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23 GP

[達人專欄] 淺談純文學與大眾文學:文學的困境,以及文學的去向

作者:綠葉小仙子│2021-04-24 21:18:58│巴幣:54│人氣:1431
  在去年五月的一天,我突然收到來自「哈哈姆特不EY」的訊息。納悶地點開來看,原來是有位讀者向我訴說他看了我寫的文章《淺談台灣文學:帶你穿梭名為「台灣文學歷史」的時光走廊》的讀後感。整體的訊息將近一千字。內容除了他對於文章的想法,還連帶延伸經過思考後所產生的問題,可以說是非常用心。只不過他提出的問題擁有一定的深度,並非三言兩語就能回答。因此我向他承諾,在我寫完BGD動畫評系列的文章就要以他的問題寫成一篇文章,做為我對於認真閱讀完我的文章,願意加以思考,並且花費時間與精力打下一字一句與我分享的讀者的一個尊重。

  「2000年以後,台灣的純文學是否多由台語文學界深耕或發展?」

  我得先向現在正看著這篇文章,不知問題緣由的讀者解釋。我在該文章末段提到「民國九零年代網路文學興起」。這個年代的創作者不再需要人文類型的學術背景與多好、多高的國文造詣,同時創作者不再需要經過「紙本化」的漫長過程與經費壓力,利用網路就能直接並且免費發表自己的創作。
  然而這樣的環境導致絕大多數的創作者沒有「傳統文學」的基礎。創作者不但沒有細緻老練的文筆等等創作實務方面的技巧,光是文章架構方面沒有「深層的核心架構與精神涵義」這一點就注定了整體創作市場普遍都是「換湯不換藥」的爛大街作品。即使極少部分的創作者有所基礎,創作的核心架構與精神涵義卻是被「過去」侷限,作品往往無法超越文壇的前輩。
  於是這位讀者思考。在西元兩千年,也就是大約民國九十年之後的「純文學」,大多數是不是由這個時代出現的「新鄉土文學」轉化而成的「台語文學」作家擔當主力。


  向各位讀者解釋完畢,接著是向這位讀者的訊息做一個簡單的內容回覆。

  首先,「新鄉土文學」與「台語文學」這兩者是完全不同的領域,不能混為一談。前者的核心精神著重「鄉土」,以台語進行創作只是其中一個「新鄉土」風格表現的方式;後者的核心精神則是無關乎新鄉土,只要以「台語進行文學創作」都能稱為台語文學。
  再來,台語文學也可以分成狹義與廣義。狹義上來講,創作必須完完全全地由台語撰寫。例如胡長松的《燈塔下》《槍聲》;廣義上來講,只要創作能夠明顯看得出來有台語的成分就能算是。例如賴和的〈一個同志的批信〉。不過不論是狹義還是廣義,如果是你在訊息所說的「台灣2000年以前的鄉土文學作家在2000年以後多數轉為台語作家,鄉土文學也漸漸以台語為大宗」,那我得說「並沒有」。你只要認真看過那些新鄉土文學作家近年的作品,你就會發現多數的作家仍舊是以漢字書寫。因為「會說台語」與「會寫台語」有著「文字」這個決定性的差異。對於這些新鄉土文學作家而言,台語的文字就是另一種語言。要他們學習新的語言取代原有的漢字書寫與思考模式,並且精通到可以全文書寫,那絕非容易之事。

  因此,台灣的純文學是否多由台語文學界深耕或發展?我只能說,台語文學是純文學的其中一條支線。就數量上而言,只能算「有」,絕對算不上「多」。




  藉由這樣的契機,我想趁機來寫埋藏在心中很久,同時也是在文壇鬧得沸沸揚揚,至今沒有,未來有極大的機率也不會有結果的主題「純文學與大眾文學」。


  一、純文學與大眾文學的決定性差異:作品的「核心精神」。

  拜科技發達與自由言論的政府所賜,在台灣的人們能夠透過網路輕易地發表自己的想法,也能透過網路輕易地看見他人的想法。對於這個主題,大多數的人總是簡單地以幾個形容詞帶過這兩者的差異。然而這樣的方式有些捨本逐末。畢竟衝突會發生正是因為「差異」,不先搞清楚差異,很容易導致自己「感覺明白了,實際上卻是霧裡看花」。
  不管是哪種形式的創作,作者在創作作品的時候必定會賦予作品一個「核心精神」,也就是作者想透過作品傳達給讀者的觀念與思想。而這個核心精神,正是純文學與大眾文學決定性的差異。

