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台灣考古學的建構

帝國人 | 2019-11-03 20:22:20 | 巴幣 4 | 人氣 420



(一、)日本考古學對於原住民


現在台灣的住民絕大多數是漢人,或者認同漢文化的原住民,南島語系的居民大約只占了2%,約四十七萬人,但早期漢人對於原住民族的記述往往帶有強烈的主觀意識,最早的文獻紀錄是陳第的《東番記》,清代的〈番俗六考〉,而日本在1895年擊敗清朝,取得台灣後,ㄧ方面打擊當地人對日本統治的抵抗,另一方面則是施政的需要而展開了針對原住民的調查,當時的人類學調查大致分為體質人類學,考古,語言,以及文化人類學,在日本擴張的情形下,這類學術服務往往都會影響到學科,使學術為政治服務,早期的學者如鳥居龍藏在調查台灣山地地區的石器時,便認為此類石器的遺物與人群和日本無關,1896~1928年主要以民族學語人類學為主流,考古的勢力較為單薄,1928年台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教室」的設立下考古學也始終不是主流,真正了解台灣史前文化的日本學者少之又少,而鹿野忠雄是其中最重要的ㄧ名,他說明了台灣具有七個不同史前文化的文化層序。


(二、)國府時期的考古學

1948年底播遷來台的歷史語言研究所「史語所」,曾以安陽王領做為研究主體,出土了宮殿遺址與甲骨文等相關文物,解決了中國三代夏商周的早期歷史問題,1949年的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便以前者的研究人員做為教學主體,但跟中國相比,台灣的考古仍舊無足輕重
戰後的思維也明顯的和日本時代的研究者不同,此時的國府對台人不甚信任,而且保有一種大中國式的民族主義,如張光直的早期認為台灣的史前住民,全由中國大陸所移去,他本人也提出了所謂的龍山文化形成期的概念,他本人也承認,這時的民族主義要高過於學術,學術的目的是為了證明中國文化高過其他層次的文化。


(三、)台灣史的勃興-台灣史田野研究室(1988)

1960~70年代,由張光直,宋文薰先生領導的大型合作計畫,開始以「考古的角度」,而不是早期歷史的建構出發,這種史前文化史的建構,在「濁大計畫」中被期望建立,濁大計畫主張、濁大流域生態系統的變化史,濁大流域的文化史及文化在考古學中的定位(張光直1997),張光直主張考古學就是一個僅此一家,絕無分店的歷史,張光直同時倡導了有前瞻性的台灣歷史,包含了台灣是中國地方史,日本占領下50年的歷史,以及最重要的漢番關係史,但這段期間的資料多仰賴於容易取得資源的清領與日治時代,而且多是文字史料。

而在1972年,張光直先生代表美國耶魯大學,中央研究院,與台大合作的「濁水大肚兩溪流域自然與文化史科際研究計畫」,入藏了濁大計畫中發掘出來的考古標本,這是考古組引入台灣史考古學的契機,並在1990年代後擴展至東南亞。


(四、)興盛-南島語族起源問題

80年代,台灣解嚴,這時的歷史思考開始更偏向於本土,並對於原住民的考古研究提出更多方向,其中包括「史前時代與原住民之間聯繫,原住民考古人才的培育」,此階段最重要的議題便是南島語族的研究,台灣是最北端的南島語系地區,Peter Bellwood和Robert Blust提出了台灣是南島語族的發源地,這類學說引起了官方的高度重視,也凝聚了台灣人的意識,因為尋本溯源,使生物人類學了解自己的祖先,會有助於史前人類活動史的重建


(五、)台灣考古學的分期

根據學者陳瑪玲女士的分期,台灣的考古學大致上有以下分類:

1.1896~1930 日治初期(器物)
以古器物,器物的圖錄(Gallery),主要集中在器物本身的形態風格,製作技術,背景與年代。
2.1930~1960 約日治晚期到國府來台初期(遺址與器物文化)
以遺址調查,發掘與整理為重,而器物方面更著重於其文化背景,關注古代人群的遷移與各人群的互相關係等。
3.1960~1970(環境與人的互動)
以人與環境之間的互動為主,研究人群如何去適應環境,環境如何去影響人類對於聚落與居住地,工作,以及生產模式的選擇。
4.1970~(社會結構與組織)
包括了前述幾點外,還包括了貿易,經濟,族群分類,南島語族(Austronesian)之間的關係。

(六、)台灣考古學的重要事件

1965年的濁水大肚兩溪流域自然與文化史科際研究計畫
1970年李光周的新考古學
1980年的卑南遺址搶救計畫(宋文薰,連照美)






創作回應

Àikhùn龜台文
:0
2022-01-18 12:36:06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