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一日一data] 食品加工後的廢水,似乎可以做為養殖海藻的肥料?!

銘叔 | 2022-03-31 23:00:40 | 巴幣 112 | 人氣 219

  由瑞典的哥德堡大雪與查爾摩斯理工大學的科學家正在進行一項研究,這項研究利用魚、貝類等加工廠所排放的廢水作為試驗材料,分別添加入四種不同的海藻中,並觀察其變化。


  這些廢水附有大量的氮與磷,僅僅八天,試驗池中的海藻的生長速度與其蛋白質含量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生長速度不僅快了 60 %,甚至連蛋白質含量都高達原先的一倍,這簡直是質變!


  然而加入廢水所生長出的海藻味道如何呢?答案是……


  原汁原味!


  這一發現簡直是廢物利用的最高境界,當然這項研究的材料仍是與海藻較為相近的海洋生物加工後的廢水,若是其他食品的加工不知是否也有如此品質?不過單單如此就相當的令人振奮,要知道海藻含有極高的蛋白質,而歐洲的海藻產量是遠低於亞洲的,但歐洲人卻普遍比亞洲人更需要攝取蛋白質,若是食品加工廢水的再利用,能夠保證海藻的食用安全,那麼對於急需蛋白質替代品的歐洲人而言,海藻將是他們取得蛋白質的另一大重要來源。

參考新聞: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神秘怪客
........榨乾淨
2022-03-31 23:07:44
銘叔
看到的時候我真的嚇傻,真榨乾~
2022-03-31 23:11:13
._.
如果能把廢水分成黑水跟灰水,灰水幾乎是可以直接當作肥料使用的。不只是回收,這能同時降低處理污水的成本。我不確定有沒有城市規模的例子,畢竟要重建整個下水道系統是很大的工程,但小規模的倒是不少。
有興趣的話可以讀看看Feidhlim Harty的Permaculture Guide to Reed Beds,雖然我還沒讀過,但書評上是說很多內容符合愛爾蘭和英國的法規。
2022-04-01 03:47:57
銘叔
感謝大哥推薦,關於污水處理,我的認識實在太少,借此我也特別去查找了些資料,發現原來廢水再利用來灌溉,或當肥料竟然是行之有年的做法。

感謝推薦相關書籍,雖然也是能看原文,但我的英文能力還是太差,看的速度比一般人慢挺多的,不知道中文領域,有沒有推薦的入門書?
2022-04-03 13:53:43
._.
我對污水處理的認識也不多,就是剛好有看到過些資料而已,這方面的資料中文的我剛好沒資料。
公視上應該有些廢水處理的介紹可以看一下,沒有講很深入就是了。

我研究的都是比較小規模的,大概一個家庭到社區這種等級的。污水處理方面就是日常生活用水產生的污水,工業上的雖然大同小異,但可能會需要更針對性的處理,像是大量特定的重金屬或藥物殘留。
Permaculture Institute這網站上有幾篇不錯的文章,或許可以從這裡去找找看資料。自動翻譯可以快速看過去XD
https://www.permaculturenews.org/2018/11/23/humanure-part-1-why-should-we-give-a-crap/
https://www.permaculturenews.org/2018/07/01/dry-composting-toilets-work/
這兩篇是在說排泄物,但grey water的也有可以找找看。

我前幾天才看到Paul Stamets用真菌處理污水的資料,可以把大腸桿菌變成蘑菇飼料XD 另外有處理石油、重金屬、除草/殺蟲劑等等。
他在ted上的演講,可以開中文字幕,或許是另一個方向,不過這資料更少:
https://www.ted.com/talks/paul_stamets_6_ways_mushrooms_can_save_the_world#t-1041598
他網站上關於處理農場廢水的,https://paulstamets.com/mycorestoration/a-novel-approach-to-farm-waste-management,他也有幾本書但都是英文。
2022-04-04 05:00:54
銘叔
認真的看了一些,真的收益良多,沒想到居然有這麼多種處理廢水的方式,不過貌似都沒有商業化的樣子?
2022-04-12 22:17:17
._.
基本上所有的污水處理,據我了解,都是靠生物處理阿。先厭氧處理,就跟厭氧發酵一樣,然後曝氣,要說的話就是有氧發酵,這個階段可能會有植物介入處理,也可能分成另一個階段。理論都是相同的,只是設計上不同,通常就是更大,更多程序。
這是 Andrew Millison 解釋污水處理的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sRcVkZ9yg

就算看到什麼很炫的濾芯或薄膜技術,那些濾出來的東西還是要被處理,那他也只有燒掉或是生物降解兩種方法。當然可以化學處理,但不划算,可以想想該如何產酸就好,可以選擇隨便把什麼有機物厭氧發酵(丟到水裡),或是想辦法湊齊各種材料和設備合成。或是看蜘蛛能在常溫下用蟋蟀屍體做出鋼鐵5倍強度的絲就知道人類的化學還差得遠XD 找其他生物幫忙要容易的多。

稍微離題一點,如果從permaculture的設計原則來看,前兩條是:
Any need of an element in your system that the element can’t get itself, results in work. 像是說人類需要雞,但養雞場的雞沒辦法自己找到東西吃,所以你必須工作(喂雞)。
Any yield of an element in your system that cannot be used by the system, results in pollution. 像是養雞場的雞糞沒辦法做利用,所以雞糞變成污染。
應該說已經有商業化的處理方法,但問題是要如何對現有的方法進行改善。商業化的設計明顯的不符合設計原則,但就算有新技術,也要有足夠的動$力去改變設計(翻新設備)。我覺得解決方法是在地處理啦,如果能將所有東西看作資源,那就會從污染必須離開,變成將資源送出土地,至少就多了效益上的考量。如果在地處理的方法足夠簡單,人人都可以做,或是能小規模處理(整棟樓),自然就不需要大規模集中化的處理,又或是能讓他們有喘息的空間去調整。
2022-04-13 03:45:02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