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下午八點三十三分 | 2023-06-03 12:17:43 | 巴幣 118 | 人氣 127

胡適的日記也可以寫兩個子就帶過一整天了,我怎麼不可以?

呀,我對日記的印象,每日總有新鮮事情,就算是日常也能透過不同的角度觀察而有新的發現。
而我實在是很不喜歡日記上每天都寫差不多的事情。都一樣的事情哪還有紀錄的必要?

我想起我國中,對於寫聯絡簿這件事是很排斥的,三年間只寫了一年量的聯絡簿吧,當然也沒家長簽名。
又或是國小,林茂森導師,一位難得的嚴師,那時候某些長篇課文讀完,我們就要分組討論本篇課文宗旨
,附加延伸觀點。又或是課外讀物閱讀心得,一年兩本,五百字心得,老師會用非常嚴格的表準,灌水文
一律退件重寫,星期五下午有時會拿來看電影,一樣要寫心得。而我得心應手,而我看同學在那加大字體
、灌水、淨講些廣闊又通俗觀點出來下筆,相當不齒。大約就從這裡開始,我寫的東西不大會跟別人同...

要提出不同的看法,要補充其他人沒有寫出的,要寫別人看法後的延伸,還要加入個人觀點。

而就是這樣,我每次都是最後一位繳交作業的,老師常常在那催促,說寫完才能放學,於是常常教室只剩下我一人在繼續思考著。這也給了我機會去老師的辦公桌上看看別人都寫了些什麼,去揣摩他們的心理活動,去想他們是怎麼想的。
我每次想到老師在改作業的時候,都要看著那些大部份內容重複又無心意的心得時,我就覺得我不能這樣,我應該要提出另外的看法才行。

想想看交流的意思,就是指交流彼此的看法。

咳,好吧,我寫到這裡才發現我不是這樣去理解的,我是:「交流彼此不同的看法」,要不同! 我必須提供不同的觀點,不然兩個一樣的觀點有甚麼好交流的?細項?那也不是重點呀。

要在已知的觀點上做延伸,或提出更優解,或不同情境下的解。不要講別人已經知道的。

不要講別人已經知道的。這句話留到下次再詳細說明。
雖然說一樣米養百樣人,一百個人代表一百種看法。但太陽底下那有甚麼新鮮事?你怎麼可能不知道?
我想過的,別人也想過,那我何須表達?
諸如此類,多到能自成一篇。

所以回到國中,日記呀,想想看老師的教學生涯中,要看過多少不同卻相似的事情,多少的流水帳?不,我直接放棄,老師能省下一本的時間豈不是更好?
我知道這有點不對,尤其是老師發現我好幾天沒教聯絡簿時,那個眼神...對不起啦。
即使早已是慣犯了,但她還是很耐心的想要開導我,愛死了,淑敏老師。


而前幾天,某個朋友發了個動態說他的作文跟屎一樣,於是我回覆到:「想的太多還寫不完,寫不出全部看起來就很難懂難看。只能從每天發邏輯結構完整的廢文開始補救」
但我又看了看我自己,我的問題似乎還要更嚴重,我應該要自救才是。我好像沒什麼說服力,又或是三折肱為良醫?
寫就是了。罷也。

明天發一則最近的外匯狀況。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