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達人專欄

北宋的禁軍

帝國人 | 2022-04-12 07:52:21 | 巴幣 16494 | 人氣 2794



(一、)衰頹的武人風氣

大宋又稱作大送,宋朝對於對外戰爭可以說是大家的都知道的「慘」字,打遼人吃虧,打西夏人吃虧,打女真人更是把北方疆土給丟了,中原或漢人的軍事精神隨著時代是一直在衰減的,漢有出將入相,意思是當時的文武並不直接分權,在秦漢時期,大多數的武官與文官基本上是一個人,劉邦的曹參、盧綰、周勃都是,以曹參來說,在還沒跟著劉邦作戰前,曹參本人是一名獄官,本質上是文職跟跑腿差還偶爾兼刑求。

征戰過程中,曹參「將擊胡陵、方與,攻秦監公軍,大破之。東下薛,擊泗水守軍薛郭西。復攻胡陵,取之。徙守方與。方與反為魏,擊之。豐反為魏,攻之。賜爵七大夫。」的武功,軍事上,在漢軍中可以說僅次於韓信,之後他也接替蕭何負責朝政,正如孔子所說的,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君子需要文武兼習。


東漢時期的步兵,東漢已不如西漢有出將入相的大臣,各司其職固然有好處,但分隔開來的分部化等同於互不了解對方的職位,最終會發生衝突與政爭

惟漢武帝之後,特別是在東漢,讀書基本上成了出人頭地的重要方式,要說劉邦、劉秀、劉備、劉裕 (南朝宋的皇帝) 有甚麼差別,就在於劉邦、劉備還算一種人,後者比前者要仁慈的多,劉裕是個能打的農夫,而劉秀是個 ''能讀書'' 的農夫,劉秀世代居住於湖北南陽 (村夫也住這附近) 一帶,雖然務農,但是讀書風氣非常盛行,上位後更是鼓勵臣下讀書,或宣揚「教化」,他靠的就是武帝之後越來越盛行的讀書世族的興起。

漢朝初年高祖本人很崇拜信陵君,其推舉人才,採用的是 ''義'',跟 ''年資'',前者以義實際上很難判斷,後者就是開國功臣他們了,在武帝以前,高祖一輩人經常欺壓其他籍貫的官員與大臣,特別是秦人。而到了漢文帝左右,察舉跟孝廉越來越盛行,當時的標準是孝悌力田,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要孝順+種田,來錄用新的官員,武帝後雖然表面上尊儒實際尊一些怪力亂神的陰陽家學說,但這股風氣就一路延伸到中國後世


唐朝精銳部隊,唐朝崇尚武藝與馬術,與宋代截然不同

主題的宋朝,其前輩是由游牧貴族血統建立起來的唐朝 (不要信楊堅說自己是弘農楊氏,他血統大概有 5 成是胡的),尚武風氣仍在,即便是晚期讓唐朝頭痛不已的節度使,本質上都是 ''藩鎮不亡、唐朝不亡,藩鎮亡、唐朝亡'',無論如何,晚唐前有安祿山史思明之鑑,導致詩人杜牧在〈注孫子序〉一文對士人「不敢言兵」、「恥言兵」的現象發出感嘆,而後有五代十國軍人篡位亂殺之舉 (比如朱溫),每位皇帝上台之後,就很懼怕這些牙兵 (親兵的意思,在五代軍人很盛行養子來維持軍中的地位) 哪天會弄死他,對於武官的壓制,基本上成了統治者的共識


(二、)耳朵長繭的重文輕武

雖然大家都知道了,但還是提一下,在趙匡胤時代,實際上軍人的地位還是挺不錯的,只是兵權收歸中央,但老趙在某個神祕的夜晚死了之後,他弟光義打仗就出問題了,宋太宗本來對軍事就不是很專精,經過高梁河、岐溝關兩次對遼戰爭的慘痛失敗後,消極地採取守勢防禦,此後中央繼續了趙匡胤的政策對於地方的緊縮,北宋是個非常集權的國家,為了削弱地方勢力,皇帝習慣在在地方上架設一堆平行機關,大家地位平等的意思就是誰也不服誰,誰做事我就檢舉你。

趙匡胤時期,各路設置轉運司 (水路跟陸路的運輸官員)、提點刑獄司 (管地方司法)、安撫司 (執掌民兵)、提舉常平司 (倉庫、市場交易) 等四個平行又互相監督的機關,往上還有監司 (中央派來監察的),這樣一來使得地方建設基本上呈現不可能的狀態,誰敢動用預算我就告誰,地方上政治風氣差,加上科舉大盛多數地方人才寧可去中央發展,也拒絕在地方待者,這樣導致了宋朝地方建設很辣雞,也沒有甚麼人才,社會機能也往大家庭的方向發展,因為政府又不管你,同時地方防禦相當薄弱。


