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外國的月亮真就一定圓?海外「山寨動畫」生存圖鑑!

夏凰翔 | 2022-06-04 01:51:47 | 巴幣 3164 | 人氣 953


「山寨動畫其實並不僅僅存在於中國,即便是在歐美,類似《汽車人總動員》般的作品依舊存在。當這些作品被引入中國、並和中國產動畫出現在相同檔期後,也對中國的動畫市場產生著各種方面的影響。」

前幾年中國有部名為《冰雪女王4》的動畫電影悄然上映了。許多觀眾在電影院看到海報的第一反應,往往是將它誤以為迪士尼《冰雪奇緣》的續作,被騙進影院後大呼上當。甚至有些不明所以的觀眾,會出於一直以來對中國產山寨動畫的印象,直接給《冰雪女王4》扣上" 又一部中國產山寨 "的帽子


不過實際上,《冰雪女王》系列是來自俄羅斯的作品,並非;而且由於和迪士尼《冰雪奇緣》改編自同一本安徒生童話,嚴格說來也並非山寨。但俄羅斯版的《冰雪女王》系列在引進中國的過程中,確實蹭了不少《冰雪奇緣》的熱度,吸引了一些不明真相的觀眾。

有心的觀眾可能會發現,近幾年來,製作水平相對低下、蹭好萊塢大IP的外國動畫越來越多了。前不久,一部名為《精靈怪物:瘋狂之旅》(Happy Family)的德國動畫電影悄聲登入中國院線。

這部電影不論是從宣傳海報還是人物形象,都不禁令人聯想到前些年上映的熱門影片《尖叫旅社3:怪獸假期》,而其情節和核心則更是有著皮克斯的經典作品《超人特攻隊》式的家庭喜劇的影子。許多觀眾在觀看結束後紛紛在評分中給出各種例如" 既視感 "、" 山寨 "和 "低配 '等關鍵詞的評價。

近些年,隨著中國影院數量的飛速擴張和院線市場的不斷增長,以及進口電影進口限額政策的部分放寬,一些中國電影發行商和外國動畫公司也瞅準中國動畫電影市場,開始依據政策要求,引進一些非好萊塢製作的動畫電影作品。

而這些動畫從譯名到上,都不約而同地採取了一套及其相似的策略:蹭取好萊塢經典作品宣傳的名氣和熱度,誤導觀眾以為經典IP的續集作品。僅管這一宣傳策略更多與國內發行公司所採取的策略有關,而非原製作公司的意願,但事實上這一宣傳策略和模式並非僅僅出現在中國。

事實上,即便是在版權法律十分完善健全的歐美國家,類似" 機器小人總動員 "、' 功夫大熊貓 "、" 料理鼠大王 "、" 飛屋環球記 "、" 超勇傳說 "……這樣類似於《汽車人總動員》的山寨作品也遍地開花,其中有些作品甚至出現在Netflix、Blockbuster(美國著名家庭影視娛樂供應商)等正規渠道。


今天就帶你來盤點那些著名歐美" 山寨 "動畫,以及這些動畫如何與" 版權狂魔 "鬥智鬥勇,並在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

搭車——歐美山寨動畫的製作模式

美國有家著名山寨電影製作公司The Asylum(瘋人院影業),秉承著" 內容完全原創,只是藉用大片概念 "的製作理念,製作和發行了一系列例如《環大西洋》、《風飛鯊》系列、和《美國超級艦隊》等著名山寨真人電影,並通過在被抄襲影片的檔期之前上映以及出售給視訊網站和零售商的方式獲利,效益頗豐。

瘋人院不僅僅是山寨真人電影。為了搶佔" 山寨 "動畫市場,這家公司於2016年《海底總動員2》上映之前故技重施,推出其首部動畫電影《海洋總動員:伊莉去哪兒? 》。