  核心精神可以細分為五個面向。
  ►核心精神的概念:大眾文學偏向「意識」與「前意識」。純文學偏向「潛意識」。
  ►核心精神的架構:大眾文學進行包裝。純文學則是「理解」、「分解」和「再構築」。
  ►核心精神的意義:大眾文學順應社會的期望。純文學喚醒人們對於過去的記憶,或是違抗、質疑社會的觀念。總而言之就是著重於人性與時代的刻畫。
  ►核心精神的風格:大眾文學較為輕鬆。純文學較為嚴肅。
  ►核心精神的印象:大眾文學容易複製。純文學難以忘懷。
  
  這邊我不提平日沒有特別閱讀純文學的人就不會知道的近代純文學作品,也不提歷史上那些膾炙人口的純文學作品,就來提近年在國片市場占據一席之地,時下年輕人就算沒看過也一定聽過的電影《花甲大人轉男孩》(以下簡稱「花甲」)與《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以下簡稱「刻在」),以及我個人拿來當作對照組的《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以下簡稱「可不可」)。
  可不可以「愛情」為主軸。電影的各種人際互動圍繞著例如「愛與被愛」、「愛情不是付出就能得到」、「不被愛受傷害,但別忘了還有自己」等等概念。這些電影裡的名台詞對於那些在情場上失利的人可以說是再清楚不過,只是這些人意識到了卻不願意也不想面對,選擇讓自己沉溺於單方面的幻想。因此不同的導演詮釋愛情的方式不同,基於「愛情」容易與觀眾產生共鳴,只要電影的內容不要太過差勁,願意買單的人還是大有人在。
  花甲與刻在就不同了。花甲的背景在「鄉下」,以「鄉土」為核心建立的「家」,世代交替的親子互動,手足之間的個體差異,這樣的「人文精神」在近代可以說是非常難得可貴;刻在的愛情方面不是單純的「誰愛誰,誰不愛誰,誰不被愛」,而是以「同性戀」為主題。雖然在這之前台灣已經有過一些同性戀主題的電影,但也許是世代的關係,知名度遠遠不如刻在。於是每每提到同性戀,人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改編自白先勇小說的電視劇《孽子》。直到刻在出現,同性戀主題才重新被社會大肆討論,同時產生新一代的代表作品。
  
  純文學的核心精神有一定程度的創作困難。其一,這些核心精神本身具備獨特的意義,不是人們日常所習慣的概念;其二,作者必須先對主題有充分的理解,觀察人們對於主題現階段的想法,加入自己獨有的思想詮釋於作品;其三,作者如何在醞釀嚴肅氣氛的前提帶動觀眾的情緒,引起觀眾的共鳴;其四,觀眾能不能理解作品的核心精神,被作品吸引。時下年輕的創作者一方面對於創作純文學不感興趣,一方面不願意花費大把的時間與精力,導致創作純文學的大多都是中生代的作家以及出身學術科班的學者。


  二、純文學與大眾文學的困境:文學「小說化」。

  至於很多人說「詞藻華麗」、「敘事手法」等等文筆上的技術也是純文學與大眾文學的差異,我倒不這麼認為。因為我認為不論是純文學還是大眾文學,現代的文學正在漸漸地「小說化」。既然是小說,那麼不論是「詞藻華麗」或是「敘事手法」,文筆大眾化便是自然的結果。在這樣「大家都一樣」的前提,爭論「哪邊文學的文筆才是厲害」這個問題的意義也就不復存在。
  這裡的「小說化」有兩種意思。一種是純文學的類型漸漸地以「小說」為主;另一種是撇除小說類型的純文學,其他類型的純文學變得很像在寫小說。前者並不是說除了小說以外的文體──散文、新詩、戲劇──就此消聲匿跡,而是近年的純文學多為小說創作,較為廣為人知的純文學作品也是小說居多。後者則是雖然很多人創作著新詩與散文*1(戲劇的創作核心與小說相同,只是創作形式不同),但是作品卻是「假新詩、散文之名,行小說之實」。文壇前輩們僅是將事件或物品做為情感的引導。事件或物品只是配角,情感的描寫才是主角。後人卻需要利用「故事」一步一步地鋪陳,隨著故事的推進才娓娓道來自己的情感──這樣的寫法不是不行,就是少了散文、新詩最本質、最純真的韻味*2。

