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人生第一次自組電腦 O11D 純白主機

bill | 2023-02-20 02:26:41 | 巴幣 0 | 人氣 1551

前言

之前家裡電腦基本就是文書機,CPU 是 AMD 2400G,完全沒有獨顯,記憶體也只能分配 2G 給內顯,用了快五年覺得也差不多可以淘汰了。
還有翻出更早之前電腦的菜單,那時是家人找修電腦的配
因為一直以來常在 PTT 電蝦版看到白色主機的分享,以及 YT 阿哲的介紹,剛好那陣子 YT 硬件茶談出了一集組裝電腦的 3D 動畫 (來源),於是就想趁春節連假嘗試自組電腦。
一開始有先用原價屋大致配好菜單,因為是自組電腦,所以一開始就打算網購,這邊有特地去辦了一張國泰 cube 卡,是想說搭個 3% 回饋以及作為之後附卡使用,還好額度給得蠻高的。


零件挑選

這邊先直接附上電腦+螢幕的支出與回饋計算,有些價格因為有折扣或是優惠碼所以最後比原價屋便宜不少,OS 也可以直接沿用當初買的彩盒版。
因為一開始就是美觀優先,加上組白機已經對白化稅有個底,所以預算就一直往上,這邊稍微講一下挑選這些零件的考量好了,有些細節等組裝環節一起說。
  • CPU:Intel i5-13600K
    本來最早是想給蘇媽一個機會,組個 AMD 全家餐,但發現 7000 系列太臭又要搭 ddr5 (沒皇家戟阿幹),於是就給只好給季辛格一個機會了。
    本來是有想說直接 13500 或 12 代之類的,但爬文發現 13600 以上才是新架構,加上 13600K 價格比起 13700K 便宜不少,覺得就直接捏上吧。
  • MB:ASRock Z690 Steel Legend DDR4
    最早是想照大部分白機玩家會推的 ROG STRIX B660-A (那時 B760 才快要出),但後來想想水冷+K版不超頻說不太過去,於是找了一下發現這款主板,銀白而且價格跟 B660-A 差不多,就決定入手了。
    不買 WIFI 版是覺得鍵鼠 RGB 想走有線,網路之前也都是走有線,加上其實可以再擴充網卡就暫時不考慮了。
  • RAM:G.SKILL 皇家戟 16GB*2 DDR4-3200 CL16
    因為過往看過 YT huan 的介紹,覺得非常貴氣也很漂亮,所以一開始就決定要用皇家戟,不過市面上找不太到 16GB 的 DDR4-3600 版本,就改買 3200 的組雙通,四通我是覺得未來機率不高啦。
  • Cooler:NZXT Kraken Z73 RGB 白 360
    本來為了美觀就想說一定上水冷,但最早其實是想搭配 O11D MINI 用 240 就好,後來改機殼後就換 360 了。一開始是想用恩傑沒有 LCD 的版本,但後來覺得價差只有一點,還不如一次到位。
  • Graphic Card:ROG Strix 3080 Gundam
    由於拋棄 AMD 全家餐的想法,以及 A 卡白色版選擇極少,一開始就從 N 卡開始挑。但當時 40 系白卡只有索泰 4090 衛生棉與技嘉 4080 AERO (還有怕燒毀),都比不太上當初 30 系 ROG Strix 白卡,市面上基本也只剩 3060 可選,於是就從 FB 與蝦皮上去找。
    最初沒意外找到的都是礦卡,雖然價格都低於 2w,但心理上就是有點疙瘩,還好蠻快就在 FB 看到有張二手鋼彈款。賣家是母親幫兒子代賣,有確認過都是自用,雖然不是純白那種但勝在限定款。我自己後來有送皇家去清一下風扇與更換散熱膏,但剛好是春節前,於是送回來已經是年後了QQ。
  • SSD:KIOXIA Exceria Pro 1TB Gen4x4
    因為是員購來的商品就沒放在支出表上,大概是網購的八折低一點,後來有點後悔沒直接上 2TB。比對一下 NAND 和 DRAM 應該 87% 是這款 SSD,不過用鎧俠自己的 SSD Utility 軟體辨識不到,所以應該還是有做一些手腳。
  • Case:聯力 O11 Dynamic EVO 白
    目前側透最騷包的沒意外都是 O11D 系列,一堆類似的致敬作XD,雖然組完後恩傑竟然推出了新款的 H9 讓我覺得很幹就是了,不過這咖機殼的設計確實很多巧思,很多快拆設計都很棒,聽說後來都缺貨了。
    拋棄 O11D MINI 的原因主要是電供不好挑,但事後想想覺得買編織線就好了,因為之前文書機其實是視博通的小機殼。
  • PSU:海韻 FOCUS GX-1000 白色
    說到白色電供基本上大家應該都會推海韻的,因為不太有白化稅,其他牌白色的真不知道在貴三小。本來是想只用 850W,但 13600K+3080 覺得還是不要讓負載太高好了。
  • Case Fan:NZXT Aer RGB2 120 白 + NZXT 風扇控制器二代
    因為強迫症關係,覺得機殼風扇和水冷就該一致,當時恩傑最好的風扇就是這款了,但一樣後來出了新款的 Duo 雙面 RGB 覺得很幹,進風處沒有像積木扇好看。
  • Monitor:三星 34 吋 Odyssey Neo G8 QD-OLED
    一開始是先以 32 吋 4K 白螢幕為考量,加上為了護眼所以先訂了 Benq Mobius EX3210U,不過看 YT 小雪人評測 (來源) 時覺得反應時間似乎不太好就退掉了,那時有和 CPU PSU 一起搭 PChome line pay 活動,結果才知道 cube 卡加碼不認 line pay。
    後來因為有搶到蝦皮 9 折券,以及三星這款螢幕登錄有送 Switch Oled 版可以加減補貼一點,加上對曲面螢幕也有些憧憬,因此選了這款相對不曲的 (我怕冷筍啊)。
    看小雪人評測除了價錢基本無可挑剔 (來源),考慮到色彩還有首次下放的量子點處理器,加上我自己覺得遊戲要上 4K 順跑仍有段距離,以及可以用遙控器操作追劇,就買了原價快跟我電腦一樣的螢幕了XD。
    有趣的是當時去三創的三星體驗館沒能體驗到同款螢幕,但其實那個周末世貿就有 3C 家電展了,後來電玩展還去重溫一下,順便用 55 吋 Ark 來看高清版裸體山下智久 :D。
  • Keyboard:ROG Strix Scope NX TKL ML
  • Mouse:ROG Strix Impact II ML
    由於是一起買的就一併說,會買有線主要就是 RGB 耗電,加上無線 RGB 賊貴,以及之前無線常常需要換電池覺得不太爽。
    逛三創時剛好看到 ROG 品牌有在優惠,加上手感不差,想說可以搭三創的抽獎活動。殊不知當時 cube 實卡還沒到,活動要用實體卡號參加,所以就用另一張卡多買了一個滑鼠。雖然當時贈品沒貨而送了一個 ROG 滑鼠墊,但實際上可能去電玩展那邊買還是比較實在。


