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伊斯蘭史家看待歷史性戰役

紅染憐華 | 2015-12-09 20:54:27 | 巴幣 10 | 人氣 296



本文節自中東史研究權威普林斯頓大學近東研究榮譽教授
柏納.路易斯(Bernard Lewis)先生之著作:
《穆斯林發現歐洲》(The Muslim Discovery of Europe)



西元七世紀前半葉,先知穆罕默德於阿拉伯開始宣教時,整個地中海都還是基督教的領域。
就連歐洲、非洲乃至亞洲沿岸,居民幾乎都分屬基督教的各宗派。
在希臘羅馬世界的其他宗教中,只有兩種宗教還延續著,
即猶太教和摩尼教,它們被這塊土地上的少數人信奉著。

位於地中海東部的東羅馬帝國,即所謂拜占庭帝國仍極強盛,
以君士坦丁堡為帝都,統治著敘利亞、巴勒斯坦和部分北非、安納托利亞和東南歐。
地中海西部的羅馬政權已經衰弱,各蠻族及其王國從羅馬的廢墟崛起,皈依了基督教,
並以若干成果,維持羅馬國家和基督教會的門面。
但基督教版圖並不僅限於地中海地區,在拜占庭帝國東靖的美索不達米亞,
包含波斯帝國的大城及西部主要省分,在七世紀初葉仍然信奉基督教,這是羅馬世界以外的基督教領域。
除羅馬和波斯邊境外,就連阿拉伯信奉不同教的居民中,也有少數基督徒和猶太人。

穆罕默德歸真後(意即過世,伊斯蘭教徒認為死亡就是回到真主身旁,故以歸真代稱死亡。),
短短數十年間,幾位繼任者就跨出阿拉伯半島,侵入拜占庭和波斯,
使這兩大帝國讓出之間的中東地帶,奪得廣大疆土。波斯帝國受到全面的征伐與滲透。

這些阿拉伯人從羅馬世界拿下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和部分北非,
從而成為進佔伊比利和地中海島嶼的跳板。
只要在打敗拜占庭及蠻族部隊,即可將各國合併成伊斯蘭帝國,使基督教國家腹背受敵。
就東疆而言,來自敘利亞和伊拉克的阿拉伯軍進逼安納托利亞,
接著到了希臘基督王國和拜占庭帝國心臟地帶,
而西疆的阿拉伯軍和北非柏柏爾(Berber)人,則從已佔領的伊比利越過庇里牛斯山覬覦西歐。
沒多久,伊斯蘭軍隊就占領西西里島和義大利南部,而對整個羅馬帝國虎視眈眈。

就西方傳統的史觀來看,遏阻伊斯蘭教的進逼並保全西歐基督教的關鍵戰役,
是圖爾戰役和普瓦捷戰役(Battle of Tours and Poitiers)。
七三二年,鐵鎚查理(Charles Martel)所率領的法蘭克軍重挫了伊斯蘭軍隊,
這可說是歐洲史上救亡圖存的第一個轉捩點。
英國史家吉朋的《羅馬帝國衰亡史》,有段膾炙人口的話,
顯示西洋人對該戰役的觀感,極其扭轉命運的意義:
「常勝軍的路線由直布羅陀海峽到羅亞爾(法國中部)河,綿延一千英里(一千六百公里);
阿拉伯人擴張到波蘭和蘇格蘭高地;萊茵河和尼羅河或幼發拉底河同樣遭受到威脅,
阿拉伯艦隊或許不需要經過戰鬥,就可長驅直入泰晤士河。如今牛津的小學可能要教起《古蘭經》,
佈道壇則用於對行過割禮的人(改宗者或伊斯蘭教徒),宣講穆罕默德受真主降世的神蹟與真理。」

吉朋接著表示:「幸虧此人(查理.馬特)的才能和運勢,基督教才得以脫離此般不幸。」
對於鐵鎚查理的成就,和圖爾及普瓦捷兩戰役的結果,伊斯蘭傳統則反映不同的觀點。

阿拉伯人擁有豐富的歷史文獻,對吉哈德(jihād,即為了信仰對不同宗教者展開的聖戰)
若干成果大書特書,並忠實記載對手的挫敗(甚或勝利)
不消說,阿拉伯人也很清楚,他們的西向擴張到了法國就遭遇瓶頸,
一些作者提到了納博那(Narbonne),即阿拉伯人堅守到七五九年的城池,
「伊斯蘭信仰者功課法蘭克版圖的最後據點。」
日後某作者以慨歎的口吻,引述納博納紀念碑上的碑文:「掉頭過去吧,
易思瑪儀(Ishmael,伊斯蘭天房的建造者)之子孫,這是你的極限。
若你們質疑,我將答覆,但倘若你們不肯回頭,就將會相互廝殺,直到末日審判。」
但中世紀阿拉伯史家不曾提及圖爾和普瓦捷二詞,對鐵鎚查理也一無所知。
戰役叫做Balāṭal-Shuhadā,即取名為殉道者的光輝大道,記載成小規模的遭遇戰。