趙匡胤兄弟對於地方上的權力收束實際上傷害了地方上的軍政民發展

杯酒釋兵權大家都知道,但具體的作法,實際上嚴重傷害了宋朝軍隊,羅馬在馬略改革後,羅馬士兵效忠於將領,導致了往後許多內戰,而宋朝反其道而行,一反唐朝的家族兵,要求 ''將不知兵,兵不知將'',雖然兵將互知是一個雙面刃,但至少在戰事上尚不會站不住腳,但宋朝又繼續實施 ''禁軍擴大化'',同時禁軍並不是由將軍統領,而是 ''樞密使'',該職多為文官,趙普、李崇矩都相繼擔任過,再來就是將宋朝各路的軍隊規模縮到最小,禁軍擴到最大。這群不知兵的文官帶兵練兵,還是全國最大數量的兵馬是個大問題。

宋朝軍隊分為禁軍、廂軍、鄉兵和蕃兵四種,禁軍是中央所掌握的正規主力軍;廂軍是州縣地方兵,原負責地方治安,後僅供勞役;鄉兵是地方民兵,平時務農生產,農閑定期訓練,戰時協助地方防禦;蕃兵設於陝甘邊境,是以羌人為主的少數民族組成,同時讓天下精兵收納入中央,基本上讓地方防務等同於虛設,地方兵基本上跟免費勞工沒有什麼差別。


(三、)宋朝禁軍的改革

讀過水滸傳的,大概都聽過林沖是八十萬禁軍教頭的說法。

禁軍的編制為廂 (軍伕)、軍、指揮、都,而隸屬於「三衙」,分別是殿前司 (貼身侍衛)、侍衛親軍馬軍司 (禁軍騎兵)、侍衛親軍步軍司 (禁衛步兵),然而早期宋朝禁軍的規制非常繁雜,動員軍力起來跟封建國家差不多,由於禁軍由中央統領,派在地方的禁軍通常由 ''知州'' 統領,假如要動員,要一層層的往上報。軍分隸各個地方層級的都部署、部署、鈐轄、都監,一路的安撫使要調動轄下各州的軍隊,往往不能直接調動,而是要經過知州 (一州的長官) 與中央的指示

禁軍的動員機制的殘廢,只是軍力脆弱的一個原因,另一個是北宋禁軍實施「更戍法」,讓禁軍因應政治上、軍事上或經濟上的原因經常性地調動,到處行軍,並且屯田,分為「駐泊」、「屯駐」、「就糧」,更戍法是讓士兵習於勞苦,一方面避免兵為將帥私有,這是一個節制軍權的好方法,然而行軍更戍的指揮是「駐泊都部署」之後經常由地方上的安撫使 (就是剛剛說的管民兵的) 兼任,他們幾乎都是文官擔任。


文官統兵,將不識兵,兵不識將,兵員素質又弱,是北宋日益嚴重的問題

這種疊床架屋的編制方式,可避免軍人割據地方,但是在對外作戰時,則非常不利於軍隊的調度,宋神宗 (第六代皇帝才開始改革) 跟他的好朋友鹿肉愛好者王安石於是開始了 ''置將法'' 的改革,置將法的功能在於挑選禁軍,讓 ''將'' 或將軍統領軍隊,變相讓他們駐紮在各地,將隸屬於各路都總管,也就是剛剛的指揮禁軍的都部署的新名字,目標是統一指揮,宋朝在元豐年間對付西夏時首次運用了這個動員機制,結果是,大敗,指揮調度統一固然是一件好事,然而打仗是一個專門知識,不是說一群業餘仔指揮就有用的。

然而王安石的改革並沒有白費,動員機制的加強的確讓宋朝集結軍隊的速度變得更快,但軍事力量、素質跟指揮程度上,還有路要走,王安石提出的保甲法中,其實有一段軍事改革的敘述,王安石認為需要整頓廂軍及禁軍,因為裡頭太多濫竽充數之徒,安石兄規定士兵五十歲後必須退役,並定期測試士兵,禁軍不合格者改為地方廂軍,地方廂軍再不合格者改為民籍,在神宗朝後,禁軍實際上在地方已經是經常駐紮單位,而非全部集中在中央


