下

會戰結束後不久,趁著混亂的局面,梅爾卡茲帶領著希瓦以下60艘艦艇組成的‘’活動的謝伍德森林“艦隊離開了戰場,在這之後,他們在同盟軍被放棄的補給基地塔楊汗建立了臨時基地,在希瓦和兩艘工程艦的努力下恢復了基地的機能。同盟投降後,根據巴拉特合約的要求,同盟軍開始銷毀標準戰艦和航母,以及超過規定數量的巡洋艦。而梅爾卡茲根據尤里安送來的情報,在雷薩維庫星域搶奪了包括463艘戰艦、80艘航母和1艘埃阿斯級旗艦在內的1820艘作戰艦艇。為以後的行動打好了基礎。799年8月13日,逃出海尼森的楊威利一行人和梅爾卡茲會和後離開了塔楊汗基地,憑藉楊威利的名聲,在各個星系補充了急需的物資和人員後,帶領著600多艘戰艦航向艾爾·法西爾星系,其餘軍艦因人手不足,作為預備兵力留在了塔楊汗基地。
正在向馬斯卡尼艦隊示威的希瓦,注意艦首的4門軌道炮炮門並未打開
頭頂一艘標準戰艦,下掛兩艘巡洋艦,希瓦以這種略顯滑稽的造型撤離了雷薩維庫星域

799年12月10日,艾爾·法西爾革命預備軍成立了,希瓦也成為了分艦隊旗艦,在將留在塔楊汗基地的剩餘軍艦開回艾爾·法西爾星係後,革命預備軍開始執行第一個作戰計劃,奪回伊謝爾倫要塞。以希瓦為旗艦的1500艘左右的艦隊在800年1月2日潛入伊謝爾倫走廊,並於1月13日成功的奪回要塞,因為緊急入港的原因,希瓦的艦體裝甲和起重臂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同盟滅亡後,不願意投降的同盟軍開始聚集在革命軍旗下,截止4月20日,艦艇總數28840艘,雖然其中近9000艘需要大修才能恢復作戰能力。而希瓦在修復完畢後成為了費雪中將的坐艦,憑藉希瓦超強的通信管制能力再次擔當楊艦隊的調度任務。
在希瓦艦橋歡慶新年的眾人
通過流體金屬準備入港的希瓦,其實這時候艦體下方的天線就應該因為阻力斷掉了
火花與天線齊飛
十分粗暴的入港,估計維修組的士兵想殺人的心都有了
接受整備的希瓦,可以看出埃阿斯級的艦體非常修長
在艦首甲板上檢查維修進度的費雪一行人,看位置應該是VLS發射平台,另外,這圖的比例是錯的,埃阿斯級的艦寬是72米,這圖看起來像是30米不到

800年5月的走廊之戰,因為畢典菲爾特艦隊的猛攻,希瓦在混戰中被擊沉,費雪中將隨艦戰死,這對楊艦隊無異於致命的打擊。
正因為有了近乎完美的艦隊調度,才讓老畢和海倫法特空有大艦隊卻依然被包圍
其實在原作小說中,希瓦和尤利西斯一樣,只是一艘標準戰艦。在動畫中升級成了旗艦級戰艦。最初的媒體設定艦體上的30根棒狀物體是為了應對惡劣的戰場環境和電磁干擾加裝的天線。但是銀英艦隊收藏系統的設定改成了這30根是斯巴達尼恩的掛架吊臂,個人覺得這個設定很蠢,且不論斯巴達尼恩要怎麼樣掛在這些吊臂上,在戰鬥中要怎麼補給維修,難道像巡洋艦搭載的斯巴達尼恩一樣是一次性使用嗎。所以本篇結合了新舊設定做出了一些修改。

