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達人專欄

醫學生日記:兒科,我們在治療小孩還是家長呢?

芊芊∣ㄑㄑ | 2022-05-01 09:00:06 | 巴幣 22416 | 人氣 3432

  嗨嗨!這次又到兒科實習啦。醫學教育規定的必修實習科別就是內科、外科、急診、婦產科、兒科,這幾科是一定一定要去實習的,所以即使之前跑過兒科,現在也還是一定要再跑一次。
 
  我們醫院的兒科有分成幾個區域,一般病房、血液腫瘤科病房、新生兒加護病房、兒童加護病房,實習生會在這幾個區域之間輪流去實習見習。一般病房收治的是常見疾病,像是腸胃炎、呼吸道感染、熱痙攣、癲癇、氣喘等等,血液腫瘤科病房就是收血液疾病或腫瘤疾病的小孩,這類小孩的免疫力通常比較低,所以會和其他病人分開。新生兒加護病房收的是新生兒黃疸、新生兒呼吸窘迫等等的病人,兒童加護病房就比較不一定了。
 
  在一般病房的兒科病人,相對來說狀況比較穩定。最常見的還是腸胃炎、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通常會以發燒咳嗽拉肚子來表現,爸爸媽媽看到小朋友出現這些狀況,都會很緊張的帶小孩子去掛急診。急診那邊如果覺得小朋友食慾不佳可能會造成脫水,或是需要住院觀察,就會讓小孩子上來住兒科病房做治療。
 
  兒科的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都很多,每天早上我們會跟著老師們去查房,有餘力的老師們就會多教幾句。「氣喘的診斷標準有哪些?你們覺得這個小朋友像不像氣喘?我們要怎麼跟家長問病史?…好,你說一年內發作四次,可是你看他有嗎?對空氣中的過敏原過敏,你要怎麼知道怎樣算過敏?」遇到比較有趣或典型的疾病,其中一個老師會丟問題給我們回答,再就著我們的回答作出修正。
 
  「好啦,你們來看這個。這是病人的腹部MRI,有看到腎臟長了很多奇怪的東西吧?來來來,把你們的參考書給我,翻到結節性硬化那一章節。病人會出現這些這些病變,所以你看後面的國考題,是不是應該選A?對齁!我就帶你們把書唸完啦!」另外一個老師的專長是神經發育,講話也滿有趣的,我很常跟著他查房、到處跑來跑去。
 
  「學妹,妳是不是之前跑過我們兒科啊?有吼!我就對妳很有印象!」某天早上,這個老師這麼對我說。可是我上次跑兒科,已經是2020年九月的事情了耶?老師的記性會不會太好?
 
  一般兒科病房的病人,以前都是像腸病毒、腸胃炎之類的感染症狀居多。可是肺炎疫情延燒之下,大家都養成了戴口罩勤洗手的習慣,爸爸媽媽也比以前更注重小朋友的衛生習慣,因為感染住院的情況大幅減少,所以兒科病人比以前少很多。「吼,就都肺炎啦,害我們生意不好捏,住院病人變少,門診病人也變好少。」常常會聽到主治醫師這麼碎碎念。
 
  兒科的血液腫瘤病房,顧名思義收治血液疾病(血友病、凝血功能障礙等)、腫瘤(血癌、神經瘤)等等的病人。這裡的孩子很多都因為治療的關係剃光頭髮,或是長期往醫院跑,很虛弱,也沒辦法像一般的孩子那樣有正常的童年生活。
  甚至有一些免疫力極為低下的孩子必須住在正壓隔離病房,和負壓隔離相反,正壓隔離病房是指空氣只能從病房內排到病房外,外面空氣進不到病房。外面空氣對他們來說,都太髒太髒了,會夾帶一些在免疫力正常的人身上不會致病的微生物,但這些微生物卻很容易在他們身上造成感染,進而引發敗血症或死亡,所以必須待在這樣的病房裡。
 
  我某一天晚上在值外科班的時候,醫院警鈴突然大響:「兒科正壓病房9595,兒科正壓病房9595!」9595指的是急救,雖然當時不是跑兒科,但值班學長還是把我拉去病房。我還記得傷心焦慮的家長焦急的在正壓病房外等待,病房內擠滿壓胸、給氧氣的急救人員,場面一片混亂。如果我是家長,即便早有心理準備、知道自己的孩子很脆弱,但遇到這樣的場面,還是會希望奇蹟出現吧。
 
  但我真的要老實承認我在血液腫瘤病房的時候很不認真,每次查房我根本聽不懂老師在說什麼,兒科的住院醫師學長後來用了然於心的表情跟我說:「學妹,妳沒有要走我們科的話,妳把一般病房的病人看懂就好。這裡對你們來說真的太難了,沒關係的。」
 
