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達人專欄

用法:「化有招為無招」的最佳寫照~採

中國武學傳承 | 2022-07-28 15:30:02 | 巴幣 1218 | 人氣 259

      「採」的另一個用字就是「摘」,無論「採」或「摘」的動作,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得到,例如:摘花、採茶等。但是,您是否發現:同樣是採茶葉,茶農採茶的動作,不但比一般人快得多,還更省力氣,更遑論採的茶葉品質良窳了。可見,「採」有很深的學問在內。

  武學中,「採」的應用非常廣泛,無論那一家的太極拳,套路中都經常用到採的動作。例如楊家太極拳中的攬雀尾、履、白鶴掠翅、扇通背、十字手等,陳家太極拳中的懶扎衣、倒卷肱、小擒打、野馬分鬃等,都有「採」,但是武學的招式名稱中,卻罕見以「採」命名的,也少見對於用法的描述。 

 

      「採」表面看起來很簡單,像是轉個手腕而已;一般人光是用「採」,無論接下來是防禦或攻擊,動作似乎都只做到一半,沒有真正的用處。然而,同樣是「採」,到某些人手中,卻很不一樣~被採到者,有如被老虎鉗子夾住似的,動彈不得。 
 
      要做到這樣的「採」,當然不容易。在與對手剛接手時,首先必須透過「聽勁」、「懂勁」、「接勁」,然後要以「借勁」、「截勁」截斷對方的來勁,接下來再配以「拿勁」、「捲勁」、「沉勁」與「合勁」,恰到好處的將對方拿住,讓對方想走也走不掉、要化又化不開。

  功夫練得更到家的人,在截斷對方來勁後,甚至不需要將「拿勁」、「捲勁」、「沉勁」與「合勁」全都用上,就可以把人制得服服貼貼的;例如練過太極拳的人都會的「攬雀尾」,就是可充分發揮「捲勁」的招式。


  看了以上描述,相信大家都可以認同「採比履的作用更為廣泛」的說法(尤其是擒拿術和堡定快跤中,「採」都是必備的動作)。

      或許「採」在武學中,就是「化有招為無招」的最佳寫照,被列為太極十三勢之一,當然是必然之事囉。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