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在乳房外科訓練,雖然之前就有來過這裡,但隨著職級和年資上升,每次來都有不一樣的感觸。乳房外科大多數是女性病患,最多的疾病是乳癌,再來是乳腺炎、乳房感染,剩下極小部分是男性女乳症。因為這裡的老師會開甲狀腺,所以也有一些甲狀腺的病人。
不過這個月最大的感觸是,升上住院醫師之後,老師們願意放給我做的事情越來越多了。這個月一邊學習、一邊掙扎、一邊適應,總感覺越來越像外科醫師了。
大部分來就診的患者,多數是因為擔心乳房腫瘤來就醫的。在開刀之前,也要先確定腫瘤是良性或是惡性,所以要先做腫瘤穿刺。穿刺用的是一根空心粗針,在超音波導引下穿進腫瘤所在的位置,按壓發射之後會取到組織,做個四五次確保組織的量足夠病理科辨識良性惡性。
升上外科住院醫師之後,老師和學長們的期待也隨之變高,他們想要多教我一些,我也希望自己可以趕快學習新的技術,好讓老師們可以在旁邊休息(欸)。我第一個遇到的關卡就是粗針穿刺,看學長們操作一翻行雲流水──快的話甚至5-10分鐘解決──我都傻眼了,怎麼可以這麼快!
我在腦海中跑過一遍學長的操作:掃超音波定位腫瘤、切開小傷口、粗針穿進皮下、在超音波下找到粗針頭和確定腫瘤位置、發動與取得組織檢體。看起來不難,但實際操作上卻瘋狂卡關:掃超音波找不到腫瘤、不確定粗針要往哪個方向戳、抓不準力道、不確定到底有沒有取到組織。
還好學長們都很有耐心,教了很多操作小訣竅,照著他們教的方式做了幾次、回家多複習筆記,我發現──我也會了!學長看著我順利完成,滿意的說:「出師了,以後都交給你囉!」果然,在這之後,只要有任何腫瘤穿刺的刀,學長老師們都放手讓我去做。
我覺得在剛學會某樣技能的時候,心裡都會有點害怕:剛學會放尿管的時候,想的是剛剛的步驟有沒有哪裡出錯;剛學會放鼻胃管,則是擔心會不會放錯位置;剛學會打中央靜脈導管,在胸部X光出來之前都很害怕,怕自己打到氣胸或打到動脈。
剛學會腫瘤穿刺的時候,則是很擔心自己到底有沒有真的取到腫瘤組織。那一陣子還會在每個自己做完穿刺的病人,一筆一筆去翻他們的病理報告,看看到底是取到正常組織還是有順利取到腫瘤。一開始看到惡性的比例不高,還去跟學長討論,學長則是安慰我:「其實惡性的可能不高啦。會去翻報告表示你很有責任感喔。」
雖然這個月順利學會腫瘤穿刺,但另一個難題又出現了:人工血管置放。只要是需要打化學藥物治療的癌症病人,都會在鎖骨下方安裝人工血管基座,基座上接了一段管子,管子直通大條的靜脈。每次要施打化療藥物就透過在基座下針,就可以順利把藥物打進大條的靜脈裡。
需要放人工血管的目的在於,這些化療藥物刺激性很強,如果每次都在手腳這些比較細的靜脈施打,久了會出現靜脈炎、皮膚壞死等等的副作用。人工血管大大降低了副作用的產生,也不需要讓病人每次都要經歷找血管打針的痛苦,因為基座一直在固定的位置,皮下會有個凸凸的地方可以下針。
人工血管算是外科醫師的基本刀,不管哪一科都會有需要打化療的病人,有時甚至需要幫內科的病人放。做法是在鎖骨下方附近畫刀,找到大條的靜脈,在靜脈裝上人工血管,在皮下安裝基座。所以人工血管置放是需要在開刀房操作的。
