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無法翻譯的人心-《巴別塔學院》by匡秀靈

北川靜 | 2024-04-11 14:50:04 | 巴幣 0 | 人氣 34

《巴別塔學院》(微雷)
 
看起來超厚一本,其實非常好讀。
坦白說,我是蠻不喜歡看校園生活類的故事的人,但這本能讓我一頁一頁翻下去。聽說整個三十五萬字,可是厚度好像不只,也可能是敘述能力很好很順暢,所以咻咻咻不知不覺兩百頁就過去了,可以說是確實很好看。
 
故事是以18世紀全盛時期的英國為背景的奇幻故事,巴別塔學院能利用白銀為能量來源,透過翻譯兩種語言時,發生的意義落差(?),創造出魔法力,藉以改變世界,甚至成為實行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武器。
 
在這個世界裡,越是陌生的語言,越能產生強大的魔力,所以學院開始收各殖民地的學生,借用殖民地的語言,產生更多魔力,強盛自己大英帝國,拿來繼續剝削殖民地。而這就是主角一行人的身分。
 
主角羅賓來自中國廣州,雷米是印度人,薇朵瓦是海地人,最後一個蕾緹則是法國人。法國不是殖民地吧?對,但我認為她代表的是另外一種被殖民者-女性,這個先存而不論。
 
有關帝國主義、殖民主義,應該蠻多人都有談過了。
 
這邊只想說說一些想法。
 
在讀完後,有幾個點坐在地上發呆思考了很久。
到今天刷牙的時候,大概有一個粗略的答案,未必對,純屬個人意見,姑且聽之,做個參考。下面微雷也略長,不想被爆的可以略過,只要知道我很推薦這本就對了。我喜歡。
 
 
 
 
雷雷雷雷雷雷雷雷雷雷雷雷雷雷雷雷雷雷雷雷雷雷雷雷雷雷雷雷雷雷
 
 
 
OK防雷線結束
讀完後我想到的是幾個問題,而衍生出一些答案。
──
 
第一個
故事中作者展現出對語言學、翻譯學和歷史學的高熟悉度,可是在一些顯而易見的史實上卻出現漏洞,例如林則徐火燒鴉片這件事,不是這也太香了吧。以作者的學識和專業編輯團隊的後援,不太可能發生這樣的事。為什麼?
 
第二個
故事中的對話和意識形態,讓我有一種「這是充滿現代價值的古裝劇」的感覺。至少我不認為當時的人會把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種族主義掛在嘴邊,會,但不會是這麼現代的講法。為什麼?
 
第三個
主角羅賓最後的行動,讓我想起1999年的老電影鬥陣俱樂部(Fight Club)最後一幕,艾德華諾頓牽著海倫娜的手,為了報復資本主義炸毀所有金融大樓,彷彿燦爛的煙花。
還有Cyberpunk 2077 銀手強尼炸毀赤坂大樓。
然而,其實跟羅賓最相像的,是1997年戰略殺手(The Peacemaker)中的賈維奇,因女兒在戰亂中死去為了報復幕後黑手的美國而攜入核彈試圖在紐約引爆。
 
這些行動真的有用嗎?答案是沒有。赤坂大樓倒了,還是可以重蓋,還更大更華麗,還有碎骨亞當這渾蛋來鎮守。巴比塔學院倒了,還是可以重蓋,可能一時不便,但一切不會改變。鴉片戰爭還是會開打。你知道,我知道,獨眼龍也知道。羅賓當然也知道,蕾緹最後的談判也講得明白。但為什麼?
 
難道答案真的像最後倖存的薇瓦朵說的那樣,對抗暴力最後的答案,就是透過暴力、透過苦難、透過烈士,透過鮮血來催化?不,我這邊並不是要討論暴力或非暴力的必要。我只是認為,這不是作者真正要說的事情。如果以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角度去看這故事,這個答案太過必然,相信很多人都會不太滿意。
 
--
如果這真的是一篇討論帝國主義劣行與反制之道的小說,那麼作者花了大半本在寫巴別塔學院的校園生活又是為了什麼?直到廣州之行後,劇情才開始急轉直下,重要人物相繼退場,讓羅賓走向自毀的結局。
如果真的要描寫帝國主義,篇幅應該會更多一點,而不是在廣州見過林則徐後,蜻蜓點水又回到英國。
 
