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評分與票房都一般的《脫稿玩家》,卻要比《一級玩家》更懂遊戲?

夏凰翔 | 2022-04-04 00:20:15 | 巴幣 3516 | 人氣 1304

雖然同樣是以虛擬遊戲世界為主題,電影《脫稿玩家》相比此前的《一級玩家》,所展現的主創團隊對於電子遊戲的理解,卻有著很大的出入。

我知道,大多數觀眾選擇觀看這兩部影片,理由基本都是為了影片中出現的,各種與遊戲和流行文化相關的彩蛋。因為在普通影迷看來,這些元素就代表了該類影片的整體質量。

但如果拋開這些不談,僅從一名專業玩家的角度來看,《脫稿玩家》和《一級玩家》,這兩部在票房和口碑上都有著一定差距的作品,展現的其實是從兩個不同視角下,對電子遊戲這一當今娛樂必需品的解讀。


率先上映的《一級玩家》,在票房和口碑上迎來了巨大的成功,它也算得上是近年來影視行業中出現的,對過往流行文化致敬最多的一部影片。七十多歲的史匹柏,動用了自己在業界強大的號召力,幾乎把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的所有流行文化元素,都融入了這部《一級玩家》中。


在這部影片中,你可以看到電子遊戲在不同階段誕生的數量繁多的遊戲角色,可以看到日本動畫引以為傲的鋼彈、哥吉拉出現在同一部電影中,也可以看到影片從服裝、化妝、道具上,對包括《閃靈》《回到未來》在內的諸多經典影視作品的致敬,整部電影就像是一鍋流行文化的大雜燴,通過加入各種你見過或沒見過的角色皮膚,堆砌出一幕視覺上的盛宴。


可一旦影片失去了這些彩蛋內容後,《一級玩家》剩下的,可能只是一個空洞乏味且有點老套的劇情,而這也暴露了整部影片最大的問題所在——說是一部以遊戲為主題的科幻電影,但影片的核心視角,卻是在講述主角略顯神經質的「追星」故事,以及「適度遊戲,回歸現實」,這一如今看上去,甚至有些對遊戲存在刻板印象的故事主題。影片劇情中,也幾乎沒有什麼深入探討電子遊戲文化的篇幅,影片所有與之相關的探討,往往僅局限在「電子遊戲的第一個彩蛋出自哪部作品?」這樣略顯膚淺的問題上。


這種感覺,就好像你在一個遊戲交友群裡和別人討論遊戲,大家都以骨灰級玩家自居,你本想和別人聊聊遊戲行業目前的發展狀況,或者某款遊戲在設計上的絕妙之處,結果別人開口閉口只能報出一堆,連他們自己都不一定真正玩過的遊戲名稱,而對於遊戲的詳細評價,卻又是隻字不提。

所以,在我看來,《一級玩家》只是一部從視覺觀感上,能讓玩家感到滿意的作品,一部去除掉彩蛋後,非常標準的商業爆米花爽片。

你要說電影的主創團隊,對遊戲產業有多麼深入的了解,我反正是不信的。

相比之下,這次《脫稿玩家》的可敬之處在於,它雖然也是一部劇情無腦的爆米花爽片,但它的劇情,可能更加貼近玩家日常真實的遊戲生活,並且多少也涉及了一些,對遊戲文化。或者遊戲行業現狀的探討。


從劇情設計上來看,《脫稿玩家》將主角設定為遊戲世界中一名平平無奇的NPC角色,能給玩家帶來非常強烈的代入感,因為但凡是平日裡玩過那些大型開放世界遊戲的玩家,基本都能從影片中主要角色的身上,發現和自己曾經遊戲經歷雷同的橋段。

萊恩·雷諾斯(Ryan Reynolds)飾演的主角「蓋伊」(Guy)為一名普通的NPC,每天都在重複著一成不變的生活——準時起床,每天穿相同款式的衣服去上班,路上可能被玩家扮演的角色無情殺害,但他還是會在第二天準時醒來,並且重複和前一天相同的生活。


作為玩家,你能清楚認識到,這確實是我們每天會在遊戲中見到的NPC角色的生活。而這之後,主角因為偶遇玩家女主而覺醒人工智慧,並最終在遊戲世界裡成為主角的故事,似乎也和我們平日裡自己幻想的,遊戲主角的人生歷程,有著極高的相似度。可以說,如果不是對電子遊戲和玩家文化有所了解的話,電影的主創團隊,不可能寫出如此受玩家歡迎的劇本。

  

當然,從中你也不難看出,這部電影的整體調性,仍舊是一部簡單歡快,沒有太多深意的爆米花爽片,你不用擔心我上面講的內容,是否涉及了大量劇透,因為但凡你事先看過影片的預告,基本就能把電影的劇情猜得八九不離十。這就是一部只要看了開頭,就能輕鬆猜到結局的電影,又一部好萊塢工業流水線的傑作,但不可否認,它也是一部能讓觀眾在影院座椅上,笑到前俯後仰的商業喜劇電影。


