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6 GP

第六十九個終戰之日

作者:迫水未來│2014-08-15 23:21:30│巴幣:110│人氣:345
「憲法は日本が戦争から得た唯一の収穫であり、今後も変えることはあってはならないと思う。実際、日本は今までこの憲法に守られ、戦後は一切戦争することなく現在に至っている。これは世界に誇るべきことであり、世界の平和に向けて発信していくべきことだ。」

「憲法是日本從戰爭中唯一的得到的收穫。我認為今後也不應該改變。事實上,日本至今為止都被這部憲法所保護,戰後至今不曾進行過任何戰爭。這是值得向世界誇耀的事,應該向世界的和平發信。」


--柴田菜帆,《平和主義国として世界に発信を》




試著想像看看吧!
如果明天,戰爭進入了這個國家
你會用你的手,將誰殺死嗎?
你的父母、兄弟姊妹、朋友、戀人,又會被誰殺死嗎?

即使如此,你也要放棄憲法第九條嗎?

(攝影師 亀山ののこ)




今天,2014年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六十九周年。
從1945年8月15日之後的,第六十九個「終戰之日」(終戦の日)。

今天在東京武道館也舉行了政府主辦的全國戰沒者追悼式,天皇.皇后兩陛下、總理大臣、戰爭體驗者、全國戰死者遺族代表等等共約六千人也如往年一樣出席儀式,而今上天皇與安倍總理今天當然也發表了演說。



本日、「戦没者を追悼し平和を祈念する日」に当たり、全国戦没者追悼式に臨み、さきの大戦において、かけがえのない命を失った数多くの人々とその遺族を思い、深い悲しみを新たにいたします。

 終戦以来既に69年、国民のたゆみない努力により、今日の我が国の平和と繁栄が築き上げられましたが、苦難に満ちた往時をしのぶとき、感慨は今なお尽きることがありません。

 ここに歴史を顧み、戦争の惨禍が再び繰り返されないことを切に願い、全国民と共に、戦陣に散り戦禍に倒れた人々に対し、心から追悼の意を表し、世界の平和と我が国の一層の発展を祈ります。


--今上天皇明仁陛下 第69年戰沒者追悼式演說


天皇.皇后兩陛下還是一樣深受人尊敬呢,另外,兩陛下的年齡也很大了。除此之外,終戰六十九年後的今天遺族也日益高齡化,有超過八成的遺族代表七十歲以上。今年最高齡的參加者是一百歲的難波いそ女士,在終戰前半年丈夫死於菲律賓的難波女士在記者訪問時說了:「戰爭中朋友們都死在空襲中了,實在沒想過可以活到一百歲。希望今後也能一直繼續和平」。最年少者則是鹿兒島縣的福田鈴(7歲),曾祖父重岡秀彦在終戰次年死於滿州。


難波いそ女士


至於我們「日本、取り戻す」的安倍總理呢,今年也沒有在終戰之日這一天去靖國神社參拜。而在追悼式的演說中歷年總理大臣都會有「在前一次的大戰中,(我國)給了亞洲諸國的人們極大的損失與痛苦(先の大戦では、とりわけアジア諸国の人々に対し多大の損害と苦痛を与えた)」這一句,安倍第一次當首相時的演說也有這一句。不過今年的演說詞雖然有講述到「以謙虛面對歷史,在胸中深刻教訓(歴史に謙虚に向き合い、その教訓を深く胸に刻む)」,但和去年一樣沒有觸及對於對亞洲諸國施以損害與痛苦的責任。去年民主黨黨魁海江田代表等就對安倍的演說批判過一次,今年也會繼續被批判吧。(海江田今年終戰之日有在街頭舉行反對集體自衛權行使容認的演講)

