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小說

錯愛(17

甯隨 | 2013-01-30 20:49:25 | 巴幣 2 | 人氣 161

停更錯愛(停更)
資料夾簡介
最新進度 錯愛(23

十七、

蓮花

  炎炎世道下的空氣,多數盡是些令人感到不安與時時驚異的詭譎氣氛,尤其身在前線邊防的城鎮中,縱然平日不參與戰時訓練,但尋常百姓家們悉之多數亦能感到此般。

  如此詭異非凡但又夾帶著些微祥和之氣的矛盾環境下,這個地方或許是能讓人暫時安一安那經過長時間動盪不安而跟著忐忑上下的心。

  迎面而來的氣味與擺放在前的景觀,在時時刻刻佈滿塵埃與煙灰的偌大空間中,平常雖無多人常來且過,但總歸在保定城內也駐紮了許多些的日子。

  略微一陣陣的輕渺飄香迎之且來,但與其說是迎來且已,倒不如說是不請自來稍些合適,幽緩抑或似有虛無的香氣撲鼻來之,令人心窩裏當下便感到絲絲的溫柔拂且而來。

  香氣之中尚且夾帶著不少的陣陣無形氣味,跟著也不請而入地來之,兩種氣味相挾在一塊,似乎也沒有什麼相似互衝而不妥的地方。

  蓮池堂──保定這裏的人似乎都這麼稱呼它,看起來像是一座供奉神明的小廟宇,但外頭卻是個連牌匾都沒有掛上甚至架名的小廟宇。

  雖然裏頭也供奉著一尊神像,只不過是供奉著哪路的神佛,不是當地長居的我自然是不知道的了……

  不過據保定當地的居民而述,他們也不知道,只知道這一尊披著紅衣的神明是無時無刻地庇佑著保定城,似乎也在此地流傳了不少的日子。

  對於這尊神明的來源,與其說當地的居民不知道,或許應該說是悉知一二的百姓是刻意地保留了什麼東西。

  在好奇心和興趣的趨使下,也和前來供奉的百姓稍微詢問而談起,不過後來得到結論嘛……

  只聽說自從長城以北的遼東地區徹底地淪陷於清兵之手,過後距此地亦有數百里路程的玉門關也落入了清兵的控制中。

  玉門關三面環三,是易守難攻的地形,如果說保定是北京的門面,那玉門關亦是保定的門面。

  如今玉門關那兒軍情聽似乎也是相當吃緊,自從清兵上次發兵猛攻保定,被守城明軍擊退而失利過後。

  清兵縱然傷亡極其慘烈重大,但保定這樣子的危機沒有解除,清兵反而更是加緊了多數人馬屯駐於玉門關,下一波戰事更是隨時可能一觸即發……

  記得那時候薊遼的袁崇煥袁督師也含冤死去了有大多數的日子了……而清兵之所以三番數次無法突破保定的原因,除了守城的總兵官史可法率官軍奮勇抵抗外,也不知是為什麼因素而起。

  見著清兵沒有辦法攻破保定,當地一些知曉袁督師隱情的居民亦以訛傳神地到處紛說眾云……

一生事業總成空,
半世功名在夢中。
死後不愁無勇將,
忠魂依舊守遼東。

  這是袁督師在被押解回京之際曾經留下的生前最後一首詩,詩中含意不僅訴盡了袁督師半生戎馬於遼東抵抗清兵,但最後仍然與岳飛、文天祥之流的留下遺憾。

  中間亦訴之了孤臣無力可回天的傷感情緒,太多太多的血淚感情放於詩中,末句直到最後自己含冤下獄過後將不久於人世。

  可是袁督師仍然將遼東地區的百姓與軍中將士放至第一的繫心不下,此詩亦不禁讀起令人鼻酸,同時也令人不住感嘆所謂的忠言逆耳忠臣淒涼……

  與當地居民詢問與談論過後,且想起了這首袁督師留下的詩句,再以此詩來進謁眼前的這一尊披著紅衣斗蓬而不知其名的神明。

  這時候依著這些一二的種種說法與臆測,其實在自己心中也或多或少對眼前的這尊無名神佛的身份有個底限了……

  畢竟我也是看過袁督師的照面的,不過極其諷刺的是……那時候我見到袁督師的時候,他儼然地已經是成了死囚的不堪身份。

  縱然袁督師身著死囚之衣,當時距離死期也不久矣,但事後回想,那一次見到袁督師的時候……

  他身上那一股無形的凜然正氣與坦盪之氣依然照舊,給我的感覺正是如此……只不過當時的自己還不明其眼前的人是何許杵之,只當這人是個忠良含冤的囚犯般。

  說著說著的行文話間,居民百姓們也不免無所避諱地向我這個外地來的人直說,說這一定是袁督師放心不下遼東地區的百姓,所以於天之際率英靈之師在無形之中庇護著保定,才致使清兵無法突破保定而長驅直入中原!