希瓦的側視圖
希瓦的1/5000GK成品
希瓦的1/5000GK成品

迪歐梅蒂斯 舷號:1501

服役經歷

779年6月       測試建造總裝能力而建造出的空船殼

796年12月      接受正規型旗艦的改建

797年10月1日  完成改建,成為邊境星域警備艦隊旗艦

799年1月5日   成為第15艦隊旗艦

799年2月8日   蘭提馬利歐星域會戰

799年4月24日  巴米利恩星域會戰

800年1月16日  在馬爾·亞迪特星域會戰中被擊沉

和希瓦一樣,迪歐梅蒂斯的前身原本也是作為測試而建造的空船殼,由賈姆希德中央船廠建造。其後就一直系留在船塢中。 0796年的大遠征失敗後,同盟軍損失了大量艦隊旗艦,為了快速恢復戰鬥力,同盟軍決定將空船殼改建成正規型旗艦,於是在12月,按照最終型埃阿斯級的規格,空船殼在賈姆希德中央船廠接受改建。
雖然是最終型埃阿斯級,但迪歐梅蒂斯的艦齡比首艦埃阿斯還老
797年9月,改建完成,新艦被命名為迪歐梅蒂斯,技術指標、外觀和作為模板的阿咯琉斯基本一致,只是在艦首武器艙段造型略有不同,同年10月,迪歐梅蒂斯成為邊境星域警備艦隊旗艦。艦隊司令是長期擔任邊境警備任務的卡爾先少將。 798年10月開始,為了應對帝國軍的可能的入侵,同盟軍開始整編艦隊,以2個邊境星域警備艦隊為基礎組建新的常備艦隊。 799年1月,聯合作戰司令部組建了第14,15艦隊。卡爾先中將為第15艦隊司令。雖然是帶番號的常備艦隊,但是艦隊構成卻是魚龍混:2個完整邊境警備艦隊,其他警備艦隊的重型戰艦,剛下水的新造艦以及快退役的老朽船,雖然同盟已經全力建造標準戰艦和航母,但數量依舊不足。官兵的素質也是參差不齊,大遠征結束後,大批經驗豐富的官兵申請退役,應徵入伍的士兵們大多缺乏實戰經驗,戰鬥力自然是大打折扣,即便如此,2月開始的蘭提馬力歐星域會戰中,在卡爾先中將的帶領下,第15艦隊牢牢的護住了同盟軍的左翼,即使戰損超過了70%仍然沒有被擊潰。戰後,第15艦隊殘部進行了修整,並在4月與楊艦隊合流,參加了巴米利恩星域會戰。
中盤,同盟軍靠3萬艘戰艦硬頂住了12萬艘戰艦的攻擊
最終,在黑色槍騎兵的猛攻下,同盟軍潰不成軍,被大量殲滅
會戰結束後,同盟與帝國簽訂了巴拉特合約,合約規定同盟不允許擁有標準戰艦和航母這類進攻性武器。所以殘存的埃阿斯級旗艦也將拆解除籍。這裡同盟軍耍了一個心眼,優先將埃阿斯號和帕特羅克洛斯號之類的前期型拆解,到799年11月的大親征時,迪歐梅蒂斯只拆解銷毀了艦首武器艙段,於是很快就重新武裝化,只是因為專用的長距離光束炮來不及製造,最後只搭載了32門主砲。為了彌補火力上的不足,同時也為了增加接近戰火力,船廠技術人員在艦首武器艙段的下部加裝了大型軌道炮。在800年1月16的馬爾·亞迪特會戰中,卡爾先艦隊在小行星帶邊緣突破了海倫法特艦隊的防禦,迂迴到帝國軍艦隊背後,被擔任後衛的繆拉艦隊攔截,雖然暫時突破,但是最終被繆拉艦隊和海倫法特艦隊趕上陷入夾擊,無法再次發起衝擊,而此時比克古率領主力全速向帝國軍本陣衝擊,雖然很快就被米達麥亞艦隊和艾杰納哈艦隊攔截,在同盟軍艦隊即將被合圍時,第二輪太陽風爆發了,趁著帝國軍陣型大亂時,同盟軍再次發起了衝擊,衝突帝國軍本陣,並將伯倫希爾納入了射程,但也僅限於此了,因為此時的同盟軍艦隊已是強弩之末,在絕對的物量差距下,同盟軍艦隊還是迎來了自己的滅亡之日,23時,耗盡能源無力進攻的卡爾先艦隊被殲滅,迪歐梅蒂斯被擊沉,卡爾先中將隨艦戰死。
迪歐梅蒂斯在馬爾·亞迪特會戰前加裝了大型軌道炮
帶領麾下艦隊攻擊的迪歐梅蒂斯
耗盡能源無法移動的迪歐梅蒂斯開始頻頻中彈
傷痕累累的迪歐梅蒂斯被擊沉前的最後一刻
受比克古重歸現役的鼓舞,大量退役的同盟軍將兵自願加入同盟軍最後的軍事行動。正是這批作戰經驗豐富的將兵才使得此次會戰同盟軍錶現的非常出色,在整個會戰的中前期掌握著主動權,就算是後期被帝國軍包圍時,也能利用地理環境再次發起攻擊,甚至突入帝國軍的本陣,將伯倫希爾納入射程。可惜因為兵力嚴重不足,才導致最後功虧一簣。
卡爾先艦隊突破了繆拉艦隊的攔截,準備沖向帝國軍本陣,注意艦體的1401標誌,
按照原設,阿咯琉斯和迪歐梅蒂斯的主砲數量都應該是32門,但是製作組在製作過程中粗心大意,導致阿咯琉斯和迪歐梅蒂斯的主砲數量有時是32門,有時是40門。所以這裡就按照40門來分析,而且原本加藤在做機設時,阿咯琉斯是第15艦隊旗艦,迪歐梅蒂斯是第14艦隊旗艦,但是製作組把阿咯琉斯和迪歐梅蒂斯弄混了,兩艦互換了身份。於是只能將錯就錯,在製作馬爾·亞迪特會戰時,迪歐梅蒂斯的舷號是正確的1501,只是在轉向準備沖向繆拉艦隊時在艦尾舷號變成了原設的1401。而且在外傳小說有提到,卡爾先是正兒八經的軍官學校畢業,但在動畫中為了體現同盟軍晉升制度的僵硬,將卡爾先設定成了和比克古、莫頓一樣,都是從士兵一級一級往上爬的非科班生。同時這也顯得很諷刺,因為同盟軍後期有能力的將領都不是軍官學校畢業的精英們。
雖然這邊看起來是32門主砲,但是算上看不見的那邊,還是40門主砲
迪歐梅蒂斯才是第14艦隊旗艦,而且是32門主砲
迪歐梅蒂斯的3DCG
迪歐梅蒂斯的側視圖,注意,這艘其實是阿咯琉斯
魯斯坦 舷號:205N

