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暴政:第三課 小心一黨專政

KANASHIMI | 2020-08-02 07:12:02 | 巴幣 0 | 人氣 215

第三課 小心一黨專政

權力過於集中就是不妥。就算是開明君主,其巨大影響力與地位,也讓其他人有意無意間有所顧忌A Little History of Economics 17 亮出你的財富——有閒階級與炫耀性消費、39 高高在上的巨人——收入分配問題)。即便現在看來很恰當,常常這樣有朝一日總會出問題莫非定理

論及過於集中的財富,其道理相同(推薦序2 提供給民主社會抵抗暴政的指南 許家豪),雖然現在大多數人尚無警覺。


民主制度如何轉回獨裁政體

許多20世紀民主體制在一黨專政下土崩瓦解。雄心勃勃的政黨選舉大勝、掌握實權後,從最敵對、最容易打敗的反對勢力開始下手,採切香腸戰術,抹黑造謠、鬥臭鬥垮反對勢力與價值觀,使之失去大眾支持,轉移民眾注意力、關押鎮壓有力反對人士,剩下的各個擊破。清剿完一個勢力換下一個48–49當最後輪到我,再也沒有人能為我站出來說話。納粹、共產黨都是這麼在勝選、替換舊體制後壯大的。許多選民投票給這些有抱負、承諾解決問題的政黨,都沒料到這是人生最後一次自由公平的選舉49–50

掌控國會、完全執政的政黨在消滅反對者後,以國家安全、緊急事態各種藉口為由改變制度,開始獨裁統治。大選過後,暴政開始。就算是修改門檻高的憲法,也能合縱連橫、威脅利誘成功修憲。威瑪憲法就是這麼步入末路。因此隨時保持警戒、捍衛合適的制度、維護翻盤的權利、不導致無法回復的傷害非常重要(第二課 捍衛制度)自由的代價是永恆的警覺我不同意你的說法,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民主體制不完美,選舉出來的領導者不見得都是最優秀的;民主的用意只是要避免最差勁、最糟糕的人長久執政,避免人性缺陷造成災難50Why Nations Fail 第1章 很靠近卻很不一樣)
要毀滅民主用不著獨裁者,連政黨惡鬥都能讓人民質疑民主的可靠性。例如這次 COVID-19 疫情美國荒謬的防疫


Snyder 對於美國人將
政治獻金視為言論自由覺得非常怪異,這造成了有錢人影響力遠遠超過一般公民,一元一票的問題50–51The Price of Inequality 第五章 岌岌可危的民主、The Great Divide 資本主義傻瓜、Weapons of Math Destruction 第10章 被瞄準的公民:現代人的科技生活)。政治獻金實質形同賄選,利益團體促使政治人物提出大部分民眾都不支持的政策,無論哪一黨上臺執政都改變不了權貴背後掌權的問題。臺灣也不乏藍綠都很爛的聲音。
此外美國還有 Gerrymandering、選區重劃操作問題52
2020/7/22


第四課 為世界的面貌負責

納粹強制猶太人與商店標上猶太星。當我們無視這種標籤出現在生活中,實質上就是默許暴政蔓延58–59。今天可以對他,明天為何不能對你?

這種為人貼上羞恥徽章之類歧視性標籤的作法訴諸情感、缺乏批判性思維,沒有道理。就這點來說,即便民主運動也很難擺脫這種「有理就可以這麼做」、自以為是的想法;好比說「藍店」,明明食物好不好吃、划不划算和政治傾向無關(說是品味、喜好,有誰敏感到能光用吃的就品嘗出店家立場?),平民商家表達異見傾向不該受懲罰、被杯葛和「裝修」。當然中港矛盾某方面說來有跡可循。香港的問題不但一開始就被放大檢視,做到高標準才算及格;亦和政府積年累月的壓制、忽視民意脫不了關係。

這提醒了我們人無完人,別把志同道合者想得太理性(第一課 切莫盲從權威)。自以為支持某個高尚理想就非常公正無私,實際上理念、理智兩者沒有絕對關係,許多追隨者都只是人云亦云、拿自己的感性(我覺得這樣才對!)依附既有觀點,而非深思熟慮、理性思辨後才支持。相反的,正因滿腔熱血,反而容不下那些看似腐敗的傢伙,就算對方的想法更有道理(第一課 切莫盲從權威)。這也不能怪同志們,有幾個人厲害到能當哲學家的?


那因為榮耀而自願別上標籤呢?乍看之下沒有不妥。但 Snyder 提到1933年德國大選期間,人們胸前掛上同意德國轉為納粹一黨獨大制度的胸章
59。相對的,猶太人只能標黃星星(猶太星)59。改成同志才配戴標籤,難道不會有逆向歧視之類狀況嗎?順從者表現出完全認同與屈服(毋敢違逆、遵從地位而非真理)也就罷了。無權力者的權力書中提到,極權下的一般百姓就算不相信、也不願意相信當權者的虛偽言論,卻為了好好過生活,不敢不假裝自己相信。有菜販為了做生意,貼上個共產黨宣言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以免受當局打擾60–61。其他人有樣學樣,最後街上布滿向政府輸誠的標記,再沒人敢違抗。某些象徵榮耀的徽記,卻可能隱含驅除異己的濫觴60。不想暴政在沉默忍受中發酵,就該有道德勇氣反抗不公與不正確的事。

