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死亡是地獄,活著也是地獄──《鋅皮娃娃兵》讀後感

七重 | 2021-03-08 15:31:04 | 巴幣 10 | 人氣 183

你對戰爭的想像是什麼呢?是一件光榮的事情,又或者是展現自己實力的地方,不管是什麼,最終都要背負殺人的罪孽,一輩子上不了天堂。沒有人了解你受到的傷害,甚至連死亡的真相也無法告訴家人,送回來一個又一個的鋅皮棺材是無聲的抗議,被遺留下的人們只能悄悄地訴說這些故事,不願被歷史給記住。

──出發前,我認為我是英雄;回來後,沒有人在乎我。
每個人上戰場的理由都不同,有人是自願、被徵招、被強迫、受騙的,各種理由都有,可是回來後才發現沒有人需要這場戰爭。付出了鮮血、戰友和自己的腿,得到了少許的糧食和薪俸;路上的孩子不知道他們受了什麼傷害,嘲笑地向他們丟石頭,一切都和自己離開前一樣,變的只有自己。

當然不只有男性會上戰場,也有女性被徵召去當醫護人員、書記官、洗衣工,雖然不一定要真槍實彈提槍上陣,但是看到的景象不比地獄差;看著傷患在哀號,卻沒有藥品可以治療,或是看到士兵把身上的東西拿去變賣換錢,因為軍中的伙食和配備都是二戰時期留下的的東西,連基本配備都不完善的情況下,士兵就算活著也會得到疾病。

──我們只記得打仗的艱辛,卻忘了殺戮的事實。
要是你問士兵還記的自己第一次殺人的場景嗎?絕大多數人永遠忘不了,因為阿富汗游擊隊殺害了弟兄,舉起槍把眼前的人全部打成篩子,無論在你眼前的是拿槍的十歲小孩或是騎著驢子的老人。當被仇恨蒙蔽了眼睛,眼前的一切都是該死的「怪物」,但最終不過只是殺掉一般的平民,甚至也不能確定平民和游擊隊有什麼差別,死掉的人不會告訴你。

從戰場上回來的士兵有些人被制約,若沒有命令就不會做事,一有風吹草動就會瘋狂大叫,甚至覺得遇到問題直接把人殺掉比較快,因為在戰場上殺人是稀鬆平常的事;身邊的家人、女友被搞到壓力很大,卻無法幫他們做任何事,士兵認為自己無法被社會接受而自殺。

──索忍尼辛:「不是沒有戰爭就叫和平,和平的首要條件是不迫害他人。」
面對和我們一樣的阿富汗人,你真的下得了手嗎?只是因為語言和習慣不同,彼此互相傷害製造更多的仇恨,當征服這個村莊卻只有滿滿的空虛感,「我」是為了什麼去殺這些人?靠著貶低阿富汗人告訴自己自己殺的不是人,寧可錯殺也不放過任何一人。

而有些士兵在當地接受了可蘭經,接受了他們的宗教教義,回去後這些東西埋藏在心裡,若你要他們背出可蘭經可以到背如流,阿富汗人和我們一樣會哭會笑,有士兵了解後不懂為什麼要殺害這些平民,質疑自己所謂的保家衛國有必要存在嗎?

──遺忘也是一種謊言。
這本書以報導文學的方式寫成,簡單說就是作者將訪談記錄經過調整並加入一點自己的想法寫成,卻在多年後被當初訪談的人指控作者虛構與扭曲事實;雖然當中有沒有政治力量的介入不得而知,但是我想到通識課教授說他認為口述歷史不能當作正史,因為沒有第三者能驗證你說的話是不是真的,真實性會大打折扣。

可是發生在這些人身上的事實卻不會因此抹滅,要是永遠不說出來,沒有人會知道在他們心裡留下了什麼傷痕。外表的傷口看的到,可以用醫學治療;心理的傷口看不到,不說出來沒有人會知道,要是這樣消失在時間的洪流中,被社會的假象給掩蓋,我們所知道的真相只是個包裝過的謊言。

遺忘很輕鬆,但發生過的事情不會因此消失。


總結
這本書的敘事蠻不直觀的,看的時候要想是誰在說誰的事情(?),一開始第一頁我就重看了好幾次才懂敘事角度是母親看打完仗的孩子回家後不適應這個社會,卻無法做任何事情,就......真的很鬼故事
不過當作練習來猜猜看是誰的敘事角度有助於寫作(並沒有)

建議這本搭配《論殺戮》一起看會更好懂,若《論殺戮》是教科書,那《鋅皮娃娃兵》就是實例,有很多地方有對照到理論,不過《鋅皮娃娃兵》作者有修飾過,所以看起來沒有《論殺戮》這麼掉san值

在現代社會的我們沒體會過戰爭,光是看文字敘述就很難受了,希望我們能多想想影視作品中所塑造出來的英雄形象一定是對的嗎?生活在和平世界的我們若能關心這些被遺棄的士兵就好了

作者: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Алексиевич С. А.)
譯者:高莽, 陳翠娥, 魏岑芳, 陳志豪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期:2016/12/08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2623152

以上~

創作回應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