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MIT

無嘴貓 | 2019-08-16 12:15:55 | 巴幣 0 | 人氣 105

MIT

曾經MIT是一中高品質的保證,是一種榮耀,但是現在只能淪為詐騙標章。

曾經大學是高知識分子的搖籃,現在只是詐騙人民花錢買文憑壁紙的學店。

為什麼MIT會淪落?商業是一種供應與需求的模式,當花錢的民眾有需求,價錢就可以提高,所以限量是殘酷的!

需求大於供應,廠商就可以提高賣價增加利潤,中國製造不論什麼東西在大家心中都很擔心,因為仿冒盛行,就算看起來一模一樣,但是他們可以用你想不到的方法來製造商品,竹筷子做的筍乾,回收塑膠做的雞蛋,廢電池做咖啡包,諸如此類不勝枚舉,也因為大眾普遍的心態就是我要買便宜!此舉劣幣驅逐良幣。

大學聯考時代,至少你是打贏幾千幾萬個對手才有機會進入大學進修,再經過數年的學習順利畢業才能取得文憑,然而企業說他們需要"人才",所以國家量產了"人才",分數只是一種擺設,說難聽一點只要去考試就一定有學校念,因為學校招生不滿,差別只在於是不是你想要的學校。

會有人想問那麼監管單位呢?這時候就會發現東方和西方的文化有很大的不同。

古代的中國皇帝是世襲,你死了換你兒子繼位,皇帝管理整個國家,不論你做的好或壞反正官是你的,所以送死的事情就是丟給平民去做。

西方一樣是世襲,但是他們多了貴族榮耀,打仗的時候貴族有保護領土的責任,他們並不只是收取人民的稅金,還要真的用生命來做事。

下屬的功勞是高層的領導有方,領導的錯誤是下屬的責任,因此任何的錯誤政策出現的時候犧牲者一定是低層人民,你說你想要人才,我幫你製造了一堆人才,然後跟我抱怨高學歷高失業率。

試問,高學歷真的等於人才嗎?無法跟現實產業接軌,沒有篩選機制產出的文憑這是人才嗎?只為了讓財團圖利廣立學店再來說你盡力提高知識普及?

台灣普遍都是中小型企業,相對於高端研發人才,更需要能接地氣的技術型人才,就算你真的生出一堆專業的碩士博士,也沒有讓他們發揮的地方。

有錢人不願意承擔高風險的研發,他們努力的炒房,然後說他不是靠爸一族,都是他努力"白手起家",就算真的白手起家,這種吸取底層金錢的方式並不會幫助產業發展!

有技術想研發的人沒資金,只能找有錢人贊助,最後技術壟斷,圖利的還是財團,因此有錢人更有錢,窮人拚了一輩子只能為了生活打拼。

今天看到台灣生產,台灣製造,已經沒辦法讓我100%的信任,特別是那些強調,原料完全台灣生產的食品業者,當你是一個連鎖企業,甚至到大陸香港做生意的,我們並不是想看到滿口的謊言來掩蓋你想搶錢的不肖行為,我們只是想要喝到一杯讓我們真的能心安的飲料,誠實的公開原料來源太難了,因為公開後都是不能見人。

眼不見為淨是當下我們能做的最好選擇,反正地溝油都喝了幾十年了,化學原料做的飲料塑化劑汙染的食品,這些都要幾十年才會死,誰在乎呢?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