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咒] 心有餘悸

Kmyth | 2022-07-10 16:05:11 | 巴幣 0 | 人氣 295

(內有據透)

真實改編

劇中許多片段都是透過攝影機錄製的角度所呈現的紀錄片手法,
呼應題材上的真實改編。
除了更添真實感之外,第一人稱視角也讓恐怖感攀升。

恐怖元素

萬用的JUMP SCARE,
靈異現象的神明像轉身、嘔吐蠶寶寶,
怪異行為的自殘、吃頭髮等。
最讓人心有餘悸的,是後設手法,
讓觀眾彷彿也陷入其中,而不再只是局外人。

宣傳圖上字的寫法,像是雙眼留下兩行血淚。
在進電影院或點開NETFLIX收看前,多半早已被那兩句話洗腦。
因此先入為主的認為標題所指的是「咒語」的意思。
然而,
殊不知,片尾給出的表面下第二層意思,
便是所有觀看的觀眾在沒被告知的情況下,
都已設如其中而須背負的詛咒。

火佛修一

其實就是空耳,一種把歌曲照聽到的發音直接用相近的詞語寫出歌詞。
劇中給出的解釋,是知名的閩南語的俗諺。
或許多數人因此接受了該說法。
然而,
劇中我們只看到「禍」,卻未見福。
因此空耳選字上,除了外觀上像是咒語外,
是否也跟標題一樣,有著深藏在表面下的第二層意義呢?

死生有名

不論是死亡筆記本的死神,或是本部片的佛母。
不禁讓人吐槽設定,無上存在的神鬼居然必須這麼繁瑣的知道姓名才能索命。
那如果人有改過名字,或是同時擁有不同語言的名字時,又會如何?
又或是同音異字也算嗎?如片中白爛男是用喊的,佛母如何知道實際應當是哪幾個字呢?
但從設計的角度,不難理解,
這是對於人的「存在」的一種哲學理解─也就是名字賦予了生命一層意義。

視覺殘留

這是導演所設計的另一個小把戲。
相信讀過國中、高中的人,多半有被老師展現過這項人類的視覺特性。
所以它並不是甚麼新奇的東西。
然而,
如同撲克牌魔術,多半離不開Second deal、假洗、假切的基本手法,
卻可以呈現出千變萬化的表演形式。
因此這個小把戲用在電影上,能夠引來一片讚譽,
也算是導演巧思上的勝利。

加上前段所提的空耳,
導演嘗試性加入了生活化的元素、技巧進來,
而形成這種頗有新鮮感的「現代化」恐怖片,
可能是本片能夠成功的主因之一。

朵朵七日

「如果當初女主角真的餓了朵朵七日,是不是就可以得救了?」
生物學上來說,人類不進食7日確實是有機會存活下來的。
而或許這樣才是劇中世界觀的「正解」。
所以女主角是信仰不足而害了廟公。
然而在一般醫學來說,不進食7日已然就是迷信的程度,
刻畫出「一般人」對於邪教的質疑。

不過話說回來,究竟王爺與佛母鬥法與朵朵不進食有何關聯?
「鬥法」是廟方的說法,
難道不會是王爺就是要餓死朵朵,以此獻祭來跟佛母「談判」,
希望切斷詛咒,停止於此,要佛母收手。
所以才會在朵朵進食後,像是自己違約理虧而無法再插手此事。
......
看了其他人解讀後,發現佛母並沒有要朵朵的性命,
甚至反而是要保住咒女的。
所以「鬥法」成立的說法,
反而是王爺以餓死朵朵為要脅,要佛母收手。
而在朵朵進食後,被佛母拆穿王爺嘴邱,根本就沒本事,
所以肆無忌憚地出手。

邪教

或許這是連結真實與恐怖電影的主軸。
但卻不是我認為電影在批判的重點。
而應當是在於教義的核心:
只要擴散了咒語,就可以分擔詛咒的重負。

然而,就沒人去懷疑「分擔」的真實性嗎?
我們都知道信仰的存在,正是因為有一群人相信,它才會延續下去。
而擴散,不就正是讓它壯大自己所編纂出來的藉口嗎?

應該沒有人會一開始就100%相信。
然而,出於「不怕一萬,只怕萬一」,
以及「寧可信其有」的唯恐心態。
在強大生存本能的驅使下,
哪怕是微乎其微的機率,
都會拚了命去抓住那最後的救命稻草
即便那違反了道德,拖了其他人下水。
這就是人性。

超譯心得

不知道大家國中、小有沒有去傳過那種詛咒信:
「若你在三天之內沒有把這封信傳給下一個人......」
這應當就是電影靈感來源之一吧。
然而身為「聰明人」的大家,想必都是乖乖把紙條傳給下一個同學。

詐騙產業鏈的猖獗,
其實有一部分是社會救援的失能。
因打工機會而讓自己成為人頭帳戶的人,
有了詐騙前科,關了幾年出來,毫無謀生技能。
為了生存,最終也只能成為真正的詐騙集團一夥。
這是詐騙的詛咒。

執政多年而深知杯葛爛招的人,
變成在野黨便像是報復性般,如法炮製。
使得輪替之後,立法院亂象還是持續著。
「換了位置,換了腦袋」。
當年萊牛,今年萊豬,
只因位置輪替,立場就交換,
議題不過是號召選票的手段,
像是辯論比賽般,東拼西湊論點來支持早己定調的結論
違心之論或自打嘴巴,一句時空背景不同就可以搪塞。
要黨資源的人,要執政權力的黨,要正確答案的人民。
這是民主的詛咒。

迷因帶來流量,致使同一段時間,
會看到大量引用同一元素的作品充斥。
這是創作的詛咒。

「謠言止於智者」,
然而「不能只有我看到」的心態,卻難以被制止。
要使詛咒不再像病毒流傳下去。
只有「笨蛋」自甘承受一切,
寧願犧牲自己也要拯救群體,才能阻止這樣的惡性輪迴。

最後,
電影製作組在公開場合,
念出咒語、擺出手勢,無疑是為了宣傳。
然而與利益無關的親朋好友,
做出同樣行為的時候,又是為了甚麼呢?

暖心一幕

回到開頭一幕,主角一行人上山。
女主角卻因為是「外人」而被拒之於外。

人生中,
不乏受人責罵、冷漠以待的情況,
如此來看,或能釋懷。
共勉之。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