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關於銀英戰艦的一點研究-埃阿斯級4

Takaru | 2023-06-24 05:54:20 | 巴幣 110 | 人氣 304

盤古 舷號 1001

服役經歷

784年4月       在海尼森第一船廠竣工

784年5月1日   成為第9艦隊旗艦

791年10月      第一次改裝

795年2月18日  第三次迪亞馬特星域會戰 輕度受損

795年3月1日   成為第10艦隊旗艦

796年10月12日 在亞姆立札前哨戰中被擊沉

796年12月1日  除籍

目前還沒有關於盤古的新設定,所以這裡結合舊設定和克利甚納的設定結合來分析本艦。

盤古同樣是作為重火力戰艦設計的,和克利甚納可以說是姐妹艦,但兩艦的設計側重點不同,盤古強化的是實彈武器,全艦加裝了4具9連裝導彈發射器,加上原來的2具12連裝VLS,一次齊射即可射出60枚各型導彈,艦體兩舷處還加裝了6門軌道炮,達到了8門。軌道炮數量在埃阿斯級中也只有同樣強化了實彈武器裝備的佩加蒙才與之相同。
第三次迪亞馬特星域會戰時的盤古

盤古的艦體結構和天線設置大致與克利甚納相同,只有艦體下側減少了20門副砲模塊。因為安裝的是標準的主砲模塊,所以無需加裝大型蓄電器。取而代之的是實彈武器的彈藥庫和其他物資倉庫,這也包括了額外的氘氚儲存罐。同時艦橋上方的探測器列陣也做了大型化設計。龐大的補給搭載量和快速的搬運能力,使得本艦的持續作戰能力非常強。
可以看到大型化的探測器列陣

在第三次迪亞馬特星域會戰中,盤古在開戰不久就被擊中,所幸中彈部位是物資倉庫,不影響其繼續作戰,而會戰結束後,盤古進行了半年的維修,設計師們加強了本艦的防禦護盾系統,使得防禦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也讓本艦真正成為攻守兼備的優秀戰艦。強大的火力投射能力、卓越的持續作戰能力、優秀的戰艦防禦能力,有勇有謀的艦隊司令,這就是為什麼本艦所屬的第10艦隊被任命為大遠征先鋒的原因。
盤古的資料照片
艦尾造型和克利甚納一樣

然而再善戰的艦隊,在沒有補給的情況下也是不能戰鬥的。在掩護友軍突圍時盤古艦體的導彈發射器被擊中,彈藥庫被誘爆,最終在連鎖爆炸下沉沒在流肯軌道。
如果沒有發射最後的導彈的話,說不定盤古就不會沉了
可惜沒有假設,盤古最終沉沒在行星流肯

總的來說,盤古是諸多改型艦中較為成功的一型,通過分析實戰數據,同盟軍也對本艦性能非常滿意,並以其為模板,設計建造了莫利亞等艦,這部分內容在分析莫利亞時會講到。雖然各方對盤古大加讚譽,但本艦的設計思路與同盟軍總的作戰風格不能很好相容,加上導彈類武器固有的命中率低下和較高的被攔截率,使得以後設計建造的艦隊級旗艦還是著眼於提高中遠距離砲擊能力。

明年銀英艦隊收藏系列會出盤古,到時候如果有新的設定的話,我會在這更新。
盤古的3DCG
盤古的側視圖


帕拉梅德斯 舷號0901

服役經歷

784年6月       在海尼森第二船廠竣工

784年7月1日   成為第10艦隊旗艦

793年1月       第一次改裝

794年3月22日  在凡佛里特星域會戰時中度受損

795年3月1日   成為第9艦隊旗艦

796年10月12日 亞姆立札前哨戰時受重傷

目前還沒有關於帕拉梅德斯的新設定,所以這裡結合舊設定和克查爾科亞特爾的設定結合來分析本艦。

帕拉梅德斯是克查爾科亞特爾的改進型,同樣採用了超長倍徑的中子光束炮。主要的改進有:將在克查爾科亞特爾和克利甚納分別測試的大型激光探測器和引力波雷達整合進主砲模塊內,因此將主砲模塊上部大型化並延伸至指揮模塊。本艦的作戰能力應該和克查爾科亞特爾差不多。
帕拉梅德斯的資料照片