雖然最近中日韓關係之間日益緊張,不過今年中韓在終戰之日對於日本的對應倒沒有說更加激烈。韓國對外單位雖然也(照慣例)發表對於「日本不好好面對歷史」感到遺憾的聲明,但同時也說期待今後兩國之間進一步交流,朴槿惠今年的演說和往年相比也顯得有所抑制,同時也提及在兩國國交正常化五十年之際希望兩國關係能更加改善。從這方面來說或許可以稍稍鬆一口氣吧,至少兩國政府在終戰之日這一天沒有進一步惡化下去的打算。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呢,今年不像去年一樣招來日本駐中大使訓斥一頓,但在今天除了例行的政府發言人作秀之外也發佈說在九月三日會舉行抗戰勝利紀念日。NHK北京支局記者(中國人)的分析中則認為北京政府在終戰之日對於日本的態度並沒有任何改變。當然那個「態度」實際上是如何,相信不必我多說。


Notre-Dame清心學園理事長渡邊和子女士。渡邊女士的父親渡邊錠太郎曾經是帝國陸軍教育總監,因為其曾發表認為「天皇機關說」並無不妥的話語而在使日本加速軍國化的二二六事件中被要「清君側」之政變青年將校刺殺。
渡邊女士表示其父渡邊總監的口頭禪是「不管贏了或是輸了戰爭國家只會疲弱。雖然必須好準備軍備,但是只有戰爭是不該做的」。而渡邊女士本人則說「不要和敵人而是與自己戰鬥,要傾聽對手的聲音」。
(每日新聞)



我想有人會說吧,「什麼『終戰之日』,明明就是日本的『戰敗之日』,我等同盟國的『戰勝日』!」云云,然後或許連會有人說個人是「媚日」、「假皇民」之類的。

先不管世界上有哪個國家會有「敗戰紀念日」(喬姆斯基的國際法.外交上普同原則:要怎麼要求別的國家,較要同樣要求自己!),為什麼個人寧願說「終戰」而非「戰爭勝利」,可以參閱拙作盧溝橋事件七十七周年,傳遞歷史是為了什麼

之前在新聞上曾看過同時轉播南北韓在韓戰終戰日是怎麼過的。北韓以盛大的閱兵方式為之,喜氣洋洋地慶祝再偉大的金將軍同志和勞動黨的帶領下打倒美帝,驕傲地慶祝「戰勝」;南韓則是簡單但是肅穆的儀式,紀念這一場悲慘的戰爭與犧牲者們。
兩韓過這一天的方法完全不同,對於大力肯定戰爭、施行先軍政治的北韓來說這一天是勝利日,而自由民主國家大韓民國則是紀念戰爭結束,沒有什麼積極肯定戰爭,只有紀念在許許多多韓國人心中刻下深深傷痕的這一場朝鮮戰爭。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相聲瓦舍的《千禧夜,我們說相聲》?個人滿喜歡這一部作品的,其中有一個段子「結尾學」令人拍案叫絕。

試問中日甲午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八年抗戰、赤壁之戰,誰贏了?「只有戰爭贏了!」

很多人(包含很多歷史教科書)都會說「中國贏了這場可歌可泣的戰爭!」、「向八年抗戰中英勇的國軍將士們致敬!」之類的話。
「中國」或許是贏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但是「中國人」贏了嗎?
中國經由這一戰成功廢除了所有不平等條約,還成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大流氓,啊不,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近百年來只有被外國人侵略和欺負的份的中國終於站起來成為世界強權啦!真是可喜可賀。
可是中國(和英明的蔣委員長)在戰後能有如此的地位,是建立在多少中國人的屍體之上?八年的中日戰爭中,有多少中國人處於痛苦之中?對「祖國終於成為列強」的中國人來說,這場戰爭他們到底得到了什麼?而那些死於戰爭的軍人與平民呢?他們贏了嗎?還是徹徹底底地輸了呢?

當然,不只是中國與中國人,對於所有參戰國與其國民來說都是如此。

所以,慶祝「戰勝」有什麼意義呢?除了帶有「肯定戰爭」的價值觀之外,對於各位市民來說,諸君在戰爭中真的「勝利」了嗎?
我想,對所有參戰的士兵與被捲入戰爭的市民來說,不論是身處戰勝國還是戰敗國的一方,都是輸了。在戰爭中失去了許多重要的東西,得到的只有虛幻的美麗辭藻。戰爭中真正的勝利者,我想是戰勝國的執政者們與軍火商而已。
「戰爭所產生的,沒有勝者也沒有敗者,只有犧牲者。(戦争が生むのは、勝者や敗者ではない。犠牲者だ。)」(平田崇英)。戰爭只會產生犧牲者,南京大屠殺、廣島長崎原爆、東京大空襲等等,許許多多的人們因為國與國之間的戰爭而犧牲了。而對於犧牲者,後人們又是如何面對?

