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小說

風中的蘆葦

拜占庭修士 | 2023-01-25 06:10:08 | 巴幣 1002 | 人氣 178


(此書是我在病榻上寫的,在深夜裡,在曼達安人的帳幕裡,在他們披著細軟衣服的十字架旁。)

(耶穌說)你們若肯領受,這人(施洗約翰)就是那應當來的以利亞。
—馬太福音 11:14

(祭司們)他們又問他(施洗約翰)說:「這樣,你是誰呢?是以利亞嗎?」他說:「我不是。」「是那先知嗎?」他回答說:「不是。」
—約翰福音 1:21

畫面顫抖,閃爍且模糊不清,以手持相機風格的樣式呈現,伊拉克,戰爭發生以前,一根披著白布的十字架,一群人,唱著你不曾使用的語言,不曾聽過的歌曲,接著,戰爭來到,美國與他們的敵人來到,一切歸於一。

「為什麼施洗約翰否認他是以利亞?」
「什麼?」
「施洗者約翰,那個說『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的男人,聖經裡面,四福音。耶穌不是說他是當來的以利亞嗎?怎麼他自己卻說他不是?」

他出現了,光線掃過,輕薄的衣服,中東面孔,出生在這塊大陸最動盪不安的一個世紀裡。行走在海邊,他放棄了富裕的家庭與地位,與窮人們、妓女們、病人和貧民窟的孩子們為伍,一個社會不安的起因。

接著畫面回到從前,我們開始的地方,一個世俗的甚至有點無神論的大學宿舍裡,一位來自耶和華見證人家庭卻迫不及待離開所屬教會的歷史系學生,與他的室友,一位來自虔誠浸信會家庭,本身卻對摩門教異常感興趣的法律系學生,在懷俄明州冰冷地空氣裡,談論著聖經。

「你說為什麼?」
「你覺得是為什麼?」
「我就是不知道才要問你。」
「我以為你對聖經比我了解,畢竟,你們教會特別喜歡鑽研聖經。」
「往詭異的地方鑽研,是的。但,不,歷史上有很多地方,不論是誰,不論你多麼探究,都沒有人能知道那是什麼。就是這句經文,你看看。他們又問他說:『這樣,你是誰呢?是以利亞嗎?』他說:『我不是。』」
「我知道你在說那裡。我都會背了。我以為我們的聖經不一樣。」
「新世界譯本,詹姆斯國王欽定本,自由派的新譯本,隨便哪本,我都對照讀過。」
「酷喔。」
「我們教會的某些行為或許有點問題,但至少,他們聖經翻譯的很好。其他的,就算了。言歸正傳,為什麼?為什麼他否認他自己是以利亞?」
「也許他就不是以利亞。」

光線照耀,那是巴勒斯坦正午的陽光,孩子們舉著棕櫚枝,那人從人群中走了出來。有人笑他,有人用石頭丟他,也有人開心的將孩子們帶到他面前。這是在黑暗勢力尚未籠罩在這片海灣前一個和平的上午,監牢裡,黑暗中的三個人正對著這位「證人」說話。

接著又是冰冷的空氣,他們已經二年級了,一個已經宣布跟家裡斷絕了關係的前耶和華見證人歷史系學生,跟一個已經正式開始參加在摩門教徒傳教士舉辦的聚會的法律系學生,他們坐在大學的一處角落,那裡經常有情侶在這裡接吻,或是某些懷有創業理想的窮學生在喝咖啡聊夢想,而此刻他們接續了那個在宿舍裡聊陳舊往事的那個話題。

「但他就是以利亞。基督親自說了,他是。他就是以利亞。」
「你怎麼能知道他自己知道他是以利亞呢?就算他是,雖然這很不合理,因為一個人已經死了怎麼會再復活,難不成這是輪迴?你不會跟我說你相信佛教的輪迴說吧?就算他是,他也不見得知道他自己是啊!」

