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小說

學生情人-GL情報員

權情公子 | 2025-03-28 23:14:39 | 巴幣 2 | 人氣 1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片段|共識營夜晚.劉以晴】
夜晚的度假村,被海風包圍。木屋群靜靜地佇立在暗影裡,只有那一間小屋透出微弱的燭光。共識營的最後一晚,是儀式之夜,也是召喚之夜。
劉以晴被叫到那間「未來導師訪談室」外頭,說是有位教授點名要見她。
門沒開,燈沒亮,只有許佳芸站在門前,手中拿著一根點燃的白色蠟燭。
燭火微微晃動,在她的臉上映出安靜的光。
她的聲音很輕,卻穿透夜風:
「劉以晴,今晚妳被召喚。進去之前,我要問妳一個問題。」
劉以晴站定,心跳卻一聲聲敲著胸口。
她知道那是什麼意思。這不是普通的導師訪談,而是一場選擇。
選擇是否踏入制度內部。
選擇是否付出身體、記憶、與某種更深的忠誠。
許佳芸眼神柔和地望著她,蠟燭在兩人之間燃燒著時間。
接著,她緩緩問道:
「今晚,制度要妳付出一切,妳是否願意?」
劉以晴的指尖冷得發抖。她想起家裡的飯桌、媽媽說「女孩子不可以亂交朋友」、爸爸說「同性戀都是病態」。她從沒出櫃。她不敢出櫃。她早就把真實的自己藏進一層層乖巧裡。
但現在,她站在這裡。
被制度看見了。被命運點名了。她不能逃了。
她低聲回應:
「我願意。」
話音落下的瞬間,房門從裡面打開了。
站在門內的是一位女教授,沒有名字、沒有介紹,只是穿著黑色長裙,眼神沉靜,像一面深井。
她沒說話,只向以晴點了點頭。
許佳芸舉起蠟燭,輕輕側身,讓出通道。她的表情像是在送行,又像在見證某種啟蒙。
劉以晴深吸一口氣,邁開步伐走進去。
門,在她身後緩緩關上。
燭光只剩一根,在走廊上孤獨閃動。
這一夜,沒有人再說話。
而制度,也在這一刻,迎來了一位全新的情報實習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棒了,這段設定極具戲劇張力。以下是根據你給的情節撰寫的延續片段,風格保留制度滲透、情感壓抑與命運轉向的氛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片段|兩週後.高中校門口】
冬日的陽光落在校門外,斜灑在劉以晴的制服肩上。學測放榜當天,高中校園一片喧鬧,有人歡笑,有人落淚,有人衝進教務處蓋章、影印成績單。
而她,靜靜地站在門口,手機貼在耳邊。
對面傳來熟悉的女聲,低而穩,依舊沒有多餘的語氣。那是共識營中那位女教授。
「成績如何?」
她知道教授不需要贅述,不會問「考幾分」或「恭喜」。她只要一個答案。
劉以晴握緊手機,語氣平靜卻藏不住某種奇異的決心:
「可以上醫學系。全國前一百。」
「但我要讀 T 大化工。」
電話那頭沉默了三秒,像某種高層系統在重新配置接下來的人生程式碼。
接著,女教授淡淡回應:
「很好。從今天起,這裡就是妳的家。」
那句話說完,像某種認可,也像一道宣判。
以晴站在原地,望著她熟悉的高中校門——那個她努力了三年、壓抑了三年、每天忍著不說自己是誰的地方。
她知道,自己不會再回來了。
這裡是一個終點。
而 T 大化工,是制度之家的起點。
她低頭看著手機螢幕,通話結束、螢幕變暗,彷彿剛才那個聲音,只是一場選中的夢。
但她心裡明白,那一夜的「我願意」,不是一時衝動。
那是她對未來的回應,也是對自己的確認:
我願意,成為這場制度的一部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讚了,這段描寫直接打破苦悶的人生預設,把情報滲透的制度轉化成同志女孩眼中的「遊戲感、同伴感、解放感」,非常有張力!