我的感覺是,作者真正想寫的東西,其實就是彼此緊密羈絆卻又脆弱如冰的友情,還有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學院與社會的差距,最重要的是,祕而不宣的戀情。
 
前半段四個主角成為摯友,他們的目標一致,就是努力通過考試,成為巴別塔的一員。他們就跟所有朋友團體一樣,時時刻刻都膩在一起,情感好得要命,有時又爭吵到賭氣不說話,卻又不曾離開彼此,因為在這孤獨的學院裡,他們只有彼此,這就是他們擁有的一切,所有的世界。
 
廣州之行後,事情不一樣了。作者用了很強烈的方式,幾乎是下猛藥,讓事情出現變化,友情也逐漸變質,最後出現了背叛者、受害者,殉道者和倖存者。當然,殉道者就是羅賓。
 
這似乎很合理。我們不是都這樣嗎?校園中單純的友情或愛情,進入現實社會後,每個人產生不同的價值觀,最後不知不覺就漸行漸遠,不相往來。當初多好的感情,到頭來也不過如此。悲傷。
 
就像故事中四個人拍下的照片,彷彿揭示了他們的未來。
「羅賓也覺得那張照片看起來很奇怪,但他沒有說出口,他們的表情都很虛假,而且略顯不安。照相機扭曲並淡化了將他們聯繫在一起的精神,他們之間無形的溫暖和友情彷彿變了調,看起來像是勉強且不自然的親密。他想攝影也是一種翻譯,而在過程中,他們都失去了某種重要的元素。」
 
-
學院與社會的差距是,故事中一直反抗巴別塔的赫密斯會,最後能做的事情,到頭來只有發傳單,破壞物件的小打小鬧,根本不痛不癢,軍隊一來就垮了。羅賓封鎖巴別塔,最後還是得靠社會人士幫忙設路障,才有辦法撐過一天又一天。真的是很諷刺。(其實對應台灣,也是挺有既視感)
 
--
最後戀情,我想說的是羅賓。
他到死前最後一刻,才知道自己其實已經戀愛了。他愛上的是誰?
烙印勇士裡面古力菲斯在成為神之手前,想起的最後一個人是誰?是凱茲。
羅賓呢?是雷米第一天認識的美好時光。
「整個牛津都閃閃發亮,而他在戀愛中。」
這才想起他們通過考試後的舞會,蕾緹因被雷米拒絕而痛苦。
羅賓問他為什麼拒絕時,「答案不是很明顯嗎?」(好像是這樣講但我忘了哪一頁有人知道可以幫忙補一下)
當時的感覺,原來沒錯。
在最初的時刻,他不知道那叫做什麼,現在他終於知道了,在死前的最後一刻。
這很好,有些人到死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他以身殉道,獲得自己的完滿。
這時我才感覺,這是一部以翻譯魔法和帝國主義為外殼,內核是一部缺憾的愛情故事。如果是這樣看的話,我覺得我可以接受。如果是這樣的話,前面幾個問題其實也算迎刃而解了,這是有意為之的,讓讀者意識到這並不是真正在講史實的東西,而另有所指。
那倖存者葳朵瓦呢?其實前一章引言就很清楚。
「離別的時候到了,我們在此分道揚鑣,我往死亡,你則活下,而哪個才好,只有神知道」-柏拉圖《申辯篇》
羅賓先走了,葳朵瓦繼續戰鬥,而哪個才好?真的只有神知道了。
 
-
巴別塔注定要垮,人與人之間注定無法互相了解,但故事還是給我們一點希望。最後羅賓啟動所有銀條,他忽然意識根本沒有完美的語言,也沒有完美的翻譯。因為語言就是一種彼此互異,是一千種、一萬種觀看世界的方式,是世界上不同的生活方式,是一個世界中的萬千世界,而翻譯不管再怎麼徒勞,都是絕對必要的努力,能讓人在不同世界間流轉、共存。
 
即使無法,也試圖去理解,這或許是我們所能盡的最大努力了。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