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一起來看三國 零下之翔版本 6

零下之翔 念雨居 | 2022-01-12 18:27:46 | 巴幣 0 | 人氣 89

之後又行軍到銍、建平一帶,將殘兵再一一收留,最後投奔袁紹,前來河內駐守。
   當酸棗大營糧秣吃完,聯軍也拍拍屁股走人,討董聯盟宣告解散,這時期很多梟雄開始意識到,或許自己也有機會當上皇帝,為了增加實力,開始進行一連串領土侵略戰。
  之後曹操聽從了鮑信的建議,避開袁紹新佔的冀州,往黃河南邊的兗州進行發展。
   袁紹雖然因為三國演義的影響之下,尤其是官渡之戰之敗,其形象在現代人負評遠大於正評。
  事實上正史上的袁紹是非常有包容度的,三國時期有名的梟雄,曹操、呂布、劉備都曾投奔在其手下,而袁紹也都是好好得招待,除了呂布之外,袁紹曾經派人暗殺呂布,不過這也是因為呂布殺主子的名聲太臭了,袁紹才會先下手為強吧。
   說到利用皇帝號召天下,袁紹其實也早早想到本來要和韓馥謀立幽州牧劉虞為帝,也曾找過曹操合作,不過曹操認為當今天子還在,名不正言不順就拒絕了。
   不過劉虞本人也強烈拒絕這個提議就是了。
  之後曹操特意遠離袁紹勢力,往別的地區擴張勢力,在一路打拼之下,在兗州牧時期,跟黃巾賊的對抗衝突之下,收服了號稱百萬的黃巾賊,並將之編成「青州兵」。
   這時期的曹操勢力連袁紹都不敢小看。
  這期間比較讓曹操痛心的就是失去鮑信,鮑信是推薦曹操當兗州牧有力人士之一,之後戰死,曹操出重金連屍體都找不到,最後曹操只能含淚雕刻其木像安葬祭拜。
  這個時期,袁術也開始不甘寂寞開始出來搶舞台,而第一個目標不是外人,而是自家兄弟袁紹。
  袁術,出身於官宦門閥,袁逢之子,袁基、袁紹之弟。
  袁紹雖然是哥哥,但因為後來變成伯父袁成的嗣子,因此史書普稱袁術為袁紹的堂弟,不過血源上兩人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弟,不過因為袁術是嫡子,也就是正房所生,所以袁術在家族的地位是高於袁紹這位哥哥。
  袁術比起袁紹來說,因為三國演義的關係,形象是更愚蠢,尤其是蜜蜂水事件,完美的把袁術定型成丑角的搞笑人物。
   而在正史上,東漢末期諸位梟雄敢第一位稱帝的人,到底只是因為野心太大導致無知,或者是因為有強大的實力撐腰才敢稱帝,勝敗論英雄,最終只是淪為笑柄之一,根據正史紀錄上袁術確實是有實力稱帝的本錢。
  董卓執政時期,也是有用後將軍職位拉攏過袁術,不過袁術害怕這是一場陰謀就逃到南陽,然後在南陽開始建立自己的勢力,這時孫堅殺南陽太守張咨,然後帶兵投靠袁術,孫堅這樣做理由很簡單,因為袁術的家族勢力很龐大,此刻自己並沒有獨立稱雄的本錢,當然袁術很開心的接納孫堅,這時附近的劉表為了怕袁術攻打自己,於是舉薦袁術為南陽太守示好。
  只不過袁術後來還是將劉表當成頭號侵略目標就是了。
  因為荊州這塊領域實在太肥太重要了。
  這時期袁紹盯上了孫堅後方的地盤,趁孫堅打董卓尚未返回豫州的時候,派會稽的周昕去奪取孫堅地盤,袁術大怒派兵擊退周昕。
   不過更令袁術生氣的是,有大量知名人才都跑去選袁紹當主子,明明自己才是袁家正統的繼承人。
   於是袁紹跟袁術公開決裂了,於是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袁紹跟荊州的劉表結盟,袁術則跟北方的公孫瓚結盟。