歷史系學生拍了拍臉,對自己笑了笑,回答他的問題:

「第一,我不相信佛教的輪迴說,你是知道我的,我不會去相信迷迷糊糊不三不四的宗教信仰。佛教也是,耶和華見證會也是,摩門教,抱歉,但,摩門教也是,就連整個基督宗教,對,這個我不斷努力研究,也許你也努力理解的宗教體系,我也認為都是要經過層層懷疑跟論證,要完全知道背後真相後才值得相信。而現在我在做的是探究聖經,這本基督宗教還有許多宗教的核心書籍。

第二,這並不是輪迴,路加福音就有說約翰擁有『以利亞的心志』,他不見得是什麼靈魂轉世,再次來臨什麼鬼的,而是擁有跟他一樣的能力,一樣的使命,甚至一樣的心情。

第三,他是知道他自己是。起碼在很多地方都有這樣的記載。在這群祭司對他問問題後,他也回答了他是『要來修直主路的人』。這就是聖經中對於『當來的以利亞』的責任的描述。所以換而言之,他自己是知道這點的。

現在的問題是,他為什麼知道了卻依然說不是?」

法律系學生並非非常有耐心的人,而且缺乏追根究底的精神。

「好吧,就算他知道好了。我覺得人是複雜的,複合的,一個人在一個時候知道和相信的某件事不代表在任何時候都能想到它或者相信它。打個比方好了,一個人,可能他終其一生都是個虔誠的宗教徒,一輩子都做著那些宗教徒會做的行為。而在他臨死的那天,牧師來到他床前的那個時候,他卻對他說『我不相信神了』。你覺得這是不可能發生的嗎?我告訴你,很有可能。人是複雜,充滿難以理解的非理性的,並且極其善變。也許他之所以否認是因為他很軟弱。畏懼那些人對他的質疑。」

那個人,智慧的人,身上的衣服實際上相當整潔高級,被關在這個只能看得到日正當中太陽的影子的鐵窗內,三個人前來對他問話。

「我們將會向你詢問你所知道的一切,請你如實回答,這樣對你的生命安全與你的家人都有好處。」

他想起了他曾經跟他的朋友們說過的。那個人,那個人。他是可以改變世界的。我們能因此不再依靠其他國家,我們能因此復興,我們能擁有屬於我們的主權,我們能夠改變。他也想起自己曾經對政府執政者當局尖銳的批評,想起自己那麼多的跟隨者和支持者們。

「請問您,先生,你是否認同應該由以色列政府來控制整個巴勒斯坦呢?」
「不,我不認同。」
「請問您,你是否認同兩國的方案呢?」
「不,我不認同。」
「那麼請問您,您知道你自己在國際媒體上的影響力嗎?」
「知道。」
「那你知道,你說的話可能會左右很多國際爭端的結果嗎?」
「知道。」
「好的,最後一個問題,請問你知道一個最近在巴勒斯坦地區快速發展的和平主義運動團體嗎?」
「是的,我知道他們。」
「你認同他們的行為嗎?」

他停頓了一下。

「不,我不知道他們。我無法回答。」

畢業當天,歷史系學生的父母並未出席,而摩門教的傳教士們雖然到了現場,卻遲遲未能見到那個法律系學生,因為他已經在學期中放棄了摩門教,並皈依了天主教,然後逃學,不再出現在任何人眼中了。正當他準備離開時,法律系學生出現在他的面前,他對他說:「那是因為無知」。

「無知?」
「施洗約翰。他是無知。我一直沒有想到,他可能是因為無知才否認自己是以利亞的。」
「我不太明白。」
「無知!人類很無知,他也是,他雖然有著崇高的使命,崇高的理想,崇高的地位和力量,卻很無知。他完全不知道自己說出這番話會導致什麼後果。你想想,要是他說他自己是以利亞,會發生什麼?」
「會發生什麼?」
「那麼那些祭司們就能應驗聖經上的預言,知道耶穌是彌賽亞了。」