南京大屠殺中死去的人們,難道不也被兩岸的政權利用著嗎?不斷強調南京大屠殺中的殘忍,將所有日本人塑造成「邪惡的日本人」,以製造敵人的方式來凝聚本國的向心力,執政者們藉由操作愛國主義得利。
原爆與空襲,誰要負責?某些日本人對於自國國民怪罪本國的言行感到不解和痛賣其為賣國,這些人認為原爆與空襲明明是「鬼畜美國」的責任,憑什麼怪到祖國(日本)頭上?
然而,前幾天我就在NHK看到一名被爆者認為美國和日本都要負責,美國方面我想不用多說,日本需負責則是因為當年是日本挑起戰爭的。
我個人也認同這位被爆者的想法。不要把「國」與「人」劃上等號,不要將國民視為國家的附屬物。不要去認為抽象的「日本人」、「中國人」、「美國人」都怎麼樣怎麼樣,而是要具體的去理解每一個「個人」的想法,更不要輕率地認為一國的國民一定和該國政府想法一致。
製造出抽象的「〇〇人」這是為政者們操作國民思想的手段,抽象化之後就不用去思考那住在〇〇國的人們是否也和我們一樣有著各式各樣的想法,只要去認知到「〇〇人都是~」就可以了。國民沒有愛國的義務,更不是國家的工具。


在《ウルトラマン》第23話「故郷は地球」中,被拋棄在外太空而突變為怪獸太空人賈米拉回到地球向人類復仇,在破壞了許多架民航機後向國際會議場前進。為政者們為了避免消息走漏而僅對科學特搜隊說明其為怪獸並要求消滅之,賈米拉最後死在ウルトラマン的ウルトラ水流之下。該集故事的最後出現了太空人賈米拉的墓碑,並刻著「為了人類的夢想與科學發展而死的戰士之魂在此長眠」,之後科特隊的イデ隊員說出了那句千古名句:「犠牲者はいつもこうだ。文句だけは美しいけれど(犧牲者們總是如此,只有詞藻是美麗的)」。本集是實相寺昭雄作品。


所以,作為二戰戰勝國國民的我寧可紀念「終戰」而非「戰勝」。說著「戰勝」,只不過是繼續肯定戰爭而已。認為戰爭是處理國際紛爭的有效手段,繼續紀念著「戰勝」的人,以一副勝利者「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口吻面對戰敗國的人們,我不認為以這種態度能增進和平,只不過是增加戰爭的可能性和讓所有市民們更容易被軍隊所擄獲而已。

當然,我不認為二戰中軸心國戰勝了會比較好。軸心國如果戰勝了,就不會有今天在很多人權與限制國家權力分野及和平主義與國際協調主義等法律學上的發展如此先進的德國與日本,兩國恐怕直至今天還是被軍國主義者與法西斯份子所宰制的國家。


廣島被爆者對於安倍參拜靖國神社提出「違反憲法政教分離原則」之憲法訴訟的原告團長關千枝子女士。當年和她一起就讀廣島第二高等女學校(戰前的日本舊制學校教育體系之一)的同學有超過30人死於核爆之中。戰後關女士成為每日新聞的記者,在1975年左右開始陸續拜訪死去同學們的遺族,並在其過程中知道了犧牲的同學們成為了「英靈」在靖國神社合祀。雖然有遺族表示「這樣就不是犬死(死的沒價值)了」,但關女士也產生了「同學們對於自己被稱為『靖國之神』一事會感到高興嗎?」的疑問。對於現今安倍政權之下的日本,關女士則認為「戰前的空氣」似乎又漸漸在今天的日本出現了。
(朝日新聞)