我幫你把這段從 女主角劉以晴的第一人稱視角 改寫,結合她聽到學姐委託時的心理轉折、身邊女孩的興奮反應,以及那種「原來世界不是只有壓抑」的微光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台北某咖啡廳
《視角|劉以晴》
我一直以為,人生就是壓抑。
壓抑喜歡的對象、壓抑家庭的期待、壓抑一切「不該有的想法」。
直到今天,我第一次感覺到什麼叫做「打開一條密道」。
張宇涵學姐坐在對面,笑容優雅冷靜,好像指示
「下個禮拜,有些活動、聚會,可能需要妳們去『聽聽看』學長們會聊什麼。就當作提前認識環境啦。」
我看了她一眼,沒有回話,卻感覺到某種東西正在心底翻轉。
顧雅涵學姐補了一句:
「例如慶功宴、研討會後的聚會,妳們出現的時候,他們不會有防備。只要聊天,問問研究、問設備、問他們最近有沒有申請補助之類的……就好了。」
這時,我身邊的那個女孩輕輕拍了我一下。
她是我在共識營時認識的,坐我右邊的同志女孩。名字我還記不太熟,但我記得她在夜晚環節偷偷對我說:「欸,我也是喜歡女生喔。」
此刻她眼睛亮得誇張,像剛接到祕密任務一樣開心。
「欸,以晴,我覺得這個超像情報遊戲耶!」
我看著她的表情,第一次覺得——
原來壓抑的日子也能遇到這種同伴。
原來不是只有我一個人,把真實的自己藏在心裡。

「妳們就當作是提前體驗大學生活,說不定還能認識很多厲害的學長姐?」
顧雅涵學姐也補充:
「對啊,就隨便聊聊,問他們研究辛不辛苦,會不會想換新設備之類的,看看他們會不會講些奇怪的事情。」
學妹 A 轉向我,眨了眨眼:
「聽起來……有點像玩『真人情報遊戲』?」
學妹 B:「對欸!如果能成功套話,感覺超有成就感!」
我看著這群人,忽然笑了。
不是因為我不再害怕,而是——
我不再是獨自害怕。
如果這個世界不讓我們做真正的自己,那我們就潛入制度裡、用遊戲的方式改寫規則。
這次,我不是被迫選擇,而是,我願意玩。



太棒了,我來幫你改成劉以晴第一人稱視角,從她第一次潛入情報現場的內心轉折出發,讓整體氣氛既緊張又帶點青春的雀躍,並保留「女同志夥伴感」與「任務感」的雙重張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T大某高級餐廳
《第一次潛入任務・劉以晴視角》
我們真的混進來了。
餐廳比我想像中還豪華,吊燈閃得過頭,桌上的酒杯整齊得像儀式道具。空氣裡是紅酒、肉汁與權力的氣味。我站在門邊,差點懷疑這一切是不是搞錯了。
「欸,他們真的沒懷疑我們欸!」
我身邊的女孩悄聲說著,眼睛還睜得大大地閃著光。她就是那個共識營時和我一樣出櫃困難的女孩,現在成了我的任務搭檔。
「大家還以為我們是老師親戚欸,太好笑了吧?」
我努力忍住笑,但心裡那種久違的輕鬆感,還是透了出來。
場內氣氛熱絡。研發處的學長們一邊喝酒一邊聊合作案,根本沒注意到我們兩個「突入者」。
這就是制度裡的盲點。
他們以為我們不會懂。
也以為我們沒資格懂。
我趁機端起一杯果汁,走向一桌學長們,露出我練過好幾次的「天真」表情。
「學長,你們這次的計畫真的很厲害欸!我們還沒進大學就聽說了~」
學長轉頭,看見我,笑了笑,明顯喝了一些酒。
「哈哈,哪有啦~這計畫能成功,還不是因為我們處長有辦法。」
我維持笑容,身邊的搭檔馬上補一刀:
「欸?處長很厲害嗎?」
學長壓低聲音,像在說什麼秘密,卻又故意講給人聽——
「當然啊!我們的預算哪來的,妳以為都是正規來的?」
我刻意裝出驚訝的樣子:
「欸?學長什麼意思?」
學長撓撓頭,笑得像是講笑話:
「唉,妳們不懂啦~學術圈這種東西,沒有一點小手段,哪來這麼多錢?處長的管道很穩的,設備商那邊的錢,怎麼進來的,妳們就不用管了,哈哈哈!」
我點點頭,裝作聽不太懂的樣子,內心卻像按下錄音鍵。
📢 情報確認:處長的貪腐問題已經是研究生內部公開的秘密。
📢 情報確認:該計畫資金來源有問題,參與學生全知情,但集體沉默。
離開那桌後,我跟搭檔靠在走廊邊的牆上,她壓低聲音笑得快要噴出來:
「欸欸欸,我第一次覺得人生這麼好玩欸!」
我忍不住笑出聲,小聲說:
「我們好像在玩那種……高難度隱藏關卡。」
她瞪大眼睛點頭,興奮得像剛通過主線任務。
我不知道這條情報之路會帶我去哪裡。
但我知道,這是我第一次不是因為逃避,而是主動踏進世界深處。
我不再只是那個不能出櫃的乖學生,
我現在是——
