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年前準備,讀法國史:法蘭西共和國歷代領導人列表(二)

小魚兒諸葛亮 | 2021-01-26 12:07:04 | 巴幣 12 | 人氣 356



◎ 法蘭西第四共和國

法蘭西共和國第廿二代領導人 樊尚·奧里奧爾
22e leader de FrançaisVincent Auriol
● 任次:第16任法蘭西總統(Président de la France)

● 政黨:工人國際法國支部(Section Française de l'Internationale Ouvrière, 1905-1969)

● 任期:1947年1月16日-1954年1月16日【總統選舉

● 政績:

1. 二戰期間,1944年8月9日當盟軍解放法國,推翻維琪法國,法蘭西經歷臨時政府的過渡時期。樊尚·奧里奧爾於1946年11月28日至1946年12月16日期間,曾擔任主席,進行重建工作。

2. 1946年,法蘭西第四共和重建,奧里奧爾透過選舉當選總統。任內爆發了一系列的罷工活動(一些演變為暴力事件)

3. 奧里奧爾任內經歷越南的「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戰爭以越南獨立同盟會勝利,法國被迫簽訂「日內瓦協定」(La Conférence de Genève)告終。法軍撤出越南,越南暫時分裂為北越和南越

4. 1947年5月1日,中華民國外交部就該年3月8日、4月5日法軍兩次轟炸中國在越華僑集中處一事,向法國大使館提出嚴重抗議;次日,外交部次長葉公超赴法國大使館提出口頭抗議

5.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法國亦在首都臺北保留法蘭西共和國駐中華民國大使館,但僅派駐代辦而非大使。

6. 1950年11月30日,法國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上否決中共代表伍修權等提出之「美國侵略臺灣案」

P.S. 奧里奧爾任期滿後未競選連任。

法蘭西共和國第廿三代領導人 勒內·科蒂
Le 23e leader de FrançaisRené Coty
● 任次:第17任法蘭西總統(Président de la France)

● 政黨:獨立者與農民國家中間黨National Centre of Independents and Peasants, 1949至今

● 任期:1954年1月16日-1959年1月8日【總統選舉

● 政績:

1. 科蒂在政策影響上比他的前任奧里奧爾還不活躍

2. 科蒂任內爆發「阿爾及利亞戰爭」,最終以阿拉伯人勝利而告終,法國同意阿爾及利亞獨立

3. 科蒂任命戴高樂為總理。戴高樂起草了新憲法,在1958年9月28日的一次全民公決中,79.2%的人投票支持該提案,它導致了第五共和國誕生。

P.S. 戴高樂在1958年12月當選為第五共和國的首任總統,科蒂於1959年1月9日卸任退休而他從1959年直到1962年去世一直是憲法委員會的成員

◎ 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延續至今)

法蘭西共和國第廿四代領導人 夏爾·戴高樂
Le vingt-quatrième leader de FrançaisCharles de Gaulle
● 任次:自由法國領袖(Leader France libre)、法國臨時政府主席(Président du gouvernement provisoire de la République Française)、第18任法蘭西總統(Président de la France)

● 政黨:新共和國聯盟L'Union pour la nouvelle République, 1958-1967

● 任期:

1. 1940年6月18日-1944年7月3日自由法國領袖,在英國倫敦號召抵抗納粹德國、維琪法國

2. 1944年8月20日-1946年1月20日法國臨時政府主席,被推選

4. 1959年1月8日-1966年1月8日總統選舉

5. 1966年1月8日-1969年4月28日總統選舉,連任

● 政績:

1. 1940年,法國淪陷於納粹德國,進入「維琪法國」的時期。6月18日,戴高樂在倫敦通過英國廣播公司發表《告法國人民書》(又稱為618宣言),號召法國人民抵抗納粹德國對法國的占領。該宣言標誌了「自由法國France libre運動的開始,二戰中展開「兩個法國」的戰爭。