我知道這是個基本刀,我一定要學會,我也很想趕快學會、想趕快讓學長放手、讓我獨當一面。之前在其他科別,跟了好幾次學長姐開這台刀,大家也都很nice的一個一個步驟教,我每次下刀都會趕快畫圖作筆記,在腦海中跑好幾次手術流程。
但輪到自己真的有機會操作時,卻發現面臨到很多問題:怎麼順利找到要的血管、怎麼止血好讓手術視野不會有血液干擾、怎麼喬角度好讓人工血管可以順順放進靜脈、怎麼安裝好基座,讓護理師可以很好下針。學技術的時候都會遇到這種狀況,看前輩操作好像不難,自己實際操作卻處處是難題。
學長們嘗試讓我自己獨立操作,他們在旁邊監督,只要我有需要他們隨時上來救援。有一次我的確可以自己一個人順利完成,但更多時候我需要學長的幫助,老實說,我真的覺得很氣餒、很沮喪。氣自己明明知道怎麼做卻老是不順利,氣自己居然需要讓學長們上來幫我。我很希望我可以趕快學會、趕快mature,趕快讓學長老師覺得我可以信賴,但總感覺能力跟不上。
不知道這是不是外科系醫師都會面臨到的問題,急著想讓自己的技術精進成熟,急著想證明自己的能力,卻常常遇到瓶頸或打擊。我想我能做的,就是繼續把握每個學習機會,趕快磨練開刀技術,會了以後就往精熟技術這個目標努力。
既然有人工血管置入術,當然也有人工血管取出手術。當化療藥物的療程結束後,就可以把人工血管取出,原本皮膚下突起的一塊在取出後也會恢復平坦,最後鎖骨下只會留下一道三四公分的疤。(置入和取下都會用同一個傷口)
取出比放進去簡單的多,以前還是學生時,就有學長帶我做過。以前操作時只有懵懵懂懂的印象,但現在經過外科訓練的洗禮,我發現,從術前準備到最後收尾,越來越能得心應手。我更熟悉手術器械的運用、對細節有更多了解、懂得更多手術技巧,同樣的手術操作起來比以前更快更安全。
記得有一次我幫一個阿姨取出人工血管,手術快到尾聲時阿姨問:「手術快好了嗎?」「快好了,在縫傷口囉!是覺得會痛嗎?要不要補麻藥?」「喔,不是啦,我只是覺得快睡著了...」感覺自己打局部麻醉藥的技術有進步喔。XD
還有一次是做乳房腫瘤穿刺,那天做得特別順利,十分鐘就解決了。我給自己的目標一直是:趕快學會各種手術,學會了就趕快精熟,往不痛、不流血、快速安全的方向努力。希望自己可以快點進步、快點跟上學長姐的速度啊。
這個月也很有感,當情勢所需,就會趕快學會某些技能。有一天老師的刀特別多,剛好這麼多刀又可以分散各個手術室趕快開完,學長被叫去其他間開刀,老師就很放心的把一台清創手術交給我。
(哺乳是造成乳腺炎的高風險因子之一,看了超可怕,每日恐婚恐孕+1)
那是乳房感染的病人,乳房上有個潰爛的傷口,稍微擠壓還會往外流出黃白色的膿液。「清創有看過我們做吧?你就劃開傷口,然後把裡面掏掏掏乾淨!」老師相當放心地叮嚀幾句後,坐在旁邊監督我。
我照著老師的吩咐下刀,努力把傷口裡面的髒東西全部挖乾淨。但是想到自己正在狂掏別人的胸部組織,感覺有點心理不適,可能就像男生看到其他男生的下體被打爆的感覺吧,心裡感覺痛痛der……
「太客氣了,你要辣手摧花!不能有感染的殘餘物喔!」老師覺得我下手還是太輕,示範了幾下。嗚哇...老師超級大力耶......整個乳房傷口在老師的示範下被挖的一乾二淨。「這樣會了吧?以後就給你做囉!」雖然清創手術不難,但最大的問題應該是心理上覺得痛痛的......