 
  兒科的晨會常常會點學生起來回答問題,進行方式就是學長點開前一天住院的新病人,唸出病人的主訴:「三歲小弟,這次因為發燒兩天來到醫院。學弟,你會想問病人什麼問題?」一個人回答結束或答不出來,學長會繼續點下一個:「那學妹,妳還想問什麼問題?弟弟有拉肚子的狀況,妳會想問什麼?」
 
  「所以根據以上這些狀況,你們會想到什麼疾病?…接下來看他的檢驗報告,是不是可以得到答案了?」學長會帶著大家去思考病人的狀況,每次晨會最後都會有兒科部主任做回饋和教學,算是可以學到滿多東西的晨會。
 
  同時,兒科有安排很多課程給學生和不分科住院醫師。兒科部長在教學這一塊別出心裁,她的課程很不一樣:「昨天回去有先看過兒科用藥的影片了嗎?有吼,那現在大家拿出一張紙,我要出題囉。假設今天有個三歲大的小女孩,體重14公斤,主訴發燒、咳嗽、腹瀉,你們想開什麼藥?寫下來吧。」大家低頭振筆疾書。
 
  「都寫好了嗎?…每個小朋友來到兒科病房,我們要思考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不要給侵入性的治療,像是為什麼你們覺得小朋友要打點滴?打點滴是必要的嗎?」部長開始點人回答問題。「…點滴是方便給藥沒錯,但最重要的是要透過點滴來補充水分,那水分給予的量要怎麼計算呢?」老師解釋起點滴輸液。
 
  腸胃炎或感冒發燒的情況下,其實給抗生素並不是必要的。感染可以分成細菌感染或病毒感染,抗生素只對細菌有效,所以如果小朋友是病毒感染,那怎麼會需要給抗生素?有時候即便是細菌感染,依靠病人自己的免疫力也可以戰勝細菌,抗生素這種治療真的不是很必要。如果是腸胃炎,亂開抗生素可能會破壞腸道正常的微生物菌叢,反而會讓症狀更嚴重。
 
  可是如果小朋友去住院,你只給病人打點滴補水,想想看那些家長會怎麼說?「我們家小孩來住院,你都不給他治療!他在外面診所都有開抗生素,你們醫院怎麼什麼都不給!」「他晚上又咳嗽又發燒,開退燒藥!開止咳藥!」…是可以理解小孩生病,家長會有多擔心啦…只是這種抗生素或症狀治療的藥物又不是一定要,小朋友慢慢康復、症狀也會漸漸變好,搞得每次小朋友來住院都要開一堆藥給他吃,都不知道到底是在治療小朋友?還是治療家長?
  這種情況最後就變成抗生素的濫用,以前對細菌有效的抗生素慢慢變得沒用,細菌開始發展出抗藥性,這時候再用舊的抗生素就沒什麼效果了。對於那些情況嚴重到需要用抗生素的小朋友,又得用上更新一代、更強效的抗生素,可能後來又會發展出抗藥性…真是個惡性循環…
 
 
  一般病房的小朋友都滿可愛的,如果是兩歲以下的小小孩,只要看到我們這些穿白袍的人走進病房,他們大部分會有這種反應:抓住爸爸媽媽大哭!「媽媽早安…欸?我都還沒碰到弟弟耶?」主治醫師走進病房,那白色的長袍閃進小孩的視野裡,小孩會直接躲進父母的懷裡嚎啕大哭。如果這時候老師拿出聽診器要聽診,小孩一定會哭得更大聲,所以很多兒科醫師的聽診器上面都掛滿一堆娃娃,用娃娃吸引小朋友的注意。有些比較好動的小孩沒那麼怕生,去幫小孩聽診或檢查身體的時候,他們會抓著我們的聽診器不放,或是用小小的手玩起我們胸口掛的識別證,然後會用那又大又水汪汪的清澈雙眼,好奇地盯著你看。
 
  「我要去掃小孩的腦部超音波~學妹你要不要一起來?」我跟著很愛聊天的主治醫師,走進新生兒室。新生兒的頭蓋骨還沒閉合,可以透過頭蓋骨縫用超音波掃到腦部的影像。「好啦,妳右手有摸到骨縫吧?超音波探頭就對準骨縫,左手去按暫停鍵。」
  我的左手才碰到按鍵,鍵帽就掉下來了,我低頭撿起來,一抬頭就對上主治醫師笑咪咪的表情:「學妹,妳住院醫師的時候是不是應該留在這裡工作啦?賠償一下我們的損失?」不要欸…還好後來有順利把超音波掃完,老師讓我帶了一張回家做紀念。
 
  某天早上的查房時間,住院醫師學姊去處理病人的事情還沒回來,這個老師馬上把椅子搬過來給我:「學妹,妳坐下來呀,來幫我開醫囑。」欸?我沒開過耶?「這個妹妹昨天有發生過熱痙攣,熱痙攣很常見,應該是不會有什麼問題,不過保險起見我們還是開個腦波檢查。」
 
  我在醫囑系統按下EEG(腦波檢查),照著老師的吩咐打上檢查備註再按下確認開立醫囑。「好啦,妳開了人生中第一次醫囑囉!很有趣吧!講那麼多次,實際給你們開一次還是比較有感覺吧!」開醫囑其實也就只是按個鍵啊?「學妹,妳從今天就是我們的R-2!(老師的意思是『你就是未來的兒科住院醫師』)」等等,我真的對兒科沒興趣誒?!
 
