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31 GP

【書語】定義人生,被塑造的輸贏與體制剩餘下的摧枯拉朽「簡語」

作者:赤紅時夜│2022-02-23 23:39:55│巴幣:99│人氣:168

〈剩餘與貧富差距〉

  由於人類有辦法將農作物流到日後再來消耗,再加上儲存物資的需要,歷史上出現相對新穎的現象:剩餘。
  透過剩餘,我們終於意識到人類當前面臨的貧富差距。農業效益越高,社會各部的貧富差距就越大。

  證明這種貧富差距的考古學發現,已有八千年的歷史。早在當時,社會上就有分級嚴明的軍事結構、中央集權的集會場所,以及富裕家庭裝飾豪奢的兒童墳墓。
  針對北美八個原住民族群的研究中,學者發現地位和權力方面的不平等,幾乎只出現在那些有生產剩餘的社會中。

  即使是在前資本主義時代,貧富差距有時也會在經濟成長階段明顯增高。一四五零年,在義大利北部的皮埃蒙特,前百分之五富有的人擁有約百分之三十的財富。
  三百年後,此比例已上升到百分之五十。雖然很高,但跟今天相比還是算不了甚麼:世上最富裕的百分之五人口,擁有約百分之七十五的財富。

  這種不平等對自我形象與心理的影響,取決於各種文化因素。舉例來說,在以貴族階級制度分層的社會中,所謂「成功」或「失敗」的勞動市場並不存在。經歷工業化資本主義危機及高失業率的階段後,社會對個人承擔的責任有了全新見解。

  剩餘越大,自然需求就越小。這個時候,社會就得想出另一套說詞來解釋為何窮人依然繼續餓肚子,這就是為什麼此時出現一套新的工作倫理。
  這在套倫理中,個人做甚麼工作已經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或她有在工作。而維繫這套觀點則成了國家機器的首要任務。

  財務困境與貧窮相伴而行,但焦慮症不僅是財務困難的副作用。我們認為自己比別人成功還是失敗,這份感知也同等重要。儘管基本工資持平,但只要公務員的級別往上升一等,他或她罹患憂鬱症的統計風險就會大幅下降。

  在特定背景下賦予個人價值的身分地位,跟空洞的象徵主義極為類似。然而,地位影響了我們看待自己的方式。
  如同脆弱的自我,我們的地位同樣受制於命運的變化。無論爬得多高,多數人還是擔心自己會再次從高處跌落。

  所以,在明顯不平等的社會中,最富裕的人還是會心懷憂慮。比較各國狀況後,研究發現在最不平等的國家,最富裕的那十分之一人口,比平等國家中最貧窮的十之分之一人口還要擔心。

  這種擔憂就像自卑感、自大妄想、自我厭惡和其他與地位相關的狀況一樣,並不是普世皆然的現象。
  擔憂的先決條件,是社會中的群眾被細分為贏家與輸家,而其中的基本觀念為:被別人羨慕,這樣人生才有價值。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539559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Lobster0627全體巴友
大家可以多多來我的YT頻道看看哦(*´∀`)~♥https://www.youtube.com/@lobstersandwich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18:34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