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達人專欄

2025《Art Noueau 光影藝術展+溫德德式烘焙餐館》

廢墟貓 | 2025-04-13 13:53:55 | 巴幣 143 | 人氣 299

  今年二月底原本為了欣賞重新拍攝的《諾斯費拉圖》上映,於是三人小組揪團趕場,連同《Art Noueau-光影藝術展》一起參加。由於《諾斯費拉圖》會另外撰寫對照心得(畢竟是哥德作品),因此這篇會以新藝術光影展內容為主。開展直衝的確人流少,應有拜當日下雨之賜。








  Art Noueau,即新藝術運動,指得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中期廣泛流行於歐美的藝術風格,影響平面設計範圍較為深遠,其中最著名之二莫過於以下兩位:慕夏與克林姆。



  建築師高第最有名的作品是名聞遐的「聖家堂」,寶可夢電影版《決戰時空之塔》中白楊鎮的「時空之塔」便是以聖家堂為參考原型。1890年始確認「Art Nouveau」新藝術一詞,話說噗首高第介紹翻成哥特式而非台灣過去常用的哥德式。關於這發音問題,個人在《歷史哥德與哥德文學之脈絡》中有自行考據推敲。






  整場重點在此:擁有動態感的慕夏與克林姆!



  慕夏《黃道帶》這張特效超級華麗。這回光影展簡單說,主題雖名為新藝術的光影動態,不過多數展出內容集中在解構慕夏(花卉、寶石、飾物)與克林姆(金箔)的作品元素,使其華麗的裝飾與構圖出現多種變化再輔以特效點綴,借此呈現衝擊感的視覺饗宴。

  整體看下來約略如此。





  身為慕夏粉兼彩繪玻璃愛好者,確實會感受到親臨天堂之門的喜樂。順手補充1931年布拉格聖維特主教座堂的慕夏風彩繪玻璃窗。"Alphonse Mucha: Stained glass window (1931); St. Vitus Cathedral, Prague"一文中,提及慕夏為他的藝術開發了更多民族主義圖像學,例如1928年著名的《斯拉夫史詩》,以及1931年為布拉格聖維特主教座堂設計的彩窗玻璃所呈現的氛圍。




  我對克林姆比較不熟悉,頂多幾幅知名畫作和特徵,例如《吻》與擅用金箔作為媒材的特色。不過自己十分受到他的螺旋式花紋吸引,光影展廳中的動態效果將他與慕夏的裝飾花紋變化得相當絢麗。

  


  完全命中個人喜好上的螺旋裝飾,而且認識我的朋友都知道很愛畫。個人創作面上偏愛套牌、螺旋裝飾花紋(類茛苕葉acanthus變體),與克林姆的金螺旋樹。或許恰是因為喜愛所以被大師作品吸引而交互影響……這也能夠算是一種溯源吧。會想到伊藤潤二的漩渦 (不一樣好嗎)


  光談工藝內容就值了,新藝術風珠寶特點不重材質,更強調整體藝術設計感,神話象徵寓意亦十分常見。現場還有贊助公司(還是協作廠商?)的「藝術晶瓷畫」,似乎是近代開發的商品,由於現場不能拍攝,直接分享翡冷翠文創連結。








  分享朋友介紹的溫德德式烘焙餐館。海陸餐實在太豪華了,左至右:炸魚、德國香腸、德國豬腳和雞翅。最後一張是永心鳳茶的草莓開心果蛋糕和紅寶石草莓千層。「有廢墟貓就有草莓蛋糕」(亂掰名言)











🎫參考資訊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