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肉不再為造勢而露-《QB》、《QBR》

很不想工作的祭月間緒 | 2013-08-21 16:02:24 | 巴幣 22 | 人氣 1201

  《Queen's Blade》一般被認為是「感覺比較不同的肉番」,這也沒錯,畢竟在巨乳們彼此交錯對戰的背後可是有個正統奇幻的宏偉世界觀支撐著故事,使得《QB》總有種其他打鬥肉番未能及的壯闊感。

  但在《Queen's Blade Rebellion》推出後,故事的風格變換,不同於以往波瀾萬丈的快感,轉而尋求另一種攸關《QB》本質的命題。這樣的轉變散見於各種描述裡,也反應在人物的關係或敘事視點中。


(自作背景音樂,不妨聽聽)

(一)世界が少しずつ明確になっていく

  在《QB》中,大陸地理是很朦朧的。雖然在第一期的片頭都能看到一張大陸地圖,但也只能隱約看出伯爵領地、長城、沼地、王城蓋諾斯的大致位置罷了。雖然原作有很多關於地理位置的設定,但事實上動畫裡幾乎沒甚麼提及。為什麼?因為不重要,重要的只有「Queen's Blade」的舉辦地所在王城蓋諾斯而已。

  有提及的地名或是其位置,都具有一定功用。長城隔開女王領地與伯爵領地,能讓人對於伯爵的勢力有特定印象,而間接讓後期伯爵與「Queen's Blade」的恩恩怨怨有個背景上的底;沼地及日之本,乃是因為其地位特殊,不得不提出來。但除此之外的地理情況我們都算是一無所知,即便我們見識過了精靈之森或是沙漠遺跡等地。

  這樣的安排在《QB》相當合情合理,這些地理設定的模糊,使得觀眾建立不起大陸的方位概念,而這正是必要的;除了帶給觀眾想像的空間,認知到這個奇幻世界大陸的宏偉,更多是因為「Queen's Blade」才是劇情的主軸,我們要看的不是冒險譚,而是肉彈與肉彈的實力比劃,所以我們能把焦點鎖定在王城中戰鬥的鬥士們身上。

  但是在《QBR》中,地理位置漸漸變得較為清晰了。雖然還是有很多未解的地方,但從作為前傳的OVA開始,如北方的克洛伊茲領、中華特色的秘境夏坊、南方的卡里巴拉森林,又再多了一些對於各地城鎮、營寨,人民生活的描寫。跟前期要不就在人跡罕至的無名野外,要不就只是停留在沒甚麼特色的小鎮,越到後期我們越發了解世界的面貌。

  只要知道有設定就好的這些資料漸漸被搬上檯面,不只可在正篇的演繹中讓角色跟大陸的背景更加豐富,更重要的或許是已不再像過去只要有王城當作大家的目標就好。我們需要更多的見聞,以及跟隨主角的腳步所及,更趨精細地去探索這個世界。這個舉動雖不見得必要,但對於安妮洛特來說,卻更能強化她為何挺身而出的理由;一個要與巨大體制挑戰的理念,若沒經歷這個世界的各種風貌,又能從哪裡談起?



(二)人物相関図の変化

  除了特定幾個人各自有其因緣,《QB》的角色們彼此的關聯性都不大。若真要說起,姊妹、夥伴、師徒等等關係在「Queen's Blade」之前都是不合宜的,在戰鬥中彼此的關係應該只是「對手」而已,因著她們身為鬥士的氣魄與榮耀,這點是一定要認清的(靜捨命要講的其實應該是這一點)。

  以「戰鬥的雙方」這個角度來看,彼此都是獨立的個體,鬥士頂天立地,為求其武技的展現與自身的界線而戰。然而在《QBR》中,安妮洛特與她的小跟班們卻並非以不打不相識這樣的理由而產生深刻情誼,靠的是平時的生活互動、互助互愛,以及更多地,依賴安妮洛特的氣節與她身為領導者的資質。

  戰鬥對手從一個鬥士移轉成巨大體系及使體系運作的權力,她們的對手可不是只有女王(雖然女王已經很強了),還有女王象徵的霸權,靠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需要能夠全力支持的同伴。過去鬥士各自有著信念,但本次的戰鬥,則需要同心協力合作才能達成目標,顯得大不相同。