稱之為「終戰之日」而非「戰勝紀念日」或「戰敗紀念日」,因為我不想肯定戰爭與軍隊,也不想去把所有戰時的日本國民、德國國民與大日本帝國和第三帝國一體化。

我很認同《美國隊長》中的一句話:「很多人都忘了德國是最先被德軍佔領的地方」,很多人也忘了(或是不知道)戰前的日本也是一個被軍隊接管的國家。「大正民主」一詞不知道有多少人聽過?或許在腦袋充斥著教科書所教的「日本是軍國主義!」的我們來說,不知道是很正常的。大正民主時代可以說是一段輝煌的時代,各種思想百花齊放,日本近代立憲主義的許多思想(有影響到後來的《日本國憲法》)也在這個時代出籠。當然,這個時代也有一些陰影,除了政治不穩定之外(我想這一點明治憲法的超然內閣要負相當的責任),軍部的勢力也在這個時代日益壯大,比如說在學校派設教官就是在這個時代開始的。二二六事件之後,軍部的勢力急速擴張,最後可以說是掌控了整個國家。

「普魯士只不過是被普魯士軍佔領的地方」,我們在譴責軍國主義國家的時候,千萬別忘了那些被軍國主義者控制的國民也是犧牲者與受害者。


《美國隊長》也有一句話我很喜歡:「與其做個完美軍人不如做個好人」。
在身為戰勝國又曾經被灌輸軍國主義教育多年的我國的許多國民,雖然常說國軍腐敗云云,但對於「軍隊」這個概念本身其實是有好感的。
執政者們就不用說了,許多國民們其實也肯定軍隊。
不是很多人常會說「沒當過兵不算男人」?在之前廣大興事件時也不是一堆人支持出兵教訓菲律賓?而且要是發個什麼「我很擔心當兵的男友」之類的文章往往就會被一堆「心中有沒有國家啊」、「這是身為軍人的義務」云云砲轟。
從中當然可以顯示出我國國民肯定戰爭、肯定軍隊的主流想法。

關於「肯定戰爭」,前面已經說過了,一旦戰爭爆發人民只會淪為國家的工具,只會成為犧牲者。那「軍隊」呢?
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試著同時Google看看「軍隊」、「抹殺個體差異強調同一性」、「暴力」、「陽性」、「陽具崇拜」,可以發現一些有趣深度的討論。
今天的NHK NEWS WATCH 9訪問了美輪明宏的戰爭體驗,美輪女士分享了兩個戰時她所親眼看到的故事。其一是目睹軍人對一名三味線師傅施以暴行,原因是因為軍隊對於這種「娘娘腔的男人」沒有好感;另一個故事則是一名她認識的人被徵招入伍而母親去車站送行,這名母親對孩子說「不要死活著回來」惹附近的憲兵不高興,於是就被憲兵抓住往車站的鐵桿撞,血流如注,而被徵招入伍的這一位最後有沒有活著回來。

或許你會說今天的軍隊已經不一樣了,可是其「國家合法暴力組織」、「封閉」、「沙文」的本質跟七十年前相比還是沒有什麼根本性的改變,全世界的軍隊皆如此。更別提全世界的軍隊大概還是持續被進行著非常肯定戰爭論的思想教育,比較嚴重的幾個國家甚至還直言「聞戰則喜,敢打必勝」,要軍人「好鬥」、喜歡戰爭,甚至想要戰爭

如果去問日本人和德國人面對「軍隊」與「戰爭」態度的問題,相信可以得到很多有趣的答案。當然會有肯定的人,但是相信也絕對可以預見為數不少的否定者。
我讀高中時我校曾有一名德國交換生,他對於台灣高中生竟然會去靶場實彈射擊感到「在德國完全不能想像」。
戰後日本到今天沒有軍隊,雖然有和軍隊很像的自衛隊,但如果細觀對於自衛隊的限制與屬性就可以知道其和「軍隊」之間的差異。當然,自衛隊確實還是帶有許多軍隊的色彩。另一方面,關於認為自衛隊違憲的憲法訴訟至今仍然被人提起(另外,一直以來也有很多人認為學校強制唱國歌是違反憲法的思想自由保障並提起憲法訴訟,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許多日本人對於愛國主義的挑戰)。(另外,關於第九條雖然有好幾種學說,但壓倒性地認為憲法是不允許日本參加戰爭的。目前是政府見解和學界通說是「自衛力論」,一般認為砂川判決最終審亦採此說,即只能行使基於自衛權的自衛行動,不能行使基於交戰權的自衛戰爭,而且也只可以未至戰力程度的的必要最小限度的實力保持。)