在前幾年接受媒體採訪時,其創始人甚至坦言" 其作品至今為止,沒有一部造成過虧損 ",並且每部電影的利潤率能保持在20%~50%左右。 如此的利潤率,也不難解釋為何這家公司能持續保持對熱門作品的快速跟進與持續更新。

而在" 山寨動畫 "的行業中,也存在著一家如同" 瘋人院影業 "般的專精公司——來自巴西的Video Brinquedo公司。

他們採用相同的策略,製作和發行許多熱門作品的低配版動畫,將其擺上音像店貨架和影視網站的頁面。這家公司的主要作品,便是眾多山寨版的皮克斯、迪士尼、夢工廠、派拉蒙等好萊塢公司的動畫電影。而這家南美公司在發售策略上,似乎也是深得北美電影行業前輩的精髓。其作品通常利用被山寨物件前期宣傳的熱度,提前或同期上映,從而達到混淆視聽,最終實現盈利的目的。

原版作品                              Video Brinquedo作品
汽車總動員(2006.06.09) 賽車總動員(2006.06.20)
料理鼠王(2007.06.29)     料理鼠大王(2007.06.26)
變形金剛(2007.07.03)     變形鋼筋(2007.07.17)
功夫熊貓(2008.06.06)     功夫大熊貓(2008.11.13)
瓦力(2008.06.27)            小小機器人(2008)
天外奇蹟(2009.05.29)     飛屋環行記(2009)
青蛙王子(2009.12.11)     青蛙王子(2009.12.01)
資料來源:IMBD

事實上,這家公司不但製作" 山寨 "熱門動畫片,有時還會根據熱門電影製作相關動畫,例如2007年麥可·貝導演執導的《變形金剛》電影。甚至有時他們還會在片名上" 別出心裁 ",蹭取一些電影的熱度,例如其2007年出品的《The Little Cars 3》(事實上,這個山寨系列動畫截至目前已經出到了第8部),其副標題為" Fast and Curious ", 其靈感來源想必不言而喻。

                               

                      ▲一次性蹭了《汽車總動員》和《玩命關頭》兩個大IP的山寨動畫

出海——當山寨動畫進入中國,宣傳成為主要手段

近幾年,中國對進口電影限額政策有了小幅度的放寬:2014年,中國電影進口片額由04年以來的34部增加至44部(新增的10部的標準,是外國小範圍發行的" 藝術電影 "),到了2017年,進口片限額再一次擴大,增至50部以上……

限額放寬後,由於政策要求規定除" 分賬大片 "以外的" 批片 "(即" 進口買斷片 ",是中國電影市場上一種特殊的進口影片型別,是指片商以固定的價格把影片的放映權從國外片商處買斷,而國外片商不參與中國票房分成的電影)必須為" 非好萊塢製作 "的電影,所以許多中國發行公司只能按照政策規定的範圍去購買動畫的放映權,並自行負責作品在中國的全部工作。

老牌動畫工作室(如迪士尼、皮克斯、夢工廠等)由於在進入時間和作品質量上的積累,佔據著進口動畫市場的絕大份額,以及中國以院線票房收入為絕對主導的市場結構和曾經猖獗的盜版行為,導致在歐美地區普遍分佈的DVD光碟渠道目前在我國處於相對缺失的狀態,使得這些中小動畫公司的作品如果想要在中國市場分得一杯羹,只能一方面從自身作品質量上尋找特點,另一方面則需要在宣發階段進行投入,從而吸引觀眾購票觀影

而這些引進的動畫作品則大多製作水平一般、故事普遍缺乏新意,在與其它同檔期的院線作品競爭的過程中,難以擁有絕對的優勢和吸引力。這便使許多發行和宣傳公司紛紛選擇在宣傳階段" 抄近路 ",在譯名和宣傳內容上蹭取熱門作品的熱度:

許多引進的動畫作品翻譯名與原名相去甚遠,卻與一些熱門作品無比相近;而在宣傳海報方面,這些作品在設計風格與人物佈置上極力誤導觀眾,對於一些分別能力較低或者對動畫製作公司並不是十分了解的普通觀眾(尤其是兒童和老年群體)來講,這種宣傳手段很容易在其觀影過程中引起混淆和誤解。

