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普洛米修士神話:關於神火的哲學

俄國×拜占庭修士 | 2025-04-06 12:21:51 | 巴幣 3104 | 人氣 168

普洛米修士神話

——關於神火的哲學

請先閱讀:
〈論惡,與何為善,以及阿瑞斯精神(神話學與哲學探討)〉;
〈「我們必須想像普洛米修士是幸福的」〉;
〈「黑若斯達特斯難題」〉;
《金魚》;
《聖母三部曲》。

這篇文章中,我會依序介紹我的哲學神話系統中的每一個角色:阿瑞斯、黑若斯達特斯、普洛米修士。

在最開始,我要先闡明什麼叫「阿瑞斯精神」。

……《伊里亞得》,乃至整個希臘神話史中,殘忍、好戰又衝動的戰神阿瑞斯是個好玩又諷刺的存在。

整個希臘所有人都口口聲聲說討厭阿瑞斯。說他失敗,說他傲慢又總是誤判狀況,也在所有的神話中嘲笑他。但,諷刺的是,他又是唯一一個全希臘都學習的最徹底的神明。……

引自〈論惡,與何為善,以及阿瑞斯精神(神話學與哲學探討)〉

在這裡,我們可以將「阿瑞斯精神」定義為一種「整個世界的精神分裂」,即有些明明是我們口頭上譴責為惡的東西,我們卻不斷去效法它,有些明明是我們口頭上讚美是善的東西,我們卻不斷去排斥它。

這就是「阿瑞斯世界」——一一個善惡的名字是錯亂顛倒的,看似是善良,實質上是險惡的虛偽世界。

也就是說,這個世界的本質在於「虛偽」

在發現了這一層虛偽以後,人們會面對一道難題。

這裡容我先打個岔。

……「哪一個比較好呢?是被人以惡名記憶?亦或是被人徹底遺忘?」

引自〈「黑若斯達特斯難題」〉

「黑若斯達特斯難題」本質上是一個抽象的存在主義問題,但當這個問題降臨在阿瑞斯世界時,它就不再是一個抽象問題,而是任何一個洞察到這個虛偽的人不得不面對的倫理學問題

在阿瑞斯世界裡,由於阿瑞斯世界的虛偽本質,揭露阿瑞斯的真相,將會被冠以惡名,所以,在這裡,「被以惡名銘記」的真正意義其實是「揭發這一層虛偽」。

但這其實恰恰是一道陷阱題。

在黑若斯達特斯難題之下,人們只能選擇成為兩個角色——
  1. 繼續順從阿瑞斯的法則
  2. 成為縱火者黑若斯達特斯
所謂的縱火者黑若斯達特斯,即是使用自焚縱火兩種方式來讓世界看見這個世界的虛偽。

自焚,其實就是自殺

縱火,則是做出轟轟烈烈的舉動。可以是犯罪、革命等暴力的行為。這些是一般的縱火。

但,也可以更進一步——成為馬爾斯之子

……希臘、波斯與巴比倫共同的後裔,偉大的光明的正義的羅馬可不像虛偽的希臘人,希臘人口中懦弱的戰神阿瑞斯,一躍成為了羅馬人最偉大的神,戰神馬爾斯,而羅馬人民則是馬爾斯之子。彷彿在說:「看哪,人人都在批評他,卻人人都在效法他,那麼,他不就才是真理嗎?我們才應該崇拜他,因為他是整個希臘唯一真實的神。」……

引自〈論惡,與何為善,以及阿瑞斯精神(神話學與哲學探討)〉

所謂的成為馬爾斯之子其實是一個反諷的策略。黑若斯達特斯們看的很清楚,他們知道,反抗阿瑞斯世界是不可能的,因為阿瑞斯世界是不可撼動的,所以他們變相選擇另一個方法:比所有人都更徹底的效法阿瑞斯,成為不虛偽的阿瑞斯信徒。

所以事實上,黑若斯達特斯們的共同點其實是誠實,他們都看透了阿瑞斯世界的虛偽本質,於是他們選擇用縱火來讓世界短暫的看見世界的虛偽本質。

而最不幸的一點在於,這次的看見,是短暫的。不論是自焚還是縱火,或甚至是成為馬爾斯之子,黑若斯達特斯燃燒起來的火光都是短暫的,稍縱即逝,阿瑞斯並不會因此受到傷害。面對這些燃燒起來的火,阿瑞斯連看都不看,他只會踏過這些灰燼走過去。

更糟糕的是,黑若斯達特斯若成為了馬爾斯之子,反而會強化阿瑞斯世界。這,只會使阿瑞斯微笑。

換言之,在阿瑞斯的腳前,黑若斯達特斯難題是個雙輸的無解題。

那麼,我們到底應該做什麼呢?

這裡就可以代入我們的主角——普洛米修士了。

對,是普洛米修士,不是普羅米修斯。這就是差別。

我還需要說更多嗎?

