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31 GP

[達人專欄] 一定要「親身」才能「體會」?淺談「如何感同就能身受」

作者:綠葉小仙子│2019-07-03 02:04:27│巴幣:62│人氣:1281
  在六月三十日晚上突然跳出一則巴友的留言通知。留言是這樣的:

  我很開心有巴友如此認真地表達自己的感想,也很高興終於有巴友敢質疑(願意質疑)我的文章。對此,我想要認真且嚴肅地回覆這位巴友──要知道能讓我發自內心、願意為某個主題寫文章是多麼不容易的事──也順便整理我早在之前放在腦子的想法。


  在一開始我得向新認識我的讀者申明,我現在寫的所有「學術類」文章通通都是因為「綠葉的大學生活紀錄」。我在大學每一個學期結束,都會期許自己在每學期的寒暑假能整理出一篇「紀錄」。記錄什麼?「宿舍」、「室友」、「學校」、「學業」、與「活動」五個主題。每一學期以來宿舍、室友與學校有著怎麼樣的改變?學業和活動又有什麼樣的學習與收穫?其中這些文章即是「課業」的一環,也就是我上完一堂名為「親密關係與當代社會」的課而後一一記錄的學習與收穫「心得」。

  是的,心得。換句話說就是「我個人沒有親密關係與性感受的經驗」。或者我該說「有經驗」,只是沒有用到我寫的這些文章的理論。
  (你如果回去看我之前撰寫的那些文章,你會發現我在文章中完全沒有提及「關於我自己任何的實務經驗」)
  (我實際上真的有交過伴侶。只是當時是高中時代,對於「自我的認知與成長」、「他人的認知與互動」、「愛情的認知與相處」等等主題還沒有如此透徹地了解)

  
  在這邊簡單向新認識我的讀者介紹一下我的大學經歷。我在大學修了一百九十六個學分,跨過七個外系修課,參與過八個學校團體。對於外系的課程方面,哲學、國際學與社會學是最具有學習、了解與興趣。至於學校團體方面,對我最具影響的是我待了三年的「學生輔導中心」。在這三年我學習了大量的輔導八大主題:自我探索、情緒調節、壓力釋放、性別議題、愛情探討、人際互動、諮商技巧與志工培訓。

  那為什麼我會在最後一個學期才把學業寫得如此詳細又認真?並不是之前的所有課程都是糞課,而是基於以下三個原因才會寫得如此詳細又認真。

  ►到了大四才體會到「讀書的樂趣」。對於課程的認知程度到達了與以往截然不同的高度,其後衍生「不讀私塾害死人」的心得(大刀記的一句經典台詞)。
  ►這些課程好到沒有被人們知道很可惜。
  ►自己有種「脫離學生的感慨」。因此想要在最後這個完結點好好地認真紀錄。

  因為這些原因當作後盾,我才能有毅力地一篇又一篇地書寫,把每一門我有所感觸的課業盡可能地詳細描述下來。


  至於為什麼我在沒有「親身經驗」的情況下能夠寫出這些令人吸引或是具有說服力──以你的話就是「更加傑出」的文章?這就要聽我娓娓道來了。


  一、感同身受的論證:死刑支持與否。

  我相信即使沒有參加過辯論社活動的人,對「死刑」這個議題肯定是聽到爛掉。再來我相信讀者你不論是支持與否,都一定有聽過這麼一個支持死刑對反對死刑的人說過的說法。

  「你能懂失去家人(或是某個與自己親密、親近的關係人。以下代稱家人)的痛嗎!如果你的家人被殺了,你還會反對死刑嗎!」
  

  首先我們要先理解,說這句話的人是基於什麼原因才會如此憤恨地說出這句話。

  ►他的過去曾經有過「家人因為某種原因被人蓄意殺害、過失原因身亡」的經驗。
  ►他的家人根本沒死,只是一個假設性的說法。

  如果是前者,那麼他認為「沒有死過家人的人是不能懂失去家人的痛」;如果是後者,那麼他認為「如果他的家人死了,他會非常憤慨,憤慨到恨不得要這個人死」。


  接下來我們要聊聊這兩個要點各自存在的反思問題。

  ►為什麼他不認為反對死刑的人能體會家人身亡的痛?
  ►明明他自己也沒有家人身亡的經驗,為什麼他能認定自己「自己的家人身亡了,自己將會非常憤慨」?


