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孔雀尾羽與瘦身 ─ 「紅色皇后」的讀後隨筆

張小仙 | 2011-01-01 02:48:10 | 巴幣 2 | 人氣 1700

最近讀到了一本時報出版的科普讀物「紅色皇后」。
作者麥特‧瑞德里的另一本書「德行起源」則是我最喜歡的科普讀物。
這本「紅色皇后」副標題是「性與人性的演化」,書裡面在討論性在演化中的演變和地位,
以及要如何從生物演化的方向去解釋目前人類的現象。
內容十分有趣,下面就把書中內容加一些我個人的心得感想、分享給大家。



研究生物演化、奠定現在生物學基礎的達爾文,
曾經說過雄孔雀的尾羽讓他「見著就噁心」。
原因無它,乃是因為雄孔雀的尾羽很難和他的「天擇」思想兜在一塊:
長了那麼長長的無用之物,不能跑又不能飛,根本對生存毫無幫助。
如果讓自然環境來選擇,長了這種東西的雄孔雀,怎麼可能會是能存活下來的那一方。
於是他另外發展了一個學說:
這種只有觀賞價值的性狀,是因為雌孔雀的愛好而存在。
它的功能,就是幫助雄孔雀擇偶和繁衍,這就是他的「性擇」理論。

達爾文在前年度過他的 200 歲生日


他的好友並且也是演化論支持者的華萊士,在這點上跟達爾文意見完全不一樣。
不同於達爾文在天擇無法解釋的狀況下另批蹊徑「性擇」,
華萊士認為雄孔雀的尾羽一樣是「天擇」的結果。
生物的形體是用於適應環境、成為更好的生存工具,
他不相信雌孔雀能用什麼方式去改變雄孔雀的性狀。
他對於雄孔雀「華而不實」的尾羽,
解釋為雄性在交配繁衍過程中一種激昂的生理狀態表現。
華萊士反而認為該被解釋是雌孔雀較為黯淡的裝扮,
他說這是因為孵蛋和育兒的危險性而產生的保護色。
附帶一提,雄孔雀是不照護幼鳥的,交歡之後生兒育女的一切問題都給雌孔雀處理。
和不少鳥類不只行一夫一妻制,而且公母都會均擔照護後代之責,
雄孔雀就和他的妝點一樣,是個不負責任的花花公子。

是什麼樣的演化途徑創造了這樣炫麗的裝扮


其實達爾文和華萊士在孔雀問題上的分歧,也是一種對於演化論意見分歧的代表。
華萊士代表的是認為演化是一場優勝劣敗的生存競賽,
個體和環境拚搏,其勝利的代價是生存。
達爾文的性擇則暗示了演化的目的是繁衍的機會,
重點是在能獲得更多繁衍的機會,不是個體對於環境適應的完美與否。
所以才有雄孔雀這種除了幫助繁衍之外,毫無用途的性狀出現。

在演化論的發展上,華萊士有不亞於達爾文的貢獻


不過達爾文也認為「性擇」是天擇的例外,
並且對於一個重要問題:「如果性擇和天擇衝突,那生物會選擇何方」他也沒有完美交代。
不過達爾文的時代,更科學化的生物觀察才剛剛要開始,
而基因的存在還只是一個假設性的理論,﹝達爾文稱這種遺傳物質為「微芽」﹞
其構造、功能和運作,都還是未知數。
所以沒有工具和理論可以回答這些更深入的問題。
但現在我們知道了可能的答案:
基因重於細胞、
細胞重於個體、
個體重於族群。
只要有可能,前者都會盡量犧牲後者的利益換取自己的生存和繁衍。

雖然我們已經能定序基因,但就如同會讀 26 個字母一樣,關於基因的解密才剛剛要開始


達爾文的性擇理論完全正確,演化的成功與否,決定於繁衍的機會。
而最小的基本單位,基因,則是盡可能的擁有能幫助基因傳播的性狀,
即便對於生物個體本身,可能造成生存的不利。
既然雄孔雀的華麗尾羽,可以換得雌孔雀交配的機會,
基因也不管它是不是對於雄孔雀的生存不利了。
我們很驚訝地發現在生物演化學的世界裡,愛情真的重於麵包。

但走到這一步,我們只回答了「如何」,還沒回答「為何」。
達爾文說是「雌孔雀的愛好所致」,這幾乎就是正確答案,
﹝「紅色皇后」裡有一段在說明雌性動物,最起碼鳥類,是有自己的獨特的審美觀和愛好的﹞
但是這樣對於想要窮極究理的科學家們,還是不夠的。
在這邊的說法很多,但大略可以區分為兩大種:
「費雪」理論﹝由羅納德·費雪 Sir Ronald Aylmer Fisher 30年代發表的說法﹞
和「好基因」理論,
前者認為華麗的性狀本身就是解答,雌孔雀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缺乏這種性狀,
自然去尋找最花枝招展的雄性交配;
後者則認為華麗的雄性性狀後面,隱藏了雄性基因的優良,這成為了雌孔雀選擇的標準。