  *1:張堂錡《現代散文概論》提到現代散文主要有「抒情」、「描述」、「論理」、「報導」四個類別。由於「行小說之實」的現代散文創作者多以「抒情」做為出發點,因此這邊提及的散文定義僅侷限於「抒情」這個類別。
  *2:散文以徐國能《第九味》〈街角的冰淇淋小店〉為例。徐國能開頭開宗明義地提及「冰淇淋」,以此做為散文的情感延伸。整篇散文沒有「故事」的味道,僅是敘述自己對於冰淇淋的感受。而後適時地引入自己發生的事件,簡潔有力地呼應過去與現在的心境;新詩以鄭愁予《夢土上》〈錯誤〉為例。整篇新詩一樣沒有「故事」,僅是以一個「過客」的角度描述等待之人的心境。通篇沒有「額外」、「多餘」的形容,用字遣詞可謂句句精闢。
 
  以下延伸閱讀皆為開放線上免費觀看。裡面有許多散文或新詩的創作,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點進去一篇一篇閱讀。


  三、文學的困境:科技的進步,時代的變遷。

  那麼文學為何會逐漸「小說化」,這個現象只能說是「自然而然的演變」。不是突如其來,也沒有人為因素。單純只是時間的推進,緩步地潛移默化而成。

  博客來直接將小說冠名「文學」。詩與散文直接被分類在底下。
  


  (一)創作形式的差距:小說是四個文學創作形式最容易創作的類型,也是最容易讓人想要嘗試創作的類型。

  我相信多數的人在學生時代不論是自己還是身邊的同學都有「偷看小說」的經驗,我也相信多數的人在學生時代都有「教室擺著大量文學著作的書櫃卻乏人問津」的經驗。而我相信有親身經驗的讀者,一定能理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

  「因為小說很好看,很好笑,很有趣啊!」

  沒錯,原因就是這麼簡單。小說的角色共同組織劇情。隨著劇情的變化,角色在性格與情緒有所起伏,讀者也會因為「代入」對角色與劇情產生共鳴。比起新詩與散文還要容易閱讀,還要容易讓人看得下去。

  「因為喜歡,所以自己也想要試試看。」

  很多新生代抱著這樣的想法開始投入創作。小說只要不是要求寫得像是太宰治《人間失格》那種真正意義上的文學小說,基本上文筆順暢,有角色,有故事,有想法,就能輕鬆地寫出小說。相反地,創作散文與新詩,非常需要閱讀的涵養──新詩要有意境,散文要有核心價值。這兩者如果沒有一定的文學素養,沒有閱讀大量文壇前輩的作品,沒有理解文壇前輩作品其中的精神內涵,不但很難寫出稱得上「文學」的作品,還會因為閱讀太多小說,導致自己的思考模式小說化,連帶寫出來的新詩與散文小說化了。


  (二)創作平台的差距:人人都可以是「創作者」,也都可以是「閱讀者」。

  開頭我有提到「民國九零年代網路文學興起」。這個年代的創作者不再需要人文類型的學術背景與多好、多高的國文造詣,同時創作者不再需要經過「紙本化」的漫長過程與經費壓力,利用網路就能直接並且免費發表自己的創作。然而在這之後的創作者不但不再侷限學術出身的人,創作的形式更不再侷限「文學」。舉凡繪畫、漫畫、圖文創作、音樂、影片、遊戲,再放眼現今最新的創作形式「實況」與「Vtuber」。就人類的生理構造而言,人體的大腦對於接收、理解、記憶畫面與聲音的速度比起文字還要容易與輕鬆。也因此多數的人們會認為文字艱澀難懂,卻不容易對以上非文字建構的創作形式感到反感。這樣的現象間接導致創作非文字建構的創作者與創作文字的創作者的數量差距無以數計。
  
  「創作平台三大特色:免費閱讀,方便攜帶,容易宣傳。」

  除了創作形式本身導致非文字與文字的創作者與閱讀者數量的差距,「創作平台」也是其中一個推手。說到繪畫與漫畫就會想到日本的pixiv;說到音樂與影片就會想到美國的Youtube;說到圖文創作,Facebook、Instagram就是最好的宣傳管道。然而說到文學,小說有鏡文學、PoPo原創與Penana,散文、新詩……還真沒有能說得出口、搬得上檯面的平台。創作者沒有平台可以發表,閱讀者沒有平台可以閱讀。創作者與閱讀者已經少得可憐的圈子,還沒有一個給這些少數的人發揮的舞台,只能說是雪上加霜。
  

