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9 GP

[達人專欄] 日本建設殖民地對後來政權的影響(二)

作者:華倫斯塔湖畔的灰雲│2022-07-12 10:33:32│巴幣:18│人氣:311
  戰後,韓國和台灣的快速工業化得益於商業企業透過獲取有價值的訊息和監控政府活動來降低交易成本的能力。通過開發新的組織形式來降低交易成本的公司可以創新和降低成本策略賺取利潤並擴大規模和復雜性。如果他們掌握相關訊息、執行合同並保持對產出和服務的品質控制,通常能夠成功地維持或降低其單位交易成本。公司可以從與公共或私人外部組織的聯繫中受益,以降低其市場交易成本。就韓國和台灣的戰後商業公司而言,戰前經驗的兩個方面與此相關。

  首先,兩個經濟體的戰後官員和商業精英都受益於 1945 年前與日本精英的接觸和互動。個人聯絡和個人友誼,通常是在官員(和)或商業人士之間,充當雙方有價值的市場、金融和技術訊息流動的管道。正因如此,日本在韓國和台灣的投資在朝鮮戰爭後恢復並不奇怪,儘管在台灣比在韓國更順利。 1952年至1970年間,日本對台投資達8900萬美元,僅次於華僑華人和美國投資;在韓國,總額達到1.4億美元,使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投資國。韓國或台灣精英與日本同行之間的訊息交流有助於日本企業瞄準被認為適合與韓國和台灣建立新的項目,以增加在韓國和台灣的投資。

  其次,兩個前殖民地的戰後精英成員都有在地方政府委員會(市、縣或鄉鎮)任職的經驗,這些委員會是通過任命和有限選舉產生的。這些委員會於 1937 年左右開始,並在太平洋戰爭年代繼續存在,為當地殖民精英與日本官員討論與當地利益集團、稅收和支出有關的事務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在此過程中,他們了解到,如果擴大其權力,這些委員會將如何成為公眾的有效監督者。這樣的地方議會可能要求對地方和中央政府的績效承擔一定的責任,從而促進向地方政府部署更多資源——這一過程總是有助於地方商業公司降低其市場交易成本。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550747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同標籤作品搜尋:日本|戰爭|二戰|中華民國|南韓

留言共 0 篇留言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9喜歡★bme882005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達人專欄] 日本建設殖... 後一篇:[達人專欄] 日本建設殖...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chocomint
快來看我們家的新聲庫柊雪!將免費的日文合成聲庫帶走吧(o゜▽゜)o☆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22:34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