  二、諮商心理師如何輔導別人:理解、感受與接納的同理心。
  
  諮商──這個專業術語一般人可能認為艱澀難懂。不理解的人可以理解成「輔導」就好──是我在大學時候學習到的東西。雖然不能自稱「諮商師」(諮商師是執照的資格,胡亂自稱會違法),不過對於諮商過程與方式還算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這邊和各位讀者簡單地介紹一個諮商師最基本最基本的諮商技巧:初層次同理心。

  
  「同理心」不只是諮商師要學習的必修技能,我更是認為這是每個人類與生俱來就具備的能力。而且不得不說同理心真的很強大。只要所有人類都有同理心,小至家庭、學校、工作,大至這個社會、這個世界,所有環境的負面情緒──暴怒、仇恨、悲傷──以及負面事件的比例都能夠大幅下降。然而這個世界還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完全且有效地引導人們天生的同理心。不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還沒有辦法全面性地、一個不差地進行良好的引導。導致有些人的同理心被埋沒,進而讓有些人不信任他人,不信任人類,不信任這整個社會與世界。在這樣的前提,我們總是認為「家暴」、「憂鬱」、「霸凌」、「身障」、「車禍糾紛」等等關於「人」的議題,有解的一天的可能性完全是「零」。

  延伸省思:為什麼很多人們會無法信任他人?玩玩這個信任的演化的小遊戲就知道了。


  所以同理心是什麼?「同理心是『理解』對方的想法、『感受』對方的情緒,並且『接納』這些與自己不同的想法和情緒。」

  因為諮商師不可能無一例外地親自經歷過所有個案(當事人)發生的問題,所以如果要以讀者說的「親密關係與性感受很大的意義在於『自己的親身經歷或體會』」標準為前提,那麼諮商師到底要怎麼諮商個案?一個沒有發生過任何慘痛經驗的人憑什麼去幫助眼前這個遭遇慘痛經驗的人?他們靠的就是「同理心」──即使自己沒有發生過也沒關係,只要對這些事情有深入的了解,並且了解個案的想法與情緒就可以了。而且在這邊我還得打破你的想法:事實上反而是遭遇過慘痛經驗的人不會去諮商同樣慘痛經驗的人,因為要避免諮商的過程中諮商師也帶入了自己過去的陰影與情感的可能性。例如過去經驗有「被強姦」經驗的諮商師並不會諮商「被強姦」的個案。


  講到這提個外話。我時常看到很多人認為自己很「同理」別人,卻是在同理別人後被對方認為自己無法理解自己,被對方認為自己是在幫倒忙,比較偏激的還會反過來怨懟他們。在這裡我要跟你說:實際上那些自稱的同理叫做「同情」。

  同情與同理的差別。
  ►同情:將自己束之高閣,毫不在乎對方的想法,或是將自己的想法套在對方身上,單純表達自己的想法。
  ►同理:自己與對方處在同等的位置。理解對方的想法,感受對方的情緒,並且接納這些與自己不同的想法與情緒。


  舉個例子:男朋友在外面有小三,他跟我提分手。
  
  同情:「渣男」、「該死的小三」、「妳值得更好的」。
  同理:妳對於分手的想法是什麼?妳的情緒包含著哪些情緒?我能夠理解妳的想法與情緒──即使我自己認為沒什麼,對妳而言卻是件大事。