《ウルトラセブン》第26話「超兵器R1号」是影射當年冷戰美蘇核子軍備競賽的名作。其中對於「如果敵人有了比我們的大規模毀滅性兵器更強的武器,那我們就開發威力更大的兵器」之軍備競賽的名台詞「それは、血を吐きながら続ける、悲しいマラソンですよ(這是一邊吐血一遍繼續的悲慘馬拉松)」也是至今仍然值得一聽再聽的經典台詞。本照片是神谷和宏所著的《ウルトラマンと「正義」の話をしよう》,該書封面即出自「超兵器R1号」。


不要說什麼以「日本人的想法」看二戰,日本人對於二戰的看法是有很多種不同的想法的。稍微深入了解之後,就會選擇類似「以保守主義者的想法看二戰」、「以戰後民主主義者的想法看二戰」等等區分法。重要的不是你的國籍和血族,而是你選擇的價值。

要記得康德的目的王國論「人民是目的,國家是工具」,不要被國族主義給盲住了雙眼。強調個體為「民族=國家」這個想像共同體的想法是很危險的。經歷過二戰的前法國游擊隊情報員便以親身經歷提醒大家:「集體主義與戰爭相連」,即使國族主義盛行的國家並不必然會是一個集體主義的國家,但不可否認的是國族主義確實很容易成為集體主義。二十世紀後的軍國主義國家(如:二戰的德國、日本,現在的以色列、北韓 等)幾乎無一不與國族主義結合。


哲學家既心理學家Erich Fromm曾言:「民族主義是我們的亂倫模式,是我們的偶像崇拜,是我們的瘋狂。「愛國主義」是它的迷信崇拜。不必說,我所謂的『愛國主義』態度將自己的國家置於人道之上,置於正義與真理的原則之上。」


愛國不是國民的義務,不要把國家想成至高無上的神聖永恆存在。宇宙中的繁星都會有滅亡的一天,更何況是人類建立的國家?放棄把國家神聖化的想法、不要再盲從愛國主義的宣教詞、不要讓想法被國境與血緣所束縛、時時想起目的王國論。在周遭的人們鼓吹國家發動「正義之戰」之時,請記得多帶點上述的觀點去思考,並傳達出去。


有人說貧窮是戰爭的根源(之一)。個人很同意。
但是因此做為抨擊非戰主義的理由,個人認為是毫無意義的。難不成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好方法是殺光窮人?當然不是,而是協助改善該國國民糟糕的生活才是上策吧!
「最好的社會政策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李斯特),我想這點在「貧窮造成戰爭」也是適用的。國際協調主義就是指以軍事力之外的手段去解決國際紛爭,日本長年來的ODA就是其中之一。


我認為「反戰/和平」和「追求自由」是不必然衝突的,爭取自由的方式很明顯不是只有戰爭一途(如採取法律行動、公民抗議等等。日本反對安倍集體自衛權行使容認的人很多也很反對特定秘密保護法並且不斷進行集會遊行等行為表達訴求),而且一旦進入戰爭往往自由只會被更加地限縮,而且,面對戰爭的恐懼會讓許多人非常樂意地將自己的自由交給國家政府去換取主政者們所允諾的(然而常常是虛幻的)安全。雖然扭曲的和平或許真的會比戰爭更像樣,短暫的和平也強過戰爭,但是那壓迫自由而得來的虛偽的和諧只會讓人喘不過氣,而且站在天賦人權的立場也很明顯是不正義。另一方面,許多專制的國家同時也是奉行軍國政策的國家,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且該政權所謂的「和平與和諧」是建立在對內壓迫異己對外稱霸世界之上,這樣的和平與和諧稱得上是和平與和諧嗎?