凡佛里特星域會戰時艦體中部被激光核聚變導彈直接命中,在回母港維修期間,第10艦隊參加了第六次伊謝爾倫攻略戰,艦隊司令亞爾·沙列姆應該是在分艦隊旗艦指揮戰鬥的。
艦舯甲板特寫,可以清楚的看到副砲炮座

在亞姆立札前哨戰時,第9艦隊被米達麥亞艦隊追上,本艦被命中7處,所幸沒有一處艦體被擊穿。戰後隨第9艦隊殘部回到海尼森,雖然編制上還是第9艦隊旗艦,但是因為倖存的艦艇都補充到了別的艦隊,所以本艦孤零零的系留在第八軌道空港等待著第9艦隊重建之日。插句題外話,因為本艦也是路人艦之一,所以在以後的戰鬥中均未出場,不然同盟再怎麼貧弱,修復一艘戰艦的經費總是有的吧- -
被追尾的第9艦隊
帕拉梅德斯的3DCG
帕拉梅德斯的側視圖

赫克托爾OR艾普米修斯 舷號1101

服役經歷

784年10月     在香普爾第一船廠竣工

784年11月1日 成為第11艦隊旗艦

793年1月      第一次改裝

795年2月19日 在第三次迪亞馬特星域會戰被擊沉

795年3月1日  除籍

赫克托爾是同盟軍對高速高機動型旗艦的第二次嘗試,同盟軍通過庫·赫林的實戰反饋中認識到靠削減艦體強度和武備換取高速高機動性的做法是行不通的,於是另闢蹊徑,採用加長動力引擎模塊長度和加裝動力輸出增幅裝置來增加本艦的機動性。
赫克托爾的最大特徵就是兩側的動力輸出增幅裝置
赫克托爾的主砲艙和指揮艙是標準的埃阿斯級外觀,動力艙段比標準埃阿斯級延長了71米,使得本艦全長達到了1230米,僅次於里歐··格蘭特。本艦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加裝在動力艙兩側的長條型裝置了,雖然有人認為這是輔助引擎,但考慮到同盟軍的戰艦主流設計是單推進器結構,所以這是某種試驗型的動力輸出增幅裝置更讓人信服。提一句,從後部看艦尾的結構和巡航艦的有些類似。本艦也應該擁有所有埃阿斯級中最高的航速。
艦首和艦舯造型和帕特羅克洛斯一模一樣
艦尾結構和巡航艦類似

為了加裝動力輸出增幅裝置,本艦捨棄了艦載機機庫,為了彌補由此帶來的近防火力不足,設計師在艦尾增設了副砲列陣,得益於加長的動力部結構,兩舷各增設了3組,使本艦的後部副砲炮座達到了70門,不過這也擠占了穿梭機機庫的空間,造成了飛行甲板極端的短,解決辦法是加裝了助降引導臂。
赫克托爾的俯視圖

赫克托爾在在790年-794年的某個時間段,成為第8艦隊旗艦,並在 792年5月6日,坐鎮本艦的席特列上將帶領著同盟軍第五次進攻伊謝爾倫要塞,可惜最後功敗垂成。楊威利少校作為第8艦隊司令部參謀也參加了此次作戰。在第五次攻略戰結束後,赫克托爾再次成為第11艦隊旗艦,並改名為艾普米修斯,795年2月,第11艦隊在新上任的艦隊司令荷蘭多的帶領下,參加了第三次迪亞馬特星域會戰。諷刺的是,自喻為先知先覺者的荷蘭多並不知道,其實他和艾普米修斯一樣,是一名後知後覺者。最終荷蘭多和本艦在萊因哈特艦隊的主砲三連齊射下被徹底蒸發。
艾普米修斯的主砲齊射
荷蘭多應該是還沒明白是什麼情況就被蒸發了吧

赫克托爾最早出自1992年劇場版黃金之翼,人物和戰艦設定都是道原版的造型,而本傳和其他外傳的戰艦設定則是加藤直之。在1999年舊設定中,赫克托爾是阿咯琉斯級的一艘,作為第11艦隊旗艦在第三次迪亞馬特會戰中被擊沉,在2000年的外傳第三次迪亞馬特會戰,旗艦名變成了艾普米修斯,按照普遍觀點,2艦應該是同一艘船。
道原版造型的赫克托爾
第8艦隊時的赫克托爾
第11艦隊時的艾普米修斯
艾普米修斯的側視圖
1/5000的艾普米修斯GK成品
1/5000的艾普米修斯GK成品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