  因為這個老師很有趣又很教學,所以某天早上我自己拜託他讓我去跟門診。老師的專長是小兒神經科,病房收治熱痙攣、癲癇、神經罕病的病人,門診則是有個特別的「神經發展門診」,專門評估可能有過動傾向、發展遲緩、自閉症的孩童。
 
  老師發給我們一人一份評估量表,根據小朋友的表現和行為能力來做評估。過動傾向和自閉症的評估是問題式的是非題,詢問媽媽或小朋友有無題幹所敘述的狀況,並且紀錄下是或否。發展遲緩的評估表則是一張數線圖,畫出0~6歲小朋友應該發展到的程度,詢問父母如「小朋友可以自己拿筷子吃東西嗎?」「小朋友會說肚子餓了嗎?」「弟弟可以單腳跳嗎?」的問題,來判斷小朋友是否有符合他年紀該有的發展,如果能力發展的較慢,可能有發展遲緩的問題。
  老師會先詢問過父母的意願,就把小孩留給我評估。「媽媽,我們讓實習生來問幾個問題好不好?…弟弟,你跟這個姊姊玩好不好?好吼?拜託,跟這個姊姊玩是你賺到!」老師,你的碎碎念我都有聽到!不要讓我這麼尷尬!!…老師讓我坐上主治醫師的椅子之後,自己退到隔壁診間去等我評估結束。(後來發現這個診間是有裝閉路電視的,老師在隔壁都看得到這個診間發生什麼事情)
 
  「媽媽,弟弟現在是五歲吼?那他平常會不會有特別的動作啊?會不會常常自己一個人大笑?」我開始向媽媽問起小孩的狀況。「在幼稚園會坐不住嗎,比方說常常坐著坐著就站起來、或是沒辦法好好坐著?」媽媽也很專心地回答我的問題,弟弟在媽媽的懷裡一直扭來扭去、摸來摸去。
 
  翻到發展評估的量表,我開始評估弟弟的功能發展程度。「弟弟,可以舉左手嗎?舉右手呢?」「左手!右手!」弟弟也很聽話的舉手,接著就大聲唱起歌來:「跟著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右手左手慢動作重播~」有夠可愛!…不過這不是我高中流行的歌嗎,怎麼五歲的弟弟也會唱?!好復古的弟弟XDD
 
  評估結束,老師從隔壁診間走回來,在病人離開之後和我們討論。「剛剛那個弟弟啊,應該是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傾向。妳有注意到他沒辦法好好坐著吧?再加上剛剛他媽媽有提到幼稚園老師說過弟弟的一些行為,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可能性滿高的,只是現在還無法下定論。有些病人,我們經驗多的一看也覺得不對勁,像第一個進來評估的弟弟,他兩歲了但走得很不穩,而且不會叫媽媽,這個有發展遲緩的可能就很高。」
 
  發展評估門診是個很特別的經歷,一般門診都是醫師問爸爸媽媽小朋友有什麼症狀、根據症狀下診斷和治療,但發展評估門診偏向會談還有和小朋友互動的看診模式。學到不少,還好我有主動和老師要求跟門診。XD
 
 
  兒科相較其他科是個很有活力和需要對談溝通的科別,小朋友只要不哭不鬧就很可愛,有時候比較難搞的反而是家長(威),真的搞不清楚到底是治療小朋友還是治療家長。
(後來發現小孩都會一直盯著我的派大星看)
 
  雖然以後不會走這科,不過和家長詢問病史、安撫小朋友都是滿有趣的經驗,希望以後升住院醫師輪到兒科也會這麼peace。(我覺得我在兒科明明沒幹嘛,啊怎麼這篇又超過4000字)XD




  下次的醫學生日記是「麻醉科,一、二、三,睡著囉!」,如果喜歡這類文章,記得按下訂閱、收藏,我們下次見!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嚮鄉紅
可愛
2022-05-02 09:21:22
Sousuke
哈哈家裡也都醫療 記得從小時候就算生病 除非嚴重 不然父親也是連藥都沒開
到現在已經不知道多久沒生病
2022-05-02 10:05:29
小金井薰
我覺得兒科很適合你
2022-05-02 13:43:30
醫學小妹
我們恐怕只會說:二、三、四 吃飯囉!
2022-05-02 16:07:31
芊芊∣ㄑㄑ
學長我想標題想好久ಥ‿ಥ見笑ㄌ嗚嗚
2022-05-02 16:37:11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