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了各種衝動而造成行程不太美滿的一天,當晚還是選擇了旅館旁的《
湖波》吃一鍋熱熱的來當晚餐,除了這裡的料理真的很符合我的胃口之外、滿鍋的山蔬也彌補這幾天鮮少攝取到缺乏的纖維不足之處,但最讓我訝異的是三天晚上都是高朋滿座的狀態、老闆娘竟然還會記住我的樣子在這天結帳時還對我說謝謝我這幾天的光顧的短暫閒聊,讓我除了肚子心裡也實實在在的溫暖了起來。
走出餐廳在湖畔感受最後一晚的冷風,突然注意到了滿天星斗閃爍著......表示天候已經放晴了,變化的速度之快除了感到訝異外也讓我決定隔天再次挑戰一下第二天一早的不滿意之處。
▲
或許是習慣了或是跟第一晚比起來稍微暖和了些,但還是沒什麼動力再走個往返幾公里去北岸,就還是在第二天同樣的位置來拍攝,但這天清晨風勢完全沒停歇過讓逆富士完全沒出現。
▲
果然還是要山頂有積雪的樣貌才有常見到的富士山的獨特氣氛。
▲ (點縮圖可放大)
左:插畫模式 右:水彩畫模式
同角度的拍攝可能有點無趣,把塵封在相機選項底部的濾鏡拿出來玩玩
▲
這次換了個 APP 來進行縮時的拍攝,但感覺比較像是錄影之後的加速撥放的感覺。
▲
雖然通說夏天無雪的日出景象稱赤富士、積雪時稱紅富士,但我完全分不出來這同樣令人屏息的景象的差異。
▲
拖著行李搭乘飯店的免費接駁來的河口湖車站,雖然一度想改車票時間再衝一次五合目.....但在考量之後還是留在日後造訪時再來彌補這次的遺憾,所以依舊按照原訂時間搭車往東京移動。
▲
跟前幾年在新宿西口不同,現在東京出發的長程巴士都改集中到南口新建的巴士站上下車。
河口湖出發後都很順暢,不過在過了八王子附近車速就逐漸變慢,轉到新宿附近的首都高還有短暫的壅塞。
▲
會選擇住宿在新宿而不是離羽田較近的品川或濱松町地區有一部分是懶得再拖著行李上下地鐵轉車、另一部分也會擔心碰到東京交通方面的某個負面產物,下車後就先購買了隔天一早從新宿往羽田的巴士車票。
▲
離 Ckick in 還有一點時間,把行李寄放在巴士站置物櫃就四處逛逛。
▲
雖然看著地圖但還是走錯方向,原本要去 Bic camera 結果卻誤打誤撞來到 1933 年就開業的伊勢丹百貨。
▲
逛完 Bic camera 後又繞了一大圈來到這知名的打卡景點,此時正好有台多語言提醒遊客小心惡質拉客的廣播車從背後經過。
▲
這幾年才出現的等比例哥吉拉頭像,但感覺似乎沒映畫中那樣的巨大。
▲
在東京的這一晚選擇了《
APA HOTEL 新宿御苑前》,雖然離新宿車站有兩站地鐵的距離但走路也只要 10 分鐘,房價也比新宿車站周邊的同飯店便宜一些也安靜許多。
▲
不過也親身體驗到了 APA HOTEL 的單人房的狹小,還得把椅子拉到床腳後才有一個勉強能展開行李箱的空間。
▲
Chick in 之後馬上搭乘地鐵丸之內線來到東京車站前往另一個知名的打卡景點,位在車站丸之內南口的購物中心《
KITTE》。
▲
等候紅綠燈時看著夕陽照映在丸之內的大樓群,由於氣象預報這天傍晚開始會是強風加急速降溫的天氣,體感溫度感覺比同一天早上的河口湖還低。
▲
KITTE 內部,各種精品商店跟餐飲的聚集所在,但我的此行非著重這些而是另有目的。
▲
搭乘手扶梯來到六樓,這個免費參觀的觀景台才是我的主要目的地。
▲
露天的觀景台,可以就近俯瞰東京車站丸之內站房的全貌,雖然禁止使用三腳架但護欄有可以平放相機的地方,只是強風加上隨日落快速降低的氣溫實在有點受不了。
▲
老梗的打卡景點,1914 年建成的東京門戶-東京車站 盡在眼前,站前的丸之內廣場整建完畢也讓視野更加開闊。
▲
觀景台另一側可以看到東京車站的月台的景象,各種各樣的列車、新幹線頻繁的發車將旅客載往日本的各地。
▲
由於毛帽忘在行李箱沒拿出來,實在是沒辦法在強風中等到完全日落有點遺憾。