2. 1940年8月,戴高樂與邱吉爾首相簽定關於自由法國章程的議定書。在戴高樂的號召下,整個法屬赤道非洲支持自由法國

3. 1940年10月,戴高樂在倫敦成立帝國防務委員會,任主席

4. 1941年,法蘭西民族委員會成立,戴高樂出任主席

5. 1943年6月,戴高樂抵達法屬北非首府阿爾及爾,與美國支持的吉羅將軍共同擔任新成立的法蘭西民族解放委員會主席

6. 1943年7月,戴高樂迫使吉羅將軍專任法國部隊總司令,得以單獨主持法蘭西全國解放委員會工作。秋天,徹底清除吉羅。

7. 1944年6月3日,戴高樂阿爾及爾成立「法國臨時政府」(Le Gouvernement provisoire de la République française

8. 1944年8月19日,巴黎起義。戴高樂領導下的勒克萊爾盟軍首批進入抵達巴黎市政府大廈,巴黎解放。25日,戴高樂將軍進入巴黎,並接受駐巴黎的德軍投降書

9. 1945年9月,法國舉行全民公決,摒棄第三共和國,第四共和國成立。11月,戴高樂被議會選舉為臨時政府總理,組成新的臨時政府。1946年1月20日,由於以法國共產黨為首的左派反對戴高樂擬定加強總統權力的憲法,被迫辭去臨時政府總理職務

10. 1947年4月,在史特拉斯堡宣布成立「法蘭西人民聯盟」,但在國會只佔極少席次。1951年國會大選,法國人民聯盟雖然取得最多議席,但由於其他共和政黨反對,再度失敗,一度歸隱

11. 1958年,阿爾及爾暴動。國民議會被迫授予戴高樂將軍全權,並委託其制定新憲法。戴高樂接管了議會和政府的全部權力,出任第四共和國最後一任總理。同年9月,全民公決通過新憲法,第五共和國成立。

12. 戴高樂就任總統後,1959年9月,宣布阿爾及利亞人享有自決權。12月,宣布解散法蘭西共同體,容許殖民地民族自決1960年除阿爾及利亞外大部分殖民地成功獨立,但仍和法國保持密切關係

13. 1960年2月13日,法國在撒哈拉大沙漠以南約700公里試爆第一顆原子彈,成為核國家

14. 1962年,阿爾及利亞正式脫離法國獨立,但仍和法國保持密切關係。

15. 1963年,戴高樂反對英國申請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歐共體)

16. 1964年1月,戴高樂派遣親信前法國駐重慶軍事顧問貝志高,向臺灣的中華民國蔣中正總統說明:「法國將與大陸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下稱「大陸」或「中共」)建交,想要在停止承認中華民國為中國代表政府後維持領事級外交關係。」但被蔣中正總統拒絕。1月27日,同意大陸中共為中國代表,成為西方大國中首個承認中共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的國家。並且訓令中華民國駐法國使館不得撤退,但在一個月後中華民國仍撤銷駐法大使館,此時法國正式宣布終止承認中華民國

17. 1965年,法國發射人造衛星同年戴高樂經過兩輪投票成為首位直選產生的法國總統

18. 1966年,戴高樂宣布法國退出北約軍事組織,只保留政治組織資格

19. 1967年,戴高樂在訪問加拿大期間公開在蒙特婁市政廳發表支持魁北克獨立的演講,導致法加關係陷入低谷,而他本人也被加拿大政府列為不受歡迎人士

20. 1968年,戴高樂面對「五月風暴Mai 68的學生運動,仍然重新控制局勢,在國會選舉大勝度過危機,但五月風暴所暴露出來的矛盾和問題並未隨之消失

P.S. 1969年4月,由於戴高樂所提出的削弱參議院權力修憲案公投被否決,宣布辭去總統一職,隱居科隆貝。1970年11月9日,戴高樂在法國科隆貝的家中動脈瘤破裂發作暈倒,來不及送醫而逝世,享年79歲。戴高樂生前支持發展的核子武器制定泛歐主義外交政策支持歐洲大陸聯合為大歐洲擴大法國影響努力減少美國和英國的影響促使法國退出北約反對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奉行與盟友不同的外交政策,這一系列思想政策被稱為「戴高樂主義」。

法蘭西共和國第廿五代領導人 喬治·龐畢度
Le 26e leader de FrançaisGeorges Pompidou
● 任次:第19任法蘭西總統(Président de la France)