北宋時期的東亞

雖然動員的情況稍微改善,但「駐泊」、「屯駐」、「就糧」三種屯紮中,只有駐泊可以隨時調動,其他都要知州大人同意,安撫使再大也調不動,結果仁宗朝的宋夏戰爭中,宋朝人力動員又到了極限,即使有百萬禁軍,卻沒辦法調動全部兵力,宋朝又屢敗於夏,之後宋朝又繼續推行置將法,加強將軍的配置,即便兵不知將,但將領的作用還是被重視了起來,之後與交趾 (越南) 作戰,才總算有些效果 (不過當地的痢疾瘟疫還是逼退了宋軍,或樹在說越南語)。


(四、)禁軍的組成

宋朝禁軍美其名禁衛軍,但實際上就是一國的軍隊,只是調度上,由中央統籌,裝備上亦然,宋朝以步兵為主,騎兵越往後越頹弱,這次只會介紹步兵與騎兵,而攻城兵器下次會說。

1.禁軍兵力的來源-募兵

宋朝養兵基本上是很讓人詬病的一件事,而宋朝前期也就是北宋最常出現的一件事,就是兵農要不要分離的問題 (說來也好笑,中國的一切幾乎都是在往分離的方向走,將相分離、兵將分離、兵農分離、就連政治分裂也很常見),宋朝以募兵為主,募兵並非壞事,中國一個大問題都在於土地兼併的問題太嚴重,唐朝以小農為基礎 (自己帶裝備,有土地) 的府兵在武則天朝就已經要抓逃戶了,之後更索性直接募兵,宋朝亦是如此,但宋朝募兵,問題在於 ''不罷'',意思是宋朝不只招需要的,而是一直招一直招,招到財政都出問題


宋朝武士,鎧甲自然以札甲為主

而這種常備軍簡單來說,就是中央集權下的問題,宋朝的軍隊同時有收地方精銳進來,跟社福機構的角色,一來是加強中央權力,但也將無力生活的黔首、市井無賴、流氓走寇都招了進來,宋朝兵員的素質相當差勁,宋朝內部的軍紀管理也很糟糕,以至於神宗朝還需下令官員不要在苛扣士兵糧餉了,除此之外,由於軍隊人太多,政府財政拮据,拿不到足夠生活費的士兵時常滋擾鄉里,或自己乾脆去幹些買賣走私,對於軍隊的戰力來說是一種危害,士兵無法專心於軍事,也就導致了日後戰爭的頹靡。


2.宋朝兵工廠

作坊、弓弩院是中央政府製造兵器的機構,作院則是地方政府製造兵器的單位,根據性質,中央還有專門負責御前侍衛武器的作坊,以及斬馬刀局 (對,你可以想做是大劍一類的東西,漢朝就有,跟尚方寶劍同意思),作坊、御前軍器所、作院製造多種兵器, 包括箭、弓、弩、刀、劍、甲鎧等,然而御前軍器所在金兵南下之時才開始修建,所以基本上,我們看到的北宋武器裝甲,大多都在作院、作坊中誕生。


工坊隨著遼、夏戰爭的緣故相當興盛,惟強押民伕工作一事令人詬病

地方作院每年均須輸送一定數量的兵器給中央政府,而中央需要兵器時,也會主動要求地方作院製造,除了地方給中央,中央也會將兵器運送到需要的地方,比如仁宗即曾詔江淮南州軍造紙甲三萬,給陜西防城弓手。而這些兵器需要熟練的工匠來制作,宋朝兵器製造機構對培訓工匠相當重視,一般人初進作院,需要擔任實習生,過一陣子才能被師傅認可,與西方的工會有一點相似,軍器所中職業工匠會因年資或技術精良獲得升遷,待遇也是頗為滋潤

但差別在於宋朝規定成年男子均須至官府服勞役,因此作坊、作院等需大量人力製造兵器時,可以徵調一般人及民匠從事製造,官府急需工匠時,甚至會強押平民製造兵器。被徵調的平民勞役時間會隨著戰爭的長短而有所差異,時常無法照顧妻兒及家中農作,作為家中的經濟支柱,勞役屬於義務,本身沒有薪資給與,而在兵器製造機構中工作非常辛苦,工時長之外,且南方高熱,長時間於鐵匠鋪內勞作容易生病乃至於死亡


2.禁軍步兵

凡步隊,隊五十人。其職儀則隊頭一人,副一人,執旗一人,大旗。傔旗二人;認旗。其給器仗則槍一十五根,通旗在內,弩五具,弓矢十具,棒六具,陌刀五具,拍把四具,牌五具。