組裝過程

  1. 首先來看一下恩傑全家餐,海灣扇的造型確實獨特。
  2. 全部零件放在一起,多虧我媽幫我收了這些包裹XD。
  3. CPU 先驗明正身一下,背後密密麻麻的觸點。
  4. 一開始當然先從主機板開始,銀白軍工風的配色相當好看。裝 CPU 時發現這款主板似乎不是壓下去蓋子就會自動脫落,所以前面一直很怕把 CPU 搞壞。
  5. 再來就是期待已久的皇家戟,難怪 huan 都說求婚戟,包裝有夠奢華。不過裝上去時覺得側邊膜其實不是很明顯,就沒有撕掉以免刮傷。

  6. SSD 這邊就先把散熱鎧甲拆掉,可以看到群聯主控 E18 還有海力士的 DRAM,NAND 都在同一面。之前電腦上面威剛的 256G 裝在 M2_2,另外筆電上換下來的三星裝在 M2_3。
  7. 接下來菜雞先試了一下安裝水冷,因為知道有附散熱膏就沒特別去搞,但沒想到完全沒有個說明書,害我去找了影片好久才知道這款 LGA1700 扣具要怎麼裝。另外因為不知道新出貨的水冷都會附新扣具,傻傻申請完後才看到 PTT 有人留言說到,於是就多了一個扣具ㄏㄏ。
    裡面就直接內附三個 Aer RGB 2 120 風扇,比較特別是風扇間的連接線是短的版本,反而單買的都沒有= =,還有水冷風扇的 RGB 控制是接水冷頭控制的,鎖風扇的時候就沒有特別用墊片,因為覺得風扇本身緩衝已經蠻足了。

