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歷史亂談】淺談郭嘉

狐狸祭司 | 2013-02-15 13:33:46 | 巴幣 166 | 人氣 5601

   
許多人總以為《三國演義》只美化了蜀漢的幾位英雄,不過實際上這本書同時也美化了不少他方人物,郭嘉就是其中的一位,像是曹操征呂布,《三國演義.第十九回》寫的是由郭嘉施計,決了沂、泗之水,進而水淹下邳,曹操才能夠順利生擒呂布,但按照陳壽《三國志》的記載,此計卻是以荀攸為主,〈郭嘉傳〉一個「語在〈荀攸傳〉」,大幅削弱郭嘉的重要性。

《三國演義.第十九回》卻說曹操攻城,兩月不下。忽報:河內太守張楊出兵東市,欲救呂布;部將楊丑殺之,欲將頭獻丞相,卻被張楊心腹將眭固所殺,反投犬城去了。操聞報,即遣史渙追斬眭固。因聚眾將曰:張楊雖幸自滅,然北有袁紹之憂,東有表、繡之患,下邳久圍不克,吾欲捨布還都,暫且息戰,何如?荀攸急止曰:不可。呂布屢敗,銳氣已墮,軍以將為主,將衰則軍無戰心。彼陳宮雖有謀而遲。今布之氣未復,宮之謀未定,作速攻之,布可擒也。郭嘉曰:某有一計,下邳城可立破,勝於二十萬師。荀彧曰:莫非決沂、泗之水乎?嘉笑曰:正是此意。操大喜,即令軍士決兩河之水。曹兵皆居高原。坐視水淹下邳。下邳一城,只剩得東門無水;其余各門,都被水淹。眾軍飛報呂布。布曰:吾有赤兔馬,渡水如平地,又何懼哉!乃日與妻妾痛飲美酒,因酒色過傷,形容銷減;一日取鏡自照,驚曰:吾被酒色傷矣!自今日始,當戒之。遂下令城中,但有飲酒者皆斬。

《三國志.魏書.郭嘉傳》:「征呂布,三戰破之,布退固守。時士卒疲倦,太祖欲引軍還,嘉說太祖急攻之,遂禽布。語在〈荀攸傳〉。」

《三國志.魏書.荀攸傳》:「至下邳,布敗退固守,攻之不拔,連戰,士卒疲,太祖欲還。攸與郭嘉說曰:『呂布勇而無謀,今三戰皆北,其銳氣衰矣。三軍以將為主,主衰則軍無奮意。夫陳宮有智而遲,今及布氣之未複,宮謀之未定,進急攻之,布可拔也。』乃引沂、泗灌城,城潰,生禽布。」
   
有研究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二十四史」是【紀傳體】的格式,這種撰寫方式都是以個人為基礎,所以常會有單方面突顯或貶抑的情況發生,因此要得到更客觀的答案,最好多交叉比對其他傳或各方史料。只可惜網路上的許多業餘文章,大多忽略了這點,用單一傳就開始下筆,結果都顯得有些偏頗。

此外,我一直認為史書有兩樣東西的記載,是僅供參考的,那就是「兵力」與「評價」,像是〈郭嘉傳〉記載曹操上表曰:「軍祭酒郭嘉,自從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議,臨敵制變。臣策未決,嘉輒成之。平定天下,謀功為高。不幸短命,事業未終。追思嘉勳,實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戶,並前千戶。」如果你光看這個而已,就會誤以為曹操平定北方,都是郭嘉的功勞,但你再去看其他人的傳就會發現,曹操上表其他功臣也是如此誇示,像是〈荀攸傳〉:「冀州平,太祖表封攸曰:『軍師荀攸,自初佐臣,無征不從,前後克敵,皆攸之謀也。』於是封陵樹亭侯。十二年,下令大論功行封,太祖曰:『忠正密謀,撫甯內外,文若是也。公達其次也。』增邑四百,並前七百戶,轉為中軍師。」這裡又說南征北討都是攸之謀,那麼到底誰才是大功呢?
   
其實曹操的第一謀士一直是荀攸,根據〈荀彧傳〉記載:「是時荀攸常為謀主。彧兄衍以監軍校尉守鄴,都督河北事。」至於郭嘉擔任的軍師祭酒,若觀看史書你就會發現,他對曹操所說的話,大多是現在該做什麼,為什麼要做,所以一定要做,但該怎麼做是一片空白的,後來接任的董昭也差不多,也就是這個職務明顯是軍事顧問。當然郭嘉也不是沒有比較具體的計謀,那就是遼東之計,《三國演義》更是描寫的出神入化,把他都變成神人了!