武經總要中,主要提到,宋朝的步兵最主要的武器有幾種,刀、陌刀、槍、鉞斧、弓、弩,宋朝是一個嚴重依賴步兵的國度,一來是產馬地幾乎為遼夏兩國所奪 (但主要缺的是質量,不是數量),以遼國來說,遼多是輕騎兵,其戰鬥方式與蒙古相當相似,在宋遼戰爭爆發時,時常可以看到宋朝重騎兵擊潰遼國輕騎兵的景象,但遼國輕騎遛著打宋軍的畫面,不過騎兵後頭再說,由於澶淵之盟簽訂後,宋遼基本上戰事較少,更多時候是跟隔壁的小強西夏在打。


遼軍,其多以輕騎為主,大量漢人也居於遼境,充當步兵之職責

西夏 ''民俗勇悍'',與遼國的輕騎兵相比,西夏是中亞重騎兵的使用高手,在遼史西夏外紀中,西夏重騎兵有 ''衣重甲,乘善馬,以鐵騎為前鋒,用鈎索絞聯,雖死馬上不落'',跟日後金朝的拐子馬十分相似,除了重騎兵,西夏輕騎兵 ''短刀、弓矢,穿靴,禿髮,耳重環'',亦有弓騎兵的存在,西夏的騎兵刺激了宋朝步兵的發展,特別是盔甲,札甲是宋朝最盛行的盔甲,至於步人甲這個東西看看就好,就是個大號版的札甲,不懂有什麼好吹捧的。


西夏軍人,西夏實際上是宋朝最頭痛的敵人,其重騎兵對於步兵威脅性很大

由於敵人多騎兵跟重裝,北宋朝的步兵武器大多以能夠破甲的為主,雖然陌刀已經不可考,但可以確定的是,該武器可能是長柄刀的一種,第一該武器可以列陣,武經總要中有 ''又鼓一搥,齊唱殺聲,陌刀齊亞,不得背面、起陌刀頭,却還本隊立定'' 的說法,而宋朝步兵陣很仰賴 ''槍-陌刀-戰斧'' 的互相搭配的陣列,參考之後的閩客戰爭與西方的文藝復興後的戰陣,推測應該是槍在前、陌刀在中、斧頭在後,總要中也描述了宋朝步兵在訓練時,也是照這個順序:


''鼓一聲架箭,二聲發箭、唱殺,凡三發箭止,退入隊。角聲一,鼓聲三,即弓手出,如弩手法,三于三殺。角聲一,鼓聲四,陌刀、大斧出,聽鼓聲,三于三殺,刀斧相間,聞金聲即退''

弓弩對於宋朝來說幾乎是命根子的存在,甚至一度將弓弩手的比例調升到了全部軍隊的 75% 之眾,不過宋弩並無實物,但可確定的是弩在宋朝極為泛用,然而弩本身的磅數注定了填裝上不如弓箭,所以在臨陣射擊次數不多,加上宋朝的敵人快馬衝鋒居多,所以三發齊射也是差不多了,而宋朝也非常重視弓,皇帝甚至會關注這方面的問題,時當時用牛筋造弓弩恐怕不夠堅固,因此真宗要求停用牛筋,因南方潮濕弓弩筋膠易軟化而無法使用,因此在南方宋軍會改用輕箭,北方乾冷用重箭


宋朝使用步兵遠程為主的作戰可謂當時世界上比例最高的

宋朝弩手與義大利弩兵一樣,除了專司射擊外,還需 ''亦令弩手負刀棒'' ,訓練相對應的近戰能力,而射擊還需要有盾牌蔽身 ''但於陣中張之,陣外射之,進則蔽以旁牌'',旁牌就是一種盾牌,同時宋弩本身應該屬於大磅數的弩,高磅數的弩本身是可以擊穿札甲的,然而磅數要非常大,中國弩的好處在於與西方弩不同,其弩用的是 ''生物材料的複合弓'' 跟長箭,射程跟穿透力上,會比西方弩更好些,且弩機本身也設計簡單,容易大量列裝,不過宋弩高磅數,臨陣不過三發,''然張遲難以應卒,臨敵不過三發、四發''。且遠程實際上難以擊中高速衝鋒的對手。