服役經歷

799年1月17日   在海尼森第一船廠竣工

799年2月8日   蘭提馬利歐星域會戰

800年1月16日  在馬爾·亞迪特星域會戰中被擊沉

798年10月開始,同盟全國進入總動員狀態,開始全力建造急需的標準戰艦和航母,以及對戰損艦艇進行維修,同時同盟軍在整編艦隊的過程中發現艦隊旗艦的數量嚴重不足,因此時已無力建造新型的特利古拉夫級艦隊旗艦,於是只能緊急建造1艘埃阿斯級。而一艘標準型埃阿斯級的工期是18個月,問題是,帝國軍會給同盟軍這麼長的時間嗎?

幸運的是,同盟軍的幾個主要造船廠還備有埃阿斯級的維修替換模塊,以此為基礎,造船廠只需將建造完成的模塊運送至總裝廠組裝即可。於是在海尼森、香普爾、賈姆希德、埃爾貢船廠,工人們開始加班加點的建造同盟軍最後一艘艦隊旗艦。每天都有一艘運輸船從各星系的船廠出發,將建造完成的模塊運送至海尼森的總裝廠。雖然魯斯坦的建造工作在順利的進行,但時間不等人,到799年1月初,同盟軍已經計算出了最終接敵時間是2月中旬,而最晚出動時間是1月18日。那麼魯斯坦能趕上這最後的時間嗎,憂心忡忡的同盟軍在詢問了造船廠的主管後,得到了肯定能在最後期限內完工的答复。果然,在1月17日同盟軍接到船廠通訊,魯斯坦竣工了,從798年11月開工到799年1月17日竣工,僅耗時2 個月,不能不說是個奇蹟,竣工後的魯斯坦連海試都沒進行就被同盟軍接收了,在匆忙完成補給,船員編成後,被編入馬里涅丁艦隊,擔任旗艦,舷號沿用了之前旗艦的編號。
可以看出基本造型和最終型埃阿斯一致
為了趕工期,魯斯坦把一切能省略的全省略了