羅納德·費雪被認為是現代統計學和現代演化論的奠基者


「費雪」理論得到不少實例以及數學模型的支持,
用另一種說法說明它就是「風尚的蠻橫」。
既然雌孔雀都喜歡有華麗尾羽的雄性,
那想辦法讓自己兒子也有這種性狀、以利基因遺傳,是很自然的道理。
反過來說,沒有這種性狀遺傳的子代,就難以繁衍下去。
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雄的拼命長出越來越誇張的羽毛,
雌的則盡量找有這種性狀的雄性、好生出擁有華麗尾羽的雄孔雀子代。

而「好基因」理論也有很多實證可以證明自己的正確,
目前最有力的一種說法是「障礙論」:
雄性性狀來源於睪固酮的刺激,這是動物界的常態,孔雀如此,人類也如此。
但睪固酮卻會降低免疫能力,這是男性比女性短命的一個重要因素。
也就是說男子氣概背後的代價,是更高的疾病和死亡率。
照理來說雄性應該不要那麼有男子氣概,好讓自己可以活久一點。
再以孔雀的華麗尾羽為例,它還增加了雄孔雀清理身體的麻煩和感染寄生蟲的危險。
但是站在吸引雌性的立場,表現出男子氣概的華麗尾羽說明了:
「雖然這樣很麻煩也不利生存,但是我還是活下來了,並且活的雄赳赳氣昂昂」。

近年來的研究發現睪固酮對於男性性狀甚至性向,有相當大的影響


如果不是去挑戰十二項艱鉅考驗,也沒辦法成就海克力士;
F1賽車、極限運動、拳擊和摔角,這些就算不是危險非常,也是有血光之災的風險,
不過再也沒有比它們更能彰顯男子氣概的運動了。
雄孔雀的尾羽,也同樣暗示了生存的風險和代價,
雌孔雀選擇它們,好讓自己的下一代同樣具競爭力。

英雄就要飽受磨難,從古希臘神話到現代 ACG,這都是不變的道理


費雪理論比較能解釋這些性狀的傳播和維持,
好基因理論則能解釋它一開始是怎麼出現的。
雖然這兩派的論戰依然持續不休,但是有不少人認為他們兩者應該是可以共存的,
因為自然界者兩種理論的現象都有。
有的動物很明顯是好基因理論的支持者。
像是雌燕子喜歡和身材勻稱、尾羽長的雄燕子交配,而這種燕子的飛行技術也最好。
孔雀看起來則像是費雪理論的支持者,
雖然雄孔雀尾羽背後還暗示著基因的優異和生存的代價這些問題,
但雌孔雀恐怕只憑著一己之好,而不是去上過優生學的課程、決定牠的伴侶。

簡單的說,雄孔雀用一種會降低自己生存能力、甚至傷害自己健康的方式,來吸引雌性。
而如同「紅色皇后」這本書中所說的
「人類對於性的誘惑力一樣願意誇張和欺騙,與孔雀和園亭鳥只是五十步和一百步之差」,
人類也同樣常常用傷害自己的方式來對待自己,其背後的目的往往也是增加自己的吸引力。

瘦身便是一個例子,
為什麼「苗條在50 年代是偏見,60年代是神話,70年代是著魔,80年代是宗教。」
by Roberta Seid﹞
到了現在21世紀,對於瘦身苗條的堅持依舊。
而花花公子的封面女郎也體重逐年下降。能不能用「性擇」理論來解釋這個現象呢?

苗條成為一種潮流大致上是近代才出現的現象。
二十世紀初的名媛,也是時代雜誌第一位女性封面人物的溫莎公爵夫人還能說:
You can never be too rich or too thin.
但是這句話恐怕不太適用於現在的風氣。
由於對於苗條的追求,很明顯存在在物質豐裕的工業化國家,因此有些學者就指出,
苗條是在這個輕鬆就能變胖的環境下,表現並提升自己社會地位的手段。
就如同過去的人類歷史,肥胖是富有的專利。
在現代的環境下,低脂飲食、瘦身和運動,可以說是有錢有閒的證明。
而對於男性來說,女性的苗條傳達了其社會地位的可能訊號,
再加上從小到大的耳濡目染以及流行的推波助瀾,形成了對於苗條的期望和追求。

不過溫莎公爵夫人的人生就像童話故事一樣,恐怕是不能效法的


「紅色皇后」的作者麥特‧瑞德里認為這種看法不完全正確。
因為在擇偶條件上,男性對於女性的社會地位要求不如女性對男性的社會地位要求。
但是男性本身對自己卻比較沒有受到苗條風氣的影響,
可見單純的把「苗條」聯繫到「高社會地位」的看法並不正確。
然而我卻覺得某種程度上,它還是可能對男性的擇偶造成影響的。
一名苗挑的女性,表示她比較在照護她自己。在生計打拼之餘,還行有餘力搞瘦身。
而男女交往是一種「讓一個人的無聊、變成兩個人的無聊」的一種過程,
所以在選擇上,有那種空閒的女性,很可能會是優先被考慮的對象。

