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元宵節/上元節

小魚兒諸葛亮 | 2021-02-25 09:33:05 | 巴幣 2 | 人氣 207

《民國志》節慶史:元宵節/上元節

(部分擷取,欲觀全文請點開以上連結)

  元宵節是中國人(華人、漢人)的傳統節日,別稱眾多,有上元節、元夜、元夕、小正月、小年、春燈節等稱呼。時間為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為新年後的第一個月圓之夜,是祭月、賞月的日子,也象徵著春天的到來,傳統新春定義的最後一天。

  元宵節源於漢朝:傳說漢武帝劉徹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儀式,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亦有說法認為,武帝聽從謬忌之說,對於太一神十分虔誠,在甘泉宮修建太一祠壇,無論是伐南越、得天馬,甚至冬至也要祭祀太一神。

  武帝在正月十五日祭拜太一神極為隆重,自黃昏開始,通宵達旦用盛大的燈火祭祀,加上夜晚常有流星經過祠壇之上,從此形成了正月十五張燈結綵的習俗。

  正月十五轉變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過元宵節的風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漢明帝劉莊篤信佛法,聽從至天竺(印度)取經的蔡愔之建言,敕命正月十五夜,在宮內「燃燈表佛」,後來民眾紛紛效仿,皆點燈供奉佛祖。東漢末年,元宵節才正式初步形成。

  隋朝初年,元宵節完全形成。再到國力空前強大的唐朝,元宵賞燈十分興盛,無論是京城或是鄉鎮,處處張掛彩燈,人們還製作巨大的燈輪、燈樹、燈柱等,滿城的火樹銀花。

  宋朝燈節更加豐富多彩,元宵賞燈持續五天,燈的樣式繁複多樣,詩人辛棄疾寫道:「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說的就是當代燈節花燈無數,煙花如星雨,逛燈市也因此成為一項十分賞心悅目的活動。

  明朝的燈節持續的時間更長,自初八開始點燈,謂之「上節日」,初八夜謂之「上節暝」,宣告燈節的開始,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以顯示歌舞昇平,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燈節。

  明代宮廷也會張燈結綵,並模仿民間習俗,在宮內設置市集,有雜技、百戲等遊藝表演,宮中各人放煙花,燃爆竹,小孩提花燈。到了清朝,變得只有三天,但是燈火璀璨,燈也更加精緻奇幻,依然十分吸引人。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點子-庫洛米庫洛米
上元同時也是堯帝(三官大帝的天官)生日
2021-02-25 09:39:53
小魚兒諸葛亮
嗯嗯
2021-02-25 09:40:19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