雖然電影整體看上去非常「給他愛」,但和以往普遍不被觀眾看好的遊戲改編電影不同的是,《脫稿玩家》實際上講述的是一段融入了大量遊戲元素的原創故事,這就給了主創團隊非常多自由發揮的空間,去打造一部能同時滿足普通觀眾和專業玩家的影片

在影片中,我們除了能看到大量遊戲相關的梗和彩蛋外,諸如漫威超級英雄、《星際大戰》等,普通觀眾也能夠理解且喜聞樂見的元素,同樣豐富多彩。而在情節設計上,影片也藉鑑了諸如《楚門的世界》《今天暫時停止》《西方極樂園》等知名影視作品,雖然看起來挺「縫合怪」的,但卻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本片的觀影門檻。


而對於影片的核心受眾,也就是玩家們來說,這樣的一部電影裡,自然少不了大量致敬遊戲的元素和彩蛋,這也是《脫稿玩家》最早能引發關注的原因。雖然數量遠沒有史匹柏在《一級玩家》中展現的那麼多,但《脫稿玩家》中的遊戲彩蛋,相較於《一級玩家》來說,在專業性上可能更勝一籌。

你不光能在電影中看到諸如《洛克人》中的洛克炮、《傳送門》中的傳送門槍,這類觀眾一眼就能認出的遊戲彩蛋,而且影片中還有不少與玩家文化相關的遊戲彩蛋。

比如,在影片好幾個場景裡出現的,玩家在殺死敵人後,對著屍體重複「蹲起」動作的情節,這種玩家行為大多出自一些FPS遊戲,玩家靠這個動作,對敵人進行「精神羞辱」。再比如,影片中反派公司的名字「索樂美  」(Soonami),其實就是編劇在內涵現實生活中飽受玩家詬病的遊戲廠商「科樂美」(Konami)。

      

在電影中穿插這類遊戲彩蛋,毫無疑問會有利於提升影片在玩家群體中的口碑。玩家樂於見到這些真正了解遊戲文化的製作團隊,通過電影的形式,傳播電子遊戲的獨特魅力。這對於玩家來說,是一個積極的信號,遊戲長久以來作為一種不易被社會廣泛接受的娛樂形式,需要通過電影這樣的媒介,在提升曝光度的同時,為自己的存在正名。

   

而往更深了講,《脫稿玩家》這部電影也非常巧妙地,將主創團隊對於不同遊戲文化的不同理解,通過雙線並進的敘事方式,融入到了影片的主線劇情中。

在主角蓋伊成為人工智慧並逐漸覺醒的劇情線中,影片將視角聚焦在了一群,再普通不過的遊戲NPC身上。他們是一款遊戲中必不可少的存在,卻也因為過於普通,在遊戲中承受著玩家最多的傷害。通過他們逐漸發現自我,喚醒自我的過程,影片在這條劇情線上,試圖探討遊戲中玩家暴力行為存在的意義。


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過程,因為在以往的遊戲題材電影中,很少有創作者會從這樣一個角度出發,來解讀現實生活中,遊戲玩家的種種行為。這對於觀眾們來說,是既新穎又有趣的。大多數遊戲玩家,想必都曾在開放世界遊戲中,做出過類似殘害遊戲NPC的行為,但當我們通過電影中NPC的視角,來審視這些行為時,其效果遠比直接說教式的交談,來得更為有效。


而影片的另一條現實故事線,則被用來講述獨立遊戲開發者和大公司之間的恩怨糾葛,這讓影片有機會去探討一些,遊戲之外涉及現實生活的問題。


比如,影片中大公司將獨立遊戲開發者的成品據為己有,同時挖走開發團隊成員,來為自己的遊戲服務。大公司老闆不會在意自己的遊戲到底好不好玩,只在乎遊戲能為自己帶來多少收益。在他的主導下,遊戲公司不去潛心研發原創新作,反而只會不斷通過推出續作的方式,榨乾IP的剩餘價值。公司也同樣存在管理混亂問題,實行著一種近乎獨裁式的統治。


這些問題,或多或少都在現實中的遊戲行業裡存在著。當你看到影片中不思進取的遊戲公司時,你會想到現實中,那些製作著粗製濫造換皮遊戲的手遊公司;當你在影片中看到獨立遊戲開發者面對的困境時,你也會回想起那些曾經看到過的,講述獨立遊戲開發團隊創業困境的新聞。