  (三)文學的市場差距:小說會賺錢,散文、新詩不會。

  不過「沒有人想要創立、經營散文與新詩的平台」這樣的現象也是無可厚非,畢竟「賠錢的生意」沒人做。如同我第一小點所說,小說雖然是文字創作,但閱讀體驗比散文與新詩要好上許多。從客觀上來看,多數的出版社總是找小說類型的作品簽約,找外國作品翻譯先從小說開始,書局的文學熱銷排名榜都是小說。社會整體對於小說的接受度比起散文與新詩可以說是天壤之別。
  市場差距還不止於此。因為小說的內容夠多,一本最少動輒八萬至十二萬字,能夠獨立成冊,所以讀者能夠清楚地明白小說的作者是誰,看完作品能對作者有個印象。然而新詩百來字就算很多,一篇散文最多最多了不起五千字,怎麼樣也都無法單篇成冊。因此出版時必須「集結」成冊,變成「詩集」與「散文集」。以前的文壇前輩因為輩分夠高,資歷夠久,作品夠多,夠有人氣,可以出冊只有自己的詩集與散文集。現在的新生代……作品都已經小說化了,還能不獨立成冊嗎?
  (對我來說,由於散文與小說的文體非常相似,所以在我看來,散文小說化是最為嚴重的
。市面上出書的現代散文與小說的差別在我看來只剩下「事件的真實性」與「著重情感描寫」。如果撇開這兩點,單純論文筆與敘事,我還以為我在看短篇小說集)


  (四)文學獎的假象:台灣的文學獎沒有「鑑別度」與「公信力保證」。

  最後,算是我個人認為壓倒散文與新詩的最後一根稻草:文學獎沒有一個文學獎的樣子。

  在新興娛樂的興盛,台灣為了推廣文藝風氣,許多企業、地區、學校都會以自己的名字冠名,自行出資舉辦文學獎。這樣的現象不是不好,就像廣設大學讓所有人都能輕易就讀高等教育是值得推廣的。只是這樣的現象無可避免地是把雙面刃。
  ►由於文學獎過於氾濫,只要寫作能力有一定的水準,文章主題不要太差,很容易就能拿到文學獎。因此得到文學獎不像執照,能夠代表「創作者的實力保證」。
  ►幾乎全部的文學獎,背後沒有「實質意義」的支撐。例如得到文學獎就等於作家出道,得到文學獎能夠得到與出版社簽約。得到一個文學獎,就只是得到一個文學獎……然後,沒有然後了。
  ►很多投稿的創作者只是為了錢、為了得名而投稿文學獎,針對文學獎而創作。創作者並非自己本身喜歡文學,對文學有興趣才創作。導致文學獎表面上是為了推廣文藝風氣,實際上變相成為「賺取金錢、名利的管道」。



  四、文學的去向:文學大眾化,以及堅守自我。

  文體本身難以創作,作品無從發表難以推廣,客群不足難以銷售。沒有任何一個文學獎是象徵「實力」的保證。沒有任何一個文學獎得獎就是「出道」或是「出書」的保證。加上新興娛樂的多元,讓閱讀不再只是唯一的消遣。「文學小說化」在我看來只是文學第一個適應世代變遷的改變。這樣的結果正是因應當今的市場做出的轉變。不但無法避免,相反地還要感謝這樣的變化。因為文學在未來只會越來越少人閱讀,越來越少人創作。即使有人創作,「文學」的水準也已經不如從前──小說化至少延緩了文學老去的時間。
  接下來文學的第二步──或者是說之後的去向。畢竟一時之間我還沒有想到第三步──我認為是「文學大眾化」。說得簡單點就是「純文學的形式不會再只侷限於『文字』」。以馬識途《夜譚十記》為例……等等,你問「這是什麼」?哦,我換個說法。以《讓子彈飛》為例,將文字的小說轉變成畫面的電影,透過電影變相增加小說的曝光度,吸引觀眾回頭閱讀原文是一個方法。其他像是楊富閔《花甲男孩》與九把刀《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都是不錯的例子。再來,近年在YouTube上的「說書」也是大眾化的例子。Youtuber把書讀完,利用口說的聲音,搭配網路或自己繪製的圖片與動畫製成影片,向大眾客觀且重點式地分享書中所要表達的內容。這樣的方式不但讓書本的受眾面變得更廣,讓更多人讀到這本書──縱使只是重點式閱讀──還有機率激起一些觀眾對於書本的興趣,讓自己變成讀者。
  