  結果,「Queen's Blade」鬥士之間的亦敵亦友關係,在安妮洛特的帶領下,建立起深厚的信賴,遂變成兩大陣營的衝突。且如同已有先例的「部外力量」墮天使的介入,當時象徵性地讓鬥士們集結起來對付他(真的只是象徵性的)。這次在背後還有終於發揮真正力量的沼地魔女等著,總不是人類甚至半魔一人就能解決的程度,想必集結一詞的重要度,在未來還會更加深化吧。

(三)群像劇視点から脱出

  《QB》最大的特徵,在於它是群戲。雖然蕾娜有著主角格,但並非主人公,從「Queen's Blade」的原意來看,蕾娜也不過就是諸多參加者的一人而已。每個人都有她想守護、想實現的信念,因此在前期確實用了很多時間,將視角個別放在每個人身上,在每個短劇中他們都是那個故事中的主人公,尤以OVA裡這樣的特徵最為明顯。

  到了《QBR》,視角卻鎖定在安妮洛特身上,她便晉升成為了主人公。當然,每個人都有她的角色經歷,然而我們不再看到各自獨立的主軸外故事,所有我方角色的出場都是為了匯聚到主人公旗下的安排,而他方角色則不見其歷程,或只是陰謀開端的象徵而已。



  於是,正與前期相反,觀眾理當注意的部分從「專注於不同信念間的互鬥」,成了「認同主人公對抗女王的信念」。可以說,原本《QB》的特徵因此而失卻了,換來了單一視角的力道,我們終能集中精神在安妮洛特的人格及她的成長上。

(四)レイナからのバトン:あるべき女王の姿

  在《QB》的最後,蕾娜贏得了女王之座。但對她來說這也不過是個追求力量的中繼點罷了,於是將寶座讓渡給自己的姊姊。就結果來看之後的大陸鎮壓行動可說是蕾娜棄王位而不顧造成的,但心不在治理上的人,或許也很難期待她有作為。

  於是,歷史促成了安妮洛特的出頭。

  在前女王阿爾多拉的統治時期,雖然她自身實行了善政,使大陸保有穩定局勢,但是她的行動原理全都根基於對血親的渴求上。在朝內及對政敵實行了恐怖統治以保有自己的地位,還有對日之本出手,也都只是為了尋找自己的妹妹罷了。她的力量只為自己而用,並非為治萬民而用,而且其中充滿謀略與無情。

  而蕾娜卻在「Queen's Blade」中,憑實力堂堂正正地擊敗了她(關於這點個人覺得應該要有點爭議),而其大義,正是將自身此一空殼承載至今為止遇見所有對手的願望。一方面,我們體驗並進而認同「Queen's Blade」這個場合的嚴謹與公正;另一方面,了解蕾娜追求力量,這份力量並非獨霸的、自我的,而是從眾多人身上學得的,並且由她們的想法滋養而成。

  充分展現「Queen's Blade」的教條,「有實力者無論是誰都可成女王」,且其所謂女王的氣度正是「承擔人們的願望」。然而女王這個位置綁不住蕾娜這條龍,她選擇當自我放浪的英雄,而非統治天下的女王。



  而繼任的庫羅德特,求絕對秩序的姿態,可說與阿爾多拉不同,確實將眼光放諸大陸安定上。但其做法卻背離交棒給她的蕾娜,將所有勢力連根拔起,反而帶來破滅與戰亂。比阿爾多拉更獨裁的作為是,直接取消了「Queen's Blade」這個制度,使得公正的對決場合不再,進入完全支配的體系下,所有人性將被抹殺,於是制度內手段再也無法動搖其體系根本。

  新女王結果還是走上阿爾多拉的後塵,而且更加專制。這時候站出來的安妮洛特,儼然成為反抗勢力的核心,其人品高尚而吸引人的地方,就在她選擇善待個人的想法,並誠心為民奮戰,也就是「背負人們願望者」。或許正因為這種力量並非僅為己用的看法,才招來瑪莉亞(蕾娜)的庇護,成為精神上實質接過蕾娜接力棒的繼承者。

