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5 GP

【心理學】多數無知,人眾無知pluralistic ignorance

作者:毛茸茸的殺人鯨│2009-01-17 11:56:21│巴幣:2│人氣:7399
BLOG將持續,但不定期的刊載有關心理學的知識與資訊,
有興趣的可以訂閱我的BLOG.
 如果師出同門,也歡迎指教。


社會心理學研究的範圍有很大的一部分都牽涉到所謂的「社會常識」,而往往這些我們堅信不移的信念,在科學的檢驗下卻只是一種流傳已久的錯誤概念。也許你知道結果如此兩極化後,你會感到驚愕、訝異,會拒絕接受。但社會心理學最終的目的還是希望你能夠因此而變得更加警覺,不要陷入某些情境與團體的迷思當中。

=========================================

pluralistic ignorance:(人眾無知)
算是從眾行為的一種。
這個概念被廣泛的應用在多數「群體」、「團體」存在的相關團體決策偏差,還有用來解釋一些匪夷所思的現象。一場選舉、一次集會發生意外....你都可以很輕易的在這些場合中找到下述的這個現象。

有人將這個理論解釋為:
『pluralistic ignorance is a process which involves several members of a group who think that they have different perceptions, beliefs, or attitudes from the rest of the group[1][2]. While they do not endorse the group norm, the dissenting persons behave like the other group members, because they think that the behaviour of the other group members shows that the opinion of the group is unanimous. In other words, because everyone who disagrees behaves as if he or she agrees, all dissenting members think that the norm is endorsed by every group member but themselves. This, in turn, reinforces their willingness to conform to the group norm rather than express their disagreement. Because of pluralistic ignorance, people may conform to the perceived consensual opinion of a group, instead of thinking and acting on their own perceptions.- WIKI'不過我覺得太文謅謅了,用比較口語的解釋方式就是:

「人們在不確定目前身處的狀況時,會觀察他者好理解當下的處境,並且以此做出反應;且人們假設自己身處的團體中,每個人的想法都和自己的想法不一樣,即使事實上大家都和自己一樣,陷入一種對目前情況一無所知的狀況」-也就是如此,所以才常導致一些本來不該發生的悲劇。

我不大記得這個理論主要實驗是什麼,就說我記得的那個吧!
有一個很有趣的實驗闡述了這個現象。大概是這樣的:

實驗者請受試者在一個密閉小房間寫問卷作業,並且欺騙他們只是要做一個一般性的問卷調查。在小房間上方有一個通風口,實驗者隨後會在對方開始寫作業後不久將一種對人無害的煙霧從通風口排入。

受試者分成幾個組:有 單獨1人 2人 .....到6人以上的小組
但其實除了受試者自己本身以外,其它的「團體成員」都是「實驗者同謀」-「應實驗者要求假扮受試者的其他實驗人員」。所以不管團體的大小,真正的受試者其實都只有1人。而實驗同謀的「劇本設定」是:他什麼也不做,就只是持續寫作業。

他們發現,當只有一個人的時後,許多受試者看到煙霧飄出就馬上有反應,筆一丟就奪門而出。不過,兩人、三人、四人....,隨著人數的增加,受試者從煙霧施放到衝出門的時間也隨之拉長。到最後,甚至有幾組受試者根本沒有打算出來-直到他們被濃厚的煙霧干擾到看不到試題,才出門去和實驗者抱怨!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心理學家認為是兩個成因造成的:人們普遍都有一種傾向,有時會在危急的時後故作鎮定,即使自己緊張得要死。因慌亂表現是一種有損ESTEEM(自尊-自我價值)的行為。(這應該有文化因素在,如果換成亞洲的受試者,可能會有不同反應)然,搭配上前面說的pluralistic ignorance。人們會觀察他人的狀況來瞭解自己的處境,可是其他人(實驗同謀]每個人都像沒事人一樣,繼續寫他的問卷。那麼受試者就會想.....看他們那麼鎮靜,應該是知道些什麼吧?也許那煙霧根本不會傷害到人....ETC
會不會只有我是大笨蛋,自己在那邊窮緊張??


現在,你看出什麼了嗎?


如果把實驗同謀撤換成一般大眾,如果把無傷的煙霧換成毒氣或是火災濃煙,如果把實驗情境拉到現實狀況下?於是,悲劇就這樣發生了。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5975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同標籤作品搜尋:|心理學|ACG|

留言共 7 篇留言

暗月之鏡 ChiBC
這在某種程度上 和沈默螺旋有點類似

記得高中第一天上課,所有人都站在門口沒進去教室
因為沒人知道教室可以進去

當我到了,門把一轉就開了
然後我大方的進去...慢慢才有人跟進來



所以人性有他自己的盲點....

01-17 12:18

毛茸茸的殺人鯨
恩!我內文提到的選舉就是指沉默螺旋。
的確很類似,不過實際上的關係我沒有細究,我只知道講沉默螺旋時,都會提到人眾無知這部分。

你說的那個例子太好了,我可以放在我的文章裡面嗎?01-17 21:02
潼恩.戴絲
  因為不知道情況是什麼,也不清楚怎樣做比較好,所以就看別人的反應來行事~…
 
  我想到的是盲目的恐慌…
  像之前的三聚氫氨的事件,發展到後來甚至讓我有種錯覺…
  好像喝到就會馬上死一樣!?
 
  不知道像是這樣的情況該如何分析呢?