《三國志.魏書.郭嘉傳》:「太祖將征袁尚及三郡烏丸,諸下多懼劉表使劉備襲許以討太祖,嘉曰:『公雖威震天下,胡恃其遠,必不設備。因其無備,卒然擊之,可破滅也。且袁紹有恩於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烏丸之資,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動,民夷俱應,以生蹋頓之心,成覬覦之計,恐青、冀非己之有也。表,坐談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備,重任之則恐不能制,輕任之則備不為用,雖虛國遠征,公無憂矣。』太祖遂行。至易,嘉言曰:『兵貴神速。今千里襲人,輜重多,難以趣利,且彼聞之,必為備;不如留輜重,輕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太祖乃密出盧龍塞,直指單于庭。虜卒聞太祖至,惶怖合戰。大破之,斬蹋頓及名王已下。尚及兄熙走遼東。」

如果單看〈郭嘉傳〉,都會認為征遼東,郭嘉乃是大功,但實際上經過交叉比對,你就會發現此計有很大的問題,甚至可說是失敗了。基本上,前面的戰略判斷,認為劉表忌憚劉備,不會派遣他北襲許昌,所以這是曹軍遠征遼東的大好時機,到這裡郭嘉並未出錯,也證明郭嘉識人料事的能力有一定的水準,而且這也比預料孫策死更有意義許多。但是郭嘉後面的具體戰術卻出現了大問題,當時曹操按照郭嘉的計謀,輕兵兼道,想要掩其不意,但是郭嘉少算了天時和地利,結果曹軍遇到夏水雨,濱海道路被阻,曹軍頓時被困在那裡,還因此被胡虜發現,胡虜早已據守蹊要,好整以暇等待曹軍前來,使得郭嘉的戰術到此都破功了。所幸後來田疇前來,帶領曹軍繞道而行,讓胡虜誤以為他們撤軍,結果出其不意,才順利攻佔柳城。

《三國志.魏書.田疇傳》:「時方夏水雨,而濱海洿下,濘滯不通,虜亦遮守蹊要,軍不得進。太祖患之,以問疇。疇曰:『此道,秋夏每常有水,淺不通車馬,深不載舟船,為難久矣。舊北平郡治在平岡,道出盧龍,達于柳城;自建武以來,陷壞斷絕,垂二百載,而尚有微徑可從。今虜將以大軍當由無終,不得進而退,懈弛無備。若嘿回軍,從盧龍口越白檀之險,出空虛之地,路近而便,掩其不備,蹋頓之首可不戰而禽也。』太祖曰:『善。』乃引軍還,而署大木表于水側路傍曰:『方今暑夏,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複進軍。』虜候騎見之,誠以為大軍去也。太祖令疇將其眾為鄉導,上徐無山,出盧龍,曆平岡,登白狼堆,去柳城二百餘里,虜乃驚覺。」

而且曹軍被困在遼東,郭嘉的不帶輜重,反而成了致命傷,遠征軍乏食,糧道也未建好,後方軍糧根本無法送達到這裡,好在有董昭建議,開鑿平虜、泉州二渠,透過海運才解危,也因為曹軍差點覆滅,所以後來曹操才會賞賜當初反對遠征遼東的文武官員,並且認為這次成功純屬僥倖,千萬不可以此為常道。

《曹瞞傳》曰:「時寒且旱,二百里無複水,軍又乏食,殺馬數千匹以為糧,鑿地入三十餘丈乃得水。既還,科問前諫者,眾莫知其故,人人皆懼。公皆厚賞之,曰:孤前行,乘危以徼幸,雖得之,天所佐也,故不可以為常。諸君之諫,萬安之計,是以相賞,後勿難言之。