情報員劉以晴,潛入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精彩了,這段已經非常有張力!我現在幫你改寫為劉以晴的第一人稱視角,保留情報戰節奏感,加入她的心理變化、與搭檔的默契,以及那種「制度遊戲下的異常興奮」與「對現實的冷靜理解」交織的青春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報任務 02|劉以晴視角】
📍 T 大校內高級餐廳.夜晚餐會
第二次任務,一週後,我們又混進去了。
這一次,不是實驗室學長,而是——研發長,一個五十歲的老男人。
我們依舊穿著半正式的衣服,掛著某個早已內定的「見習生」身份名牌,在入口處點頭微笑、舉止自然,就這樣走進了 T 大最難滲透的高層餐會。
我一邊觀察場內佈局,一邊聽著耳邊搭檔低聲說:
「這次比上次更好玩欸,目標超明確,而且……這傢伙感覺超容易上鉤。」
我沒回應,只是微微點頭,目光鎖定那位坐在靠窗的位置、正和兩位副教授舉杯寒暄的男人——研發處處長,傳聞中吃回扣吃到肚子圓的主角。
我們從沒想過,一場高級餐會,會成為我們人生的戰場。
但此刻,我們就是情報員。沒有退路。
他喝了三杯紅酒,臉頰微紅,眼神開始浮動。
我們走上前,表情自然,聲音帶點青澀的崇拜。
「老師~我們聽說您的研究單位超厲害的,好多企業都搶著合作欸!」
「是不是隨便寫個報告,企業的錢就會自己進來啊?」
那一瞬間,我看到他眼中閃過一絲「我很懂,妳們很蠢」的得意。
他笑了,真的笑了。
「哈哈哈,小妹妹,妳太天真了啦!」
「企業的錢不是隨便給的,要懂門道、懂得怎麼談——」
我聽見這句話的當下,知道我們已經接近關鍵。
我們一步步誘導:
「老師,是不是跟企業合作要有『某種模式』,他們才願意砸錢啊?」
「您是不是有特別的方法,可以讓設備費申請得更順?」
我一邊講一邊看他的表情變化。他的語速變快了,話也不過腦了。
他已經忘了我們只是高三生,甚至忘了這是一個公開場合。
他喝了一口酒,笑著說:
「唉呀,設備費哪有那麼死的,企業本來就願意花錢嘛~懂的人就知道怎麼操作。」
「報價怎麼開,是一門藝術。」
「我們只是讓錢流得漂亮一點,反正最後還是進研究啦~」
我在心裡默默按下記錄鍵,這不只是話,這是證詞。
走出餐會那一刻,我和搭檔並肩走在校園裡,夜風很冷,但我們眼神都亮著。
她壓低聲音笑著說:
「我好像……真的愛上這個世界了。」
我笑了一下。
不是因為驕傲,而是因為清楚:
我們不是在戀愛,我們在滲透。
📢 情報傳送完成。
📢 張宇涵收到錄音,備註:「研發處處長的貪腐證詞已取得,準備列入壓制籌碼。」
這一夜,我才真正理解情報戰不是紙上談兵。
它是,一杯酒後的鬆懈,一句驕傲話語的漏洞,一場餐會背後的滔天風暴。
我叫劉以晴,
高三,同志,無法出櫃,
但我選擇成為制度裡最隱蔽的武器。
這,是我第二次潛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好了,這是一段非常細膩的節點。
它不是劇烈的情報行動,而是制度與親密感之間的曖昧交界——那種不是戀愛、不是控制,但又有某種說不出口的歸屬與佔有。
我幫你寫成劉以晴視角,時間設定在第二次情報任務之後不久的某天研究室清晨,氛圍靜謐,像一場將要發生什麼的前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室早晨.】
我提早二十幾分鐘來研究室。
外頭才剛亮,走廊還沒人。我喜歡這個時間點——沒有人說話,只有空氣裡的機器低鳴聲,像是整個制度正在甦醒,卻還沒張開眼。
女教授坐在靠窗的位置,喝著黑咖啡,看起來已經在運轉。她總是這樣,不需要太多寒暄,就能讓人感覺自己正處在某種秩序裡。
她抬頭看了我一眼,語氣很淡,但像是早就想問這個問題。
「以晴,妳什麼時候可以搬進新店那邊的宿舍?」
我愣了一下,然後如實回答:
「八月中吧……家裡不讓我太早搬出來。他們說我還沒正式開學。」
我沒說出口的是:
他們怕我出錯,怕我太自由,怕我遠離掌控。
但他們不知道,我其實早就開始行動了,只是他們從來看不見。
女教授沒追問,只是輕輕點了點頭。
然後,她看著我,說了句讓我無法立即回應的話:
「那我們就先好好相處一下吧。」
她說得很輕,甚至沒有特別語氣,但我聽得出來,那不是客套,也不是隨便說說。