01-17 15:51

毛茸茸的殺人鯨
三聚氰胺那個的確是造成盲目的恐懼,你剖析的很對。我想主要肇因是媒體刻意渲染、誇大。但要用什麼理論去詮釋我目前還沒想到。:D

另外媒體身為大眾知識提供者,本身就具有權威性質,又不斷的重複、放大/曲解特定細節,導至大眾對於衛生局檢驗標準與衛生局的不信任....這點真的很糟糕ˊˋ01-17 21:09
暗月之鏡 ChiBC
在心理學的觀察及實驗方面
都證實人果然是"社群"動物

所以在演唱會、大型活動的集合時
人很容易會進入一種類似被洗腦的情況

所以才會有很多的造勢晚會之類的活動
人類對於附合其他人的想法,溶入群體有著先天的渴望

所以當媒體強力放送的情況下,也就會有這種恐慌的出現了

01-17 20:09

毛茸茸的殺人鯨
嗯!沒錯!人類本身的確是喜歡把自己歸類在一個團體裡面。
人類也的確是需要他人才能活下去的動物(極端者例外,而他人不一定要實際存在,項浩劫重生裡面的威爾森排球就是主角的"他人")

人們傾向於討好內團體(自己想跟隨的團體),醜化、排斥外團體(和自己無關,或是和自己喜歡的團體對立的團體)。

這後續會引發一個現象叫內團體偏私,下次就來講這個好了。

--------------------------
另外造勢晚會會出現一種團體極化的現象,
所以一些激進的演說會讓一群同質性的人更加的興奮與偏激:D01-17 21:17
塞菲莉亞
問個問題
如果受試者詢問旁邊的人為何有煙霧,那麼實驗同謀要?
(抱歉每次都問怪問題orz)

01-18 22:19

毛茸茸的殺人鯨
一樣得去看原本的"劇本"怎麼寫了..

對於這些細節我想你有想到的,的確是會發生的狀況,所以
心理學家在做實驗的時候應該也會想像類似的問題,然後找出因應措施。
舉最著名的電擊實驗,實驗同謀只有短短五句台詞,按權威性質的高低排序。不管受試者如何大吼大叫、質疑或是做出其它舉動,只要他們沒有說出:我要退出這場實驗,那麼在電擊實驗的實驗同謀就只會說
:請繼續、這個實驗需要你繼續下去、你必須繼續!....etc


不過我說一下,以你的問題來說,如果是我,我會安排一個中性的動作,例如:聳聳肩-然後繼續寫問卷這樣。聳肩可以代表許多意涵:不知道、沒什麼大不了的or管他的。但也避免了不必要的、額外的實驗同謀或受試者的反應影響實驗的推論。01-19 10:46
毛茸茸的殺人鯨
不過糟糕就糟糕在.....上次的我還找的到原本的實驗流程,這次的沒有XD01-19 10:47
反攻大陸10000年
說到群體,心理學用來判斷 異常Or 正常 的基準,不就是群體?

先不論產生心理疾病的原因 (有心理醫生說那就跟感冒一樣,沒事坐在家裡都會得病....)

一件物品如果不能使用了,壞掉了, 對比它的正常狀態,婐们可以稱它為異常

但是心理狀態卻不能這樣歸類吧, 除了憂鬱症,躁鬱症,強迫症,這些明顯的對患者本身造成不便與傷害,我們可以將它與正常狀態比較,稱做是異常,或是疾病

可要是屬於單純心理狀態的"異常"呢,例如一些殺人犯,強姦犯,戀童癖,或者詐欺師,偷窺狂,食人魔,等等

這些人的心理狀態,他們本身並不覺得有什麼異常

例:安東尼霍普金斯:凌北就是喜歡吃腦將拌青豆! 再配上DRC的紅酒,這就是人生啊~

上述這些人要是不放進群體當中來看的話,他們都會是"正常人"
可是一放進群體,他們的行為就與群體格格不入,或給群體帶來傷害,於是兩相一比,就被判定為異常了

而這種群體化的機制,或許就是人類的一種保護機制,用來辨別群體之中可能造深危害的因子,以及用來讓自己不與群體格格不入,而受到群體傷害的機制

而這種機制擴展到外表,衣著,言行,認知等等,就形成上述實驗的結果,這簡直可以說是不可逆的天性了

以上,只是一個外行,淺薄的感想而已...

-------------------------------------------------------------

另外,我問一下大大,到底史金納的女兒有沒有自殺啊?

01-20 07:04

天下太平
探索是擴張

憎惡是反動

愛情是回復

自由是退化

01-22 03:30

啟元
我自己是這麼認為:
人眾無知與沉默螺旋的相關性
應該是人眾無知(pluralistic ignorance)是個心理學名詞
用來解釋沉默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這個社會學理論的
其實這種說法有點不大公平...
換個說法:
沉默螺旋理論(The Spiral of Silence)是社會學者所提出來的
所以當社會學或是政治學者在討論相關性論點時
他們傾向於使用The Spiral of Silence
而心理學者則比較於傾向使用pluralistic ignorance
本質上,我認為兩者所講述的內容其實差異性不大
至於沉默螺旋是在講什麼?
用搜索引擎查一下大概就知道了XD
內容是什麼就懶的說了

殺人鯨最近想把這裡改造成心理學論壇嗎?XD

02-23 02:41

毛茸茸的殺人鯨
我會去查一下,之前友估狗過,只是沒有什麼興趣把政治學或新聞學的長篇大論看完XD。

應該算吧?因為在國外,心理學可以說是基礎課程之一,但在國內很明顯的國人對於心理學的認知嚴重不足。更別提對臨床心理師或諮商師,與相關研究者的歧視和成見了。ˊˋ02-25 18:14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5喜歡★Expire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大怪物來襲!Men of... 後一篇:Men of War線上...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ilove487奇幻小說連載中
《克蘇魯的黎明》0679.虛假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12:20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