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LIAN LI】 PC-TU200 B build 徐娘半老,風韻猶存,老提箱仍深得我心

POÄNG | 2018-03-28 06:05:52 | 巴幣 0 | 人氣 391

這年頭非主流需求真的很頭大,隨著畫質的提高有兩類用戶吃了屎,一個比較主流的是顯示卡效能追不上;一個則是硬碟的儲存容量追不上。前者很幸運地不需要甚麼煩惱,只要慢慢等就行了,畢竟遊戲市場絕對有需求的;後者就痛苦了,畢竟即使是十幾T的硬碟,BDISO也是隨便餵就飽了,硬碟進化的物理限制卻擺在那裏。

但FHD、4K的片子已經相當多,目前畫質發展都已經朝8K去了,台灣很多住家位置(我自己就是)網路速度是上不去的,即便僅是FHD看起來都比不上實體影碟。然而收來的光碟牆終究是收藏,實際還是得做成BDISO才方便整理和觀看,以現在主流的m.2固態硬碟根本裝不了幾部,主機板的m.2卻是越來越多;SATA接口和機殼的碟位則越來越少,隨著固態硬碟的興起和燈罩的流行,機殼的硬碟位置也越來越奇耙。

原本使用的是Fractal Design的Node 304,在碟位、散熱、體積上算是有個不錯的平衡點,但隨著光碟牆越來越高,六顆硬碟早已不敷使用,且隨著硬體的更換,ITX主機板已經找不到8個甚至6個SATA接口,全部都是只有4個SATA,Node 304獨特的硬碟架也無法加裝現有的熱插拔背板,即使可以也非常不便使用,只好忍痛淘汰。

之後考慮過三條路,一是NAS;二為外接硬碟;三則是尋找適合的硬體。
先是用萬由的NAS機殼組了一台8碟位可熱插拔的NAS,但我兩個住處最高網速都只能到上行20,我到底為什麼要多弄一台占位子還是半殘的東西?所以放棄FreeNAS改裝Win10,卻又為了硬碟CPU和顯示無法達到我的要求。
外接硬碟則是直接打槍,因為合我需求的外接座價格已經可以買機殼了。

大燈罩時代裡,對於HDD有需求的用戶真的是很難過,找了又找就是沒有適合的,體積、碟位、價格交錯之下只有空集合。

後來幾經思考後決定入手聯力舊的PC-TU200,不但方便我在兩縣市的住處間移動,對於目前主流4個SATA的ITX主機板,我的需求反而也是這台最臻完美。
按壓卸除的側板,可以方便抽換硬碟,雖然仍不及合頁開門式來得方便,但一來可開闔大多是ATX,二來這拉釘外表超讚啊。4顆硬碟無論是搭配主機板還有體積、噪音、電源還有價格都是最剛好的,原本想用Fractal Design的R5裝設熱插拔背板來達成需求的我,一直糾結在體積,還有8個SATA的主機板或是SATA擴充卡的價格而遲遲沒有下手,到底為何現在連ATX主機板都是4~6個SATA滿街跑真是令人不解...總之,熬到現在問題終於迎刃而解。

聯力也進軍大陸,竟然沒有繁體。

黑色,我好想要銀色啊
聯力這些年現貨都黑色髮絲紋居多。
猶豫了很久的選擇,如果我能早一兩年決定買它就好了,等我要買的時候早已沒得選,只有三家有賣。

因為黑色會掉色,本打算買銀色,但銀色只有一台二手要賣4680,在蝦皮上問問題賣家也不回我不曉得是不是賣掉了沒撤掉,另外還有一台二手黑色是4000,我最後是和聯力公司直接買了全新的庫存品出清價4500元,殘念的是只有黑色,畢竟是停產絕版品,也不打算買反而更貴的二手那就沒得選...

但是鋁合金的東西就是銀色噴砂最棒,耐看耐刮,也不怕噴到飲料水滴或沾到指紋油脂一時不查,之後超難擦除甚至擦不掉,噴砂的這類痕跡不像髮絲紋那麼明顯,銀色也不怕陽極脫膜掉色,真的是最佳的顏色,要我說真的很討厭髮絲紋,要髮絲紋我不會自己拿菜瓜布刷嗎。
額外買了8組滑軌,這樣只要事先裝到硬碟上,就能輕鬆抽換硬碟來找檔案。
附帶一提,不曉得是硬碟問題還是公差問題,鎖到沒辦法再鎖緊,十字紋都有點滑牙了,但裝在東芝的空氣碟和WD的氦氣碟上時都很鬆,WD的空氣碟鎖死後感覺到有比前者緊但仍會微晃,所以推測可能新一點的硬碟會碰到鬆的問題,畢竟是很多年前設計的舊機殼,因此我又另外加了矽膠墊片。