《三國志.魏書.董昭傳》:「後袁尚依烏丸蹋頓,太祖將征之。患軍糧難致,鑿平虜、泉州二渠入海通運,昭所建也。太祖表封千秋亭侯,轉拜司空軍祭酒。」
   
像這種大方向對,結果小細節出錯到差點影響大局的例子,郭嘉其實還有,那就是勸曹操在官渡之戰前急攻劉備,按照《傅子》所說,郭嘉認為袁紹遲而多疑,不會趁曹操東征時發動攻擊,我們先不管《傅子》跟〈武帝紀〉的衝突,這個可能只是郭嘉附議曹操而已,但實際上還是少算了!根據〈于禁傳〉記載,袁紹雖然沒有一鼓作氣揮軍南下,但他也不是毫無作為,而是趁曹操東征時,在無法救援前線的情況下,要來搶重要據點「延津」「延津」是黃河南岸的重要軍鎮,這裡一旦失陷,袁紹軍在沒有黃河阻隔的情況下,可以隨意攻擊曹操勢力的任何地方,令他防不勝防,若不是于禁守下來,這對後來的之戰影響之重,應該就不用多說了吧!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公將自東征備,諸將皆曰:『與公爭天下者,袁紹也。今紹方來而棄之東,紹乘人後,若何?』公曰:『夫劉備,人傑也,今不擊,必為後患。袁紹雖有大志,而見事遲,必不動也。』郭嘉亦勸公,遂東擊備,破之,生禽其將夏侯博。備走奔紹,獲其妻子。備將關羽屯下邳,複進攻之,羽降。昌豨叛為備,又攻破之。公還官渡,紹卒不出。」

《傅子》曰:「太祖欲速征劉備,議者懼軍出,袁紹擊其後,進不得戰而退失所據。語在武紀。太祖疑,以問嘉。嘉勸太祖曰:紹性遲而多疑,來必不速。備新起,眾心未附,急擊之必敗。此存亡之機,不可失也。太祖曰:善。遂東征備。備敗奔紹,紹果不出。」

臣松之案武紀,決計征備,量紹不出,皆出自太祖。此云用嘉計,則為不同。

《三國志.魏書.于禁傳》:「太祖壯之,乃遣步卒二千人,使禁將,守延津以拒紹,太祖引軍還官渡。劉備以徐州叛,太祖東征之。紹攻禁,禁堅守,紹不能拔。」
   
平心而論,郭嘉確實有本事,識人料事可說是一流,但這個能力,曹操早期的幾位謀士,不管是荀彧、荀攸、賈詡,或者是程昱其實都有,真要說郭嘉特別的地方,那就是郭嘉很會揣摩上意,所以他說的話,曹操大多都會聽信,其他人則是有被曹操駁回過,雖說最後大多證明是老曹錯了!而郭嘉迷最愛提的,一定就是「赤壁之戰」曹操嘆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但其實赤壁之戰後,曹操也有追念田疇,並不只有郭嘉,還不論這種馬後砲,曹操也不只說過一次、兩次而已,像是荀攸、程昱等人都有,所以根本無法用這句話來證明郭嘉有比其他謀士利害,頂多能證明他在曹操心中確實有相當程度的地位罷了!

《三國志.魏書.田疇傳》:「從征荊州還,太祖追念疇功殊美,恨前聽疇之讓,曰:是成一人之志,而虧王法大制也。於是乃複以前爵封疇。」

《三國志.魏書.程昱傳》:「是後中夏漸平,太祖拊昱背曰:兗州之敗,不用君言,吾何以至此?

《三國志.魏書.荀攸傳》:「攸言於太祖曰:『繡與劉表相恃為強,然繡以遊軍仰食於表,表不能供也,勢必離。不如緩軍以待之,可誘而致也;若急之,其勢必相救。』太祖不從,遂進軍之穰,與戰。繡急,表果救之。軍不利。太祖謂攸曰:『不用君言至是。』乃設奇兵複戰,大破之。」

普遍來說,一般人總是習慣把荀彧、荀攸、賈詡、程昱和郭嘉並列為曹操五大謀士,至於司馬懿,因為他加入曹操陣營的時間很晚,真正打入核心更是曹操快死的時候,所以通常不會算在內。而這其中,郭嘉由始至終都是擔任軍師祭酒,是司空府屬官,相形之下,其他人和曹操都是名義上的同僚,擁有獨當一面的機會和實績,這也是為什麼古代很少人評郭嘉,即使《三國演義》成書有加強他的形象,但明、清好像也不多見,反而是現代人對他的「英年早逝」抱持著過多揣測。雖然三十八歲在古代也不是很年輕了,周瑜、孫堅、孫策和龐統等人也是差不多年紀或更早逝世,但都有很明確的功勳可以拿出來獻寶,所以郭嘉在歷史上也並不是什麼大咖啊!
   

創作回應

鬼才
很讚的介紹文
看著看著突然好想玩三國誌><
2014-07-21 21:03:11
狐狸祭司
[e12]
2014-07-22 08:07:16
高富帥有車有房
這!!好吧那曹操傳不救算了
2015-06-21 19:42:52
伊戀瀅雪
發動遺計和天妒
2016-07-02 20:50:33
冷魚
想請問如果要看三國志的白話版本 推薦看哪一本 文言文看不懂QAQ
2016-07-03 03:01:18
狐狸祭司
三民書局的《新譯三國志》
2016-07-03 05:48:12
洨豆腐
借參考
2017-04-12 18:30:07
狐狸祭司
自便
2017-04-12 18:39:09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