● 政黨:民主共和聯盟Union pour la défense de la République, 1968 - 1976

● 任期:1969年6月20日-1974年4月2日【總統選舉

● 政績:

1. 龐畢度執政期間,繼續奉行戴高樂的法蘭西民族獨立政策

2. 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之一的法國在聯合國大會中,投票支持大陸中共取得「中國」席次,臺灣中華民國被迫退出

P.S. 1974年4月2日,龐畢度因卡勒氏病病逝,享年62歲。

法蘭西共和國第廿六代領導人 瓦萊里·吉斯卡爾·德斯坦
Le 26e leader de FrançaisValéry Giscard d'Estaing
● 任次:第20任法蘭西總統(Président de la France)

● 政黨:法國民主聯盟(Union pour la démocratie française, 1978 - 2007

● 任期:1974年5月27日-1981年5月21日【總統選舉

● 政績:

1. 德斯坦首先任命席哈克擔任總理,但兩人間關係緊張,席哈克於1976年辭職。他其後委任被譽為「法國最佳經濟學者」的雷蒙·巴爾出任總理。

2. 德斯坦推動了若干對法國社會影響重大的制度改革:如離婚改為經由雙方同意、墮胎合法化、將成年門檻從21歲降到18歲等,成年後可以參加投票

3. 在德斯坦任內,兩次石油危機也中止了光輝三十年的經濟成長。因應節約能源的呼聲,政府在1976年恢復了夏令時間,以藉由日照節約電力。德斯坦也決定繼續投入由龐比度提出的民用核能發展計畫,但此時起失業率也大幅攀升。

4. 德斯坦也是歐洲憲法的熱情支持者,他從踏入政壇開始就支持歐洲合眾國的理念。任內他與西德總理施密特共同主張在「超國家的強勢歐洲」與「受制各成員國的弱勢歐洲」之外尋求「第三條路」。他創設了歐盟高峰會,並協助擴增歐洲議會的權力,特別是在預算審查方面。他也因此被譽為「歐盟憲法之父」、「現代歐元之父」。

5. 德斯坦在個人立場上支持以終身監禁取代死刑,他仍對三名死刑犯簽署執行死刑的命令,三名死刑犯其中兩名為謀殺兒童,另一名為姦殺兒童,這也是法國最後執行的死刑

6. 1978年10月,法國在中華民國的首都臺北設立法亞貿易促進會Association Française pour le Développement du Commerce avec l′Asie),推廣臺法雙邊經貿關係

7. 1980年1月,法國外交部亦以非官方名義設立臺北法國文化科技中心Centre Culturel et Scientifique Française de Taipei),負責臺法文化科技及高等教育的往來,對上則隸屬於法國駐香港總領事館。1985年9月,成立旅遊簽證組,辦理赴法簽證。

P.S. 1981年舉行的總統大選,德斯坦雖然在首輪投票中擊敗社會黨的密特朗,但由於未能獲得席哈克的公開支持,他在第二輪投票以微弱差距敗予密特朗,其後社會黨在國會選舉大勝,左派首次全面掌握行政和立法的權力。

法蘭西共和國第廿七代領導人 法蘭索瓦·密特朗
Le vingt-septième leader de FrançaisFrançois Mitterrand
● 任次:第21任法蘭西總統(Président de la France)

● 政黨:社會黨(Parti socialiste, 1969至今

● 任期:

1. 1981年5月21日-1988年5月21日【總統選舉

2. 1988年5月21日-1995年5月17日【總統選舉,連任

● 政績:

1. 密特朗主政期間,施行了擴大有薪假期、削減法定工作時間、廢除大學入學試,廢止死刑等,以及把部分私人企業國有化、擴大社會保障費等政策。

2. 由於一連串的經濟問題,故使社會黨在1986年的國會選舉中大敗,任命右派政治家席哈克為法國總理,產生保守派內閣亦出現第一次正式的「雙首長制」

3. 1982年,由於失業者不斷增加,密特朗削減公共支出、轉回自由主義的政策。

4. 1993年國會大選,右派取得壓倒性勝利,密特朗再次任命右派推舉的人為總理。第二次「雙首長制」成立

5. 密特朗支持歐洲共同體擴大,包括西班牙葡萄牙(兩國於1986年1月加入)。

6. 1986年2月,密特朗幫助了《單一歐洲法》生效。他與德國總理赫爾穆特·科爾增進了法德關係

7. 1989年2月,法國政府為加強臺法雙邊關係,以美國在臺協會為參考先例,將臺北法國文化科技中心更名為法國在臺協會Institut Français de Taipei;2011年起改稱Bureau français de Taipei)。1994年,將法亞貿易促進會、旅遊簽證組、法國在臺協會三機構合署辦公,統稱為法國在臺協會。

