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閱讀心得】〈析論歷史哲學中的二律背反概念〉/黃人傑著

3AM出沒的人 | 2023-05-24 02:22:44 | 巴幣 0 | 人氣 178

【閱讀心得】
〈析論歷史哲學中的二律背反概念〉/黃人傑著

前言、
  這篇文章涉及到了許多哲學概念,從形而上學、邏輯學、到批判的歷史哲學(分析的歷史哲學);因此建議先對哲學有些許瞭解後,再進行閲讀。
  本文分成五個段落,分別探討了歷史哲學定義、研究方法、思想史意義與研究方法、正負與正反的概念分析、以及概念應用。基本上丿除了歷史哲學的介紹與結論,我認為本文應該可以分成:一、歷史形而上學-歷史邏輯學;二、思想史研究的探討;三、形式邏輯與辯證邏輯概念分析與應用。以下我也將用此三部分作為我的閲讀心得的描述分類。

一、歷史形而上學-歷史邏輯學
  作者首先探討了歷史哲學的定義,根據沃爾什的《歷史哲學導論》將歷史哲學分作:思辨的歷史哲學與批判的歷史哲學。而本文同時亦將歷史形而上學帶稱思辨的歷史哲學;將歷史邏輯學代稱分析的歷史哲學。
  而思辯歷史哲學與分析歷史哲學(作者稱歷史形而上學、歷史邏輯學),這兩者的差異在,前者在探討世界在歷史中的發展變化、規律及最終走向;後者則探討了史學家研究歷史的方法,解釋性概念及客觀性等。可以簡單地將兩者看作是歷史學中的形而上學、及歷史學中的知識論。
  克羅齊曾説:「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因為所有歷史都是在當代人的描述與詮釋下誕生。而柯靈烏又説的:「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因為所有歷史都是當代人的思想做出對歷史的解釋與闡述。所以我們不難看出思想對歷史解釋的重要性,而作為其演變的思想史,又是歷史哲學中不可被忽視的存在。

二、思想史研究的探討
  文章先以自然科學與人文學科的研究方法的差異,開始闡述。簡單扼要的説,前者重視的是形式邏輯;而後者重視的是辯證邏輯。
  形式邏輯,其中又分傳統邏輯、數理邏輯,是古希臘哲學發展出的邏輯學概念。又以符號的形式進行邏輯運算,其作為邏輯上的演繹推演,重視形式的有效性。
  例:天氣陰陰的,所以等等會下雨,因此地板會變濕。以A表示「天氣陰陰的」、以B表示「等等會下雨」,以C表示「地板會變濕」。用符號表示則為:(A→B)Λ(B→C)→(A→C)。
  形式邏輯重視邏輯運算的形式(即有效性),而不重視合理性,假若將C改成「現在不會下雨」,有效性亦可成立。而辯證邏輯則強調,事物内在的規律與變化;如馬克思主義的整體社會結構,經濟結構影響社會結構,進而影響政治結構與意識形態。
例:
(圖一)馬克思主義社會結構

  而自然科學與人文學科的研究方法之差異便體現在這之上,前者重視精確與客觀,但它是將無法被客觀量化、實驗的性質拔除;而後者則是重視「人的存在本質和發展」,即「人性」。也就是,自然科學追求實證與客觀、人文學科追求精神本質的探究與發展。歷史學作為人文學科中的一員,其探究的範圍甚廣,就我個人對該學科的定義則為「人類在時間維度上,與世界的相處之研究」;即文章中,作者提到的以有限的自我與無限的世界互動,我們又該如何在這層關係中,把握它的發展與本質,進而保障生活的和諧與進步。
  而思想作為歷史的演變之源頭,其歷史發展的脈絡又是歷史哲學中的重要領域。思想史可以分作内在演變與外在影響。前者為思想内部的發展,思想之間的對撞;如:孫文的三民主義,内涵是中國的大同思想、與西方民主思潮的接觸,形成的孫中山思想。而後者則為,受到外在環境的變遷,而使原先思想的改變,如:東亞的民族主義,東亞國家在面對西方列強入侵後,内部的官僚、貴族階層愛國心的激發。
  社會科學多以統計、量化,將變遷聚焦在外在影響上,忽略了思想内在的演變。因為他們將思想囿於環境之中,將「人性」限制在特定容器内,而限縮了思想發展的多樣性。由於思想作為推動歷史發展的動力,因此作者認為有必要使思想史,被賦予獨立地位於史學領域中,免於讓它成為附屬學科──無論是史學或其他學科。

三、形式邏輯與辯證邏輯概念分析與應用
  因此這篇論文提出了,一套概念方法運用於思想史的研究上。其中提到了二律背反,這是康德哲學中重要的概念,即一個有效論證能夠推論出A、亦可推論出-A;兩者相互排斥卻又同時存在,但這在我們的邏輯中,卻又十分矛盾。
  作者用前面提到的形式邏輯與辯證邏輯闡述,分析兩者概念並説明它們的在思想史研究的應用。當以邏輯説明相反的概念時,是以「-」作表示(而辯證邏輯類似,但卻内核略有不同);如:A與-A(下雨、非下雨)。在形式邏輯中,一個具有效性的邏輯運算中,要嘛會下雨、要嘛不會下雨;但在辯證邏輯中,兩者卻是可以同時存在,作者以圖示舉例。
例:
(圖二)二律背反

  從上面的圖示可推倒出:(AΛ-A)→1,A與-A為推論後的二律背反,而1則為兩者的合,能夠將其看作是背景亦或是兩者的同一。
  他以黑格爾的辯證法舉例,即正-反-合。黑格爾的哲學中,世界的變化是以正、反去推動的,在一個事物中,其是以正的性質出現,而作為其負的性質亦會産生與之相對,兩者會相互鬥爭,最後産生新的合(即新的正),並再産生新的負與之相對,如此循環往復。而二律背反雖然違反我們的直覺,但其矛盾的性質,凸顯出其内在發展的規律,以及提供人文學科在精神研究上一個特有之方法。
  前面有提到,人文學科關注人性,而人性的本質不能像自然科學那般,被局限於特定環境、容器中。因此人文學科重視辯證法的原因即在此,它可以讓我們用更大的範疇去檢視,去視察内部的發展演變。

結語、
  綜上所述,人文學科(精神科學)與自然科學有著本質上的差異,因此我們也該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去檢視與探究它們。作者從歷史哲學的視角提出了新的研究概念與方法,解析了上述兩個不同科學的邏輯内涵,並從中解析了兩個不同的邏輯概念,賦予了研究上的更多可能。
  此外作者以歷史哲學為引子,探討了思辨的與分析的歷史哲學,它們的發展動力與解釋性、客觀性。而從戰後的歷史哲學發展,能夠看到分析歷史哲學的興起,而其中思想對「歷史學知識論」的影響又是如此的重要。所以作者要提出思想史的研究方法,讓之後的研究者可以更好的把握學問的本質,進而維持環境的和諧、增進生存的進步、保障人類的生活秩序與幸福。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