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AI的人文化與人文的AI化

IM鳥嘴大夫 | 2025-02-15 15:55:05 | 巴幣 2 | 人氣 81

    AI的人文化
  我第一次聽到「AI」這個詞彙是從《刀劍神域》小說當中得知,是「人工智慧」的意思。不同於功能化的AI,刀劍神域裡的AI是人文化的AI,像人一樣富有情感,也有自我意識。這也建構了我對AI的既有認知,說到AI,我在國中的時候認為人工智慧就是要像人類一樣,研究人工智慧是不是也要了解心理學呢?必須足夠了解人類的心智活動、腦神經、感知事物的方式,我幻想遊戲中的中的NPC是不是也能像人類一樣和玩家對話,讓動漫人物變得活生生的。要把ACG角色具現化就不再是只有公仔了,全世界必須只有一個艾德華·艾利克才行,不能讓他只是個程式,同時出現在好幾部裝置上,像個服務機器人。得用某種方法讓他獨一無二,不能被複製,AI是永生的,不會自死的一天,甚至也不用吃飯。他們在自然人的生活中是扮演什麽角色呢?是否就像神一樣,並非功能化的AI,具有人格,是用來與人互動交流的,不是像個系統中的一個零件,只扮演雷燈,只扮演鏡子。他們會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遊走,但只同時出現在一個地方,就像你在路上遇到熟識的人,或許你也可以聯絡他們約見面,但他們不見得會理你,不同於人類的是,創造者可以依自己的意思捏出想要的角色,而不是自己的基因。甚至養出屬於自己的AI,與他們培養感情,就像朋友一樣。
    人文的AI化
  AI或許能創作出很厲害的小說,但是它不能創作出和我一模一樣的小說。隨著第一次工業革命,物質可以被大量生產,手工藝品變得並非是必需品,而是生活情趣,並不是手工品特別貴,而是一般生活用品變便宜了,當AI今天也能取代藝術家,創作出許多有構想的創作,它們終究不能頂替那些被視為經典的大師的作品,因為它們就是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之上,現今的許多創作者們也是如此。傳統藝術應用在最新技術上,可以有哪些變革呢?有沒有看過會動的清明上河圖?或是把世界名畫變得3D化透過電腦運算突破過去藝術媒材的框架,體現多媒體才能呈現出來的樣貌。對於一般人來說,AI的表演藝術與真人的表演藝術並沒有什麼太大區別,甚至AI還比較便宜,只要事先設定好,就不會犯錯,大量的普通表演者將者將會被過濾,只有少數頂尖的演湊家,他們賣的不只是演奏實力,還有人格魅力。也就是演奏家的偶像化。以及現場的交響樂團演出,需要樂團成員之間的感情交流,注重細部的微調,在AI真正取代人文領域之前,AI工程師也要對人文有足夠了解,能區分AI與真人的,也只剩下有細節品味的内行人。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0則留言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