  8. PSU 裡面的模組線都用一個束口袋幫你裝起來,還免費提供一個 12VHPWR 的轉接頭。但美中不足的點就是接頭是黑色的,以及模組線本身不像編織線,有些線前後會交錯,導致理線只能理頭而已。
    線本身我覺得夠長,標示也都很清楚,幾 PIN 的一開始都已經合在一起,所以不會有 CPU 和 PCIe 用錯的情況。後面有個按鈕是可以控制風扇的模式,一般預設是 hybrid,也就是溫度高才會啟動風扇。
  9. 機殼裡面硬碟架不知道為何是黑的,不過反正看不到就沒多想,首先就是先把側透與背蓋那些都拆掉,底下的 IO 部分也照教學換了一個位子。
    接下來就是把主板先裝上,水冷與底部風扇都先裝好以及走線,CPU 與主板供電也都先接好 (主板供電真的卡的有夠緊)。冷排這邊我是美觀考量,不是放傳統的頂部,而是在側板,但可以看到進風面的風扇 RGB 部分都被擋住,確實不美觀。

  10. 再來就是該死的整線,空間比我想的還緊繃 (有想過 huan 的眼不見為淨法),尤其風扇線真的超級多,一堆三合一線還有模組線,IN/OUT 的部分也是看影片才知道怎麼接,此時真的後悔自己沒買積木扇。
    這邊因為整線的考量,於是把 PSU 和硬碟架換了位子,RGB 控制器本身是磁吸的,所以還蠻牢固的,但機殼擋線板上排螺絲不知道為何很難鎖。
    到這邊其實已經可以開機使用了,我也蠻訝異完全沒翻船,但因為顯卡還沒到所以就這樣用內顯過了春節。


  11. 送回來的顯卡包裝裹得超級緊,清完後真的很乾淨,把膜撕一撕後真的跟新的一樣,後面的敗家之眼貼紙也有附,貼上後剛好把顯卡內部排線遮住。
    旁邊有個小開關可以調整風扇模式,我基本是常駐 P-MODE,平常沒玩遊戲時風扇根本不會轉,大概不到 30 度。

  12. 最後裝顯卡的時候又在整線上花了一點功夫,真的要編織線+理線梳才會好看,支撐架是用主板提供的,不過顯卡 RGB 的白我自己是覺得比較偏黃,用 Armoury Crate 也沒法玩什麼花樣。
    還有這次因為零件都沒有全部支援的燈控軟體,所以載了恩傑、華碩、華擎、芝奇的燈控,也不知道為何水冷有個燈效太極可以用,其他接最新控制器的卻不支援,實在傻眼。
    另外因為裝完機殼老實說真的頗重,加上桌面其實螢幕也蠻大的,於是只能含淚放地上,目前是橫著擺在書桌下,拿來當暖氣非常適合。

  13. 加碼放一下吸獨的影片,雖然平時使用都會是用雙邊資訊的模式啦XD
  14. 34 吋螢幕本身相當寬,放在書桌上其實不會那麼有壓迫感,但螢幕後面的環境光基本上除非燈全關,不然實在沒有感覺。
    遙控器是 Type-C 充電,上手難度不高,但輸入來源的切換上有點小冗。OS 是三星自家系統,大部分影視 APP 都有支援,也能拿來接三星手機用 Dex,用 Switch 接全螢幕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我自己也會用螢幕來幫手機充電,或是連接藍芽耳機看謎片




跑分測試

CPU 先用預設跑個 R23,PL1/2 都是 265W,結果一下就撞溫度牆降頻,數據超爛,試過 XTU 一鍵超頻,但不降壓根本免談。
由於 13 代有搞個電壓保護的功能,XTU 不能直接調降電壓,所以先進 BIOS 把電壓偏移調成 -100mV,以及調降電壓補償。但發現這樣待機時容易因電壓不夠直接關機,所以 fine-tune 一下後在 BIOS 改成定壓 1.32V、大核定頻 5.5GHz、小核定頻 4.5GHz (大核還能上去,小核再上去會直接掛),基本上都能穩 25000 分


單烤 FPU 也能 20 分鐘不降頻
顯卡體質還算不錯,預設下 3D Mark 的兩個測項都符合預期,2K 遊玩妥妥的,溫度基本上也不會超過 70 度。

用華碩提供的 GPU Tweak III 的一鍵超頻,測量一段時間後自動畫出 VF 曲線 (其實好像就是 NV 內建的自動微調),遊戲時可以額外 90MHz 到 1995MHz,顯存則是多 400MHz

SSD 跑分也是跟預期的差不多,就是 E18 該有的水準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