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身有談了2年合作的網友(還停在概念討論(他是發起人))... 我因為個人思維的關係會在物理上(技術層面)想多幫一點而非只出意見... 怕被外人當做我[只出一張嘴]
轉眼一個年頭,我實在沒想到現實的高牆會一個比一個高。
去年的前半年解了兩個難題,然後下半年碰到的又更誇張,而且這次是連老鳥以及向社外求助的業界前輩都說非常棘手。
所以面對這個議題,我投注了大量的時間在學習跟遊戲設計無關的技能上,說穿了還是對人能力。
想到前幾天短暫回台,有和遊戲社群的成員聊天,當中被問到:「我會一點繪畫,這對走遊戲企劃有幫助嗎?」。
對於這個提問還是要一點老調重彈,會畫圖,會coding,又或者會各種遊戲開發的技能,只要是能夠幫助企劃實現的技能都是好的武器。
因為企劃說到底,並不是單純構想遊戲設計就好,如何動用身邊的各項資源讓企劃實現,本身就是企劃的工作。
而如果依據這個邏輯,「會做人」也是一種武器,畢竟在組織中人就是最大的資源,用硬實力降低美術或程式的負擔,跟你用人格與意志去打動別人,某方面是殊途同歸(或者說互不相斥)。
特別是,儘管大家都是出來混,但如果真的去用「反正你也是領薪水的,事情就是該做」的心態去面對同事,跟有辦法讓別人對你心服口服,最終出來的東西絕對還是不同的。
同時,正因為自己也是受到組織保護的一員,當事情進展與成果異常順利時,也要去留意是否其實某部分要歸功於環境本身的力量。
因此想說的不是這方面已經爐火純青,相反的,正是因為在跟越來越多不同的人共事之後,發現很多時候還是有你沒碰過的人事物。
所以說為了提高解決這樣問題的機率,盡可能拓展人際關係是一個可行的方法,每多一個共事的對象,就多一個可以參照的依據。
我的難題最終得以解決,多少是這部分做的還OK吧。
最後套句最近看的一本書『企劃力』中的定義:所謂的企劃力,就是動用人與組織的能力。如果要一句話交代企劃是什麼,這個解釋還滿值得參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