當然我的意思並不是說胖女人就是懶惰,
而是那句常常被流行業提出來的話:「沒有醜女人,只有懶女人」。
女性花時間去妝點自己,基本上是一種普世價值。
而身材是最難處理和保持的項目,要如何向別人宣傳「我有在努力維持自己身材」?
如果應用前面提到的「障礙論」的說法,
當然是挑選一種以現在環境下較難達成的目標去努力。
而在現代被當成一般性目標的,就是苗條。

「紅色皇后」另外還提到了如何用「費雪」理論解釋苗條的流行,
也就是選擇苗條的配偶、期待自己有苗條的女兒,可以找到好老公......這樣的循環下去。
當苗條成了一種「風尚的蠻橫」時,
背棄這個方向而走,恐怕會注定自己或是性狀遺傳的子孫們、找不到適合的對象。
我認為這種看法蠻正確的,因為父母實際上是最挑剔子女身材的。
信很多女性甚至是男性,都有被父母念過「你太胖了」之類的話語。
最打擊小孩子們的,就是這些爸爸媽媽了
而苗條的需求常常是一種來自外來的壓力。
相信大家都認同,追求苗條絕對不是人類的一種天性。

「紅色皇后」另外還提到了一個弔詭,
為什麼男人重視女性的「天然素質﹝身材、長相、年齡......等﹞」,
女性重視男性的「社會地位」,但結果卻是相反的,女性比男性更重視流行和穿著。
因為追求流行和穿著應該是表現社會地位最好的方式,
如果依照吸引異性的角度,重視流行和穿著的應該是男性,為什麼會是女性更重視這些事物?
書中提了幾個可能的看法,但並沒有給一個肯定的答案。
不過有一點是值得注意的,
異性彼此之間往往高估自己所重視的事物在對方觀感的價值,反而成為一種自我投射現象。
實驗的結果表示,女性不如男性想像的關心自己的身材,
男性也不如女性想像的關心自己的社會地位。

對於一名拯救銀河系的女性來說,Commander Shepard 會不會太瘦了一點呢?


在一個實驗中,
法隆﹝April Fallon﹞和羅金﹝Paul Rozin﹞用四張簡單的泳裝人形圖片、
彼此之間只有胖瘦的差異,
讓五百名大學生們選擇自己目前的體型、自己理想的體型、對異性有吸引力的體型
和異性對自己有吸引力的體型。
結果發現,男性大致上都滿意自己的體型,
而女性自己目前的體型不只比自己理想的重,也比女性認為對男性有吸引力的重。
但是交叉比對的結果,發現女性喜歡的男生不如男性自己認為的重,
而男性喜歡的女生也不如女性自己認為的輕。
可見兩性雙方對於彼此嗜好的認知,是有差距的。

不過恐怕有很多女性會對此有意見,
因為她們得到一些男性對於她們身材的批評﹝雖然這很不禮貌﹞,
男性真的沒有對苗條女性有偏好嗎?
就我個人的看法,認為這是一種「嫌貨才是買貨人」的詭詐。
不論眼前的女性是不是真的沉魚落雁、穠纖合度,
一開場先「殺一下價」總是不會錯,很少有人會直接了當的誠心稱讚。
不過為什麼挑剔的方向是「不夠瘦」,而不是「不夠胖」呢?
這邊費雪理論又可以再次登場。
人都需要用挑剔來顯示自己的品味,而最容易培養的品味,就是流行的品味。
如果說那麼多女性嫌自己不夠瘦,那挑剔眼前的女性不夠瘦,恐怕不會有錯。
至於她的身材究竟是太胖還是太瘦,其實連男性自己也不是很清楚

在某種程度上,瘦身對於健康有益,
腰圍往往和一些富貴病的發生成正比關係
﹝「紅色皇后」另外還提到了「為什麼妙齡女子總是細腰」,
內容也非常有趣,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
但是過度的甚至是病態的減少飲食,絕對不是什麼健身良方,
而這是目前很多人尤其是部分女性的寫照。
雄孔雀除了花枝招展之外,根本是個不負責任的花花公子,
這種犧牲自己生存能力的異性吸引手段根本不值得殷鑑,
還不如學習園亭鳥,憑藉手藝高超吸引異性,
雖然到頭來園亭鳥也是雌鳥自己負責照護小鳥就是......

園亭鳥被認為是求偶活動最負責並且附有創造性的鳥類


如果說新年有什麼新希望的話,
那我希望大家該吃飯的時候就要吃飯,吃飯就要吃飽,
「明天的氣力替你拵便便便」。
在年輕的時候盡量補充一些營養,影響到的可不是明天而已,而是更久更久之後的身體狀況。

創作回應

瘋子四月放蕩者
有所捨有所得是生物個體的偏好.
思考過後下的決定.

這篇看完後大約理解這本說再說什麼.
2011-01-01 14:47:34
張小仙
「德感起源」這本也很棒,我看了好多次了、還是很喜歡沒事的時候翻一下。
2011-01-02 00:22:51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