裝小殼真的很累,過程大多忘記拍了,比較需要注意的點就只有這邊吧,因為是CPU和PSU相鄰的設計,因此散熱自然會差,因此這邊選擇透過轉接板使用SFX的PSU,空出來的空間即可使用大便牌NH-D9L迷你雙塔散熱器,搭配前面14CM進風散熱會比下吹式的好很多。
因為散熱塔鰭片頂端的熱管並不會碰到PSU,所以不用擔心廢熱透過PSU外殼傳導到PSU裡面去,而9公分的大便扇矽膠防震墊則是剛好死死頂住PSU外殼,剛好和PC-TU200本身自帶的夾式顯卡支架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我想應該不用擔心以後會彎板,不過後面的ATX電源板有點被擠到彎板,但相較之下不是甚麼問題。

如上圖所示m.2的位置我裝的不是SSD,而是m.2轉5口SATA3的擴充卡,5條訊號線都拉到5.25槽位上,5.25槽位裝的是薄型光碟機+雙2.5吋熱插拔模組

總共4組3.5吋抽換座,2座2.5吋抽換座,1台BD,2顆SATA的SSD直接扔到5.25吋抽取盒上面,捨棄m.2的SSD速度,只求容量,主機板和擴充卡共九口SATA3全部用罄。

後方的熱插拔被板,不是鄭美麗。
大4PIN和SATA供電完全相臨,海盜船的模組線只有一組能插(只有最頂端的SATA能插),但我空著一個SATA供電沒插仍可供給四個硬碟,僅接2大4PIN和1SATA,海盜船的線又超硬,之後覺得實在難搞我就直接做鍍銀線了。

這台雖然外表挺肥的,但其實內部空間利用比很多燈箱要來得極致,也就是說很難裝啦,只比A4機殼好一點,尤其顯示卡和硬碟架那邊和很長又略硬不好凹的前置IO線打架,還好我需求低顯卡只是要FM用的是免插電短卡,用長卡的話我覺得前IO可能要拆掉。

整組裝機基本上只能大力出奇蹟,但我大力到吐血了,因為2018年版本的硬碟架和底部支撐是一體的,一上去一直把PW開關那邊的針腳擠掉,害我拆裝了好幾次,2011年版本的硬碟架這部分是分開的就比較好裝。
這台裝機適合的順序應該是1.拆除硬碟架2.裝主機板3.接好所有主機板上的線4.放回硬碟架5.裝設電源並將線接好6.裝顯卡。
由於機殼風扇僅底部濾網能抽換,之後前方進氣要洗濾網又得拆硬碟架orz

總算以達成前方可以更方便抽換的2.5吋SSD和製作BDISO的需求。待未來2.5吋SMR的5T硬碟價格下來就可用來做方便使用的冷儲存。
若不打算使用5.25裝置,其實最佳解法是用1U電源裝在5.25槽位即可上大尺寸塔扇。

使用AMD Ryzen Master監測溫度,待機時約3X度,播放影片使用FM補禎時溫度約5X度,玩LOL時5X~6X,遠比下吹式散熱的PC-O5好得多,機身也不會發燙。

NH-D9L裝1/2/3扇時溫度可是有差異的,但前方記憶體和走線處基本不可能裝風扇,後面則受限於PSU和後置IO槽只能裝6公分風扇,風量小又吵,目前就算玩遊戲都還蠻安靜的,故決定維持單扇,未來若不敷使用時再考慮增加6公分排風扇,並將前端14CM換成大便牌3000轉暴力工業扇。

這台顯卡裝一般尺寸時底部還能加一顆2.5公分全厚風扇,裝約2.5~3SLOT的卡時也可裝1.2~1.5CM的薄扇。

======
後來收到一台銀色的,機況很差所以把拉釘全鑽了整理好之後再用鈍化黃銅釘裝回去,縫隙變的很大
這台2011年QC的,這個版本硬碟架是分開的,會比較好裝,但感覺穩固性比新版連體的差,不過後面開側板的撥動鈕超有味道的,是用鋁材多次折彎做的而不像新版是一塊塑膠,
抽換背板亦較新板差,只有大4D供電無法使用SATA供電,不過大4D的針有點橘橘的疑似繡跡,我不敢用...畢竟以前一堆大4D燒掉硬碟的案例...之後再研究看看是不是能用WD40處理或是改SATA接頭,大4D用起來很卡,想用L形的SATA插頭供電

鹹魚上花了400RMB買的,加上運費差不多花了450RMB。碰到C3通關上面比賣家發貨前拍的多一大條刮痕,布袋整個破了箱子也他媽的,我猜是海關直接拿刀子抵著機殼割布袋查驗刮的...

創作回應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