8. 《馬斯垂克條約》於1992年2月7日簽署。該條約經公民投票批准,得到了51%以上的選民的批准。當時的英國首相撒切爾對德國統一表示反對,也反對當時討論的《馬斯垂克條約》。當時任德國總理的科爾要求密特朗同意西東德合併(法國是需要同意「兩加四條約」的四個盟國之一)。密特朗告訴科爾,他只有在德國放棄馬克並採用歐元時才接受

P.S. 1996年1月8日,密特朗因前列腺癌逝世,享年80歲。有資料指出,他本人於1981年當選總統時已經患上癌症在任期後半時使其難於行使其總統職權。

法蘭西共和國第廿八代領導人 賈克·席哈克
Le vingt-huitième leader de FrançaisJacques Chirac
● 任次:第22任法蘭西總統(Président de la France)

● 政黨:保衛共和聯盟Rassemblement pour la République, 1976 - 2002)→人民運動聯盟(Union pour un mouvement populaire, 2002 - 2015)

● 任期:

1. 1995年5月17日-2002年5月17日【總統選舉

2. 2002年5月17日-2007年5月16日【總統選舉,連任

● 政績:

1. 席哈克上任後奉行戴高樂主義承認二戰時期維希法國曾協助納粹德國迫害猶太人,這是法國總統首次就迫害猶太人進行表態

2. 1995年,席哈克下令執行法國最後一批在太平洋上的核測試。1996年加入《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

3. 1996年5月,中非共和國發生兵變,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請法國駐中非大使館與法國政府於必要時提供協助,以維護中華民國駐中非大使館團員眷屬之安全

4. 1997年國會選舉,右派保衛共和聯盟選舉失敗,席哈克提名社會黨的若斯潘出任總理,再次出現「左右共治」。

5. 2000年經過公投,把總統任期由7年縮短至5年

6. 席哈克連任後,隨即任命右派的拉法蘭出任總理,結束「左右共治」局面。與多個右翼政黨合併後的右派人民運動聯盟其後在國會選舉取得勝利。

7. 2002年5月,法國在世界衛生大會的總務委員會中,發言反對中華民國的邦交國所提「邀請臺灣以觀察員身分參加世界衛生大會」案列入大會議程

8. 席哈克在2003年反對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並曾出訪馬來西亞會見時任首相馬哈迪·莫哈末,以展示反對伊拉克戰爭國家之間的團結精神

9. 2003年9月,歐洲議會和法國、英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等國會友臺小組共同倡議籌組「馬可波羅俱樂部」(Marco Polo Club)。2004年11月,舉辦成立典禮暨第1屆年會

10. 2005年5月29日,在法國舉行了全民公決,以決定該國是否應批准擬議中的《歐洲聯盟憲法》條約。結果有55%的選民以69%的投票率拒絕了該條約對席哈克和人民運動聯盟造成了毀滅性打擊。公投失敗後,席哈克以德維爾潘(Domenique de Villepin)取代了總理讓-皮埃爾·拉法蘭。席哈克說,法國新內閣的當務之急是遏制失業率,失業率一直徘徊在10%以上

11. 2005年秋季發生抗議後,法國在2006年春發生了大規模的學生抗議活動

P.S. 2007年,席哈克宣布不會再競選總統。卸任後被爆擔任巴黎市長期間挪用公款和損害公信力,並於2011年12月15日被判兩年有期徒刑、緩期兩年執行。鑑於他的年齡、健康狀況及社會地位和影響力,不會入獄服刑。他也是第一位被定罪的法國前國家元首

