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達人專欄

文明的海洋史觀:初探日本學之內涵

坪圳氏共和國人 | 2022-08-21 03:35:31 | 巴幣 234 | 人氣 415



 日本學的由來
 
  提到文化交流,各位想到的是什麼?學術、藝術交流?但是川勝先生卻指出:身處其中的人們,才是擔任交流重任的對象。已故的牛津大學榮譽教授查德.史托瑞(Richard Storry)就是這樣擔任橋樑的大人物。
 
  戰前史托瑞教授在小樽、戰後則是以牛津為主要舞台,不分公私,盡心盡力地為日英文化交流奔走。在這裡僅介紹一件,那就是一九八一年創立的牛津大學日本研究所。
 
  戰前曾有日本人向牛津提議,願意出資成立同樣的研究所,但最後未能實現。當時英國對日本的關注,在現實層面(政治、軍事、經濟等面向)還算過得去,但學術層面則完全不被他們放在眼裡。在這種情況下,所謂文化交流,也只是單向流動(英國日本)而已。這樣一想,在象徵英國傳統的牛津大學設立日本研究所這件事,便堪稱是劃時代的創舉。
 
  這所研究所設有教授、專任講師和語言教師,牛津大學的學生只要學習有關日本的事物,便可獲得學士學位。在這間研究所成立前,牛津對日本的研究,主要是由「Far East Center」(遠東研究中心)在進行;然而,它只是在所長史托瑞教授的率領下,被納入廣義的東亞和東南亞範疇的一環中。
 
  因此,以史托瑞為首的有志之士,強烈要求牛津大學在日本研究上必須多加積累。最後在日產汽車(Nissan)的支援下,終於設立了Nissan Institute of Japanese Studies(日產汽車研究所)。如今在牛津大學,日本研究所得以和冠有「Institute」名號的研究所並駕齊驅,例如「東方研究所」(Oriental Institute)、「經濟與統計研究所」(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考古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Archaeology)等。換句話說,川勝先生認為,這件重要的學術大事代表了「日本學」,已經成長為跟數學、經濟學跟考古學同樣重要的普遍性學問,日本研究也被這間自中世紀以來擁有八百年悠久歷史的大學,正式且制度性的納入學術的一環
 
  史托瑞教授致力於日本研究將近二十五年,終於得償所願。外國對於日本的研究興趣也一直在高漲中。例如在經濟史領域方面,被視為具有經濟史國際水準的《劍橋歐洲經濟史》叢刊(Cambridge Economic History of Europe),就把日本跟英美並列,當作平等的研究對象
 
  在這裡,川勝先生批判傳統的日本史、東洋史、西洋史之間可說是涇渭分明,好聽點就是過於「專門化」,講難聽點就是各自劃定地盤,讓彼此之間很難跨足交流、融會貫通。日本著名的思想家-丸山真男在《日本的思想》一書中,對日本這種彼此毫不相干、宛若一個又一個「章魚壺」般的學術型態,親自敲響警鐘。
 
 
  批判傳統史觀後,川勝先生認為要從全球觀點──也就是從同一時代乃至於同一時間的關聯性出發,去重新探索日本。不過在這裡,要以經濟史觀的角度做開始。
 
 
   日本鎖國之研究
 
  首先是上世紀活耀於倫敦的日本經濟學者-森嶋通夫,在《續.英國與日本》中開創獨樹一幟的明治維新論,解釋了日本近代改革成功的原因。
 
  明治日本能夠快速發展,歸咎於江戶時代的三大政策:參勤交代(1)、儒教、鎖國。
 
  參勤交代在一般經濟學專家理解是「領主性質的商品和貨幣流通」這樣概念,在江戶這個世界人口規模最大的都會,在其中生活的武士和城鎮居民,他們的消費行為會促進農村進行商品的生產與販賣,這乃是必然的契機。
 