  再舉個比較經典的例子:憂鬱。

  同情:「沒事啦,很快就過去了」、「想開點,這沒什麼」、「換個想法,你會好過點」、「比你更慘的人大有人在」。
  同理:妳認為什麼事情讓妳如此悲傷?因為這些事情衍生了怎麼樣的情緒?我能夠理解妳的想法與情緒──即使我自己認為沒什麼,對妳而言卻是件大事。


  如果你不會同理,那麼我希望你不要說那些對事實和對方的情緒沒有幫助的假安慰,只要做到「傾聽」與「陪伴」這兩點就好。


  正如人們看電影會將自己帶入電影中的角色。反對死刑的人能夠從理解「家人的死」的各個層面去體會到家人身亡的痛,諮商師能夠從個案的描述進而理解與體會個案的想法與情緒。我就算沒有親身體會過「親密關係」,我也能藉由書本知識上的學習、閱讀網路上海量的實際例子、詢問身在其中的人來理解「親密關係」背後想傳達的原因、意義與概念,背後所擁有的想法與情緒。一一深入理解與感受,進而發表「我認為哪些行為與心態就客觀上而言會對親密關係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的文章。


  三、人被殺,就會死:學習、閱讀、整理與接受的理性邏輯想像。

  「但是說到底,綠葉你還是沒有『親身體會』的感受。你為什麼能夠認為那些閱讀來的感受就是自己的感受?」

  在這個問題之前我想要先問你兩件事。
  
  ►面對同一件事情,你的感受跟別人的感受會一樣嗎?
  ►面對同一類型的事情,你每次的感受都能夠一樣嗎?

  就像這次的長榮罷工,為什麼有人支持罷工,有人反對罷工;就像親密關係的找伴侶,為什麼都是「找一個伴侶」,有的伴侶能夠留下值得學習的經驗與美好的回憶,有的伴侶留下想遺忘卻忘不了的過去。我反而想問你「你如何判斷你自己感受到的感受就是別人會感受到的感受」?簡單舉個例子。我個人很喜歡吃辣,我已經親身體會到辣的美好:麻而不辣,辣而不燙口。然而就是有人無法理解辣,無法理解到連胡椒的辣都無法接受。


  很多人常常說「感受」這個東西很主觀。不過「感受」真的只能限定「主觀」的形容詞,沒有所謂的「絕對客觀」嗎?就我看來感受會受限於主觀是「人類」自己侷限的。而且「感受」不但能客觀,就本質上的「客觀」而言,「絕對客觀」是存在的──不過怕有人誤會我所謂的客觀定義,我得先說明「我的客觀是指『邏輯上的多數同意』」。


  客觀的感受:一件事在不同的人看來會有許多感受,但絕對會有「大多數人」認同的感受。例如「大多數的人在新聞看到殺童事件會感到悲傷或是憤恨不平」、「大多數的人在被人拿槍抵著自己會感到害怕」。

  絕對客觀:不同的人會對一件事情抱持不同的看法,但透過大量有根據的數據、理論和實例,最後會得到一個「大多數人」都認同的答案。例如「因為毒品有害身體健康,加上社會法律的立法,因此社會上喜歡毒品的人並不多」、「因為火災會危害人類與財產,因此社會上的多數人不喜歡發生火災」。


  哲學思考中的問題都是屬於假設性或是形而上(抽象)的問題。這些問題的重點並不是討論出正確答案,而是考驗你的「邏輯」是否具備「根據性」與「正確性」。回到一開始的問題,為什麼有人能夠在沒有家人身亡經驗的情況假設「自己的家人身亡了,自己將會非常憤慨」,這得歸功於「理性主義」的邏輯。理性主義可以讓我們依據現實存在的依據、理論與概念進行推理和假想,讓我們不必「真的做了才能懂」──不必親自殺人才能知道「人被殺,就會死」,不必親自不喝水才能知道「不喝水,就會口渴」,不必自己的家人身亡才能知道家人身亡的痛──同時也讓創作者們擁有足夠的根基,恣意創作屬於自己的世界。例如《刀劍神域》「用頭戴NERvGear」便是取於現實「頭戴VR」這個現有的概念;《進擊的巨人》是基於「每個人的人生都有必須跨越的牆」的概念而創作的作品。

