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小說

鴛鴦鹿角刀 第八章

好啦是我啦 | 2021-04-09 18:19:40 | 巴幣 0 | 人氣 151

鴛鴦鹿角刀
資料夾簡介
那個人最終不敵懶惰,所以就只能這樣了

收官


平旦,一輪紅日湧出水天相接之處。

山水風物頓成朦朦的橙色剪影,長安城外蒼茫山野仿佛穿上了一層金裝。

長安城的市坊還沒有熱鬧起來,未央宮內侍的聲音已經響徹前殿。

「陛下早朝,諸公見禮!」

聞聲,早朝的文武魚貫而進整齊劃一。

同一時間,永興坊東邊,突然出現了一群遊俠兒打扮的人,不約而同默默地接近丞相府。

此時,丞相府外已經聚集一二十人。

這些人悄步向前包圍了府邸。心念電轉之間,莊輔右手一抬又迅速劈下。隨著一聲大喝:「動手!」

附近的遊俠兒接到指示悉數爆起,幾乎同一時間所有人迅速翻過坊牆,抽出腰間的片柳刀,不過片刻間華府內盡是一陣陣的哭嚎,空氣中一股血腥味瀰散開來。

一時之間丞相府被刺驚動長安城,中壘校尉聽聞此事,立馬領著四路北軍向華家大院進發,不過一會便把華府圍得水洩不通。

李承注視著華府按兵不動,眼睛不自覺地瞇了起來,他驀然意識到這絕非巧合,華府遇刺總讓人有一種說不清的感覺。眼看身後北軍甲士已有躁動的跡象,這個時候暫時也不能顧慮太多。

思慮及此,李承眼裡閃一絲憂心,無奈之下他一聲大喊一聲「上!」。身後數十名北軍立馬蜂擁而上。頓時局勢向著無法挽回方向行進——混戰就此展開!

華府四門門洞狹窄,一門五或六人把守,易守難攻。北軍雖然人多勢眾,然而地形不利展開,並不敢有太大的動作。經過一段時間試探與嘗試無果,暫時只能在外不斷鼓譟圍攻。這讓李承明白這批刺客非泛泛之輩,一下子雙方僵持不下。




 
大殿之上,百官以文武之別分列兩側。

「陛下有命:有事啟奏!」

此時,楊正軍拱手出列:「啟稟陛下,臣有事上奏。」

「想必是蕭家一案能作個結了,」韓程臉上泛起喜色揮手道:「准奏!」

看著楊正軍出列,華元向他遞了個難以言喻的眼神,而楊太尉也是隱密地點頭回應。

「謝陛下。」楊正軍拜道:「蕭家一案,經微臣調查得知,此案罪魁為前金吾王書安,現已打入京兆獄從聽聖上發落。」

「王書安?」韓程聞言眼光驟聚,疑聲道:「這蕭家案怎麼就確定是王卿所為呢?」

聞言,楊正軍目光一閃組織了一下語言後道:「微臣當日率北軍封鎖永和坊搜索,氣瀰散石蘭香氣,經驗證是王家燈油無誤,此燈油尋遍長安城獨王家一家持有,隨後又在怡然居一片灰燼中挖出王家燈油瓶,故微臣斷言此案為王家所為。」

「那麼王書安與蕭家有何恩仇?」韓程問。

話語方落,楊正軍信口編了一個理由報予韓程,為官日久他心知只要不是太超出現實,正常情況下都不會有人深究。眼看蕭案的帽子就要扣到王書安頭上,華元站在大殿上嘴角微揚不禁泛起一陣得意。

「愛卿的意思是王書安濫用公權以決私怨?」

「陛下聖明!」楊正軍朗聲道。

……


 

     
「陛下早朝,外人止步!」

未央宮前,李承的腳步受了御前侍衛的長戈阻攔。「速稟陛下,丞相府遇刺,中壘校尉求見。」

「候著!」

望著遠去的羽林李承留在原地踱步,暗中在想華元究竟打的是什麼算盤,這一場刺殺竟然如此唐突之前沒有半點風聲,總讓他感覺事有蹊蹺。不過,在潮水退去真相浮出水面之前也只能靜待。

但是他總有預感,這正是自己所等待的契機!