魯斯坦的設計是基於最終型埃阿斯,因此外觀和阿咯琉斯和迪歐梅蒂斯兩艦差不多,但是為了趕工期,一切能省略的模塊全都省略了。這首先體現在了貧弱的武備上,因為最終型專用的長身管主砲製造難度很大,所以魯斯坦最終只搭載了30門主砲,正面火力雖然不弱於標準埃阿斯級,但是側舷火力就嚴重不足了,尤其是艦尾部沒有安裝舷炮陣列,這就導致了魯斯坦的後半球區存在火力真空。在指揮管制方面,魯斯坦也做了縮水處理,只達到分艦隊旗艦的管制能力,考慮到此時的同盟軍艦隊艦艇數量,馬里涅丁艦隊不太可能超過魯斯坦的管制能力。此外在動力艙段下方的超大型超光速通信天線和控制市被替換成了穿梭機和斯巴達尼恩機庫,增加的斯巴達尼恩應該是彌補本艦嚴重不足的自衛火力。
艦體下方的超光速天線和控制室被替換成了穿梭機庫

雖然埃阿斯級的升級潛力已經挖盡了,但這並不妨礙軍工企業為其研發升級產品,比如將艦中甲板上各種雷達、觀測設備和散熱設備整合在一起的多功能艙段。其試製品也安裝在魯斯坦上。這個外置的艙段不僅可以有效保護設備不會被擊中,而且還內置了3個水箱作為冷卻水使用,散熱效果更好。更重要的是,還搭載了10門15CM荷電粒子炮,雖然安裝在別的旗艦上只是聊勝於無,但是安裝在魯斯坦上卻意味著側舷火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艦體下方安裝的艙段因為資料的缺失,已無法得知具體功能。
魯斯坦的俯視圖
裸露在外面的設備很容易在混戰中被擊毀
下方的艙段功能暫時不清楚,推測是超大型導彈發射器

1月18日馬里涅丁艦隊跟隨同盟軍主力艦隊從海尼森向蘭提馬利歐星域出發。中途經過了幾次磨合練習,而因為是緊急建造的戰艦,魯斯坦在行軍路上也是故障不斷,所幸都是些小故障。在2月7日發布了接敵預警,2月8日雙方正式交火,在面對米達麥亞艦隊的推進,擔任前衛的馬里涅丁和沙尼爾艦隊驚慌失措,對死亡的恐懼驅使同盟軍艦隊超越常理,向步步緊逼的帝國軍射出全部火力,在迫使米達麥亞艦隊後撤後,兩艦隊非但沒有穩住陣線,反而半發狂的向帝國軍艦隊發起了反沖擊。最終還是由司令部下令阻止他們的橫行,但為時已晚,在後撤的時候,反應過來的帝國軍開始全線壓上,開戰前同盟軍有3個正規艦隊和4個獨立艦隊,在帝國軍的猛攻下,獨立艦隊很快就失去了戰鬥力,併入了3個正規艦隊中,戰至2月9日,同盟軍放棄了攻擊,轉入了全面防守,雖然帝國軍已經掌握了主動權,並迫使同盟軍一直在流血,但還缺乏最終一擊。最後,黑色槍騎兵出場了,而已處於強弩之末的同盟軍艦隊再也無力抵擋帝國軍的猛攻,開始全線潰敗。而阻止這一切的,是來遲半天的楊艦隊。
全彈發射的魯斯坦
接著主砲開始齊射
魯斯坦的後視圖

雖然魯斯坦倖存了下來,但因為沒進過試航就參加了作戰,因此回到海尼森就回到船廠進行修整,最後也沒趕上巴米利恩會戰。而根據巴拉特合約,同盟軍不得保有進攻性的艦艇,魯斯坦也將按照合約進行拆解。最後還是帝國軍的第二次進攻挽救了魯斯坦,800年的1月16的馬爾··亞迪特會戰,馬里涅丁準將搭乘魯斯坦,跟隨比克古元帥踏上了最後的征途,並英勇戰死沙場。

加藤的機設中並沒有魯斯坦這艘船,考慮到製作組在製作動畫中出了一些烏龍,比如同盟軍的戰前會議,出場了6艘埃阿斯級旗艦,還都是最終型,正好對應了參加會議的6名艦隊司令。魯斯坦大概是阿咯琉斯和迪歐梅蒂斯的遠景畫,作為背景出現一幀畫面,就像希瓦在奪回伊謝爾倫要塞時的那一幀畫面一樣,然後製作組自己加戲,將它設定為馬里涅丁艦隊的旗艦。直到後來出DVD時,附帶的設定裡補上艦名魯斯坦。小說中同盟軍是2月4日從海尼森出發的,動畫改成了1月18日,這裡就按照動畫來設定了。

魯斯坦的側視圖
6艘最終型埃阿斯
6個艦隊司令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