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寫作計畫】「在台灣,凡動漫皆給小孩子看的現象」探源

兔二:滾你奶奶的 | 2015-03-06 20:34:12 | 巴幣 40 | 人氣 698

【寫作計畫】「在台灣,凡動漫皆給小孩子看的現象」探源

這問題老早藏在我心裡,為何在台灣,動漫總被認為是給小孩子看,而且是沒價值的東西。尤其是前者,我完全不覺得少年向的《鬥球兒彈平》=子供向,也不覺得《鋼彈》、《攻殼機動隊》小孩喜歡看且看得懂。

所以,到底發生甚麼事情了?動畫是給小孩看的?

這忘掉的問題,隨著剛剛聽網友自行彙編的動漫歌曲精選時重新浮上心頭。裏頭有首歌,是范曉萱演唱的小叮噹的華語版OP,隨手翻她的WIKI資料,看到有段文字:

    「唱片公司無心插柳下,將范曉萱所唱過的卡通歌曲集結發行新專輯《小魔女的魔法書第1輯》,結果意外地暢銷,甚至超過先前兩張專輯的銷量,因而意識到兒童市場的重要,也讓范曉萱紅遍大街小巷。」---wiki,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C%83%E6%9B%89%E8%90%B1

該文出現了「兒童市場」一詞。換言之,「動畫總是給小孩子看」之觀念在台灣的盛行,其產生,包括了「影視廠商---行動者」的社會建構。至少,有廠商刻意將動畫貼上一種標籤---「給小孩看的」。

OK,如果蒐集民國三十八年至今,那些影視、出版廠商的對動畫作品的宣傳文獻,進行圖像與文本的分析,是否能梳理出一種「動漫,作為兒童文化之一部分」的台灣動漫社會史呢?

當然,也不排除訪談,詢問大人:「為何你覺得動畫是給小孩子看的?」也許就回答答案,可以做出分析。期待「動畫本來是給小孩子看的啊!」的答案有多少。(※當然,該文除了SCOT外,想用社會世界理論和ANT寫

但,畢業之前恐怕找不到時間寫,唉唉。


文字的寒雨、情感的磅礡——我們推廣現代詩與歌詞;
文字的跳躍、情感的極致——我們暢談現代詩與歌詞。

創作回應

凱子喵
然而隨者網路普及 資訊接觸量爆炸性增加 還有第一批接觸動漫的世代(大致上就是像我一樣6年級末~7年級初)開始長大成人後

動漫皆給小孩子看的現象在約12~3年前開始變成一個"不是現實"的口號

為甚麼會說是不是現實的口號?是因為這個論點開始變成了一種被民意代表利用的口號

(只是到被民意代表/名人利用而已 沒有到政治口號層級)
2015-03-08 22:09:42
兔二:滾你奶奶的
這樣說來,型塑的行動者,主要轉移到了這些民意代表。
2015-03-08 22:43:01
.50 BMG
現在卡通台播的都是15↑
2015-03-08 22:33:08
兔二:滾你奶奶的
哈哈,確實。
2015-03-08 22:43:08
凱子喵
特定的民意代表為了爭取婦女選票 才促成了台灣的動漫分級制度

以最終結果論來看不壞 可是在提案拋出的時間點跟行動成果 他就只是個騙選票造成出版商困擾的提案

另外就是那些所謂名嘴 為了爭取曝光率也會利用這個話題
2015-03-08 22:50:28
兔二:滾你奶奶的
爭取婦女選票?真好,剛好最近我想研究台灣的女權團體到底是怎麼回事,看看這兩個族群多大程度重疊。
2015-03-09 08:10:42
凱子喵
是打者女權團體口號將自己權力無限上綱的利益者集團啦(爆笑
2015-03-09 19:54:00
小約翰
看完上面許多回文跟原文

好啦,身為台灣人我也想自婊一下

不知道是甚麼時候開始的概念,被灌輸(不要玩,要認真)

思想會慢慢潛移默化(長輩們大部分都是含有上一代觀念,之後想想可以算合理)

只要是玩的部分,可以理解大人總希望晚輩不要貪玩,可能是表達上的問題

或是私人因素,間接或直接影養到從小到大的觀念

他們的時代到底是怎麼困苦過來的,呃我相信應該很多人都有被強制灌輸的經驗

這21世紀的新產物--<動漫文化>,延伸出去的意義或許對他們來說可能太陌生了(如果拿來跟古早畫水墨畫,一般鄉間童玩相比的話,不能比
2015-07-25 21:26:53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