  「難道文學的未來就不會再『純』下去了嗎?難道文學勢必得依賴『大眾』才能生存下去嗎?」

  正所謂「人文化成」。不論是哪個領域,「大眾」一直都是最直接維持一個領域高活力與高活動的能源。在這個資本主義為主流的社會,大多數人的思考模式變得以金錢、地位等等名利為優先的社會,要培養不在乎學歷、薪水的高低,不崇尚高生活水平,專注自身的修養──例如「仁義禮智信」──而後以造福社會群體為優先,甚至「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人文主義人才實在是難如登天。創作文學的人變少了,導致閱讀文學的人變少了;抑或是閱讀文學的人變少了,導致創作文學的人變少了。因此不管是文學的凋零還是文學的改變,皆為必然的結果。
  至於文學的純與不純,在我看來文學並沒有分「純」與「不純」。兩者雖然是截然不同的領域,有著各自的風格,也都有各自擁護的讀者,但兩邊無庸置疑地都是「文學」這個大分類的出身。不需要認為純文學就是雅興,也不需要認為大眾文學就是庸俗。只要彼此認知到彼此都是「讀者」,都是能夠享受文字、享受閱讀的樂趣的人,就足夠了。
  對此,創作者亦同。要選擇紮實地承襲傳統,創作那些如同文壇前輩的文學經典,被現代人稱作的「純文學」,還是為了吸引更多讀者,為了符合時代的潮流與趨勢選擇改變與創新,創作「大眾文學」,又或是對於文學創作的未來感到黯淡,毅然放棄文學創作。這些選擇都沒有對與錯,只有自己想要選擇什麼,然後選擇當下自己不會後悔的決定,僅此而已。




  「不管在哪個時代都要配合客人的喜好,所以我自己非改變不可。」
  「你的做法很奇怪。那已經不能說是落語了吧?」
  「確實。沒有改變的落語也是必要的,那也是落語的本質。而這就是你的工作,別忘了哦?」

  對於「創作的正統」、「創作的沒落」與「創作的世代交替」的議題,我個人很是推薦閱讀雲田晴子的《昭和元祿落語心中》。裡頭的落語也是如同現今文學遭遇的難題,例如「古典落語與新創落語的衝突」、「如何面對娛樂的多元化」、「中生代與新生代落語家的差別」等等。
  文學,廣義泛指一切思想的表現,而以文字記述的著作;狹義則專指以藝術的手法,表現思想、情感或想像的作品。在我看來,未來的文學定義如同我提過的「書」一樣,文學不再只能是「文字記述的著作」。任何形式的作品只要擁有「核心精神」,敘事手法夠藝術,那就能稱為「文學」。例如上頭提到的電影《讓子彈飛》,漫畫荒川弘《鋼之鍊金術師》,遊戲赤燭工作室《返校》,在我看來都能夠稱作「文學」。

  「也許我們的做法不同,但是,因為喜歡落語而選擇自己要走的路,這個出發點從未改變哦?」
  
  不論是迎合市場、讀者的喜好,降低創作的門檻與標準,改變創作的形式,還是堅守傳統文學的路,明白自己創作的初衷是最重要的──是為「喜歡而寫」,還是為「想得利而寫」。如果是為前者,即使沒有任何實質上的回報,即使得耗費自己大量的時間與精力,也會熱衷地持續投入創作,不會有所謂「熱情被消磨殆盡」或是「沒有動力」發生;如果是後者,創作只是為了獲得外在形式的因素,或者必須需要依賴外在形式的因素──金錢、稱讚、留言、點閱率等等──那自然是容易感到無力,進而放棄。




  每個人說起這個主題,每個人都有自己與他人不同的看法。像是倪采青認為「純文學與大眾文學應該要取個平衡,又名『中間文學』」;侯文詠認同平鑫濤所言「文學沒有純與不純之分,只有『好的』和『壞的』之分」;朱宥勳認為「純文學與大眾文學皆為『文學』,不該繼續打對臺。兩者之間要合作才能產生健康的文學生態,進而吸引更多可能的文字愛好者」。我認為大家願意為這個主題發聲,無一不是希望文字創作乃至整個文學圈能夠有所好轉。做為立志「將一生奉獻給文字」,喜愛創作的中文系學生的我也是如此。因此以上的內容僅是我個人的觀點,僅是茫茫討論該主題人海當中的其中一個觀點。觀點並非絕對。讀者閱讀完畢,當作參考即可。

  我是綠葉。謝謝你看完本篇文章。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513123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4 篇留言

一劍封邪兵燹
頭香 不錯看的好文 很期待下一次的文.