  接下來是儒教,西歐近代資本主義的發展,乃是以禁欲理性主義的基督新教倫理為基礎;相較於此,日本資本主義發展的文化背景,則是以禁欲儒教倫理影響最深,森鳩對此給予很高的評價。森鳩稱英國資本主義的形貌為「新教資本主義」。與之成對比的日本類似發展,則稱為「儒教資本主義」。姑且不論這名詞是否恰當,在「日本與西歐擁有相異的資本主義價值觀」這方面,他的看法是正確的。
 
  然而,對於韓國、台灣、香港、新加坡等地,森鳩也歸納成「儒教資本主義」,這種視角對比西歐各國之餘,未免對日本與亞洲各國之間的差異欠缺關注。
 
  不過相對於價值觀背景的論述,川勝先生更感興趣的,是森鳩對於鎖國的解釋──「明治維新乃是克服技術差距的過程」相互結合。川勝先生在此引用了《續.英國與日本》的一些片段:
 
「鎖國跟貿易保護是一樣的道理。」(第十五頁)
 
「鎖國……乃是橫貫了兩百年,相當有效的進口管理辦法。」(第一百五十九頁)
 
  為什麼鎖國是貿易保護政策?也是一種進口管理辦法呢?
 
  「在德川幕府時代,相較於日本與西歐各國的農業和工業,明顯可以看出日本比較佔優勢的是農業;在這種情形下,與其在日本生產工業產品,不如專心生產農作物,再將它們賣到西歐來換取工業產品,這樣對日本還比較划算。但這樣一來,若是日本跟歐洲間進行自由貿易,那日本人必定專注於農業,而日本的手工業將徹底毀滅。換句話說,如果德川時代實行自由貿易的話,那到幕末明治維新之際,日本將會成為一個徹頭徹尾的農業國家;屆時,就算明治政府想建立一個近代國家,也必須從工業基礎為零開始出發才行,如此一來將是極其艱難的歷程。」(第一百五十三頁)
 
  (筆者我補充:反觀大清帝國滅亡準葛爾汗國後,乾隆皇帝下旨中斷研發火藥武器研究……一旨皇帝令,無數人得以維生溫飽、累積百年的技術產業就這樣被迫消失。觀察清末的自強運動,這麼辛苦其中一個原因,不就是因為全大清帝國的工業基礎完全是零?
 
 
  森鳩還做出以下判斷:「鎖國不是無視西歐的文化和技術;反過來說,它其實正清清楚楚表明了對這些力量的尊敬和恐懼。」(第一百五十九至一百六十頁)
 
  相較於傳統歷史理論對鎖國的負面評價,森鳩的著述充滿了肯定之意,堪稱是肯定派的代表論述。
 
 
  不過,從經濟實體層面來看,則不能不說犯了一個基本的謬誤。森鳩的假設「從西歐的進口攻勢下保衛日本手工業,從而讓日本避免淪為單純農業國度。」(第一百五十三至五十四頁)這類型的說法其實都只是他將近現代世界中「先進歐洲對上後進亞洲」這樣的關係,直接囫圇投影到過去,並未反映當時的現實。
 
  川勝先生做出更進一步的說明:鎖國時期的歐洲各國,他們的代表性工業產品是什麼?答案是毛織品和火槍。問題是,毛織品不管在印度、東南亞、中國還是日本,全都毫無市場可言。
 
  不只是歐洲的毛織品完全不符合亞洲的氣候風土,日本在內的亞洲各國,也都有更便宜的棉、麻、絲織品可以使用。這時候的歐洲人,與其說是將工業產品傾銷到亞洲,反而是千里迢迢來到東方,購買物產後回去。他們一開始的目標,原本只是香料──也就是胡椒。但是來到亞洲後,卻被多采多姿的物產──棉、絲綢、染料、茶、咖啡、砂糖、瓷器、珍珠等日用品感到瞠目結舌。
 
  他們原本期待能用自己生產的毛織品做交換,這樣期待卻落了空。他們所拿出來交換的,只有黃金白銀而已。英國和荷蘭東印度公司用來支付亞洲貿易的物資中,百分之八十到九十都是金幣和銀幣。自歐洲人抵達亞洲後的一五零零年到歐洲工業革命發動後的一八零零年前後,將近三百年內,歐洲人為了貴金屬持續流出而頭痛不已。