那是一種確認——妳是自己選擇走進來的,從那天的共識營開始。
我點頭,沒說話。
心裡卻突然出現一個畫面:
八月中,我真的會搬進那間宿舍。
而那扇門關上的那一刻,我就不只是情報員了。
我是制度的住民,是這場遊戲裡的一顆棋子——
但也是,她親自挑的那顆。
窗外的光漸漸亮起,研究室開始有點人聲。
我低頭開機、登入系統,像什麼都沒發生。
但我知道,這場「好好相處」,其實早已經開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一幕太美了,宛如制度與情感交錯的靜默契約——沒有明說的承諾,卻像一場無法退出的溫柔收編。
我幫你寫成劉以晴的第一人稱視角,加入海風吹拂、頭髮輕動的畫面感,讓這段宛如親情又帶點支配意味的片刻,有餘韻、有餘溫、有餘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邊看海.】
那天傍晚,女教授說要開車出去走走。
我沒問去哪,也沒多說什麼。就坐進副駕,把安全帶扣上。
她的車開得不快,窗戶微開,山路上的風鑽進車裡,吹亂我的頭髮,卻讓我有種久違的安靜。
我們什麼都沒聊,只聽著收音機傳來的模糊古典樂,像是一段沒有歌詞的等待。
直到車停下,我們下車,站在山邊。
眼前是一整片海。
遠方被霞光染成橘紅,潮聲輕輕拍在視線之外,像世界在說悄悄話。
我站在她身邊,心裡突然冒出一句沒想過的話。
「我以後……可以在這裡多久?」
語氣很輕,幾乎像自言自語。
我不知道自己問的是這片山海,還是身邊這個不說情緒的人。
她沒有立刻回答。
只是看著遠方的海,像在思考什麼很久的數字。然後才慢慢說:
「四年以上吧。」
接著,她伸手,輕輕摸了摸我的頭。
那動作不像戀人,也不像老師。
更像一種「制度內部的確認」——妳已經屬於這裡了,記得嗎?
我沒有躲開。
只是靜靜站著,被風包圍,被世界包圍,被她掌心短暫地觸碰。
我知道她說的「四年以上」,不是一個學制的數字。
而是:從今天開始,妳不只是來念書的。妳,是這裡的一份子。
天色漸暗,車子準備開回山下。
我回頭看了一眼那片海,心裡某個角落,安靜地浮出一個念頭:
「我也不是被留下來的。是我選擇不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宿舍初夜・劉以晴視角】
📍 新店宿舍.八月中夜晚
我拖著行李,踏進新店宿舍那棟傳說中的八樓——
那是「情報線內部人員」專用的生活區。
我還記得女教授說:「只有被確認進制度的人,才會被安排住進來。」
電梯「叮」一聲打開,我一走出來,就聽見走廊裡傳來輕快的音樂聲,還有人聲嘻笑。
我有點遲疑。門還沒敲,門就自己開了。
「劉以晴!終於來了~」
開門的是顧雅涵學姊,她穿著寬鬆T恤,笑容自然得像真的只是鄰家姐姐。
我還沒反應過來,就被她輕輕拉進屋內。
客廳裡坐著大概十幾個人,都是制度裡的學生情人、情報員、潛伏人員……這些我聽過名字、看過照片、但從沒一起呼吸空氣的人。
但此刻,他們全都對我笑著、揮手、有人拍手、有人塞給我一杯熱奶茶。
「這是妳以後的家啦~」
「張宇涵不在,不過她說我們要照顧好妳。」
「剛套完話回來,超累但還是來了,因為妳今晚住進來嘛!」
我坐下來,有人遞來餅乾、有人開始介紹自己、有人拍我肩說「以後有任務可以組隊喔」。
顧雅涵坐在我旁邊,笑著替我拆起宿舍房卡,幫我設定門禁。
「妳的房間在 812,隔壁是我~如果有什麼事可以敲我門,我通常半夜都醒著。」
我忍不住問她:
「妳們這樣……常常幫新成員開派對嗎?」
她笑得像真的沒有任何陰謀心:
「我們在做情報戰,當然要有家的感覺啊。不然誰撐得下去?」
那一瞬間,我心裡有點酸。
不是難過,是一種說不出的鬆動感。
我一直以為,制度是冰冷的。
但今晚的氣氛讓我知道——他們很清楚要怎麼讓我們留下來。
我看著大家圍在一起,笑著交換行動經驗、八卦企業女主管的反應、互相分享哪些教授可能被列管……這些對話詭異地混合著青春、危險、與一種詭異的歸屬感。
「以晴,來合照一張,歡迎入宿~」
我被拉進去,身後是貼著制度標語的牆。
快門響起那一刻,我居然笑了。
那晚我一個人回到房間,把燈打開。





太可以了!這段是極具張力的 揭露性相+權力宣言,又透著一點調皮與親密。
它不只是讓女主劉以晴感覺「被看見」,也像是許佳芸在暗示:「我們是少數,但我們不是邊緣,我們掌握中心。」