  得到這樣的答案,對我來說也沒什麼無傷什麼大雅,只不過是多添了幾分感嘆和傷感,前來這裏除了路過與聽聞之外,重點是也和這些百姓一樣前來供奉神明以求在當代世道的一個心安……

  蓮池堂這裏除了供奉這一尊無名的紅衣神明之外,它的周圍不遠處亦有著一座池塘,池塘佔地面積不大,大概只有一家民居的份量罷了。

  池塘雖然小,但裏頭的水亦是四通八達的流往各方,也因而顯得相當潔淨和清澈如稀,以目眼相看似乎也看不到什麼樣明顯的髒東西在裏頭……

  除去水流潭然清濁分明而清淨外,在這裏也不知何時之際,陣陣隨風擺動的水波浮紋上是飄浮著朵朵淤泥之下而似不其然的偌大蓮花。

  出淤泥而不染,自然會想到周敦頣的《愛蓮說》,在清流與混濁交相雜錯下的水塘,朵朵其開的蓮花依然能夠維持自身的那一份氣節而不受影響與濡染。

  著實也叫現時的自己感到不可思議,也多少能夠瞭解周先生何故有著《愛蓮說》之作。

  在感到不可思議與欽敬的與之時候,同時也在自己心裏時時警惕自己,縱然當今世道如此不安與危難,也萬萬斷不可灰心喪氣,絕不因為環境使然而淨做些壞事甚至是危害百姓的作為。

  由於在供奉神明附近而有著這麼一座小小的蓮池,也莫乎於為什麼這間小廟宇會被稱為是蓮池堂了……

  路經此地而暫徒留著與純樸居民稍道一下家長而話短地聊聊,從砲坊出門辦事的這個時候,除了順道回家個幾天看看那許久不見的未婚妻李婕之外,同時間也稍事而留心地在保定城內四處看看。

  畢竟由南方的開封逃難至北上的保定這裏也有一段不長不短的時間,但總是沒有辦法留神地在城內看看,這是多少感到遺憾的。

  不過當然頗是現在有著這麼難得的機會,所以也得趁目前出來因公辦事的時間多少溜躂溜躂一番,畢竟在坊內從事工活的時間有些長久,實在是過於煩悶。

  除了在這個地方稍悉得知這兒是供奉什麼神明外,亦似無有心地看池中那朵朵盛開而結得些許茂密的蓮花,然後也想起了過去所翻閱的一些書籍,除兵法陣式的書籍是悉心地研究外。

  書中提及道,坊間民眾百姓相傳龜是象徵吉祥而壽長的,至於人過往之後於前往所謂佛家提及的西方大千世界時,乘鶴往往被視為飛翔天際的表象。

  除翔天於際之外,同時間的坐踏乘船游,那指的即是朵朵開花茂盛而出淤泥不染之的蓮花了,鶴與蓮花在民間口耳相傳是對逝去者的一種祝福。

  在供奉此尊紅衣神像的附近是有著數來十朵蓮花,再聽聞當地百姓所供奉而口耳相傳的神佛由來,這也不禁讓我聯想著,是否這樣子的意涵表示著讓已經逝去而含冤多時的袁督師能有個歸路好上……

  畢竟袁督師的逝去還沒能被人得知是遭奸佞所害,目前大多數的聲浪依然指向袁督師和皇太極有勾結……

  因此真正知曉內情的一些人士與百姓也不敢正大明白地泣訴與弔念半生戎馬抵抗清兵二十餘年而始終無法讓清兵越雷池一步的袁督師。

  過一會兒……正視著眼前的紅衣神明,雙手合十雙膝跪屈而誠心地於神明面前祈求著。

  我只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素衣百姓,是身在戰火遍地而極惡環境下的尋常家百姓,自然無法也不夠什麼格調向上天爺爺祈求什麼願望……

  只祈求著當下能夠讓自己所為的任何一件事都能無愧於天地與己心,保佑著讓失散的阿爸能夠平安,不管在哪兒都好……

  正當參拜過後,不一會兒的功夫,遠方那兒是傳來了相當疾馳且沸騰的聲音,細來分辨而聽,隱約之中能夠聽見不少人的叫喚聲,之中亦有陣陣嘶嗚的馬聲……

  怎麼回事呢……又是一陣好奇的心思造就而想,跟著也隨部份的百姓去看看是什麼情況。

  夾帶在街道兩旁來著,簡單的民間瓦房與整齊劃一的地區看起來倒是有條不紊,站在街道上更有如此的感受。

  見得不遠的地方那兒是迎來了不少人馬,來者各個手持兵武而身穿一致的軍服,偌大的藍皮帽與一襲重藍色的連身軍服,不啞多說的這即是大明官軍的裝扮!

  而在眾多人馬的後方亦有著廝絲馬嗚的叫喊聲,來者是個容貌歲數看起來是比我稍事年輕一些的人,身上披戴淺灰的鱗甲與斗蓬。

  夾道百姓見著官軍從城內奔至城外,也不免的議論紛紛起來,但嘴多人雜,一時之間且又是一陣稍些亂哄哄的聲音與場面了……

創作回應

愛德莉雅.萊茵斯提爾
求神拜佛多少能有安心效果( ´・ω・`)玉門關記得在漢武帝時期開始有,能留到現代也很不容易( ´・ω・`)
2024-02-17 07:04:28
甯隨

以前的邊關重鎮即便經過幾百年歲月
現在也還是作為觀光地區而保留著
畢竟有人的地方或多或少會整修啦
2024-02-17 13:09:47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