 
 
  隨著時代流逝,在十八世紀的英國著名發明家──約翰.凱、哈格里夫斯、阿克萊頓、卡特萊特等的發明下,歐洲終於走上進口替代產業的蓬勃道路,緊接著萌生了工業革命。徹底逆轉了東西方市場的趨勢;現在變成英國的棉織品,反過來向東方輸出;亞洲各國的手工業頭一次遭遇危機!東印度公司總督在一八三零年代的報告描述:「這種貧困的情況,乃是商業史上堪稱前所未見;棉紡工人的骸骨,幾乎鋪滿了整個印度大平原。」
 
  然而,這已經是進入十九世紀之後的事態了。要說提早兩百年前的鎖國時代,歐洲產業就已經比亞洲諸國更加先進,完全是誤認事實。
 




 
  另一點關於火槍(鐵砲)問題。據傳,火槍技術是葡萄牙人於一五四三年左右,傳入日本九州的種子島,日本人很快就熟悉它的製造法。當葡萄牙人於兩年後再度造訪日本,在紀伊、九州等地都出現了鐵砲的買賣和製造業。葡萄牙人得知後,大為驚嘆! 儘管在這個時候,阿拉伯人、印度人和中國人都開始使用火槍,但在歐洲以外成功大量製造的,只有日本而已。在接下來不到半世紀的時間,日本迅速成長為世界最大的鐵砲使用國。不只如此,從火繩槍(matchlock)改良為火石槍(flintlock);據說也可能是從日本,藉由葡萄牙人之手反傳入歐洲的。技術交流是互相的,建造朱印船的時候,也是採用歐洲的造船技術。能造出這種船,先決條件也是當時坐擁資源豐富(森林、鐵砂、金、銀、銅)的日本。要說鎖國時期的日本工業技術和資源劣於歐洲,未免言之過早。
 
 
  鎖國的經濟之探討
 
  對於日本鎖國,我們該抱持什麼看法呢?在日中關係正常化後,日本曾經跟西方國家一樣對中國採取「政經分離」的政策;從這個角度來看,鎖國政策的背景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簡單來說,它就是一種「政教分離」的對外政策。西班牙、葡萄牙等國活動,乃是以「政教合一」為宗旨;對於天主教的傳播、對商業利益的追求密不可分(白話:想傳教擴張影響力但又想賺錢)。
 
  對此,鎖國政策就會將其拒之門外。荷蘭與英國為了追求商業利益,並不拘泥於宗教。日本在英國自行退出後,便只和十七世紀歐洲最富有的國家──荷蘭進行通商。以這時歐洲各國的視野來看,是商業利益至上的荷蘭人佔據了對日貿易;然而從日方角度來看,則是幕府獨佔貿易,並將宗教因素排斥在外。雖然禁止日本商人自由活動來說,這樣作法堪稱消極;但也算是貫徹政教分離的大原則。
 
 
  話說回來,關於德川幕府下令鎖國的原因,其實有諸多與經濟無關的考量:基督宗教(天主教)的社會衝突問題、國內政治安定、和明國(中國)外交關係考量等等,諸多各方因素糾纏不清。研究至今仍然不勝枚舉。
 
  這又帶出另一個問題:儘管國民被迫進入鎖國狀態,但他們生活依舊能維持下去,為什麼呢?因為在鎖國前的兩百五十年間,日本採取的是一種積極於外國通商、與自給自足體系截然相反,堪稱是「貿易立國」體系時代的特質,卻能無痛轉換?
 
  只要轉念一想,現今的日本也是以貿易立國,假若政府突然決定鎖國,情況會如何呢?答案不證自明,如今各項工業原料、石油燃料都仰賴進口;早已納入全球化產業分工經濟體系一環的日本,是絕不可能鎖國的,強硬推行只會造成經濟嚴重的崩壞。然而,當初寬永年間下達鎖國令時,日本卻毫無混亂的跡象,這不是很不可思議嗎?
 