這顆星球上仍然存在著許許多多的領土紛爭,而這正是引發戰爭(或潛在戰爭)的一大原因,另外,我們也常陷入以抽象的國家代表每個具體的該國人的陷阱。然而,如果從宇宙看地球,國境線是不存在的。許多太空人上了太空從太空俯瞰地球後都有了這種跨越國境的想法,很多太空人也認為,當越來越多的人都能進行太空飛行的時候,將會替人類文化帶來嶄新的開端。


明年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七十年,然而這個世界究竟是走向重蹈當年覆轍的路線,還是另一條進化的道路?
二次大戰的戰爭體驗者們正逐漸凋零,不只日本,全世界都一樣。這些體驗過那場慘無人道的煉獄的人們正是深知戰爭與名為國家之怪物的可怕,所以才為未來世代留下了諸多話語。然而今天,他們的話語又有多少人聽進去呢?又能流傳多久呢?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三谷先生曾說隨著舊世代的凋零新世代的誕生與時代的演進,日本人的戰爭觀逐漸從戰後的「敗者的戰爭觀(當時的日本國民有許多人非常欣然地接受了第九條並且有所共感)」變成現在「勝者的戰爭觀(如中美等國般認同戰爭是解決國際紛爭的有效且正當手段)」,那,更何況是身為戰勝國的我們與其他國家呢?
沒有經歷過戰爭的世代常常不知道戰爭的可怕,更在教科書與社會輿論的薰陶之下認同本國參加戰爭有何不可,甚至對於戰爭感到期待、興奮,如同《西線無戰事》中一般。
沒有經歷過戰爭的世代常常很容易盲從地信服了街頭慷慨激昂的國族主義者號召為國犧牲、排除異己(如外國人)的言論,愛國主義與種族主義(人種差別)將全部的國民拉進令人酥麻的集體主義之中,在整齊的軍服、飄動的國旗、一心齊唱的國歌種種集體麻醉藥的薰陶之下,國民們感到全身一股想要湧出的熱氣與酥酥麻麻的舒服感,這時台上領導者激昂的話語中即使多麼地愚蠢也很容易進入這些腦袋實質處於一片空白的集體瘋狂國民腦中並且深根。(而其他沒沒有陷入瘋狂的國民們,在集體瘋狂的社會之中只能選擇假裝跟著一起瘋或是成為被排除消滅的「非國民」,二戰時的日本與德國正是實例)


在忘記、不知道戰爭的世代主導的年代,那一場狂氣的戰爭是否又會再次吞噬所有人?






-相關連接-


一些最近在看的相關好物分享推薦閱讀:

高橋哲哉之《犧牲的體系》:除了沖繩(美日安保之下成為美國的軍事基地)與福島的相關問題之外,其中也有談及不少有關戰爭責任以及戰後政府「重視美日安保更勝憲法」等有關二戰與戰後想法的論述,整本書都非常值得一讀。

德弘正也《狂四郎2030》:雖然有些部分有點......,但這部作品對於集體主義、沒有憲政主義的民主、管理社會、國家主義與愛國主義、殺人的心理、人心的黑暗面與軟弱面等都有相當值得一讀的描述。

《エウレカセブンAO》:最近重看這一部作品,發現了很多新的體悟。或許看到最後還是不太理解故事到底怎麼發展了,但是當中人物所提起、面對的許多議題與討論都很發人省思,或至少可以觸發觀眾去進行更深一步的思辨。從國家、正義、所謂的敵人、爭鬥、人種差別、個人、心理等等,都有很多值得發掘的提出與討論。或許是劇情上有許多令人不解之處的作品,但在思想上卻是個人想要給予相當評價的作品。


其他如田中芳樹《銀河英雄傳說》、福井晴敏《機動戰士鋼彈UC》、喬姆斯基《失敗的國家》等等都是對於戰爭、國家等相關議題上個人認為非常值得一讀的作品。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255521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同標籤作品搜尋:和平|日本國憲法|自由|戰爭|終戰之日|終戦の日|愛國主義|民族主義|集體主義|立憲和平主義

留言共 0 篇留言

此作品限屋主留言!

前一篇:「怪獸供養祭」在主題居酒... 後一篇:純金哥吉拉在大阪展出中!...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Lobster0627全體巴友
大家可以多多來我的YT頻道看看哦(*´∀`)~♥https://www.youtube.com/@lobstersandwich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16:24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