這些" 低配版 "的山寨大片掛著" 好萊塢 "與" 大製作 "的名號,不論是原名" 歡樂一家人 "的《精靈怪物:瘋狂之旅》,還是原名“魔法之屋”的《魔法之家》,又或者" 酷巴 "的《斑馬總動員》,這些作品最終依靠在宣傳上取得的熱度和一定人氣,佔領了中國暑期檔或賀歲檔的相當一部分排片。

                      

早在2006,年迪士尼便對Video Brinquedo提出訴訟警告,但該公司並未就此做出任何迴應。 2012年,迪士尼又向總部位於布萊頓的Brightspark Production Ltd提出訴訟警告,聲稱其發行的動畫電影《Braver》涉嫌標題等多方面抄襲其熱門作品《Brave》(勇敢傳說),並誤導消費者購買其發行的廉價DVD版動畫。

同時,迪士尼還指出該公司發行的多部動畫均涉嫌侵犯迪士尼公司版權:《 The Frog Princess 》抄襲迪士尼《The Princess and the Frog》;《Little Cars》抄襲迪士尼《Cars》。同時,在發出警告的同一週中,迪士尼也寫信給Brightspark,要求其撤下所有在售DVD,否則將會面臨訴訟風險。

                   

                                         ▲不論是片名還是海報風格二者都極其相似

迪士尼在一份宣告中表示:" 人們非常信任迪士尼的製作質量和想像創意,當發現有其他公司在迪士尼產品的消費者中引起混淆(破壞迪士尼品牌名譽)時,我們將採取行動維護公司形象並保護消費者。我們認為Brightspark的行為展示了一種利用多種版本,混淆並誤導迪士尼觀眾去購買非迪士尼版本動畫,從而破壞消費者對迪士尼信任的可能性。"

對此Brightspark表示,正在與迪士尼合作,尋求一個" 雙方均能接受 "的解決方案。該公司在一份宣告中辯解稱:"《Braver》是一部低成本的閤家歡電影,我認為並不是人人都會將我們的作品和迪士尼的作品混為一談。我們所做的只不過是提供給父母一些他們的孩子所希望的有趣的東西。我們通常會提前18個月公佈我們的電影名,如果我們認為消費者將我們的電影誤認為是《勇敢傳說》,那麼我們也會進行重新命名。從一開始這部動畫的DVD便已經區別於貨架上的其它動畫DVD。並且我們位於紐約的Branscome International公司也已經獲得了《Little Cars》系列和《Frog Princess》的版權許可。這兩部作品的製作公司位於南美(而非本土動畫公司製作,所以並不構成侵權或抄襲)。"

                                

如此明目張膽的抄襲行為為何無法被定義為侵權行為?事實上,雖然大多數" 低配 "版山寨動畫雖然從第一眼上便有著明顯的" 既視感 ",但事實上這些作品絕大多數都沒有違反現行的版權法:

首先,如果一部電影從即將釋出的一部熱門作品中獲得靈感,而在具體細節上與該電影沒有雷同,則不太可能侵犯版權。例如動畫電影《蟲蟲危機》和《小蟻雄兵》均為1998年下旬上映,這一事件最終被歸因於商業間諜活動或者僅僅是先行上映的電影對後者的設計概念進行了啟發的結果,並不構成" 侵權 "或" 抄襲 "概念。這也正是像Asylum和Video Brinquedo這樣的公司儘管一直收到來自好萊塢電影公司的威脅與警告,卻始終能夠保持製作和經營的原因(The Asylum甚至專門僱傭了一名律師來確保這些改編版本的合法性)。