  在這問題之下,了解日本的經濟生活基礎。日本在十五到十六世紀(室町到戰國時代),不只是在流通和商業層面,包括語言、婚姻型態、女性地位、遊戲等相關習俗;乃至於食物體系方面,都產生了堪稱民族史上的大轉換!而這個時期燦爛的國際交流,毫無疑問為這種轉換賦予強大的動力……日本經歷了一場「從麻轉換到棉」的「纖維革命」。棉當時作為軍需用品,被廣泛用於站國大名的幕府軍裝、船隻帆布,乃至於火繩槍的火繩上。追根究柢,是之前日本原先的棉織品必須從中國和朝鮮進口,直到戰國末期,才成功移植了棉種。相較於麻,棉的生產勞力需求較小。結果這也讓日本從一直以來的複合大家族,變成以夫妻為核心的小家庭。隨著棉織品的採用,「麻織品那種有菱有角、筆直誇張的線條造型徹底消失無蹤,取代的是削肩和柳腰……變成極為普通的造型……人們也因此變得更加美麗了。」〈《棉出現前的種種》柳田國男著〉
 
 
  僅僅是棉一項經濟作物,就對經濟生活型態造成如此大的影響!還有醬油的引入,改變了日本的飲食文化,同一時期,還有砂糖、菸草、陶瓷、生絲、絲綢也從中國大量進口到日本。
 
  跟這些物資密切相關的,就是戰國大名為了進口它們,積極針對必要的交易媒介物資:金、銀、銅等礦脈進行開發。結果就是日本在金銀生產輸出上,成為一大國度。美洲大陸的金銀產量,曾經造成歐洲的「價格革命」,這時的日本卻足以和美洲大陸匹敵,甚至凌駕其上。更重要的是,前述物資在近世成功國產化,從而使日本各地紛紛出現這些物資的產地(如前章所述的米澤鎮)。
 
  也就是如此,日本不像歐洲國家,因為氣候的緣故,無法在國內替代種植這些必需品,需要持續國際貿易才能獲得這些物產。日本只須開放單一窗口與荷蘭貿易並掌握外界動態,也就是鎖國得以不影響經濟的主要原因。
 
 
  和平的盼望
 
  關於之前上面提到的鐵砲,川勝先生進一步認為,放棄鐵砲在歷史意義上十分重大,完全不遜於鐵砲的傳入。一部世界史,就是戰爭的歷史;也就是武器發達的歷史。武器發達跟技術發達也是一體兩面的密切關聯。技術(道具)發達的歷史乃是一予貫之;人類在殺戮方面的技術與道具也會隨之發展,這樣的過程筆直前進,看似無法倒退;然而在這世界仍有例外,就是日本。
 
 
  在戰國時代對外深切的國際交流中,日本獲得了當時歐洲科學技術的精華──鐵砲,熟悉其製造方法,並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鐵砲擁有國。豐臣秀吉在朝鮮之役中,也大量地使用這些鐵砲。然而當近世江戶社會展開之際,日本卻對此毫不留戀,毅然回到「刀的世界」。如且先不論這項政策的動機,總而言之,結果就是在殺人技術方面倒退了。
 
  這項事實對於今日國際上核武所代表的兩難──即是人類科學技術進步輝煌的象徵、也是人類滅亡的象徵,不是一個很好的啟示嗎?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大漠倉鼠
想到昨天看到一則資本主義的笑話:「為什麼要提升薪資?低薪就是本公司的競爭優勢啊!」
2022-08-21 08:10:00
坪圳氏共和國人
好幽默~~
2022-08-21 08:33:53
冰河裡的胖蟹
過於「專門化」這個問題,台灣在新課綱之前的歷史教育是不是也是這樣XD
以前國高中上歷史課都覺得割裂感好重,尤其是中國史和世界史之間
2022-08-21 11:09:33
坪圳氏共和國人
真的,感覺像是研究兩個獨立星球一樣。
2022-08-21 11:14:43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