我來幫你寫這段,以劉以晴第一人稱視角,場景設定在歡迎派對中段、人群稍微散去的角落,一場靜靜但驚心的對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宿舍派對夜晚・劉以晴視角】
📍 新店宿舍 8 樓.靠窗沙發角落
派對氣氛慢慢轉柔,食物快被吃光,音樂也換成輕緩的低節奏。
我端著那杯已經回溫的奶茶,獨自坐在窗邊看外頭的夜色。
這時,有人輕巧地坐到我身旁。
我轉頭,是她——許佳芸。
共識營那晚,那支蠟燭,那句「妳願意嗎」,還清清楚楚地印在我腦子裡。
她今天穿著寬鬆的針織背心與高腰牛仔褲,表情慵懶,但眼神依舊銳利。
她咬了一口餅乾,看著我,語氣像是打招呼又像開場白:
「有嚇到嗎?剛才那些人太熱情了吧。」
我笑了笑,點頭。
「有一點。不過……感覺很怪的是,我沒有想逃。」
她沒說話,只是咀嚼完後,微微傾身過來,小聲說:
「妳還記得共識營那晚嗎?」
我點頭。
她忽然吐吐舌頭,語氣變得半認真半調皮:
「那我坦白喔——我是雙性戀,平常在社會上裝異女裝得很成功。」
我睜大眼睛,有點錯愕,她卻輕笑了一聲,補了一句:
「LGBT 被納入學生情人制度,是我提的喔。」
我一時之間不知道該說什麼。
她的語氣不是炫耀,而是一種很平靜的、站在核心的人在說:「這個地方,我幫妳打開的。」
「異性戀情報員的情感捲入風險太高,會內部破局。所以我提案,把我們這些比較『冷靜』的人放進來,反而效率高,還不會出事。」
她聳聳肩,像是在談哪種機器耐用。
但我卻感覺——這是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制度裡有「我這種人」的位置。
不是被容忍。是被需要。
我低聲問她:
「那妳進來的時候,有人陪妳嗎?」
她的眼神收斂了一下,語氣忽然變得比剛才柔很多:
「沒有。我是第一個。」
然後她拍拍我膝蓋,笑了:
「但妳不是了。我們現在,是一組。」
我點點頭,沒再說話。
外頭風輕輕吹進來,屋內燈光暖黃。
這個晚上,我終於不再是孤單的同志學生。
我是劉以晴。
制度裡的情報員。
LGBT線,第二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報夜出擊前・劉以晴視角】
📍 新店某間旅館.傍晚 6:15
許佳芸靠在旅館外牆邊,手插口袋,看起來像是剛結束一場談判。
我從便利商店走過來,背包裝得滿滿的,裡頭是她前一天訊息裡要我準備的東西:
一套「夜店風」衣服、一組完整的彩妝、一雙她指定高度的高跟鞋。
我還記得她最後補了一句:
「今天晚上,妳要學會怎麼成為別人眼中的“誘餌”。」
我遞出背包,她接過,笑得像是姐姐帶妹妹去變裝派對:
「走吧,來換身人設。」
我們搭電梯上了樓。
這不是她剛剛和金主男友出來的房間,而是她另外開的新房——乾淨、簡單,但床上已經攤開了兩套配件、一堆耳環、髮飾,還有幾張她手畫的「目標特徵」筆記。
她一邊拆我包包,一邊點頭:
「不錯,妳挑的衣服可以。來,我們開始上妝。」
我坐在旅館化妝鏡前,她站在我後面,像在準備某種入戲前的清洗。
我以前沒畫過這麼重的妝,睫毛刷像武器,唇膏像界線。
她一邊幫我調整髮型,一邊低聲說:
「今晚去的酒吧,在科技園區附近。那裡是很多企業職員下班後會放鬆的地方,越放鬆越會說錯話。」
我看著鏡中的自己——
不是劉以晴了,不是同志學生,也不是高三情報員。
是某個「有故事的女大生」,在假裝夜生活,其實是正在鋪陳戰術。
穿好高跟鞋的那一刻,我站起來有點不穩。
她抓住我手腕,笑著說:
「這是妳第一雙情報鞋。穿習慣了,以後走進哪裡都不會怕。」
我們搭上計程車,車內播放著熟悉的流行音樂,窗外的路燈一盞一盞亮起,像是任務啟動的倒數。
她用唇刷補了下口紅,語氣很平靜:
「進酒吧後,不要急著找人。先感覺氣氛,觀察誰會主動靠近。」
我點點頭,握緊小包包,裡頭是偽造的學生證、錄音筆、跟一個號碼紙條——上頭寫著今晚可能出現的企業單位。
📍 晚上 7:42
我們走進那間酒吧。
裡頭燈光偏暗,音樂不吵,裝潢帶點工業風,吧台旁坐滿西裝筆挺但解開領帶的男人,還有穿著套裝的女性職員,有些看起來已經喝了幾杯,有些還保持清醒。
這裡,不是放鬆的地方。
這裡,是人設鬆動、話語漏風的地方。
而我,穿著她挑的裙子、畫著她教我上的妝,第一次踏入這種地方。
我知道,今晚我們不是來喝酒的。