  但必須注意的是,安妮洛特起身反抗的動作,表示對武力治國的質疑;而既然質疑武力治國,便會帶有對「力量」本身的探討。「Queen's Blade」標榜只要有能力(此指武力上的能力)誰都能上位,而毋庸置疑庫羅德特確實有稱霸天下的能力。前女王與新女王之間最大的差別在於有沒有提供改朝換代的機會,然而其「強者稱霸」的基本思維並沒有變動。

  安妮洛特的反抗在立場上且與武力治國相衝突,那麼在之後她會不會重建「Queen's Blade」這個只論強弱的秩序,就成為未知數了。

  《QBR》的命題,或許就是為點出在前作中鮮少提及的「女王」應當有的模樣。繼承自蕾娜包容她人的性格,且比蕾娜更進一步追求民眾福祉,並有心成為領導者,安妮洛特最後會不會當上女王還不知道,但很可能這就是理想中眾人所憧憬的女王形象。

(五)選挙ではない、反旗だ

  總地來說,「Queen's Blade」是一場選舉。僅憑實力,沒有任何花樣,在公開公平的情況中拔得頭籌者就能成為女王(先姑且認為選舉這事是公正的);但被庫羅德特破壞掉這樣的制度後,進入了獨裁政治的支配中。



  而如同標題的Rebellion所示,《QBR》是一個對抗暴政的故事;不是之前各憑本事打到最後的爭奪戰,而是下剋上的叛亂。結構上的轉變,在由小地方推砌而成的同時,也帶給人不同的觀感。

  在這叛亂的一章中,多了一點討論空間,不再只需單純判斷誰強大就好,還帶了一絲悲願味道,引出革命情感與帝王宏誓的終極對決。

  失去盛大的造勢活動,沒有各種信念激烈交鋒,取而代之是主人公為求正義奔波的身影,要說回歸到普通的勇者物語也可以;《QB》與《QBR》在構造上已然是完全不同的故事了。

(Extra1)戦ってみなければ分からない……というと?

  「……不戰鬥的話便無從知曉」是從頭到尾都不斷反覆出現的一句話,也可以說是這部作品的標語。

  在《QB》裡,當然我們都知道反正蕾娜一定會贏也沒甚麼好猜的(藉由外部效應帶來的劇情預測),但這句話真正的意涵在於,如果鬥士們不藉由戰鬥,又怎麼知道自己的能力界線以及自己的信念為何?在眾多鬥士的交錯中,沒有任何人的信念是唯一指標,即便經歷戰鬥分出勝負,也不能保證在下次的戰鬥中仍然能夠勝出。一切的未來都是未知數,打出這個標語,表示我們不支持任何可能性,一切交由鬥士的戰鬥去決定。

  問題是,並非群戲的《QBR》,還是打出這個標語。這會象徵即便我們追著安妮洛特的視點,也不代表創作者就完全認同安妮洛特,與之對立的庫羅德特也可能是這場戰鬥的勝者,在無論對錯的世界中,依舊不表明立場。在增添劇情不確定性的同時,也避開了獨厚主人公的閒話。

  嘛,雖然安妮洛特還是有大主人公補正才是,她簡直是為了當主人公而生的角色嘛。

(Extra2)黄金聖闘士

  對於安妮洛特的黃金聖鬥士型態,那個設計實在讓人不得不懷疑是沿著黃金聖鬥衣而來。真正的設計原意,恐怕是為了與原本的模樣兩相對照。安妮洛特原本自認為騎士,並非王才,她的鎧甲就正是凜然卻又色澤柔和的銀色;但在變身後則一轉成閃耀的金色,模樣也顯得邪惡起來。



  色彩上,銀象徵輔佐、旁侍,並非以顯眼為特色,與騎士心態不謀而合。金則是王權、高貴之色,地位在銀之上,凸顯安妮洛特本為人界與冥界貴族之嗣的身分。

  而妖化的模樣,則與反逆份子的定型印象合拍。因此,安妮洛特若能夠掌控她的另外一面,也就代表她能接受並非為騎士之姿的自我,並真正決意踏出與女王對抗的第一步,頗有奪權的意思,也同時暗示她可能將在未來成王。

ちょっと嫌がらせ的なあとがき

  講難聽一點,這部動畫如果沒有負責音樂的橫山克跟負責尾卡插畫的增田幹生,也不過就是普通的肉番啊!