還是回到第一課 切莫盲從權威的問題,要真正理性公正,就不能顧忌私人情面,甚至不該團結、不能有同志關係,只能考慮對所有人一視同仁的規範;那極為無情,與一般人的想像大相徑庭,並極容易被淘汰,卻是我們努力的目標。我想比較好的方法還是得回到溝通、尋求共識上Justice 共識裁決說),以基於真實(非自以為是的認定)、一體適用的規範套用於每個人(第二課 捍衛制度)。雖然這依舊無法完全避免多數暴力,但站在對方立場的溝通、討論道理,總是比依賴感性來得可靠、持久。
2020/7/22


第五課 勿忘專業倫理

所有規範必須基於真實而非直覺、理念、欲望The Knowledge Illusion 第四章 思考假象的成因)。然而一般人無力自行追索每件事,只能依賴有辦法探究真相者傳授知識The Knowledge Illusion 第六章 藉助他人來思考),因此掌握事實的人該出頭向大眾闡明真實,不該渾渾噩噩任由錯誤的說法(謠言、假新聞)傳遍大街小巷。

討論時想要有根據,透明化與溝通討論的平臺很重要。今天要談論囤房稅、居住正義,就必須先有足夠的證據。好比說政府強制規定,每一筆房屋交易完一個月內登記,之後才能過戶;記錄所有稅款數額,包括詳細屬性(是否與何時退戶、裝潢與贈品價格分開算)。不必處罰法律尚未禁止的行為,但要詳細記錄、透明公開。數據開放專家學者研究,甚至以不記名方式(名稱轉為代號)釋出數據,或最起碼公布高精度的統計數據。如此一來,我想大家都不必打高空,你說這樣對、我說那樣才有效果。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無論要說什麼,重點要先有精準確實、足以支撐導出論點的數據。共產主義也是這樣,假如把打倒地主改成強制所有人公開財產與收入,搞不好無需特意鬥爭,地主都會自動想辦法做公益、捐財產,避免蜚言流語了。

當然透明化還不夠,有時還欠缺自然實驗。例如這次 COVID-19 疫情,有人說應該戴口罩、封城。另一方面,覺得人身自由受限、沒工作就沒飯吃的人,為了活下去,可能會說這是未基於實際數據的論調。就算盡可能公布所有數據,要判定戴口罩與封城到底有多少效果,恐怕不容易;科學來不及於時間內推導出結果。此外還有許多因意外而無法下定論的例子Risk Savvy 第五章 財經專家的「神預測」)

問題是我讀書到現在,很少有人將透明化視作理性討論與民主的基石,大多只想到要從制度面上平衡規模(所謂規模包括政治權力、財富、市占率)。連本書也只告訴我們要謹慎理智,沒說要透明化。可沒有真實數據,討論這些事都只能憑空臆測。沒人說服得了對方,也得不到有效的結論。

Snyder 談的是另一回事。納粹許多屠殺行動,領導的是律師之類的專家。假如專家都能恪守規範,不光是呆呆的聽命行事67;律師經過審判才行刑、醫生取得同意才手術、商人都不奴役他人、政府官員拒絕簽署奪取人命的文書;受到更多抵抗,或許納粹就不會那麼容易得手了66

但我卻想,堅守死板的條例、不知變通,終究有漏洞可鑽。原則是智者定下的,命令不也是嗎?每個人都有認知偏誤,就算專家亦不能免俗。這邊討論的重點不在專業,而是前述「翻盤的權利」,以及別造成不可回復的傷害。以緊急情況為藉口,取消選舉,那在推翻現有政權前,就不再有機會替換壞蘋果。今天把人殺了,人可不會死而復生。就算對方是惡人、政治犯,許多時候只是見解不同。
2020/7/22


第六課 小心那些準軍事組織

正常的民主國家,警察軍隊等武力應受合理的法律約束71。許多想破壞民主的武裝團體,首先使用武力超越法律管轄。以推翻暴政、清君側、除掉背叛份子、剿滅國家仇敵為由,動搖既有政治秩序,而後改變規則72。規則變成這些人訂的,於是他們的行為於法有據了。

有些人喜歡說當獨裁成為事實,革命就是義務,然而人們靠著暴力(不講道理)來消滅爛到骨子的獨裁者時,那和威權統治何異?若以為非要動用軍事力量殺雞儆猴、讓人無力抵抗,之後才能談條件的話,與破壞民主的極端分子、暴君沒兩樣。

這樣的說法雖是理想,但和第一課 切莫盲從權威描述的幫理不幫親一樣,先不論這不近人情,問題在非暴力抗爭很容易被淘汰,是演化上弱勢的一方。有人會說不武裝抗暴的話,活該被當羔羊宰。假如10個人9個都被屠殺了,還要非暴力嗎?所以說,默默承受、非暴力抗爭的,多消失在歷史洪流中了。甘地那種實在是氣運極佳的奇葩。

折衷之法,我們就算要出動武力壓制異見者(包括認為殘暴的政府當局),戰爭的目的只該為了營造能好好溝通、講道理的環境,而非傷害人。亦可以此標準檢核那些聲稱要革新腐敗政府、推翻暴政的人。就算美國擊潰那些所謂不公義的國家、恐怖分子,道理相同

當然依舊有人會說,光是不傷害別人、卻被公權力殘殺,這樣太天真。不過別忘記當你長久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以暴力獲得的權利,誰能保證不變質?又怎麼保證受威脅時,不會有人再次舉起武器?


發現每個議題都有許多觀念值得思考,結果寫出來的和原文天差地別,時間上則比原先預期的多了許多。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