04-24 22:24

TsuKiKuang
  我得承認,我身為台文學生,從來都沒有非常在意台灣的「嚴肅文學/純文學」。
  在準備研究所時,還有在讀研究所時,我看的、考試會考的台灣小說,都不曾像《夜譚十記》那樣,從開頭到結尾,讓我笑到圖書館的寧靜氣氛完全被我拋到腦後,或瞠目結舌到我無法控制表情,或在言詞之間感受到哭笑不得的不如意之怒。《花甲男孩》沒辦法這樣有效,《那些年》也同樣沒那麼好笑。
  我倒是認為,大眾VS純的這種典範,已經完全不適用了。問題應該是在於台灣文學的語言是否有想寫給觀眾看,他們的設計是否在意觀眾,在意到,願意將文字調整至能滑順地引起讀者反應的程度。
  楊富閔我覺得沒辦法,九刃感覺從來都沒在鳥讀者的想法。
  台灣的純文學,我感覺像在看特斯拉的車子。他們很酷,很炫,很新奇,你一看價格之後就知道你八成是在買科技公司的prototype,而不是一輛車子。因為一輛車子,它的曲線會很性感,它的引擎隆隆震響你的骨幹,他的飆速讓你渾身上下都是腎上腺素⋯⋯不管怎麼說,它都不會是科幻世界的無感高速飄移。
(1/2)

08-08 14:18

TsuKiKuang
  而我也不敢完全批評台灣所有嚴肅文學者,因為我相信,在某個地方,一定有非常重視讀者閱讀觀感的「純文學」作家。我感覺,有一半的問題是出自於台灣文學的評論者。
  不是論述者,而是評論者。論文不是文藝批評,而會看論文的人,八成不需要批評、評論或推薦文章,也會去看原著。
  有多少評論者有意識到,他們寫的東西也能成為故事,能成為廣告,或能讓未讀者淺嚐作品的文章?
  而相反過來,有多少文學評論者是在寫tech review或是技術白皮書?或直接是寫某一高科技產品的說明書?將高科技替換成文學技藝,我就覺得工程師跟文藝評論者似乎都是同樣的宅,寫出來的東西,也同樣不是普通人類能讀的文字。
  你或許可以說,他們的TA早已不是普通讀者,而是非常有品位、有sense的「文學者」⋯⋯那我這個研究台灣文學的人,會寧可打開YT看英文影音散文,或是跑去看外國文學——至少他們會努力向「我」解釋他們喜歡的東西,為何喜歡,讓我體驗到他們的喜歡。
  我想所有在台灣讀過高中的人,都能明白台灣學生有多喜歡自嗨。可悲的是,我感覺到大學之後,大家還是在自嗨。過了大學,大家依然繼續自嗨。這個問題不僅限於純文學,就連應屬於「大眾」的奇幻類型小說也是如此——自嗨正是台灣人的民族性,而如果我們不想被捲入這種circle jerk的大規模自慰,就只能去尋求其他語言的資源,祈求這樣跨語境實踐之後,台灣華語能稍微不要那麼自嗨一點點了。
(2/2)

08-08 14:18

TsuKiKuang
  而要說宅與不宅的區別,我會說,就是markdown跟neovim之間的區別:
  將簡單的程式寫作方式,寫成「Do this」、「Not this」,或是直接寫給你一本複雜的教科書,最後你還是得上網問google或ChatGPT說哪個功能能用哪些快捷鍵的組合來達成,不然就得每天打練習遊戲,打了兩個禮拜之後你才不需要教科書吧。我會說,台灣文學評論大多數,都屬於後者。
  這樣的純文學,若沒人讀寫/使用,難道不正是自作自受嗎?

08-08 14:32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23喜歡★asddanny123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點評《BanG Drea... 後一篇:[達人專欄] 淺談改變想...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d88931122所有巴友
歡迎諸君來參觀老僧的小屋,內含Steam與Google Play遊戲、3D角色模組、Line貼圖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16:05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