  即便是自己創作的世界,只要邏輯通順合理就能不必受限於社會現有的理論與規範,其最源頭的作品核心概念仍舊取自於「現實擁有的邏輯」。
  
  透過理性主義的邏輯,我們可以屏除主觀(情感)因素來思考一件事的真實與優劣,可以不必實際去做就知道事情的結果,也可以將同一類型的事情分別獨立思考,不受過去經驗影響。這也是為什麼西方哲學史上經驗主義慢慢衰退,理性主義崛起的原因。

  只是「萬事萬物一體兩面」,每種學說有它的優點與缺點。由於我不是要討論哲學,所以在這邊只講理性主義最大的缺點:如果使用理性主義的人自身的知識量不足,學習與閱讀的高度與廣度不夠到位,接受與整理的邏輯性差勁,那麼由於根基的不穩定,產生出來的理論就會有瑕疵。
  
  
  四、集大成於一身:同時擁有「諮商師」、「哲學家」與「作家」的人格特質。
  
  猶記我當初考學測時的作文題目「你喜歡當I型人還是π」我寫了「I」。我想要一生都奉獻給文字,做一名文字工作者至死不渝。但是當我讀了大學,讀了文學系,開始懂得寫作的精髓與讀書的樂趣,我才知道「做為一名文字工作者不是只要會寫文章就好,文字工作者的背後需要多麼龐大的知識量來支撐自己」。我很高興我很幸運地找到了自己「國文」的首要定位,並且自己實踐了大學的宗旨精神「學自己想學的」,進而接觸到許多科系、領域的事物──如果連通識也算上,基本上可以說是完全制霸所有科系與領域。
  
  對我而言,上課最重要的不是「學到了什麼」,而是「透過上課開啟了對該科系、該領域的了解、興趣與熱忱」。原因很簡單:上課是一學期,學習是一輩子。你在上課的時候只能學到「上課的主題」──說得直白點就是一點皮毛──但是開啟了解、興趣與熱忱會讓你學到「該科系、該領域的其他主題與事物」。也許終歸還是「廣而淺」的皮毛學習,但是比起你上課時學習到的那一點內容,後續的熱忱學到的東西絕對會比上課時的內容還多。例如我自己上過幼教系的課程就會主動了解關於孩子的主題,上過財金系的課程就會主動了解關於經濟學的主題(我遇到的財金系老師在系上負責教經濟學),上過國際系的課程就會主動了解政治、世界與人權的主題。

  這些在大學遇見的所有人事物,造就了現在多元的我。我擁有的「諮商師」人格特質讓我願意自發性接觸海量與自己不同的人事物分享,理解、感受與接納和自己不同的事情與觀點;我擁有的「哲學家」人格特質讓我得以進行批判性思考。清晰的邏輯思維使自己不會落入俗套,同時能夠發現他人的觀點缺失;我擁有的「作家」人格特質讓我能夠將想法化作整齊清晰的文字。不但讓人能明白我的觀點,也能讓人發自內心地省思,順利的話更能讓人引起「搜尋相關主題」的慾望。

  當然,我的人格特質與大學的學習絕對不僅如此,這部分請恕我無法一一細項說明。不過我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作家」這個人格特質會不斷地出現,不會有暫時消失的一刻,直到身亡才會殞落。

  
  「我認為讀者需要的不是作者真實的故事,而是擁有合理根據與思考的邏輯論述。因為當作品發表的同時,『作者也就死了』。」

  我以這句話做為總結來回答你。不知道你能不能接受呢?