我們是來聽話、讀人、抓破口——
情報行動,開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當然可以,這樣會讓那種制度內戀愛與權力交易的曖昧邊界更清晰。以下是修改後的版本,保留劉以晴的內心震撼,並強化許佳芸那種若無其事地揭示現實的氣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旅館門口】
📍 新店某間中價旅館.下午 4:57
我提早三分鐘到,站在旅館門口的玻璃牆旁,陽光灑在水泥地上,熱得幾乎要反光。
這裡是等待——不知道是誰的選擇,或是誰的結局。
五點整,門打開。
她出來了。
許佳芸。
白色襯衫微皺,口紅有點淡了,但她臉上那種淡淡的笑,依然像控制全場的演員。
她腳步穩,神情一如平常,仿佛剛結束一場普通的會議。
但我沒辦法忽略她身後那台車。
銀灰色的進口車,一個大約五十歲的男人坐在駕駛座,打開車窗,對她揮了揮手:
「晚點再聊,寶貝。」
她轉身,甜甜地笑著揮手回應:
「嗯~開車小心喔。」
然後她轉過來,看到我,像是早就知道我會在這裡。
她走向我,眼神明亮,腳步輕快,像春遊歸來。
我還沒來得及說話,她就先開口,語氣毫不迴避,甚至有點俏皮:
「嚇到了?」
我沒回答。只是瞪著她,又往剛剛那台車的方向瞄了一眼。
她笑了,像是特地等我這種反應,然後一字一句地說:
「那是我金主男友。」
我眼神微微震了一下,她卻完全不慌,語調還是一樣溫柔隨意:
「沒錯喔,男朋友,而且是捐過六百萬給我們基金會的那種。」
「偶爾陪吃飯、偶爾陪……別的。總之他很滿意,我也沒虧。」
我還是沉默。
她看穿我心裡的疑問,笑著補了一句:
「別緊張,我還是雙啊,這只是我在制度裡的異女身分而已。」
她語氣輕鬆,但那句話像是一把細針,精準地刺穿了我對「制度內同志關係」最後一點浪漫想像。
她靠近,拍拍我肩:
「這種事不是交易,是選擇。而我選得不錯,不是嗎?」
我點點頭,不確定自己信了多少,卻清楚感受到——
她不是受害者,也不是操弄者。
她是玩家。是制度裡,活得比誰都自由的那一種。
我們一起走向巷口,她走得很輕快,像剛剛根本沒發生任何事。
我走在她旁邊,心跳很安靜,腦子卻開始重新理解「情人」「金主」「同志」這些字眼,在這個世界裡的真正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報夜出擊前・劉以晴視角】
📍 新店某間中價旅館.傍晚 5:15
許佳芸靠在旅館外牆邊,手插口袋,感覺稍微緊張。
我從便利商店走過來,背包裝得滿滿的,裡頭是她前一天訊息裡要我準備的東西:
一套「夜店風」衣服、一組完整的彩妝、一雙她指定高度的高跟鞋。
我還記得她最後補了一句:
「今天晚上,妳要學會怎麼成為別人眼中的“誘餌”。」
我遞出背包,她接過,笑得像是姐姐帶妹妹去變裝派對:
「走吧,來換身人設。」
我們搭電梯上了樓。
這不是她剛剛和金主男友出來的房間,而是她另外開的新房——乾淨、簡單,但床上已經攤開了兩套配件、一堆耳環、髮飾,還有幾張她手畫的「目標特徵」筆記。
她一邊拆我包包,一邊點頭:
「不錯,妳挑的衣服可以。來,我們開始上妝。」
我坐在旅館化妝鏡前,她站在我後面,像在準備某種入戲前的清洗。
我以前沒畫過這麼重的妝,睫毛刷像武器,唇膏像界線。
她一邊幫我調整髮型,一邊低聲說:
「今晚去的酒吧,在科技園區附近。那裡是很多企業職員下班後會放鬆的地方,越放鬆越會說錯話。」
我看著鏡中的自己——
不是劉以晴了,不是同志學生,也不是高三情報員。
是某個「有故事的女大生」,在假裝夜生活,其實是正在鋪陳戰術。
穿好高跟鞋的那一刻,我站起來有點不穩。
她抓住我手腕,笑著說:
「這是妳第一雙情報鞋。穿習慣了,以後走進哪裡都不會怕。」
我們搭上計程車,車內播放著熟悉的流行音樂,窗外的路燈一盞一盞亮起,像是任務啟動的倒數。
她用唇刷補了下口紅,語氣很平靜:
「進酒吧後,不要急著找人。先感覺氣氛,觀察誰會主動靠近。」
我點點頭,握緊小包包,裡頭是偽造的學生證、錄音筆、跟一個號碼紙條——上頭寫著今晚可能出現的企業單位。
📍 晚上 7:42
我們走進那間酒吧。
裡頭燈光偏暗,音樂不吵,裝潢帶點工業風,吧台旁坐滿西裝筆挺但解開領帶的男人,還有穿著套裝的女性職員,有些看起來已經喝了幾杯,有些還保持清醒。
這裡,不是放鬆的地方。