法蘭西共和國第廿九代領導人 尼古拉·薩科吉
Le 29e leader de FrançaisNicolas Sarközy
● 任次:第23任法蘭西總統(Président de la France)

● 政黨:人民運動聯盟(Union pour un mouvement populaire, 2002 - 2015)

● 任期:2007年5月16日-2012年5月15日【總統選舉

● 政績:

1. 薩科吉2007年就任總統後,陸法關係明顯降溫2008年他高調批評中共處理西藏的手段,以及因為會見第十四世達賴喇嘛·丹增嘉措抵制北京奧運等事件,與中共關係越來越差。但金融危機之後與中共的關係平穩發展,他任內前後六次訪陸

2. 2007年9月,法國在聯合國大會的總務委員會對於中華民國的邦交國所提「促請安全理事會依據安理會議事規則第59、60條及聯合國憲章第4條,處理臺灣之會員申請案」,發言表示臺海問題應和平解決

3. 2009年5月,法國對於中華民國以中華臺北名義獲邀成為世界衛生大會觀察員,其外交部發言人表示歡迎,並認為有助加強國際公共衛生,特別是確保有效預防傳染病

P.S. 2012年5月6日,薩科吉連任失敗,在第二輪投票以3個百分點差距敗給左翼的歐蘭德,主因是不少選民無法接受他所推出的緊縮措施,以及愛炫耀浮誇、不接受旁人意見等個人風格,但他的得票率卻顯示他仍有一定的支持度。5月15日正式離任。

法蘭西共和國第三十代領導人 法蘭索瓦·歐蘭德
Trentième leader de FrançaisFrançois Hollande
● 任次:第24任法蘭西總統(Président de la France)

● 政黨:社會黨(Parti socialiste, 1969至今

● 任期:2012年5月15日-2017年5月14日【總統選舉

● 政績:

1. 歐蘭德任命了社會黨人尚-馬克·艾侯為新任總理,並且根據其競選公約,在34名部長中任命半數的女性部長,體現性別平等,並下令將總統和部長們減薪30%

2. 歐蘭德他相繼同意對年收入百萬歐元的富人推動徵收75%的新稅,並成功使其法制化。但不久後該政策被法院裁定違憲,其政府表明會儘快繼續推行符合憲法的增稅政策,但最終放棄。與此同時,他又宣布將退休年齡恢復到60歲

3. 2012年10月宣布推動同性婚姻及收養合法化的法案。法國同性婚姻其後在大部分左派國會議員支持下獲得通過,於2013年6月正式合法,但當時引發了很大的社會爭議

4. 外交上,歐蘭德為遏制伊斯蘭極端主義分子在馬利北部的活動,決定出兵幫助馬利政府收復失地,並順利為馬利政府收復了一些北方重鎮。歐蘭德也於2013年2月前往馬利訪問,表示法軍不會長期逗留,並稱將在數周內收兵。有分析認為,出兵馬利有助於鞏固法國在前殖民地的影響力,並有助於歐蘭德樹立果敢的形象

5. 歐蘭德執政期間失業率財政赤字的上升,出自他內閣的種種醜聞也進一步損害了他的形象。截至2014年9月,歐蘭德的支持率已經跌到了13%——第五共和國的最低記錄。

6. 2013年4月25日,歐蘭德應大陸主席習近平邀請,於上午抵達北京,開始對中國大陸進行國事訪問。這是歐蘭德就任法國總統以來首次訪陸。他也是中國大陸新一屆領導集體產生後首位訪陸的西方大國元首。同年5月2日,歐蘭德在南方周末上發表文章,向四川地震遇難者和他們的家人表示深切的哀悼和誠摯的慰問

7. 2014年3月,社會黨在地方選舉中遭到痛擊,丟掉了超過150個選區,其中包括數個傳統社會黨大本營。歐蘭德辭退了他的總理尚-馬克·艾侯,用年輕並受歡迎的曼紐爾·瓦爾斯替代之。瓦爾斯曾是歐蘭德的內政部長,雖然瓦爾斯遭到社會黨左派批評,他強硬的反移民政策卻得到了廣泛的支持。瓦爾斯在政治上是一位中間派,支持限制移民、禁止面紗以及其它數項在社會黨左派之間很不受歡迎的經濟改革,尤其是勞工改革

P.S. 2016年12月1日,歐蘭德宣布不會尋求連任,成為自二戰以來法國首位自動放棄連任的總統

法蘭西共和國第卅一代領導人 艾曼紐·馬克宏
Le trente et unième leader Français:Emmanuel Macron
● 任次:第25任法蘭西總統(Président de la France)

● 政黨:共和國前進!La République En Marche !, 2016至今

● 任期:2017年5月14日至今【總統選舉

● 政績:請看新聞!

