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達人專欄

【電影】《石牆風暴》

陸坡 | 2015-12-03 21:07:46 | 巴幣 8 | 人氣 696

牽一髮動全身,同志運動的指標
同志運動至今已經延燒一個世紀之久,具所知第一次的同志運動是在一次世界大戰後展開,主要以歐洲地區為主要同性權益運動宣揚。而這次電影《石強風暴》是美國同志權益抗爭,以及今後世界對於同性戀觀感改變一個重要立基點。這也是既美國黑人平權運動後,另一起因為人權而自發性,同性傾向的男女對於警方示威的流血衝突。為什麼一群人寧願灑熱血拼性命,衝擊社會體制?這就像過去美國革命時期領導人派屈克.亨利所說的:「不自由,毋寧死。」



台灣雖自稱亞洲同性戀友好國家,但只有問問當地的同性戀族群是否可以當街牽手、擁吻。十之八九沒歧視也引來注目。更不用說在廣大的網路論壇只要相關議題就會惹來反同份子的言語攻勢。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同性戀開啟運動的前因,歷史上認為是一八九七年時,德國性學者馬格努斯.赫希菲爾德醫生公開承認自己是同性戀者,並組織德國科學人道主義委員會。他主張同性戀不是一種疾病,而是性向的選擇,並與多個作家和各行專家學者出書登刊,主張這份觀點。被認定為是同志運動的開端和先驅。

其實《石牆風暴》電影中的石牆酒吧革命並非最初同志運動的起點。但又為何會影響社會大眾對同性戀者有了認識,和政府開始正視同志人權。這是因為石牆運動是第一期美國同志史上首次不分地位、男女、種族等所自發性對抗美國政府的遊行。也是第一個因為性向而對長期歧視的政府發出反撲的弱勢族群。故,石牆革命亦然成為,全球同性戀權利遊行運動的發跡點。而這也成為現在全球同性戀者視自豪的一次六月革命。而現在紐約每年六月的同志驕傲遊行、每個不同國家地方的同志大遊行,都是為了紀念這些過去對不公體制發出怒吼,同志的反抗烈士。



《石牆風暴》故事是同志運動真實史事的改編作品。劇情以一位因為同志身份被逐出家門的少年丹尼,從獨身前往首都紐約。在當時社會風期對同性戀歧視的情況下,努力追逐自己的夢想,卻徒勞無功。所幸身邊還有許多同病相憐,情義相挺的好姊妹們,每晚都會去同志石牆酒吧放鬆一天的疲憊。而在一晚,警察惡意對石牆酒吧進行臨檢,逮捕女裝男同志和穿著陽剛的女同志,引起騷動。這時一位同志想逃脫,卻被執勤的警察用警棍重擊頭部。讓石牆酒吧的同志們長期被受欺壓累積的負面情緒一夜爆發,整整五個夜晚展開了瘋狂的反撲行動……

電影裡主角丹尼的存在,是一個時代同志的縮影,他的經歷也是每個同志所走過來的路。他看見同志們風趣樂觀的一面和投入社會運動的努力,卻也目睹底下同志們在鎂光燈後的悲哀,還有社會不公與政府機關各項貪圖利益的貪婪腐敗,每晚警察們對同性戀的暴力相向,都成了同志們心中的烙印。即使至今警察和政府機關對於同志的歧視與不友好還是存在於日常生活,尤其是某些特定偏激的宗教團體。



石牆暴動,並非只是一場為期五天的發洩,它讓許多在陰暗角落徬徨無助的年輕同性戀者踏出陽光底下的第一步。在當年也讓同志的工作權利和伴侶與婚姻制度等眾多不平等的事項,攤開在陽光下。接續黑人平權後,同志聲音逐漸讓社會不同階級的人們更重視關於自身的人權問題。而當時暴動時同性戀們唱的經典歌曲「同性戀力量」也呈現在大螢幕上,讓人看到同志們即使在流血衝突中依然展現出生為同志的驕傲與活力。

而可惜的是《石牆風暴》這部影片並未引起同性戀團體的共鳴,甚至引來憤怒。主要對電影感到憤怒的基本上都是很早就投入同志運動的前輩們。主因是電影為了討好美國主流電影市場。將許多參與運動的變裝皇后、跨性別者、黑人同志等等劇情,卻全數刪減,卻保留白人同志的戲份,並對於政治人物和警方偏袒的立場,也是造成同志們憤怒的主因。但導演說明他希望《石牆風暴》這部電影是可以帶給未成年的同性戀,和青年對於同志有更多的理解和看法。希望除了歐美地區,其它國家也可以正視同性戀族群的問題。同志電影不在小情小愛,不是非死即傷的悲劇,現代的同志可以跨越過去,走向屬於自己的完美結局。



文章原址:電影-《石牆風暴》

更多動漫畫電影書籍資訊請參照個人網站
喜歡的話請到粉絲團電影書籍回收桶按讚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呸嘍呸嘍
其實到現在多少看見同性戀會有些彆扭,雖然自己嘴上支持,卻時常懷疑自己的想法,環境下的影響真的很恐怖
2015-12-03 22:57:19
陸坡
畢竟受到多年的灌輸同性戀是不正常的想法,會感覺不適應也是理所當然。不過反過來想同性戀者從小也一樣被人灌輸這種想法,所以摸不清自己真正對性向的價值,反而比異性戀者更錯亂。故,這幾年學者才想推同志教育,畢竟教育人民認識新知是很重要的一環
2015-12-04 10:55:43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