  另外OVA中有讓安妮洛特接受訓練真是令人欣慰。蕾娜那種天才氣質,說是以前訓練的技能都沒爆發,所以才弱得亂七八糟,只要來個特訓就成龍了,這說得過去嗎?幾年後還成為傳說級的強度了,長年在無敵騎士團受訓的騎士姬臉往哪擺?不過還是像騎士一樣穩健實幹,慢慢變強,顯得合理、親切多了。

(Extra3)聖なるポーズは本当にいやらしいか?

  這個算是獨斷見解。神聖體位到底能不能說是猥瑣呢?

  不能。

  雖然從梅爾法跟斯琪的表現來看,這所謂神聖體位似乎有點落後於當代觀念,大家都有羞恥心,M字開腳看來還真是誘人想像。不過換到露娜露娜的情況,跳著那種姿勢相差無幾的舞蹈,卻一點也沒甚麼害羞,要說是她個性也無妨,但更可能是文化意識的不同所致(部落裡的人也好像當作理所當然)。

  換言之,對於某些身體符碼的指稱會隨著時空有所變化。我們一般認為下流或情色象徵的東西,在不同環境或許意味著神聖,又或是高尚,也不乏對其的崇拜(如金精大明神)。要說神聖體位是製作方的工商服務只是我們意識到他們的意圖,但是那並非行為本質,神聖體位能拿來發招,就不是甚麼特別又好笑的事了。

  所以不妨就當作瑜珈動作來看待,大天使7L都說有效果了,大家在家也都可以試試。


(這真的需要體力……)

創作回應

熾冰/奇譚異書齋
到現在才發現原來我沒有在這篇留下足跡,真是何等失態 (欸?

這兩部我都有看,只是說實話幾乎都在看肉
感覺動畫中的世界觀不是太完善,總是看得霧煞煞... ... 當然階級什麼多少還是懂點啦,反正就是女王最大嘛 (欸?

最後,對於寫出這篇分析文的祭月桑致上敬意! 敬禮!!
2013-09-07 23:30:20
很不想工作的祭月間緒
雖然大家都說拙者是在分析,但其實不是,一直以來,拙者都將自己的文章定位在「導讀」,跟真正的分析還相差百里遙了。

拙者最近覺得其實普通的感想心得其重量並不比名家寫出的分析文來得少,所以阿冰不妨也試著多寫幾篇看看?就照之前遊戲心得那樣的步調就好了。

是說近期還有沒有好看的肉番哩?自從看完《QBR》後就覺得大多數肉番打不太到人了~"~
2013-09-08 05:13:40
只想及時行樂的鯤
全部食完,多謝款待。
還是比較喜愛 巴
2014-03-04 02:20:57
很不想工作的祭月間緒
幹嘛說謝謝XD

拙者個人是冥土女僕派。
2014-03-04 03:32:21
只想及時行樂的鯤
本命是 女僕

巫女是 小三

總覺得越來越猥瑣了(笑)

人類對制服有不可抗力

制服有隱射該職業的想像

人人都希望有個女僕(執事)吧
(二次元的那種)
2014-03-04 10:51:53
很不想工作的祭月間緒
如果是三次元,那可是你我一直看不順眼的上流階級才請得起啊(大笑)

雖說維多利亞時代的中產階級也有部分人會請女僕,但都像艾瑪那樣只有一個人。
2014-03-04 16:45:49
陌雲子卓
千言萬語不如一圖[e5]
2014-03-20 22:50:27
很不想工作的祭月間緒
為什麼回舊文啊XD!但是這有些圖太過激了會被哈哈抓,只好找些大格局給人以為這是大奇幻冒險物語。
2014-03-20 23:06:38
Sticky Fingers
原來這邊說的不是小圓的QB……(喂!)
2015-02-04 23:54:10
很不想工作的祭月間緒
畢竟縮寫很多意思嘛,拙者是想說這樣比較方便XD
2015-02-05 00:25:42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