  最後怕有讀者看完文章還是搞不懂我標題所說的「如何做到感同身受」──畢竟這篇文章的主要動機是為了回覆這位巴友的留言──最後在這邊做一個精簡版的重點說明。


  很多人總是說「要親身才能體會」。不過其實不需要「親身」才能「體會」,只要「感同」,「身」就能「受」。

  如何做到「感同身受」?
  ►「理解」對方的想法,「感受」對方的情緒,並且「接納」這些與自己不同的想法和情緒。簡單來說就是「換位思考」,「將自己代入對方的角色」。
  ►為了要「理解、感受與接納」,你必須「學習、閱讀、整理與接受」更多相關資訊。
  例如你是支持死刑的人,那麼你要去「學習」為什麼會有人想要廢死,「閱讀」廢死的主張,「整理」獲得的內容並且「接受」它的存在。

  注意!「親身體會」不一定是正確的。
  ►即使親身體會過某種事物,在與他人討論時也必須進行「感同身受」。因為你的親身體會的感受不一定會與別人相同。
  例如:你喜歡吃辣,別人不一定喜歡吃辣。

  ►很多人會自居「親身體會」過而不再願意「親身體會」。請不要將「親身體會」的經驗重疊,因為每次的「親身體會」都會隨著不同的條件而有著不同的體會。
  例如:第一次「親身體會」愛情,結果由於遇到的伴侶是個渣男,從此不再相信愛情。因此請不要因為第一次的經驗而放棄愛情,試著給自己第二次「親身體會」愛情的機會。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444736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4 篇留言

Nulife
最後一段覺得特別切中很多人的心態,不同的人事物,只因為其中的幾點相似,就開始害怕,還沒看見,尚未體驗,便全盤否定,而被否定的人卻是百口莫辯,對方連解釋的機會都不給,便將其拒之千里。這樣的先入為主已經扼殺不同體驗的機會。

07-03 10:30

台灣玄真幻想樂團@賢
請問我可以轉到fb嗎?

07-03 10:35

綠葉小仙子
只要附上來源出處(原網站連結)我都很歡迎分享、收藏。感謝特別留言詢問!07-03 21:51
,,Ծ‸Ծ,,
在報紙上看過一則故事
一位女性作家為了親身瞭解風俗業的生活
而下海去做那工作
結果是再也回不去作家身份了

但好像也有人做過之後寫了心得,還回歸一般人生活的。

07-03 12:25

綠葉小仙子
親身體會優於感同身受的點在於「五感的直接感受」。例如親眼目睹山明水秀的自然絕對比起透過電腦、手機看的照片還要來得有情緒、有感觸。只是「親身體會」如果是用於體會「負面向」的事物,身體與心理很容易因為過於直接的感受產生負面影響。例如嘗試都市傳說、危險行為、進入不為人知的黑暗面等等。

因此即使是為了追求「最真實的感覺」,建議在做事情之前先用理性思考「該行為的危險程度」,否則一不小心就會受傷、扭曲或是喪命了。07-03 22:08
水墨靜
當事件發生時,為什麼有攻擊行為?為什麼無法忍受拒絕?為什麼那只是別人隨口一句,就讓自己很受傷?
有些人連同理自己都無法辦到,這主要跟察覺情緒的源頭有關。
如果能警覺地找出自身情緒的源頭,許多心理上的痛苦都會直接化解──常常是「沒有自己想的那麼嚴重」、「其實只是一種習慣與執著,並不是真的需要」,或者「根本不需要因為別人片面的評斷對自己感到羞愧,因為我真的豁盡全力」。如果一個人能迅速理解自己情緒的源頭,他也比較能用相同的方式幫助他人。
有很多「長大之後」遇到事件第一時間產生的習慣與負面情緒,與小時候的遭遇有關。在各種惡的表象之下,是傷痕累累至麻木的心靈。

10-04 23:45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31喜歡★asddanny123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達人專欄] 如何看待長... 後一篇:[達人專欄] 淺談親密關...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ilove487奇幻小說連載中
《克蘇魯的黎明》0671.蛇人第一王國伐盧希亞看更多我要大聲說1小時前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