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不平等的審判⟫ 司法要改,不是只有法律面向而已--笨貓閱讀

笨貓 | 2022-04-23 13:00:03 | 巴幣 2 | 人氣 163





懷疑並非正義之敵,盲目的確信才是。

(取自內容簡介)


開頭附上作者的網站:



讀後感

會拿起這本書,
多少是對於現今社會中很多的判決結果很不服氣,
沒錯,說直白點我常常會覺得酒駕不夠重,
到為甚麼殺人犯只有25年刑期還有假釋?
再來為何明明就是他呀卻不能定罪?
甚至新聞常常聳動未審先判造成無辜的人毀了一輩子!

前文有段給台灣讀者的訊息,
其實「審判不公」不單單在台灣出現,美國其實也有,
全球很多地方都有這種狀況出現。
比起一昧謾罵與批判,來了解背後可能問題出在哪才是根本。

先來理解最普遍的「標籤化」,
通常在不經意之中就已經有先入為主的想法。
假如今天是一位衣衫不整且周圍都是嘔吐物倒在路邊,
可能會認為他喝醉了,等他酒醒就沒事。
但假如有人認出他就是藝人、政治人物、或是國手等,
是不是就瞬間立場變換,會覺得他可能發生甚麼事情才倒在路旁。
一旦想法形成,會尋找資料佐證我們的看法,
自然而然把相衝同的證據忽略掉。

有了標籤,再來看看嫌疑人這個角色。
當一個人被警方認定為嫌疑人時,審問和推敲事件的根據,
此時自白這選項就出現了,若配合檢方,將會視情形給予減刑機會,
若否則從嚴求刑。這時普通人如我會思考,就只是審訊而已,
沒有的就是沒有,怎麼有人會承認自己沒做過的事呢?
如果有那麼單純就好了,現實還有疲勞轟炸、資訊不平等,
導致生出不利於自己的自白書。
人自然會想逃過當下的壓力,同時也忽略簽下後所要面臨的狀況。

這時也有測謊的出現,會請嫌疑人進行測謊,並由專業人士進行。
在這題外話,
CSI犯罪現場一直是我很喜愛的影集,裡面有許多取正、審問等畫面,
而且都會透過蛛絲馬跡將犯人神之以法。
裡面有時為了劇情順暢會出現尚不存在的科學方法,
不過我們可以看到共通點,當證據出現在眼前時,
警員要從中拼湊還原故事,這時問題就出現了,
故事搭配抓來的嫌疑犯編織還原,證據變成符合嫌疑犯犯罪的佐證,
不是客觀的看待它就是一項證物而已。
有了既定印象之後,任何東西都變成了增強其概念的證明。

好了,現在排除萬難抓到人可以開始起訴程序,
現在請證人出庭指認犯人,的確指出就是被告。
這是一個強而有力的證明,使得辯方處於不利的狀態。
但這時就牽涉到記憶真的那麼可靠嗎?
證人處在極大壓力之下,真的有看清楚加害者?
在接受警方詢問時是否有意無意之間證人的記憶加油添醋?
當人在沒辦法回想起當下狀況時,反而更容易去拼湊細節,
且隨著時間記憶開始衰退,書中指出有不少研究都指出相同狀況。

以其中一個例子。當實驗人員詢問受試者最近的滅火器在哪時,
多半都不清楚在何處,幾個月之後再請受試者回來,
再次詢問相同問題,受試者因為曾在這空間被要求注意滅火器,
這次多半順利回答。
因此人的記憶是否真的那麼可靠,可以完完全全作為法庭定罪依據呢?

這邊來說說法官,依照法律進行公正客觀的判決,但完全是如此?
並不是說法官就一定會有問題,不過法官也是人,自然也會有立場存在,
只是有沒有刻意為之。
觀念會與時俱進,法律也會有更動,在判決時會有所謂的判例。
為甚麼有時候會聽到這判決是開創性的,史無前例,
因為這會影響後面相似事件其他法官參考的依據,
我並不清楚台灣狀況,但引用書中來源,
美國百年歷史之下,早期法官的組成並沒有少數民族,
直到百年後才有黑人法官,但累積下來的判例是否成了現今不平等呢?
並不是法官就完全不值得信賴,而是還有很多方法輔助法官避免此類事件。

最後來說說眾人,
法院開庭是公開可以旁聽,當然除了兒少保護等不是之外,
判決書也都可以看的到,報章雜誌新聞聳動標題「殺人犯免死」、
「精神異常免關」、「可以教化」等,多半會觸怒民眾情緒,
不瞞著說我也是,所以我才會買這本書來了解。

抱持著報復心態懲罰犯人,而不是處罰有「犯罪意識」的人,
或是動用資源預防其再犯與防治犯罪。
當我看到北歐那對我而言是不可思議的刑罰制度時,
總會覺得為甚麼犯罪了卻能有如此待遇,受害者呢?
想法很難一時半刻之間改變,能有更多認識能使社會更進步也是好的。
我還沒辦法說服我自己接受這個概念,
但想想從最早的人類連法治都沒有到神裁,緊接著逼供再到現在,
對於心理學等有更多研究,可以改進目前的制度,何不接受它?
引用書中的話,正義的支援有限,我們該將其都用於審判與處罰嗎?

從調查到判決以及最終處罰,每個環節都點出所面臨的問題,
看似公正公平的制度其實還有空間需要改進,
規則是死的,法律要求的模糊地帶反而有可能成了環節當中應付了事用,
「有錢判生,沒錢判死」、「法律不是用來保護我們這些凡夫俗子」,
改變是漫長的,因此安於現狀對於進步沒有幫助。
司法要改革不單單是法律文字,而是包括社會上的每一個人。

最後對於書中指出的心理學研究,在另一本⟪大偽裝者⟫也有提到,
只是面相不大一樣,還蠻推薦當成延伸閱讀。
至於書中比較強調的黑人與白人的種族議題,
可以是著讀⟪偽歧視⟫,數字可以由多面向詮釋,
數據可以了解世界但並非絕對。


對不同的意見能理解與討論才有進步,不然跟常說的同溫層有何差別呢

創作回應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