乳房外科的手術大部分難度相比起來比較簡單,老師們也更願意放手。有一台刀是術前利用X光定位鈣化點,定位後放一根鐵絲在乳房內,手術中把鐵絲與其周圍的組織取下。這種手術是要把鈣化點──就是懷疑惡性的地方──挖下來,送給病理科做檢驗,所以要確保有挖到鈣化點的組織。
「除了鐵絲定位,我們也可以用X光辨識鈣化點的位置,兩種方式定位會更準。等一下你就順著鐵絲和我們術前畫的標記下刀,一路挖下去就是了。」看我點點頭表示理解,老師說:「沒問題吧?那以後這種刀都直接給你囉!」
啊?認真的嗎?!不等我有反應,學長就拉著我下刀、認位置、把組織分離出來。「對,往這個方向挖...不要挖太偏喔,其他地方不需要拿就不要拿太多。對對,這樣很好。」學長帶著我一步一步做。
像這種取鈣化點組織的手術,取下來之後要把組織拿去照X光(X光下才看得到鈣化點),確保有挖到鈣化點。如果沒挖到就要再繼續挖一部分下來。「有嗎有嗎有嗎~?」護理師學姊端著組織去照X光,大家擠在電腦前面等報告。「有欸!鈣化點在這,收工!」呼,總算放心了。自己的第一台切除手術順利收尾,幸好沒有讓老師學長覺得教我是在浪費時間。QQ
這個月比較特別的活動是去彰濱秀傳上課,秀傳除了在彰化市區,在靠鹿港的位置有設立一個醫學微創中心,吸引全台灣甚至國外的醫師去上課。微創中心設置很多手術室設備和器械,讓大家去實際操作。
剛好月底有一堂在秀傳的實體操作課,在老師號召下,幾個主治醫師帶幾個住院醫師去上課。上課內容是由主治醫師帶著我們這些住院醫師操作,有讓幾隻實驗動物麻醉後給我們操作。
我覺得這樣的上課內容很實際,畢竟我們在還不夠熟的情況下,貿然在病人身上動刀操作,傷害的是病人的安全。但要拿動物來操作,我卻又覺得有點殘忍,動物是無辜的,心情在病人安全與動物之間拉扯。
當天的課程是由學長姐帶著我們做,以往在病人身上還不夠格操作的止血夾、能量器械、超音波刀等等都能嘗試一遍,是很難得的學習經驗。學長姐帶著我開了膽囊切除、切肝、切腸子,平常這些技術都沒有機會做到,而且還是學長姐手把手教每個步驟。只是當天上課時間只有到傍晚,沒能操作更多手術步驟,比較可惜。
能有這樣的課程和操作經驗非常難得,感謝老師和學長姐以外,也很感謝讓我們上課的動物們。謝謝他們的付出,讓我們未來在開刀時更熟練也更有信心,能夠幫助和拯救更多人。

(這台是達文西機器手臂的前身,第一代的機器人開刀手臂叫做宙斯,那個時候的取名都很文藝復興風格)
上個月有一天國定假日是我值班,好死不死那天大腸直腸外科的老師排了兩台大刀──腹腔鏡結腸切除與吻合。靠北啊,我根本還沒去那邊訓練過,就要我去跟這種平常都是學長們當第一助手的刀!老師技術很好但人很兇欸!而且還兩台!有沒有搞錯!
那天我一個屁都不敢放,助手就我一個、我還很不熟,犯點錯大概直接被老師剝皮吧。我們從早上八點多一路開到晚上十一點,整個過程都戰戰兢兢的,很怕哪個步驟沒做好就被老師罵。腹腔鏡切除大腸相較其他手術困難的點在於,大腸切除的範圍比較大,所以腹腔鏡轉動的角度更大更立體,要順利移動到老師要的視野真的不容易。
感覺老師一整天都很努力把「你他媽到底在衝三小會不會拿腹腔鏡啊?」轉換成「這樣不對!我看不到」,我很努力不要被他罵,他也很努力控制不要罵我了......QWQ那陣子值班太常遇到這個老師,最後老師受不了說我是開刀房殺手。我可以不要嗎聽起來就很慘。
陪老師從早上一直到晚上,終於把兩台大腸癌的手術結束,心理美滋滋想說可以去睡覺了吧!美麗的幻想馬上被刀房護理師的「等一下還有切膽囊喔你要不要先去休息~」給打爆。跟另一個老師開膽囊的時候,他還問我「你看起來超爆累耶,剛剛很累喔?」「我早上陪那個老師開一整天啊!開到剛剛十一點!你幫我去罵他啦!」我整個欲哭無淚。「不要,我不敢。」老師還跟我扮鬼臉。
這個月感覺很快就結束了,不知不覺其實也學到很多。希望之後的每個月也可以收穫滿滿,希望我的技術能趕快進步趕快練起來!不想再拖學長老師的後腿了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