畫面再次回歸模糊,這次是一台電視,播放著只有中東地區才會出現的國際新聞。裡面說著一個有頭有臉的國際人物在以色列戰俘營中被殘忍殺害,據信他組織的和平主義運動團體已經不再認同和平的信條,已經確切的明白了以暴制暴是唯一的出路,只有以武力爭取巴勒斯坦獨立才是唯一的解答。根據他在電視上少有的幾次露面,他的團體是巴勒斯坦地區唯一的和平運動團體,除了他們之外,再沒有任何團體能夠做到讓以巴和平和談,而除了他們以外,一切以和平主義為旗號召的團體都是恐怖分子,這幾次的大使館爆炸案都與他們有關。然後畫面結束了。

斜陽灑在海灘上。其實那不是海,而是一座鹽水湖。沙礫的路面上,一群赤腳的孩子走向以色列軍與巴勒斯坦軍崎嶇的分界線,鐵絲網到此有個小小的突破口,過去,就是另一個國度。一群來自美國或者不知道何處的士兵們看著他們,那是群孩子。窮人們、病人們、受傷的人、許許多多的人,在那個人的號召下來到這裡。

「我們為了和平而來。」
「不要再靠近了。」
「我們沒有武器,我們只是希望能獲得庇護。我們並不支持反抗軍,我們已經病了、受傷了、又飢又渴,只是需要一點照顧。」
「再次警告你們,不准再靠近,否則我們就要開火了。」
「求求你們了,我們只是一群可憐人,救救他們就好。」

在距離鐵絲網三英尺處,也就是實際上還在巴勒斯坦領土的地方,士兵們開槍打死了那個男人,傷患與病人們紛紛逃竄,軍用卡車開始追捕,隔天一則新聞簡單的說道「一群武裝叛亂分子在以巴交界處被驅逐,年紀最小的只有五歲」。

四年後,再也沒有了那個去了天主教的前摩門教徒的消息,那個聖經愛好者獨自一人前去巴勒斯坦,他在一處市集看到一個全身髒污和蒼蠅,被所有人驅逐的瘋子,那人說,他是上帝的謀殺者。

「你為什麼說你是上帝的謀殺者?」
「因為當他被釘上十字架時,我就在那裡,冷眼旁觀。」

他沉默了一下。

「那你知道施洗約翰為什麼否認自己是以利亞嗎?是因為軟弱,還是因為無知?」

瘋子笑了,顯然他問對人了。

「既不是軟弱,也不是無知。而是他根本背叛了耶穌。」
「背叛了耶穌?」
「背叛了他,也背叛了上帝。他老早就知道他是彌賽亞了,卻在臨死前依然懷疑,他到底是不是真正彌賽亞。他的任務就是讓基督能走上榮耀的道路,結果卻害他必須背上十字架。基督教兩千年來都稱呼施洗約翰是聖人,實際上他是比猶大還徹底的背叛者。」
「你是說,出賣了耶穌的猶大?」
「猶大只是一個小小的加略人,而施洗約翰講的話卻能左右整個猶太王國。他只要一句話,就能使人們知道他就是以利亞,而他,耶穌,就是救世主。而他把這一切都毀了。你看看他的追隨者們,那其實就是他的宗教。」
「他創立了宗教?這怎麼可能?聖經上根本沒寫。」
「聖經上沒寫的事可多了呢。他創立了一支教派,這是不證自明的,因為我就曾經跟他們相處過。伊拉克,伊朗,阿拉伯,他們曾經出現在各處,而現在,可能只剩下幾萬人吧。」
「所以你的意思是,施洗約翰是···」
「一個背叛者。殺死上帝的殺手,和你我一樣。」

戰爭結束了。一切又歸於平靜。畫面回到手持攝影機的鏡頭裡,曼達安人的帳篷已經不在,天真,快樂,這一切也不復存在。然而讚美施洗約翰的歌聲卻依然圍繞著。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