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對於我而言是一個比較新的課題。
培養興趣和探索周圍環境讓人能增加與朋輩上的話題。
交流增加讓人際關係產生連結,隨後因為想維持交流而思考如何維繫關係是接下來的題目。
我仍然處於試錯的階段。
發生關係破裂、疏遠等等是必經之路。
反思其中可取或改善的地方是現在需要做的事情。
我們應該保持欣賞對方、但在與價值觀相違的地方應有所保留。
也是反觀自己與對方相處時的方法,讓自己能夠有所提升。
對方在交流或維繫上使用了物質付出的方法,投其所好,以及借出所擁有的物品。簡單來說是想實現資源互用。也會互相幫忙訂購。
創造機會維繫關係,聚餐、組織活動也是對關係有正面影響的。
這兩點上,前者倒是比較容易滿足到對方。後者聚餐不難、組織活動通常不是我。在這點上的挺被動的。
交流上。我缺乏話題多元性、接話也不會對延續話題上有很大幫助。在目標及方法上是需要調整。負面情緒及內容也略為多。而有些事情是需要更積極去表達自己主張。
有誤會時,將自己的主張當成事實,再加以投射情緒,發洩在對方身上也是讓人討厭的一點。
對方在金錢上的處理不夠公道,譬如我在吃飯上明顯是吃很少,還要以均衡除數的計算去付那個費用。不過在表達後有改善的這點可以接受。
給予幫助後還要得寸進尺,說話上借機會發揮,希望沾更多小便宜實在讓人覺得是乞討的行為,口上直接說出這種主張,讓人覺得對方臉皮厚得無恥。
見不得別人好,就出言攻擊是在最近發現對方有這種行為。
將人際關係視為交易的這點我是不認同的。
感覺對方的缺點大於優點。
這段關係切掉也沒差。
補充一下,冤枉了別人還沒道歉超雞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