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前些日子在外面終於有了工作,但為求額度可以支配,曾在前些日子開始找了晚上打工的機會;週末的話則不希望有工作,所以假日不是關在房間,就是騎腳踏車四處亂飄(不過台北市區幾乎都逛的差不多了)。生活大抵上暫時就是這樣,不亂消費的情況下還過得去。
前些日子,老媽跟我提到她幫我繳保險費的事情,她希望我能自己繳。保險的部分是出自父母的好意,說沒感覺那絕對會先把自己多扁個幾拳後再這樣講吧。在內心的感受上,倒不希望這樣的事情是給父母來處理,麻煩的是自己也沒什麼立場可以阻止他們。
※實際上在之前打工狀態得知他們幫我辦保險時,我自己一直不是很想辦,因為沒錢可以處理這部份,再者當時還要學校與打工地點來回跑,負擔能力幾乎是沒有了。
最後,等到老媽終於開口的當下,我不管資金有無充裕,立刻應允了她的要求,因為那是我自己該面對的事情,一直盤算著自己即將收到帳單之時,要怎麼重新規劃新的資金安排。我的薪水不多,也接近22K(因為勞保勞退扣一扣差不多就這個額了),所以在資金規劃上要能過得去也必須有所安排。不過最這兩天我看到了某15K的新聞,不管用意是什麼,下意識都覺得若有些老闆真這樣搞,不知道多少人會難過了,想到這之後我放下手邊正在弄的工作,隨手拿起了一張計算紙,開始計算22K的金額達月底時,大概剩下多少殘值。
計算前先排入以下條件,若沒有下面這些條件時,基本上可支配金額基本上會多一點:
1.外地到台北工作,租套房的人
2.水電費的帳單是房東給的收執聯,不是台電給的帳單
3.身邊沒有交通工具的通勤族
4.沒煙酒檳榔的習慣者
5.沒有背債在身上
開始來計算一個月的殘值:
1. 在台北房租來說,在台北市大概是6000~8000,不講那種必須要去住鳥籠或悶不通風的地下室套房,市區租金在這範圍大概跑不掉(捷運站、大醫院、學校周遭的情況更別講,那邊額度大概容易破萬),取7000記
2. 然後記入交通費,一趟若算50,來回一趟計100,一個月正常週休二日上下班的話,應該會有22天~23天上班,取2300記,交通費這邊跟住的地點以及交通工具有點關係,這邊我不清楚機汽車一個月下來的油錢配額,所以抓的是捷運交通約略值(一趟若達50元也真夠遠了)
3. 接著水電費,不記入冰箱這個條件的話,一般情況上班時一個月應該會有600~800,取700記
(我這邊算租屋水電是房東拿單過來要求付費的情況,台電直接給水電費帳單的情況除外)
※如果只有台電水電費帳單的話,大概是可以省200~300左右?
4.接著行動費用,這個飄動值有點大,假設平均一個月手機網外聯絡固定費用700。網內互打有333的亞太電信,大概總額會需要1133。行動網路費, 若是用中華Mpro950吃到飽,一個月吃不到1G的情況下,大概是950*0.8*0.8=608(沒記錯的話),行動費用大概1741,取1700
※如果這邊放棄行動網路以及只有跟一家電信公司簽約的話,應該可以省下700~900吧
5.然後保險費,一個月假設3000為底,假設有別的可能還會往上加
6.往返家鄉費用,取統聯好了,台北高雄現在好像優惠價485,一個月假設來回有兩趟,485*2*2=1940(我是回嘉義,但700~800也跑不掉了)
現在整個估起來的話:7000+2300+700+1700+3000+1940=16640,22K下去扣掉這些的話剩5360,如果老闆還扣勞保勞退的話可能還比這更低
7.假設三餐都是陽春麵30元(還不加滷蛋那種,就是純湯麵),不喝飲料只有白開水,31天下來需要花費2790,剩下2570
最後的2570能幹什麼,大概就是擴充第7項的額度吧,不過也沒辦法全額轉過去,一些外務以及必須的花費(比如洗衣服要送到自助式洗衣店),大概錢又剩沒多少,若要有更多的配額出來,勢必要去壓榨其他的部份(例如放棄行動網路與減少手機費用),或者是放棄保險才有可能。仔細想想,這樣的生活要過也實在很緊了,一個人22K一個月下來會有多少殘值可用,真的很有得瞧。
話又說回來,明年一月起我也要開始面對起保險費,也差不多會進入上述的狀態,如果晚上沒有兼差的話,金額配給勢必要面臨挑戰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