該詞彙無人加以求證,直至十七世紀,才出現在西班牙阿拉伯史家的著作。
在阿拉伯人的東方史家中對此事件頂多是一筆帶過。
撰著阿拉伯人征服北非和伊比利史事的權威史家伊本.阿布達.哈坎(ibn ,Abd al Hakam)
只有以下寥寥幾句:「烏貝達(`Ubayda,北非統治者)
將伊比利統治權交給阿卜杜勒.拉赫曼(Abd al Rahmān ibn`Abdadllah al-`Akkī)。
此人因出征法蘭克人而名重一時,他們是離伊比利最遠的敵手。
他打敗法蘭克人,擄獲許多戰利品......隨後,他繼續遠征,並和所有戰友為伊斯蘭而慷慨犧牲。
他......歸真於伊斯蘭曆一一五年(西元七三三到七三四年)。」其他史家的態度也相仿。
值得注意的是,最重要的東方阿拉伯史家塔百理(Tabarī),
及伊斯蘭西班牙史最傑出的史家伊本.奎提亞(ibn al Qūtiyya)對這兩場戰役均隻字未提。

相對於伊斯蘭史學傳統的略之不論或不予重視,
其對於當時阿拉伯人一心想攻占的君士坦丁堡,倒是大書特書。
這些未有斬獲的包圍和攻擊,在正史和野史中受到肯定,
其中有些事件的細節還透露末世論的氛圍,預言救世主時代的來臨。

然而,就這種厚此薄彼的歷史評價而言,若說伊斯蘭史家的觀點比後事西方史家翔實,其實並不必太懷疑。
法蘭克人在普瓦捷戰役中所遭遇到的,是離家鄉數千里遠來遠征的掠奪者。
他們所擊倒的,乃是瀕臨瓶頸、精疲力竭的部隊。
相反地,君士坦丁堡的希臘守城將士,所面臨的哈里發部隊的精銳,
是直接由伊斯蘭核心出發,對敵國首都發動的主要攻勢。

換言之,希臘人在此抗擊的伊斯蘭軍,是未經損耗的且強而有力的。
就如吉朋所說,其路線從直布羅陀海峽到羅亞爾河河岸,
長達一千英里;而直布羅陀海峽離阿拉伯有數千英里之遙。
阿拉伯人認為,經中歐到萊茵河的路線較短——比取道烏滸水
(Oxus,現今的阿姆河,流經阿富汗北部匯入鹹海。)和中國邊境省力許多。
因此,使東、西方基督教得以延續的,是阿拉伯軍攻佔君士坦丁堡的挫敗,
而不是他們在圖爾和普瓦捷戰役中攻略作業的失利。


關於吉哈德的解釋:大多數學者認為,把جهادJihad 翻譯成漢語「吉哈德」是極不準確的。
他的本意為「努力」「奮鬥」的意思,而不是戰爭本身。
伊斯蘭學者都將「吉哈德」分為「大吉哈德」和「小吉哈德」。
為抵抗侵略而戰叫小吉哈德,奉主命成為安拉喜悅的人,叫「大吉哈德」,
大吉哈德就要仁慈,就要有愛心,就要尊重生命,就要關愛他人。
引用自維基百科

後記:發這篇文章的原因是因為我被這篇章說服,
亦即查理.馬特在圖爾與普瓦捷戰役的勝利,被稱為拯救基督信仰的說法這點感到言過其實,
遠征數千公里其勢已如強弩之末,即使不在圖爾、普瓦捷戰敗,
也會在其他地方敗北,更重要的影響是君士坦丁堡仍然存在,
只要它仍然掌握在基督徒手中,伊斯蘭的傳播就如芒刺在背。
當先知與聖潔的哈里發逐一逝去,征伐的狂熱終究會逐漸冷卻、
掠奪的渴望始終會因為豐獲止息,穆阿維耶家族的統治也來到尾聲。

關於作者介紹打上頭銜是希望不會有人看了內容後,
以為這是某個阿拉伯人或伊斯蘭信仰者為了顏面撰寫的書籍。

創作回應

駱駝商旅
拜拜真的很猛=.=,守住近東地區的伊斯蘭攻勢數百年
真的是歐陸基督教世界的長城,難怪現在拜拜粉不少XD
不過長達千年的帝國經歷十幾個王朝跟內亂也把自己削弱了不少
更別提第四次十字軍把拜拜打爛搞了個拉丁帝國....
拜占庭更弱,沒過兩百年就被突厥人吞了
到現在搞得好像維也納戰役多麼神聖偉大
也不想想拜拜在東方勞苦功高的挺了幾百年=.=
2015-12-09 21:39:44
紅染憐華
畢竟是盛者必衰呢,拜占庭也和波斯戰了數百年,
最後的結果就是兩方筋疲力竭被阿拉伯人取走一切,
不過作為抵擋伊斯蘭狂潮防線這一點,拜占庭人起到相當用途。
2015-12-11 18:52:23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