   公孫瓚,自號「白馬義從」,三國演義有名的白馬將軍。
  曾經跟劉備和一起拜盧植為師。
  也因為這樣三國演義裡,公孫瓚對劉備很照顧。
  而公孫瓚本人的發跡過程,公孫瓚雖然是豪族子弟,但因母親出身低微,所以無法擔任重要官職,不過因為長的非常帥,聲音非常好聽,被某太守看上,問他願不願意當他女婿,
天上送來的禮物,公孫瓚當然一口答應,之後再岳父的幫忙之下,開始接觸上流社會人士。
  之後因為劉太守犯法被發配交州日南時,違法喬裝士兵沿途護送,中途的時候劉太守獲赦還。
  此事件讓公孫瓚義之品德天下人皆知,之後因義德被舉孝廉,任為遼東屬國長史。
  不過公孫瓚確實是有真本事的,遼東屬國長史任期內,以數十騎兵擊敗數百鮮卑騎兵,升為涿令。
   之後因為北方民族烏桓趁東漢內部暴亂趁機發動一連串侵略,都被公孫瓚順利討伐,因為公孫瓚的菁英騎兵都配白馬,於是「白馬義從」之名就開始傳播天下。
   烏丸也因為被公孫瓚打到怕,從此遠離塞外,不敢再遇到公孫瓚。
  說到異族外患,漢朝的軍事實力真的沒話說,就算是漢末三國時期,異族一樣都是被中原各地方軍閥修理得很慘,直到晉朝之後,邊疆異族才開始囂張起來。
  接下來比較和三國演義不同的是討伐董卓之戰,十八路諸侯,事實上其實沒有到十八路諸侯,而公孫瓚在正史是保持中立,並沒有參加討伐董卓。
  所以三國演義公孫瓚推薦劉關張三兄弟的情節,在正史是沒有紀錄的。
  不過在《英雄記》有記載「會靈帝崩,天下大亂,備亦起軍,從討董卓」,所以劉備是有參加討伐董卓過的紀錄,事實上可能就是打醬油而已吧。
   討伐董卓結束之後,劉備就跑去投靠公孫瓚了,雖然三國演義是說去幫忙,公孫瓚也很有義氣把平原丟給劉備讓他有基本的實力可以養活自己,這時期劉備比較有收穫大概就是認識了趙雲。
  劉備看人的眼光很強,第一眼就發現公孫瓚的手下趙雲與眾非凡,有意思的是趙雲在公孫瓚打工這麼久,公孫瓚竟然沒有重用,在亂世之中,公孫瓚沒有看人的眼光,就注定他早晚會失敗的下場了。
   繼續回到公孫瓚,董卓被呂布殺掉之後,天下大勢很快又進入新局,而公孫瓚和袁紹同為北方最強的兩大軍閥,一場廝殺是避免不了的。
   雖然是北方軍閥大戰,但是卻影響到全中國,兩大梟雄的導火線,最後因為劉虞全面引爆!
    劉虞漢光武帝劉秀之子東海恭王劉彊的五世孫,除了漢室血統之外為人溫厚仁慈,是當時聲望最高的皇親國戚,也因為這點袁紹才想利用劉虞,擁立他為新的大漢皇帝,然後打出自己的天下。
   說到皇親國戚,應該很多人也會想起劉備吧,
  話說這時期的劉備雖然一直宣傳自己是皇親國戚的身分,不過根本沒幾個人會相信。
   也因為公孫瓚和袁紹大戰,袁術自然就跟公孫瓚結盟。
   不久其弟公孫越被派去幫助袁術與孫堅一同攻打周昂,不幸被亂箭被射死。
  公孫瓚歸罪袁紹,上書朝廷袁紹十項罪狀,然後號召諸州郡共同討伐。
   確定要打之後,袁紹本來要用自身勃海太守印綬給與公孫瓚弟公孫範作為巴結,但是公孫本是同一家,公孫範反而更加堅定支持老哥公孫瓚。
   另外趙雲原本也是袁紹轄下的常山郡部將之一,之後跟常山郡部將討論之後,集體反叛袁紹,然後推舉趙雲率領該郡義軍去投奔公孫瓚。
   投靠公孫瓚之後,出現一段很有意思的對話。
   公孫瓚問趙雲:「聽說冀州的人都欲依附袁紹,為何你獨與他們不同,難道是迷而知返嗎?