4.禁軍騎兵

剛才有提過,北宋初期的重裝騎兵表現十分出色,追究其原因是由五代十國的混戰所帶來的傳統,不少北方諸國都由游牧民族所創建,騎兵運用頻繁,開國的北宋也沿襲了這一傳統,在東方和西方,長矛都是騎兵最好的佳友,宋代騎兵騎槍被廣泛使用,並發展出獨特的造型,與以前的騎槍相比,宋代的長槍在手柄上加了一個環,當他們不需要戰鬥時,士兵可以將長槍掛在肩膀上或其他方便的地方,部分矛頭上有一些倒鉤,可以把敵人拉下馬


北宋初期的重騎兵,受唐朝與五代遺風,使用馬甲

由於重裝甲的敵人頻出,宋朝開始的騎兵已經拋棄使用劍,多半以刀與鐵鞭為主,以利於打擊對手裝甲,其中一把武器被稱為 ''鐧'' ,宋史中記載,宋軍遇夏軍,其中一名騎兵開始挑釁,將領張裕持 ''鐧'' 從宋軍軍陣中衝出,殺死騎手並奪取他的馬,根據《晉書》和《宋書,''鐧'' 如果沒有足夠的訓練,該武器的重量不能讓軍人隨心所欲的使用,多半是強壯的將領或著是精銳騎兵在使用,除了宋,遼金西夏都喜用此武器。


到了南宋,宋朝騎兵可以說是幾乎絕跡了

悲劇的是,北宋騎兵在太宗的操作之下折損極大,同時西夏興起於西方,遼又割據有燕雲十六州,導致宋朝馬匹的購買越來越困難,北宋期間馬匹貿易大多從西夏以及吐蕃 (西藏) 而來,由於西夏與宋戰和不定,西夏常常拿爛馬來跟宋朝貿易然而這種購買不代表宋朝缺馬,馬匹一個重要的關鍵在於需要新鮮血液來維持馬的水準,所以有漢武西域求馬,唐朝重視馬匹品種培育,甚至產生了馬文化,唐太宗的昭陵就以六匹馬當作自己的象徵,然而隨著宋朝疆域越來越退縮到南方,騎兵也就越來越虛弱,以及南方濕熱,更不適合馬匹作戰。


(五、)後記

當中有一段提到,為何中央集權地方上的建設會越來越爛,跟大家庭的興起,在秦漢,其實大家庭很少,政府對於人身的掌握力強,故秦漢都能發兵數十萬征討,然而在宋朝,宋朝大行科舉與讓地方互設機關箝制,導致人才希望獲得高官厚祿者,會前往京師,比如漢代不少名人都在地方上任過官,比如劉備擔任過平原相,另一種是孝廉,劉備的學長公孫讚也舉了孝廉,擔任遼東長史,在宋代這種狀況很少,另一個因為公共建設減少,地方資源稀缺下,家族制度等同於是私人團體在承擔政府應該做的事,同時也代表王朝對於地方基層的控制力越來越弱,秦有封建郡縣之爭,而地方弱而中央強代表地方幾乎沒有抵抗的能力,一但中央崩潰,那舉國就會崩潰了,唐朝安史之亂雖然首都失陷但各地節度使與軍隊都能撐著,而宋朝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創作回應

席路亞‧薩涅瑟
那是歐美人的時代斷代方式,中國和日本的斷代法通常是把中世紀斷在魏晉到五代這一段。
2022-11-13 19:34:48
帝國人
對阿,我這裡就是用歐美的方式,因為同期的中世紀也是這個年代
2022-11-13 19:40:00
帝國人
之前就在小屋有說過是要做歐洲中世紀同期的中國
2022-11-13 19:40:42
席路亞‧薩涅瑟
宋神宗對西夏用兵的敗因,其實是皇帝搞「將從中御」的祖宗之法造成的。
2022-11-13 19:39:26
帝國人
來源?
2022-11-13 19:41:00
席路亞‧薩涅瑟
原始文獻是來自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吧!其他現代學者的論點有李華瑞《宋夏關係史》、方震華《和戰之間的兩難:北宋中後期的軍政與對遼夏關係》。
2022-11-13 19:54:50
帝國人
嗯啊感謝,我也會去查查,畢竟我主要還是學習中世紀的部分,北宋我還是得去看看更多論文
2022-11-13 20:00:24
席路亞‧薩涅瑟
南北宋的情況也不一樣就是了。
2022-11-13 20:02:19
席路亞‧薩涅瑟
關於北宋軍事動員能力與「置將法」可以參考雷家聖的〈北宋禁軍編制的演變與
「置將法」的實施〉。
2022-11-13 20:14:58
帝國人
讚,不過中國近世的東西最近就擱置了,寫起來沒歐洲那麼順
2022-11-13 20:29:02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