其次,許多基於公有領域作品改編的迪士尼動畫作品,都未聲稱遭遇版權侵犯與抄襲。這也正是像Video Brinquedo和GoodTimes Entertainment這樣的公司的製作基礎和大部分題材來源,也正是他們當年能夠跟迪士尼同期上映《The Little Mermaid》(小美人魚)和《Aladdin》(阿拉丁)而沒有被起訴的根本原因。

                                     

最關鍵的一點,這些低成本" 山寨 "動畫的銷售途徑,大部分均為音像租賃商(如BlockBuster)和光碟販售,其受眾也大多為低價品掃貨者和Cult片愛好者,所以大多並不會與他們的大製作影片直接競爭,好萊塢電影公司便也選擇忽視。

然而,這些動畫也確實或多或少在宣傳上搭了高成本作品的宣發熱度,隨著像Netflix這樣的內容提供商在便利性方面競爭力的不斷提高,一批" 山寨 "動畫的新受眾可能會就此出現,電影公司在宣傳階段所投入的成本越高,在相關" 山寨 "作品出現在視訊網站上時,蒙受的損失便也會越高。由此可見,未來這類" 山寨 "作品未來將越來越受到製作行業的抵制與版權法律層面的打壓。

結語

目前,這些海外" 山寨 "動畫在國內市場上的最終票房表現各異:有些作品憑藉前期足夠的宣傳與本身不錯的質量,獲得了較為可觀的票房,但也會有類似《銀河守衛隊》這樣,反而在前期因為宣傳而遭到詬病,辜負了自身精良的製作和具有一定原作遊戲粉絲積累的基礎,最終以257.2萬元的票房慘淡收場的反面教材。


▲中國地區的正式版海報不論是人物動作、站位還是背景都與《銀河護衛隊 (台:星際異攻隊)》有著驚人的相似度

從票房來看,這些動畫電影遠征中國電影市場的結果在總體上並不樂觀。在同年的院線動畫中的表現,無法與傳統好萊塢大IP相抗衡。

影片 票房(萬元)
《銀河守衛隊》257.2
《汽車人總動員》584.3
《精靈怪物:瘋狂之旅》626.0
《斑馬總動員》3957.1
《魔法之家》4583.1
《冰雪女王3》7422.4

但對於一些中國產動畫電影來講,由於部分作品宣傳力度較弱,在遇到與進口作品檔期" 撞車 "的情況時,作品的票房和排片便會受到巨大影響,對於一部小成本作品來講,將成為一個不小的挑戰。

由於中國觀眾普遍對於" 外國大片 "的盲目信任,當一部外國" 山寨 "動畫與中國產動畫撞檔期時,許多人會在不知情的狀況下選擇外國" 山寨 "動畫。 《媽媽咪鴨》、《吃貨宇宙》等中國產作品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被外國" 山寨 "動畫搶佔了排期,最終票房成績沒能達到預期。

例如進口" 山寨 "動畫《第七個小矮人》和《吃貨宇宙》同為2018年6月16日上映,雙方在排片和票房上呈現出不小的差距。


在經歷2015年《汽車人總動員》事件後,隨著" 版權 "和" IP "概念在中國得到普及與發展,不論是創作者還是觀眾群體,都開始對" 山寨 "和" 抄襲 "行為進行抵制和批評。

不過我們也應該意識到," 山寨 "行為絕非" 中國人的劣根性 ",而是全球範圍內都普遍存在的商業行為。但在目前,著作權法律存在監管漏洞、原創公司維權困難、缺乏優秀作品、觀眾缺乏辨認能力的環境下,這樣" 低配版 "的山寨大片在短時間內,勢必會長期活躍在市場上,不斷透支觀眾對動畫電影市場的信心和熱情,並對後續誕生的中國內外優秀動畫作品,產生不可估量的消極影響。

要說可能有什麼積極影響呢?或許,觀眾在看多了外國山寨動畫之後,能夠打破一些人" 外國的月亮就是圓 "的心態吧。

創作回應

放空時變成幽靈是常識
各國這種投機客感覺都不會少
2022-06-18 22:59:14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