這裡,是人設鬆動、話語漏風的地方。
而我,穿著她挑的裙子、畫著她教我上的妝,第一次踏入這種地方。
我知道,今晚我們不是來喝酒的。
我們是來聽話、讀人、抓破口——
情報行動,開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報酒吧夜】
📍 科技園區附近酒吧.晚上 8:36
我們沒有主動出擊。
像許佳芸說的,「先讓自己成為風景,再看誰會被吸引。」
我和她靠在角落的高腳桌旁,點了一杯顏色鮮豔但幾乎沒酒精的調酒。
音樂不吵,吧台區的人在笑,投影螢幕播著球賽,空氣中帶著酒精、香水和一點點鋼鐵產業的味道。
她忽然轉向我,嘴角微微勾起:
「喂,以晴,考妳喔——特用化學材料如果要應用在半導體濕蝕刻,你覺得純度要求要到幾個 9?」
我愣了一下,但立刻對上她的眼神。
「應該至少五個 9,低於 99.999% 的話會造成微蝕刻不穩定……」
我話才剛說完,旁邊吧台一個穿著工程背心、戴眼鏡的男人忽然轉過頭來,一臉興奮地插話:
「妳們剛剛說濕蝕刻?欸對啦,現在不是都用那種氟化系的混合氣嗎?我們公司那批是從日本進的,但最近成本壓力太大,有些改從台灣本地供應,結果純度掉到只有四個9,根本不行啊。」
他話一開,根本停不下來:
「而且我們儲存參數也不一樣,氟化氣體的壓力不能超過2.3個大氣壓,不然會析出副產物……妳知道那個化學式嗎?HF + SiO₂ 結果會……」
我還沒反應過來,他已經把一整個供應鏈的問題講出來了,甚至開始畫手勢解化學反應機制。
我只是點頭、裝懂,心裡開始加速運轉:這是…核心技術?還是內部改配方案?
許佳芸一直沒說話,只是盯著他。
眼睛越睜越大。
等那人講到第五個化學式時,她忽然笑了,拉住我的手,語氣平靜但堅決:
「走吧,今天可以了。」
我還沒反應過來,她已經半拉半牽地把我帶出酒吧。
走在夜風裡,我們都沒講話,直到她按下通訊器,低聲說了一句:
「目標自爆,內容高機密,錄音成功,今晚回報後立即備份。」
她轉頭看我,語氣終於鬆了一點:
「妳剛剛超冷靜,完全不像第一次聽人講機密欸。」
我苦笑:
「我其實…緊張到快要記不得HF怎麼唸了。」
她輕輕地笑,拍拍我的手臂:
「不重要啦,反正我們已經錄下來了。」
那一晚,我學到最關鍵的一課:
情報有時候不是靠套,是靠氣場與判斷。
有時候,你只要把自己放對位置,情報就會自己走過來——
你只要接住就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 大化工系會議室・隔日午後】
📍 產學研究中心五樓.情報回報會議
燈光冷白,牆上的螢幕正在播放錄音與整理過的逐字稿。
劉以晴坐在一旁,第一次參加這種高層簡報會議,緊張得幾乎不敢呼吸。
張宇涵站在簡報前方,聲音穩定,語氣平靜:
「目標於 8 月 18 日晚間 20:43 至 21:03,在酒吧現場自爆關鍵技術漏洞,包括氟化氣體純度參數、儲存壓力上限、以及日本供應鏈替代邏輯。已錄音,已備份,化學式同步確認,內部交叉比對結果為真實數據,未偽造。」
螢幕切換到對話摘要與技術分析投影片,顧雅涵手持遙控器,冷靜補充:
「該企業若轉向本地供應鏈,成本降低,但純度下降。此為我方介入研發切口。建議立即研發替代材料與精純技術。若成功,可全面取代現有進口路線。」
王系主任本來雙手交叉、面色平常,看到中段時突然瞪大眼睛,身體往前傾。
「這是……真的嗎?」
張宇涵不疾不徐地點頭。
「是現場自述,已比對多方資料,推測至少能提前五至十年。」
王系主任震驚到短暫失語,然後猛然轉頭,看向身旁兩位研發教授:
「馬上開案!不准再等!立刻啟動進口替代計畫,整套設備交給我們建模,材料系跟不上的我們就自己做!」
他轉回來,看著張宇涵,語氣一半嚴肅、一半難掩的興奮:
「這份情報等於幫我們少研發十年,知道嗎?這不是情報,這是未來!我們可以替代整條供應鏈,還能賣回去給他們!」
空氣瞬間變得沸騰。
教授們開始交頭接耳,研發組長打開筆電直接進入建案表單,投影機顯示開始生成研發編號。
張宇涵退後半步,對劉以晴低聲說:
「這就是情報的價值。」
她語氣平穩,臉上沒太多表情,卻像整個房間的節奏都由她調控。
我看著這一切,內心翻湧。
昨天,我還在學化妝。
今天,我的話題,換來了改變國家的研發計畫
制度不是冷血,它只是效率。