這些影射現實遊戲行業的橋段,足以引起大量玩家的共鳴,也讓《脫稿玩家》在影片現實意義和故事內核上,展現出了一定的深度。

但令我個人略感惋惜的是,影片在對待其他一些本可以進行深入探討的問題時,卻只做了點到為止的處理,這讓整部影片在內容深度上的格局,沒能徹底打開。

比如前面講到,影片借鑑了《楚門的世界》《西方極樂園》等影視劇作品,因為影片的故事,涉及了「人工智慧覺醒」和「逃離虛擬世界」,這類本可以展開探討非常多內容的宏大的敘事主題,卻並沒有在影片的結尾,將電影的思想深度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級。

以最先覺醒的男主角「蓋伊」為例,他作為首個人工智慧,已經有了完整的情感表達能力和自主意識,電影也為此設立了一整條他和女主的感情線,來強調他作為人工智慧的獨特性,這是非常不錯的處理方式。


本來到了這裡,我以為電影會繼續深入探究AI情感的真實性,或者AI與真人能否真正相愛,這類如今看來頗具時代前瞻性的話題,但實際上到影片結尾的時候,電影卻為了強調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的差異,或者出於其他什麼原因,而選擇草率結束蓋與女主的感情線,讓女主回歸現實中的感情生活。

這樣的處理,一方面破壞了片中人物關係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影片結尾拋出的「蓋伊就是現實男主送給女主的一封電子情書」的設定,也算是徹底扼殺了,前面靠整個故事樹立起來的,男主「蓋伊」作為人工智慧的人設——所以,到頭來他還是「工具人」一個,那麼影片前面所有關於「人工智慧覺醒」這個主題的鋪墊,在此時就一下子變得自相矛盾了起來。


對比之下,同樣講述「遊戲接待人覺醒自我人格」的《西方極樂園》,講述了機器人接待員如何覺醒自我意識,如何反抗命運並追求自由的完整過程,人物行為有著前後邏輯通順的動機,情節轉折也有著足夠明顯的鋪墊。而《脫稿玩家》在處理相似情節時,卻受限於影片的時長限制,而沒能更深入地對這一問題進行探討,草率地以一個看似美滿的結局圓了過去,但觀眾卻不一定容易接受這樣的情節轉折。


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影片結尾時,對所有NPC角色命運的處理上。本來影片已經通過主角蓋伊的一段演講,喚醒了自由城中其他NPC角色的自我意識,但在這之後,影片卻並沒有對「AI意識覺醒」這一主題,再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NPC們雖然進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集體罷工」,但他們最後卻又安於在另一座虛擬城市裡,打造屬於自己的烏托邦。在明知道存在「第四面牆」的情況下,他們也沒有嘗試像《楚門的世界》中的楚門那樣,勇敢走出自己的舒適區,探索更廣闊的現實世界。


從這些角度出發,影片中部分情節的設計,就顯得不那麼經得起推敲了,而我對這部電影的評價,也因此而有所下滑,變成了一部「適合不帶腦子觀看」的爆米花爽片。

當然,你也可以說,這樣的處理方式是恰到好處的,畢竟,作為一部偏「縫合怪」性質的電影,《脫稿玩家》並沒有義務去討論這些,極具思考價值的問題。在這部時長一百二十分鐘的電影裡,也沒有足夠的篇幅去做到面面俱到。影片非常討巧地,對這些問題只做了一些基礎的分析,讓它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相比其他同類型商業電影,更具有觀影價值。

而對於大多數走進影廳觀看這部電影的觀眾,他們想要的,無非也只是這樣一場久違的,輕鬆歡快的觀影體驗,而《脫稿玩家》確實做到了這一點,彩蛋量大管飽,能讓你從頭笑到尾,那麼這樣一部電影,基本也就達到了普通觀眾對它的心理預期。


作為去年整個暑期檔的收官之作,在經歷了前兩個月院線的佳片空窗期後,有這樣一部老少皆宜的電影上演,無論你是否是一名遊戲玩家,它都值得你去影院貢獻一張電影票。

而當我的身份轉變為一名玩家時,我很欣慰能看到《脫稿玩家》在前輩《一級玩家》的基礎上,對遊戲文化進行了更進一步的探討,雖然探討的深度有限,但這也是個積極的信號。它意味著,主流文化視野開始對遊戲文化這一新興的文化產業,有了更多的關注,同時也認可了其作為一種文化載體的存在價值。這對於改變社會大眾對遊戲依舊存在的刻板印象,具有重要的意義。

所以如果你要問我,一名遊戲玩家是如何看待這部《脫稿玩家》的,我的回答會是,它雖然做得不夠完美,但它絕對是玩家們不容錯過的一次觀影經歷。

創作回應

哦哦!寫得好詳盡!!!厲害的分析!!!
2022-04-05 21:40:40
闇之王者‧L‧雷剋司
一級玩家目前也還沒看,而且要說也只對劇中作為最後反派的那隻機械哥吉拉有興趣,手邊還有一隻外觀仿造它但並沒有明確標定就是出自電影原型的玩具說(笑
2022-04-10 18:26:23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