在現代中文世界中,這個名字被翻譯為普羅米修斯,人們對這個名字的第一印象就是「反抗強權」,以此延伸到「反抗神」,在這種脈絡下,神就是強權的壓迫者。馬克思跟盧梭等人都曾經以普羅米修斯自居或作為象徵,認為宗教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總是壓迫者的存在。這樣的理念到了亞洲不減反增,而到了世俗化的非常徹底的21世紀,這差不多成為了真理。

但我們忘了普羅米修斯也是神。

為此,林昭在寫的她的長詩時,所採用的音譯是「普洛米修士」,而非單純的普羅米修斯。這可能只是一個巧合,卻又更可能是有意為之。一個如同修士一般,苦行,犧牲,為了人類而受難的「神」。你想到了什麼?

Simone Weil就很明白的給出了一個獨到見解,反神論者引以為傲的希臘羅馬的文明源頭,普羅米修斯的神話,就是基督受難的預表。……

引自〈「我們必須想像普洛米修士是幸福的」〉

關於普洛米修士這個字以及其形象,融合了古希臘神話、基督教神學、語源學和「修士」等來源,這裡簡單整理一下:

古希臘神話的普羅米修斯與西西弗斯:

在啟蒙時代以後,普羅米修斯經常被視作神的反抗者,帶來啟蒙理性之火,人類反抗神權的象徵。但這裡,我對其形象做了多次轉化,首先,普洛米修士本就是神,只是他化身為人;而既然他本就是神,他便不需要「反抗神」。

接著,就是「理性之火」,這一最大的轉化。

在我的定義下,他所帶來的神火,並不是盜來的「知識、啟蒙、技藝」,而是「愛」。在這一點上,這與基督教中耶穌的「我來要把火丟在地上」當中的,是一脈相承的。

也就是說,我的神火的定義,不是智慧,而是愛

他的形象的另一層轉變是「受難」,這點,除了「啄肝」以外,還融合了西西弗斯的「推石」與基督的「釘十字架」,而且這個「啄肝」,是日復一日,循環往復的。

再來,就語源學上來講:

Promētheus 由希臘文 pro-(「在前」、「預先」)與 mētheus(「意志」)構成。

意即:「預先思考者」。

這個字,其實有個遠方表親,那就是基督教神學中的普羅維登斯

Providence拉丁文 pro-(「在前」、「預先」)與 videre(「看」)構成。

而在神學上,普羅維登斯的意思,就是神意

我將兩字融合,讓「普洛米修士」不但具有希臘神話的原型,同時也與基督教神學密不可分。

最後,普洛米修士還有一個重要的元素在於「修士」

修士意味著苦行、靜默與謙卑。如上所述,其「神的反抗者」的形象被我完全轉化為「非反抗」的存在,所以普洛米修士並不反抗任何神,甚至不反抗任何事物。

若真要反抗,那麼他唯一反抗的,就是阿瑞斯。但,他並不是以「反抗」來「反抗」,而是以「不反抗」來「反抗」。

普洛米修士是傳火者,不是盜火者,他所做的唯一一件事,是將神火傳遞下去

神火具備一個性質:不滅、可以不斷傳遞、不會傷害任何人

這個火與黑若斯達特斯的人火截然不同,人火會燃盡,神火不會。

跟黑若斯達特斯一樣,普洛米修士也早就看透了阿瑞斯的世界的虛偽,但他並不選擇沉默,不選擇縱火,也不選擇自焚,相反地,他選擇傳火他知道世界已經被阿瑞斯摧殘,但他仍然傳火。他知道這麼做會很痛,但他仍然傳火。

……祂死了一遍,但祂還是不放棄,再來了一遍。

你看看,你們的神也跟你們一樣推石頭。那顆祂推不動的石頭。

而祂實實在在是幸福的。

我們必須想像普洛米修士是幸福的。我們必須跟普洛米修士一樣幸福。

苦難只能是徒勞的,除非我們不再只為自己推石頭,而是扛起一根交叉的木頭。……

引自〈「我們必須想像普洛米修士是幸福的」〉

普洛米修士在傳火的過程中是幸福的,這並不是自欺欺人的幸福,而是因為「付出愛」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

阿瑞斯創造黑若斯達特斯難題,這是他用以阻止神火繼續傳遞下去的一道防線,只要人們嘗試去回答這個問題,那麼這個「傳火」就會被中斷,因為它讓人們以為「除了縱火跟沉默,沒有別的選項了」,而忽略了事實上還有「傳火」這一個選項。

阿瑞斯恐懼普洛米修士,因為普洛米修士完全不按照他的規則走,他不去順從它。

那麼,傳火有什麼用呢

傳火並不是為了「揭露」什麼,也不是為了「反抗」什麼,它純粹就是一個生活形式,一個簡單的舉動——例如陪伴、關懷,或者熱一碗湯

這是阿瑞斯唯一懼怕的東西,因為這是讓這個世界變得不那麼像阿瑞斯世界的唯一方法。

所以,用一句話來替傳火這個舉動做一個核心定義的話,那就是:

「愛這個世界,縱使它殘破不堪。」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