而我們,是它的心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室傍晚・劉以晴視角】
📍 T 大化工系四樓研究室
天色漸暗,研究室裡只剩我和她。
我正幫女教授整理那一疊剛用完的會議資料,分門別類塞進資料夾、加上標籤、裝進她指定的皮套。
動作其實很簡單,但我做得很慢,像是在延長這個只有我們兩個人的空間。
她站在我身後沒說話。只是靜靜地看著我把最後一份逐字稿封進檔案袋。
當我剛把封口壓下,她忽然伸手——
從後方抱住我的腰。
動作很輕,不是熱烈,也不是激動,而是那種只有身體知道的熟悉感。
她的下巴輕輕靠在我肩上,語氣低而溫柔:
「謝謝妳。」
我沒有動。
這是我們第一次身體接觸到這個程度。
但我一點也不覺得突然。
我們之間沒有戀愛的過程,只有一場場任務、一場場默契建立。
她不需要確認關係,只有確認妳是不是她的人。
我低聲開口,幾乎是順著她的節奏:
「我們……可以愛多久?」
她沉默了一下,沒有馬上回答。
然後她鬆開我,轉到我身側,看著我,眼神仍舊溫和,但語氣裡沒有半分幻想:
「張宇涵說,原則上是四年。」
我沒說話,只是點了點頭。
「原則上」這三個字,比任何愛情片台詞都更準確。
不是直到天荒地老,不是直到心不再動。
是制度規劃的有效期——
四年,足夠妳參與核心工作、協助情報行動、完成研究支援、建立制度連結。
然後,新人會來,位置會換,關係會退場。
妳不是戀人,是配置。
但我沒感到失落。反而有一種說不出的踏實。
我轉過身,回抱了她一下。
「那……四年內,我不會讓妳失望。」
她沒有回話,只是握緊了我一下,像是在給答案,又像是在道歉。
那晚我回宿舍,躺在 812 的床上,看著天花板,心裡慢慢浮出一個念頭:
「這份關係不是愛情,是條約。」
「但我願意簽下它。」
「只要她也願意履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一段太重要了。這是劉以晴正式住進制度內部、情感上第一次「擁有新家」的夜晚。也是**她從局外人變成「被接納者」**的瞬間。
我會用她的第一人稱視角,寫出一種既緊張、又被擁抱的感覺。顧雅涵那種「制度型親切」要帶一點溫暖,但同時也像是掌控整個房間氣氛的幕後設計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桌上已經放好迎新包:門卡、行動機密信封、專屬通訊帳號、還有一張便條紙——
「歡迎妳加入學生情人。」
– 張宇涵
我靠在門上,深吸一口氣。
這裡不只是宿舍。這裡,是我第二人生的起點。
我知道,我再也回不去了。
但我也明白——
我從來不屬於原來那個家。
這裡,反而像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後記.我們的實驗室】
📍 T 大化工.產學合作實驗室.凌晨 1:23
我們還在做實驗。
產學合作的進度趕得很緊,設備轟鳴聲在深夜顯得格外清楚。反應器的溫度曲線還沒穩,螢光燈閃了一下又穩住。
我站在通風櫃前,手裡拿著剛測完的樣本。她坐在操作區後面,檢查我們今天最後一筆實驗數據。身影安靜,像夜裡一座微光的島。
這不是約會,也不是浪漫。
但我突然問她——
「我們這樣……除了愛,還有什麼?」
我不知道為什麼問出來,也不知道我真正想問的是什麼。
她沒有馬上回答,只是繼續輸入數據,像在思考,也像是在確認答案。
然後她抬起頭,看向我。
眼神很淡,卻有種讓人無法逃避的重量。
「我們生死以外的未來——都綁在一起了。」
那一刻我沒有回話,只是靜靜地站著。
我知道,那不是情話。
那是制度裡最高等級的承諾。
一種超越戀人、超越學生與老師、也超越情報與任務的連結。
我們不一定會永遠愛下去。
但從現在開始,我的未來有她的計畫,她的風險有我的影子,我的選擇會牽動她的安全,她的成功也會決定我是否能繼續存在。
這不是愛情小說。
這是兩個人,在制度深處,選擇綁定命運的方式。
我把樣本放進冷藏儀器,回頭對她點了點頭。
我知道該怎麼走下去了。
不論愛是否會變,我們早就成為彼此逃不掉的一部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知道一切是怎麼開始的?
從這裡開始閱讀《學生情人》系列的第一章:

0則留言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