片刻過後羽林侍衛徑直入了宮內,拱手道:「陛下,宮外有人自稱中壘校尉,言說丞相府遇刺求見。」

「什麼?」韓程聞言聲音低沉又帶有肅殺。「快帶進來!」

此聲一出朝廷落葉可聞,每個人臉上神色不定,整個朝堂充斥著風雨欲來的氛圍。

李承在宮門外等待,思緒不斷在腦內掠過。突然宮門內傳來腳步聲愈近,抬眼看去眼見羽林走近。「校尉,解劍,陛下有請!」

聞言,李承點點頭解下佩劍後便直走進宮門內。

大殿之上,安靜的似乎空氣都將凝結,光天化日之下竟有人敢行刺丞相府,所有人都等聽中壘校尉所言之事,堂上文武無一人不對此事產生高度關注。

李承緩步向前肅拜道:「臣,拜見陛下,陛下萬安!」

「免!丞相府此刻情勢如何?」」韓程目光冷峻盯著李承。聲音平淡雖然聽不出喜怒,然而旒簾不自然地晃動顯見已是動了怒氣。

「謝陛下!」韓程拱手陳道:「今日早朝,長安城混入一批刺客衝入丞相府內,華府內來訪親戚三人,及其隨從婢僕盡數遭斬,共三十二人,於府院內擺成死字,似有報血海深仇之意。」

韓程聞言猛擊御案,旒冕因力過猛擺個不停,隨後神色狂變怒斥道:「放肆!這天下人是越來越不把朕放眼裡了。先是執金吾濫權決私怨,後有此般膽大包天、喪心病狂之徒,竟在這青天白日,天子腳下襲擊三公府邸。天下究竟還有沒有把朝廷的尊嚴放在眼裡的!」

此時落葉可聞,肅穆的氣氛在大殿上瀰漫。

「依你所見,此事是何人所為?」韓程怒道。

「稟陛下,」李承暗地瞟了一眼華元的神色,一陣思緒閃過。「依微臣所見,是為王氏所為。」

「何以見得?」

「推測是報復所致。」李承耷拉著頭回道。

「報復?」韓程疑聲問道:「其中有何恩仇?」

「稟陛下,華丞相門生故吏遍及天下,德澤廣布朝野,即使有所恩怨也不致招來如此厄難,因此近期內華丞相有最大恩仇者只剩前金吾王書安………」李承腦內快速思慮過萬千想法,然而難以羅織成能令人信服的說辭。不過沒講多久,很快便受了華元幾聲哀悽聲打斷。這反而讓李承鬆了一口氣,也讓他感覺確實了一些猜測。

「嫌姪啊!老夫對不起你。」循聲望去,華元眼眶紅了一圈拜倒在前,帶哭腔說道:「陛下聖明,一定要為老臣做主呀!要不是老兒命中帶福早成了森森白骨。陛下一定要給老臣做主揪出始作俑者,以儆效尤,還長安臣民一個琅琅乾坤,也給已死之人一個公道。」

大殿上受感染上了一股淒涼之感,頓時文武百官盡數跪地。「臣等請陛下為丞相做主,揪出始作俑者,還長安臣民朗朗乾坤!」

大殿上唯剩天子一人孤伶伶地站著,望著眼前文武眸子流過一陣精光,問道:「中壘何在?」

「臣在。」李承聞聲拱手道。

「此事有損我朝顏面,一日內必須偵破此案給天下人一個交代。你先行一步,務必迅速了解此事,今日內給出章程。」頓了一下,韓程又問道:「丞相府上情況如何?此幫狂賊與北軍對峙,可已擒伏?」

「稟陛下,一時間僵持不下,然其兵微將寡,始終成強弩之末,不久便能告破,收押京兆獄從聽發落。」

「甚好!破敵之後無需上報立即斬殺!」聽聞此語,韓程眼流倦意揮揮袍袖道:「汝速去偵破此案,若是辦得周全重重有賞。朕已沒了心緒,今日到這也就散了吧。退朝!」

李承低頭肅拜道:「陛下聖明,微臣告退!」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