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5 GP

現代戰爭中還有陣法嗎?

作者:Jessica的老公│2010-01-04 23:05:08│巴幣:8│人氣:4228
        現代戰爭,基於科技上的突飛猛進,殺傷力、持久力和作用範圍早就遠遠超越古代兵器所能及,動輒一發砲彈或炸彈就能催堅拔物,更何況血肉之軀。所以說,近代或當代的戰爭,為了減低折衝損傷,避免被一網打盡,反而在陣型或隊形上,偏好機動靈活,視線遼闊,火線寬敞(避免誤傷同僚或妨礙同僚射擊),已經不會再見到什麼馬其頓方陣啦、吳國步兵大陣、魏舒方陣或孔明八陣等等,一群人排列緊密的陣型。
 
        那以現今戰爭而論,講成隊形好像比較貼切一些,而陣行比較像是由許多小隊所構築而成的。所以嘍,以小隊而論就以我所看到的六七種常見隊形,其實都可見到古代陣行的影子。例如,縱列,橫列,直線,梯形(楔形),V形,圓形等等,我想大家不難想像大概是什麼情況。我比較想提的是,在古時候比較沒有特別強調而為了因應現代戰爭形態而出現的陣行,目前慣稱為『斜線陣』。這一種陣行,經常出現在機械化部隊,舉凡陸軍裝甲部隊、海軍戰列艦隊,空軍航空中隊都很常用到。
 
        以
步兵和裝甲部隊舉例而論,主要可分為左斜或右斜。我們知道在裝甲部隊中最怕的就是敵軍從側翼腰擊,不但難以察覺,而且一旦襲擊成功,整個部隊將被切成兩段甚至數段,形成首尾失顧,後果不堪想像。而此時『斜線隊型』,的好處就是能讓部隊往側向提供最大火力,而且此種隊形的還有好處是,不論敵人出現在東南西北哪一方,其視線和射擊火線都不會被同僚所遮檔到,相當便捷。這種隊形在戰機四機飛行時,或艦隊巡航還蠻常出現。

(醜醜的示意圖請笑納)
右斜(左側敵人)
                                    ☺
                 ☻           ☺
                           ☺
                      ☺
 
左斜(右側敵人)
     ☺          ☻
         ☺
             ☺
 
提拱主隊兩側防護
 
☺             ♠                ☺        
   ☺          ♠            ☺
      ☺       ♠        ☺
          ☺   ♠    ☺
 
        

       

        而斜線陣的起源非常早,各位如果上維基去查可以看到一場應用斜線陣最早的戰役為底比斯與斯巴達發生的
盧克特拉戰役(Leuctra, 371 BC)傳統希臘方陣是以陣線平推進攻,兩軍交鋒後就開始互相混戰,結果就看哪一方的先支撐不下去,導致陣線崩盤而潰敗。此類作戰方式單純就在拼人數、拼士氣和拼蠻力,兵力居多的一方通常勝算也較高。而底比斯名將埃帕米農達 (Epaminondas)此戰中,同樣以方陣束伍,但是集中特定方陣兵力並且如斜線般依序進攻對手,一舉擊敗強大的斯巴達軍隊,首次改革希臘方陣戰術,並奠定後來的馬其頓密集陣,大抵就是照埃帕米農達首創的斜線戰術(Oblique Order) 
 
         本來雅典步兵方陣與斯巴達方陣相近,但底比斯方陣略有不同,其縱深一般為25 橫列。底比斯名將埃帕米農達在此戰中,進行革新,將打擊重點放在左翼(以前是放在右翼或中央),其陣列縱深增至50橫列,中央與右翼各為 8 ,所有士兵均持長矛。戰爭開啟後,左翼50橫列的方陣率先前進,然後右面的3個方陣依次出發,整體陣行形成一條斜線。這樣當左翼方陣接敵的時候,其他方陣還跟在後面。

        色諾芬(約前
427-355年,雅典人。軍事家,文史學家)記載:『底比斯左翼50
行縱深的加強方陣借助地勢沖進斯巴達國王克里翁布羅托親率的右翼方陣,如同一艘戰艦攔腰撞擊敵艦,斯巴達方陣頓時土崩瓦解,克里翁布羅托力戰而死。』此時斯巴達其它方陣正等待對面底比斯方陣的進攻,無暇顧及右翼方陣的覆滅。消滅斯巴達右翼方陣以後,底比斯的左翼加強方陣士兵全部右轉,開始攻擊斯巴達陣線的側翼,而其他底比斯方陣此時也陸續接敵,會同左翼方陣兩面夾擊,依序擊潰斯巴達其餘方陣。此突破性戰術,大破斯巴達軍。開創了底比斯的盛世,後世恩格斯有評:『埃帕米農達第一個創立了直到今天仍然解決幾乎一切決戰的偉大的戰術原則,不要沿正面平分兵力,而把兵力集中在決定性關鍵點進行主攻
  
 
 
(呵呵~~很簡陋的示意圖)
AAAAAA     AAAAAA     AAAAAA     AAAAAA
AAAAAA     AAAAAA     AAAAAA     AAAAAA
AAAAAA     AAAAAA     AAAAAA     AAAAAA
 
 
AAAAAA
AAAAAA
AAAAAA     AAAAAA     
AAAAAA     AAAAAA     AAAAAA     
AAAAAA                           AAAAAA     AAAAAA
AAAAAA                                                 AAAAAA


        但各位別依樣畫葫蘆咧,把部隊排成斜線就當成是『斜線陣法』喔。『斜線陣法』的精髓在於,『集中我方兵力,強壓於敵方一部份,進而造成局部優勢,再以分頭擊破』。這樣的戰術思考頗像『孫子兵法』中所提及:『故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則我眾而敵寡﹔能以眾擊寡者,則吾之所與戰者,約矣。』簡單一句就是,努力使我方出現局部或片面,我眾而敵寡的優勢狀態。這方面戰術,在拿破崙一生最輝煌的『三皇會戰』中,有十分淋漓盡致的展現。
 
    所以說嘍,現代戰爭還是有陣行和兵法的唷。

補充:橫列


縱列


V形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56509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同標籤作品搜尋:|快使用GP鼓勵|

留言共 4 篇留言

左手
斜線陣法最早好像是亞歷山大創造出來的陣型。
在面對波斯大軍時一戰成名,在現代也非常有用呢。

02-03 01:06

刀聖李
斜線陣法 葉巴敏諾達所創
包圍戰術才是亞歷山大創的

05-05 12:24

幻影.風
只是這很強調弱邊能頂住吧...如果弱邊先崩,下場...

04-27 20:59

曹操
我個人認為陣法不錯 但不知道敵軍動向
如有伏兵更好 再加上必須算出速度
當敵軍發射砲彈 如果我軍戰艦 可以用速度閃避
再利用潛水艇 快速攻擊
假設 軍艦是盾 航空母艦是弓 戰機是刀 潛水艇是伏
照著你的圖去安排 指使有犧牲 但可以有勝算

07-23 04:56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5喜歡★yates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簡述八陣與孔明八陣 (圖... 後一篇:曹操墓疑點重重 (新推論...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BHSN00000b0n大家
看了《綠色生活公約》這本書看更多我要大聲說6小時前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