   趙雲回答說:「天下大亂,未知誰是明主,民有倒懸之危,鄙州議論,要投奔仁政之所在,因此我不投袁紹而投將軍。」
之後時任高唐令的劉備被襲,投靠公孫瓚,跟袁紹山東附近地盤戰的時候,劉備跟趙雲被派去幫田楷一起對抗袁紹,
劉備這時就對趙雲非常有好感,跟趙雲培養很深厚的感情。
  界橋之戰,公孫瓚和袁紹第一次的正面大戰。
  初期公孫瓚優勢很大,因為這時期的袁紹只有步數萬兵再撐,而公孫瓚則有騎兵步兵三萬為方陣,騎兵一萬為左右翼。
  不過打戰這種事情,有時候取決不是兵力的優勢,而是主將的謀略領導力,袁紹雖然打仗很差,但是手下大將麴義卻是個智勇雙全的人物。
   麴義面臨公孫瓚沒有畏懼反而以「先登死士」八百步兵與弩兵數千人應戰。
「先登死士」麴義訓練菁英部隊,先登意思就是先頭部隊。
  古代攻城,最先登上城頭的功勞最大,謂之「先登」,死士就是不畏死的勇士。
  驕兵必敗,公孫瓚看到這個數量微笑,輕敵之心生起,直接下令 『白馬義從 』攻擊,這正是麴義最想要的局面,因為麴義已經埋伏一千多強弩手在盾牌之下不動。
  等到騎兵近到射程之內,麴義下令全部射箭,一瞬間騎兵不只是受到傷害,馬匹也受到驚嚇,陣型一亂,麴義下令追擊,數千人追著數萬人大喊追殺,公孫瓚雖然想要重整隊形反攻,但依舊無法成功,加上精銳騎兵先鋒嚴綱被斬殺,公孫瓚於是留下一部分先擋著,然後率領本隊先撤退大營,誰知道麴義一路追到底,完全不給公孫瓚喘息時間,最終公孫瓚只能宣告戰敗,退回薊,屯軍勃海。。
   此戰袁紹跟公孫瓚傷亡都不大,只有士氣方面的損失。
   另外有一段有趣的小插曲,當袁紹知道麴義打贏,立刻下令本隊也跟著進攻,但自己卻慢慢走,只有數百人在身邊保護而已,等到收到確定戰勝消息,袁紹就下馬卸鞍,稍事休息,誰知道公孫瓚部逃散的騎兵二千多突然出現,很快就包圍了袁紹展開攻擊,這時田豐拉著袁紹,要他躲到一堵矮牆裡,袁紹卻忽然英雄魂爆發大聲說:『大丈夫寧可沖上前戰死,躲在牆後,難道就能活命嗎!』 
  而這兩千騎兵因為不知道袁紹就在裡面,沒有往死裡去打,等到麴義領兵救援袁紹的時候就趁機撤走了。
  之後雙方持續纏鬥有來有往,直到公孫瓚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
  前面有提到的威望很高的皇親劉虞,劉虞因為怕公孫瓚的勢力提先出手,但反被公孫瓚所敗成為俘虜。
   然而最致命還是公孫瓚為了得到幽州隨便找個理由就殺了劉虞。
  這導致原本支持公孫瓚的人才還有劉虞舊部一一跑去幫助袁紹,袁紹跟公孫瓚之戰的勝利天枰開始往袁紹的方向倒下去。
  失去威望和人才的公孫瓚往後幾次大戰接連慘敗,導致公孫瓚開始龜縮,失去以往英雄氣概,只想要防守而已,就連附近部下有危機都不派兵去救,退無可退的公孫瓚最後只能選擇跟張燕聯合希望可以夾擊袁紹。
   不過計策被袁紹看出,袁紹將計就計設下伏兵,公孫瓚中伏後,最後一點英雄氣概都不見了,再也不敢出城,然後全心修築城牆打造高樓,指望能靠防禦把袁紹兵糧耗盡自動撤退,不過袁紹軍師腦筋動得很快,城樓很硬那就掘地道就好了。
   這時公孫瓚看到地道毀壞望樓,然後漸漸到達中央的土丘。知道沒有生機了,於是引火自焚。
   有意思的是據說公孫瓚的首級被袁紹送到了曹操所在的許都。
  公孫瓚一死,袁紹併吞其勢力後,已經是北方第一梟雄。
  這時的袁紹可以說是中國第一強大的軍閥。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