▲
從丸之內廣場看過去整修完畢的東京車站,依舊不減百年歷史的風采。
▲
背後矗立著丸大樓與新丸大樓這兩棟猶如門神般的存在,雖然還有一小部分圍籬沒撤除但再過去就是皇居的所在。
▲
另一個打卡景點、東京車站內的圓頂浮雕,因為丸之內站舍同樣也是飯店所以窗台也有房客從窗口往下拍照。
▲
早就已經打定主意,這天的晚餐要來買幾次來訪日本都沒特地選購、遠近馳名的鐵路便當,種類多到難以選擇。
▲
買了個滿滿秋天配色的炸物便當跟另一家的幾個飯糰後,接著特地選擇搭山手線繞半圈而不是直線的中央線返回新宿,當然也深深的體驗了塞在車廂內動彈不得的經驗 XD。後來回到飯店吃完後才想到忘了拍照,不過後來感覺沒吃飽又跑去吃了一碗拉麵。
APA HOTEL 的房間雖然小,但床鋪卻軟到一個不可思議,躺上去沒多久就整個睡翻過去直到隔天早上才開始整理行李。
▲
最後一天為了避開上班車潮選擇 9:40 的班車從新宿來到羽田機場,整個車程約 40 分鐘比預計的要快上很多。
▲
都最後一天了,但廣角鏡頭構圖上的拿捏似乎還摸索不到個準。
▲
離開始托運行李還有一個多小時,把行李送寄放服務後趁這時間來好好的逛一逛。
▲
整個四樓的飲食區整個打造的猶如古代街景一般非常有傳統日本的風味。
▲
更上層還建構了一座「日本橋」橫跨在兩邊建築物上頭,整個出境大廳都可飽覽無遺。
▲
猶如慶典活動正中央的高台矗立在廣場一隅十分醒目。
▲
戶外的區域則是展望台,途中經過了這個航空科學館可以參觀一下。
▲
視野廣闊的戶外展望台,眼前所見除了跑道與機場建物外就是東京灣。
▲
其實正式名稱是「東京國際機場」的羽田機場,雖然在這最後的逗留時刻天氣不錯但其實也滿冷的。
▲
正好遇到載著準備展開旅行遊客的長榮班機抵達,跟準備返國逐漸鬱悶的我心境呈現的心情是完全相反。
▲
回到室內繼續逛著各商店來暫時忘卻這鬱卒的心情。
▲
另一側是稱為「江戶小路」的購物區,整個氣氛像是徜徉在日本古風的商店街但選購的商品卻又很現代化,當然也有各式各樣的美食店鋪可以登機前再大開朵頤一番。
▲
託運完行李之後再回到江戶小路前的茶寮伊藤園稍作休息。
▲
目的是剛剛閒晃發現的這裝著滿滿抹茶霜淇淋及栗子泥、滿滿秋天氣氛的這一杯。
▲
雖然這天川普的東亞訪問行程已經到了大陸,但安檢依然花了不少時間檢查的超徹底,由於登機門就在出境檢查處的對面而已,所以根據這個液晶看板來看看免稅店的位置來做最後的採買。
▲
由於飛機晚到所以也晚了半小時才登機,此時外面的天空已經看不到陽光也讓我稍微擔心了一下,畢竟是早早就選定了右側靠窗的位置。
▲
還好離開東京之後雲層又少了一些,總算是得償所望看到此行最終的目的。
▲
不過在經過伊勢灣上空之後就逐漸被雲層濃霧覆蓋,經過四國之後的窗外就只能看到雲層了。
順便一提,中右的那個明顯的長條型小島是中部國際機場。
▲
在降落到松山機場之前就都幾乎是這個景色,唯一有變化的是夕陽西下映在雲端顏色的不同。
▲
返回松山機場的第一件事情是先脫衣服,畢竟溫差將近有 15 度之多 ( 據說前一天台北溫度還高到將近 30 度 )。
總觀這次第七趟的日本旅行,原本的設定只是想以休閒的心情輕鬆的走一走,但最後的疲勞度卻勝過前六趟,即使出發前半年依舊有持續的在不傷害膝蓋的情況下鍛鍊腿部,但從第一天的連續搭乘交通工具到當晚無法入眠在一夜沒睡的情況又暈車,坦白講大大的影響了整個行程一直處在疲勞的狀態。
不過總結來講,想看的其實都有看到就已經算達成目的了,雖然還有些遺憾就是。
![]()
▲
(制縣傳說 ~都府道縣制霸マッブ~)制霸版圖基本上沒什麼變化,只有山梨縣變成有住宿過、神奈川縣後來發現有「經過」而已......
全部行程瀏覽回顧連結:
那麼,明年北海道之旅 ( 預定 ) 再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