法蘭西共和國領導人系表:法國大革命‧三級會議時期(1789.05.05 - 1789.06.17)法國大革命‧國民會議時期(1789.06.17 - 1789.07.09)法國大革命‧國民制憲會議時期(1789.07.09 - 1791.09.30)法國大革命‧君主立憲時期(1791.10.01 - 1792.09.20)第一共和(1792.09.22)馬克西米連·羅伯斯比(一)(1793.07.27 - 1794.07.28)保羅·巴拉斯(二)(1795.10.05 - 1799.11.10)法國大革命終結(1799.11.10)拿破崙·波拿巴(三)1799.11.10 - 1804.05.18)第一帝國拿破崙·波拿巴(三)1804.05.18 - 1814.04.06波旁王朝路易十八(四)1814.04.11 - 1815.03.20)拿破崙·波拿巴(三)1815.03.20 - 1815.06.22路易十八(四)(1815.07.08 - 1824.09.16)查理十世(五)1824.08.16 - 1830.08.20路易-菲利普一世(六)1830.08.09 - 1848.02.24第二共和(1848.02.24)拿破崙三世(七)(1848.12.20 - 1852.12.02)第二帝國拿破崙三世(七)(1852.12.02 - 1870.09.04)第三共和(1870.09.04)阿道夫·梯也爾(八)(1871.08.31 - 1873.05.24)帕特里斯·麥克馬洪(九)1873.05.24 - 1879.01.30)儒勒·格雷維(十)1879.01.30 - 1887.12.02)瑪利·弗朗索瓦·薩迪·卡諾(十一)(1887.12.02 - 1894.06.25)讓·卡西米爾-佩里埃(十二)1894.06.27 - 1895.01.16)菲利·福爾(十三)(1895.01.17 - 1899.02.16)→埃米爾·盧貝(十四)(1899.02.18 - 1906.02.18)→阿爾芒·法利埃(十五)(1906.02.18 - 1913.02.18)→雷蒙·普恩加萊(十六)(1913.02.18 - 1920.02.18)→保羅·德夏內爾(十七)1920.02.18 - 1920.09.21亞歷山大·米勒蘭(十八)1920.09.23 - 1924.06.11→加斯東·杜梅格(十九)(1924.06.13 - 1931.06.13)→保羅·杜美(二十)(1931.06.13 - 1932.05.07)阿爾貝·勒布倫(廿一)1932.05.10 - 1944.08.09兩個法國時期(維琪法國&自由法國1940.06.22 - 1944.06.03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1944.06.03 - 1946.11.14第四共和(1946.10.14)→樊尚·奧里奧爾(廿二(1947.01.16 - 1954.01.16→勒內·科蒂(廿三)1954.01.16- 1959.01.08第五共和(1958.10.04)→夏爾·戴高樂(廿四)(1959.01.08 - 1969.04.28)→喬治·龐畢度(廿五)(1969.06.20 - 1974.04.02)→瓦勒里·季斯卡·德斯坦(廿六)(1974.05.27 - 1981.05.21)→法蘭索瓦·密特朗(廿七)(1981.05.21 - 1995.05.17)→賈克·席哈克(廿八)1995.05.17 - 2007.05.16)→尼古拉·薩科吉(廿九)2007.05.16 - 2012.05.15→法蘭索瓦·歐蘭德(三十)2012.05.15 - 2017.05.14→艾曼紐·馬克宏(卅一)(2017.05.14 -

P.S. 黑字代表過渡時期;金字代表共和與重建起始;玫瑰紅代表王朝與帝國復辟紅字代表任期未滿而因故身亡;綠字代表任期未滿而因故辭職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